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章节目录 第九十七章 临危思尘

本章节来自于 寸步 http://www.lishu123.com/137/137833/
    邹长庚确实是认识大爷与三爷的,他们也识得他。

    “三爷身负重伤。”沈大爷愁眉不展,额上皱纹深如刀刻,“你说那些莫名追杀你的人又来了?”

    “是。但是……我想搞清楚他们为什么要让我死,所以我侥幸生还后,硬是拖着断腿爬过山洞,翻了座山,听闻大爷三爷在此地,特来求助。不想……不想……”邹长庚悲从心来,喉头竟有些哽咽。

    “罢了,先请尉迟大娘替你看看伤……这一切,老朽一定会想方设法处置好。”沈大爷扶起邹长庚,毅然道。但他眉梢却在隐隐抽动:他仍有些忐忑,他的头在痛,他在救下邹长庚的时候染了南方的瘴气,这在他体内埋下了祸根。这几日接连出事,更让沈大爷郁闷难当。

    “对了,大爷……听闻三爷是为姓赵之人所伤,邹某猜想,那刺客会不会是赵魏?”邹长庚看了一眼周皖,待周皖点头,便如实相告。

    “哦?虽然‘白狐娘娘’看中了他,并传授武功……但这人当真有强劲的功力能伤我天命高手?”大爷攥紧拳头,“老朽派人查过赵魏的底细——自那日三爷回来后。赵魏确确实实是临安人,自小为孤,后被一户农人收养,却在十五岁时丧了考妣。他爱好习文练武,刻苦勤奋,然而在最终的殿试中落榜,文武皆不中,无颜见江东父老,就离开了,流浪到那个村子,并意外为‘白狐娘娘’垂青,得到其真传,准备再次去考取功名。由此看来,他理应是个平凡的贫士。”

    “关于他的事,在下并不清楚……在下……罢了……”邹长庚颓然,将想说的话再次藏在心底。

    “如今我们亦是当局者迷,难以知彼,危机重重。”沈大爷喟叹,“该如何是好呢……”

    沉默。

    云卷云舒,风起风休,日子一天天过去,三爷仍未清醒,但他的呼吸心跳及脉象皆恢复平稳。他何时能清醒,只是时间问题。“白狐娘娘”以及刺客的踪迹仍然未打探到。陈峒邝深兵分两路,化悲愤为力量,起义军仍旧士气高涨,奋勇争先。但是陈峥毕竟是被官兵杀死了,陈峒痛心疾首,更对大爷等人多了几分警惕。这或许是大爷不曾预料到的。

    “自古以来,世道不平时,便有起义接连不断。其中由农人领导,当真能称帝的,不过汉高祖罢了。毕竟农人起义,兵非良兵,将非良将,器甲不比官军,谋难揣测,列阵及经验不足,难以持久,除非天时地利人和,否则绝难成功。今政虽有不廉,朝中尚有廉明有识之士……朝廷有救,天下有救,江湖有救……”沈大爷曾如此说道。

    沈大爷亲自去找寻王佐,请他放陈峒等人一条生路,却被断然拒绝,任他软磨硬泡,诉清福祸缘由,却毫无余地。

    王佐到底是个倔强的人,也无怪他会与辛弃疾产生嫌隙。

    沈大爷心如刀绞,他从各方面下手多次请求,用尽辩论之道,述尽救民之心,竟然是毫无办法——难道“白狐娘娘”就是败于此才不再出现了?他不禁这样想。沈大爷开始四处奔波寻访,找“白狐娘娘”,找朝廷中人,即使,他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也要尽力去避免它的发生。

    另一方面,王佐避过他人耳目,与广东经略安抚使周自强配合作战,又亲自到宜章围剿义军。其下属冯湛移军何卑山,遣其麾下刘拱张立李献等人率奇兵从间道偷袭了起义军重地空冈寨,使义军受到了极大的打击:粮草及积存物资被焚烧了大半。

    陈峒再不能忍。他要反——彻底地反!反了这个就连江湖人出面也协调不来的朝廷!反了这个净搞苛捐杂税丧权辱国的皇室!

    陈峒随即传了信给沈大爷。

    “事态紧急,义军危难,陈峒恕难从命再忍。此回必将破釜沉舟,拼死一搏。沈爷大义不敢忘,希望沈爷不再干涉。郴州陈峒亲笔。”

    沈华宣亦回信。

    “安抚使不允退兵,沈某无能,将遣众壮士前援。然杀机不绝,我方损失亦重,愿以全力倾注,诘问朝廷和解一事。陈兄万勿推辞!”

    周皖,金秋及寸步阁。沈大爷心中暗自定夺:这二人若仍不能成全和解……老朽便再无脸面向众义士言及百姓之利……听闻这几日鄂州军律头峒一带恐怕要有官兵围剿义军了,需得快些准备……

    葬花执意与周皖同去,迎枫拓跋慧鱼唱晚便与尉迟素婉留下照顾大爷三爷邹长庚。金秋则飞速传书给了大城主花如镜,使吴守与林湘前来支援。

    “起义军身处劣势,天命堂又出内患,若是几位壮士碰到危险……请以保全自己为先……”沈大爷看着眼前的五人,深施一礼。“不敢当!”五人匆匆回礼,不敢失了礼数。沈大爷的身份地位在江湖上向来是首屈一指,如此人物,心怀天下,为江湖人敬仰,许多名声在外的正道江湖人士都巴不得帮沈大爷做事。

    上阵之人皆武功高强。纵使是葬花,她也在周皖等人的指点下踏入了一流高手境界,尤以“化刀为棍”这份奇袭奇绝之艺及寸步阁的独门内功见长。

    五人急速赶往空冈寨,入鄂州境内,警惕地嗅着下一战的气息。

    “如果天命不得挽回,还望沈大爷不会因承受不住打击而倒下。”金秋忍不住叹气,“看沈大爷憔悴模样,倾尽心血,殚精竭虑……令人心痛!”

    事成之前,未来难知。

    某天,宜章某处。

    “杀。”陈峒连拍了数十下桌子,仍不解气,“欺人太甚……杀!”

    “可是目前情况……对我们大大的不利。不如先养精蓄锐,好东山再起。”

    “陈某咽不下这口气!”陈峒喘着粗气,缓缓挺直腰板,“打到这份儿上了,居然被摆了一道。哼,养?谁知道那帮狗官狗将会有什么馊主意鬼主意!还不如冲锋上去,抢一条路,缴获物资……继续征战罢!”

    “空冈寨损失严重,再打,恐怕撑不住。很何况,事件发生后大家的士气都很低落,武器装备也都残破不堪……养兵千日嘛!老大请听咱家一句,一味猛冲,恐怕难以取胜。”

    “唉!唉!唉!”陈峒连叹三声,挥了挥手,“陈某听兄弟的。但在此期间,务必要解决粮草武器士气的问题。”

    “老大稍安勿躁,凡事要有耐心,否则无法成事……”

    “报!天命堂的援兵……五位壮士到了!”

    陈峒一愣。他确实收到了沈大爷的回信,却不曾把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毕竟起义一事,本非江湖之责,他与江湖人士纵有几分恩情,却实在不愿让他们深涉这场起义。

    众人见过了面,寒暄几句,引得陈峒又喜又忧。喜于周皖带着江湖名门“寸步阁”的高手到来支援, 忧于天命堂燕惊寒与三爷的死伤,以及不言中涌动的暗流。

    “请陈前辈务必派下任务与吾等,拖住王佐等人。沈大爷已决定奏禀上去,还请各位……坚持到官家令下。”周皖肃然道。

    “若是天命,败也无妨……只怕郴州瑶汉人民的苦日子……唉……罢了罢了,陈某不能辜负沈爷美意……”陈峒的视线逐一扫过周皖葬花金秋林湘吴守。

    心地善良仁者之心,巾帼不让须眉,智勇双全年轻有为,沉稳有加大将风范,个性鲜明勇猛非常……呵呵……如果当初是这样的人在朝廷……还会有“和籴”吗……还会有我起义吗……竟凭空产生了惺惺相惜岁月不长的感觉……陈峒的感慨与思维在飞速转动。

    五人与旁边陈峒的谋士都静静等着陈峒说话。

    “烦请几位……助我军守着宜章……如果对方当真做出了必死之决心攻打宜章,几位万不得死守,千万别为守起义军之地而叫江湖失了这么多位好汉……成,是天意垂青;败,那是陈某命数已定……”

    “老大切不可心如死灰。索幸此处无我军将士,否则见老大垂头丧气,岂不是更无心打仗?”一旁的谋士连忙小声提醒。

    “行寸步,逃不过命,本是事实,有何不妥?只是破釜沉舟再不能悔转……”陈峒猛地挺起双眉,“杀!”

    宜章为“楚粤之孔道,南北之通衢”,接三路七郡,地势南北高中间低,其间有大小河流途经,林木茂盛,山水交融,景致甚好,此时却是杀机四伏:王佐等派兵暗察地形道路,欲择居高临下或前后夹击之法偷袭,打算将起义军剿灭于此地!

    所有人的神经都紧绷着,不敢放松。

    一个戴着大号斗笠,身着枣红裋褐的人飞似地蹿到了五人身旁,带起深冬般的凌厉寒风。

    好个练家子!绝非寻常之人!金秋侧头稍使眼色,离那人最近的吴守立时会意,立刻反手探出,势如疾风闪电,捏向那人的胳膊。

    不想那人反应奇快,力道也大,吴守这一够,只是指甲勉强抓下了那人衣上的几缕麻丝。

    吴守暗中啧啧称奇,不敢轻敌大意,掌再探出,脚下直溜溜滑出数尺,瞬间移向那人,想重新捉住他。

    岂料那人一个转身,竟反手拍向吴守面颊偏下处,如要取他喉咙。吴守不守。他一个侧身,顺势将巴掌挥出,霎时间只闻呼呼巨响,犹带九天雷电之咆哮,更比那人要快,偏要“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

    “啪!”吴守出手稍抖,径直扇掉了那人头上的大斗笠。那人却更快地将斗笠捏在掌中,重新扣回头上,仿佛是故意示弱让了他半招。

    斗笠下,一张硬生生毫无表情的脸瞬间闪过。

    余下几人心意相通,已趁二人相争的刹那工夫围笼上来,将那人团团围住。

    “鬼鬼祟祟之人,现出真面目吧。”林湘盯着斗笠,似乎要把他看穿。

    “无意相瞒。”

    好熟悉的语声。

    “外,官兵,内,忧患。”他顿了顿,“吾亲,危,吾友,险。”

    “危……险?”周皖闻言不由大骇。

    “晓月,被劫,周皖,被围。”他的语气中带着几分焦虑与杀气。

    “贺兄指的是……”周皖急切地看着他。

    “花如月,我去救。王佐,在宜章。仅此。再会。”他抱拳,猛地使个“一鹤冲天”,用寒冷气劲荡开束缚,脱开重围。

    余人本欲拦下他,不过听闻他似与周皖是朋友,还透露了重要情报,便收敛了阵势,放他一马。

    他头也不回,纵上房梁,鬼魅般消失在光天化日下。

    “他是何人?”林湘望着他远去的方向,垂眸问道。

    “他……就是黑斗篷。”周皖听闻黑斗篷简言数字中讲到花如月被劫,又有王佐带兵“兵临城下”,众人身陷危险,心头竟又生出了几分茫然。

    为何安宁难得……

    为何两情相悦多劫难……

    为何步步紧逼不放过……

    罢了罢了,且都受了罢!直到……最后一刻!忍至极点……却又于何处是极点呢?

    ...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萧翎悦的小说寸步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寸步最新章节寸步全文阅读寸步5200寸步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萧翎悦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