自从2002年开始在“翻山越岭”电视台入职以来的郑晶,如今算是个台柱子。在十几年从业生涯里她报道过几个重量级的社会时事新闻。之所以能成为新闻记者行当里的佼佼者,这跟她过人的胆识和不轻言放弃的轴劲不无关系,为此她也给台里争得过不少圈内的“第一手资料”。
两千零五年那时候为揭露一起翻印人民币假钞的犯罪窝点,郑晶深入虎穴,扮成一名假钞流通链上的“拉单员”,用德国进口的猫眼针孔摄像机隐藏在假发当中,拍摄下假钞输送“产业链”的前世今生,成为了当时新闻界轰动一时的“爆炸头条”。警方也因为她所提供的线索,步步为营,在窝点周边布下天罗地网,在证据确凿之下将这群犯罪团伙一举擒拿。为此警方也授予了她“人民骑士”的称号。这是郑晶在记者这条道路上的首战告捷,但她真正的使命也才刚刚开始。08年北京奥运会举国同欢,可以说个个电视台都争相恐后地报道这空前的盛事,沉浸在整个国力富强和竞技刺激里。而郑晶并没有随波逐流,她明白这个背景下能涌现更优秀的外景记者将报道做得非常吸引眼球,震撼人心。所以在这一场浩荡波澜里自己没有必要再去充当一朵翻滚的浪花。郑晶反而将目光转向了由群众匿名检举取得的“新闻情报”----桂花巷13号女性受赌徒丈夫家暴十年忍气吞声。郑晶被这一经世罕见的家庭故事所吸引,在她强烈敏锐的记者嗅觉下,她怀着一份人文精神和同情走进了桂花巷,走近那位受害女性的心路历程。经过三个月的亲历接触,郑晶与被家暴的妇女已然成为了挚交。妇女愿意向她吐露出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她还爱着她的丈夫,即使他嗜赌,即使他因为钱而对她拳脚相加。因为有爱,所以十来年过去了,她依然对他不离不弃,对这个家还有孩子不离不弃。为此,郑晶经过该位妇女的允许,将她匿名为“淑芬”写成了长篇纪实新闻,最终由台长丁松引荐将稿子发表在了最具实力的人文期刊《永不消逝的电波》连载了十五期。2012年,台风“海葵”在国内沿海登陆,生在东海之滨的郑晶目击了史上最强劲的风暴来袭。整个电视台由于受狂风暴雨的影响,信号接收屡屡受挫,台长不得已让半数以上的员工放假休整待命,而郑晶并不在其中。她反而认为,正是在危急的时刻才能最好地体现自己作为新闻人的价值。她约上“铁搭档”摄像屠苏奔赴狂风席卷的街头和被暴雨浸没的村庄,他们一步一脚地行走,带着像树叶般随时可能被飘零的渺小和像水珠般随时可能被吞噬的危险,向自己终极的目的不断进发。他们的付出最终赢得了“翻山越岭”电视台全体同仁的肯定和赞许。台长丁松亦是满怀欣慰,赋予了他们在新闻部里最高的荣誉--让他们单独成立“采编部”,允许独立自主完成新闻报道并且拥有自己终稿审核的权利。
郑晶和屠苏的组合十分默契,他们采编部门里除了他们这两个灵魂人物,还有孙起潘央央郭量三名工作刚起步不久的媒体人。孙起是半路出家,原先是小企业主,自己开厂风光一时,后来他和几个弟兄为争家产闹得沸沸扬扬,甚至大打出手。这件事被当时在写“中小企业未来之路”经济时评的郑晶撞见,之后郑晶便与孙起相识,他们在探讨时事分析社会现象和经济走势等等方面互相取得了较多的认同感。伴随孙起在家族风波之后,孙起将厂子放手给了儿子打理,自己则出资十几万愿意投身郑晶新闻采编部的发展工作,为他们部门的摄影设备和办公环境建设及员工开支做持续有力的后盾。潘央央则是广播电视大学初出茅庐的倔丫头,在上学期间就对社会世态炎凉和人情冷漠进行过新锐视角的探索,并做成一部影集,也就是后来郑晶面试她时录用了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丫头的真正原因。至于郭量,从事报业工作起家,随着纸媒遇冷时代的到来,他不得已为自己的前路奔波,辗转来到“翻山越岭”电视台,从小小的文案编辑做起,后被郑晶发现,随着郑屠独立编辑部成立用人在即,郑晶便向台里申请将郭量收归了麾下。这个编辑部虽然室陋人微,但目前的五个人还是齐心一股。基本工作已然开始稳步有序的开展起来,他们踩上整个时代媒体业务跳动的脉搏,向每个人的个人成就吹响了号角……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