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章节目录 第1章 我的团长

本章节来自于 沸腾年代 http://www.lishu123.com/138/138923/
    

    平京理工大学,大礼堂。 ( . )

    这是一座上世纪七十年代建造的老式礼堂,斑驳的外墙上腾腾蔓蔓的显得那么得生机盎然,仔细观察的话,还能从枝叶的掩映下,看到一些带有那个时代特色的标语痕迹。

    今天的礼堂座无虚席,原金陵军区副司令员吴刚中将应邀前来为本校学生讲述抗战那些年的故事。

    “……别看当时鬼子只有一个中队的兵力,可咱们整整一个团的火力根本就不是小鬼子的对手,为了掩护乡亲们转移,火力不够怎么办?用人命往上面填!看着平日里出生入死的弟兄一个个在自己身边倒下,这种滋味……团长亲自顶到了最前面,他的枪法真不是盖的,耍起王八大盖来,一枪就是一个鬼子,弹无虚发。当时我是团直属警卫连连长,在一旁看得最是真切。可是鬼子的火力实在太猛了,不光装备比咱好,枪法也比咱大多数战士要强。一个团的兄弟硬生生打成了一个营,一个连。后来弹药打光了,团长装上刺刀就跟冲上来的敌人杀在了一起……”

    八十多岁高龄的吴刚,讲起这六十多年前的往事,仍不免激动了起来,连声音也大了几分,仿佛又回到了那段峥嵘的岁月。

    台下的师生听得聚精会神,这样精彩的报告并不是经常能够遇到的,校领导花了许多周折才请到了已经退休多年的吴司令,由当事人现场讲述的亲身经历显然更有感染力。

    “……团长一个人面对三名鬼子的夹击,连眉头都没皱一下,就这么一架一刺,再用枪托出其不意地一磕,紧接着抽出了随身携带的短刀,就这样一抹,三个鬼子就倒在了血泊之中……身边不断有弟兄倒下,可是每个人临死之前都硬是要拉上一个鬼子垫背。鬼子怕了,不可一世的鬼子真的怕了,我还记得当时鬼子中队长独自面对团长时的情景,他娘的被团长吓得连握刀的手都在哆嗦……”

    吴刚不经意地带了句粗话出来,这是团长当年的口头禅,吴刚每次脱口而出的时候,都有一种团长还在自己身边的感觉。尽管听上去有些粗鲁,可台下的师生竟然没有人觉得有什么不妥的地方,似乎本就应该如此。

    “……那场战斗,一千多个弟兄死剩了六十一个,活着的人个个都带伤!团长一个人身上就有二十多道伤口,而且还中了一枪,那一枪是为我挡的,一个团长为自己的警卫连长挡枪,我当时他娘的连想死的心都有啊!后来我问过团长,您老的命比我值钱得多,怎么可以替我挡枪呢?团长当时就骂我,‘他娘的,你小子哪里来的腐朽思想,谁他娘的比其他人的命更值钱,你是老子的兵,老子不让你死,你就不能死!’说出来不怕你们笑话,我当时这眼泪水哗哗地就流了下来……同学们,现在的生活都是无数的战士用自己的鲜血换来的,希望大家不要忘记历史的教训,努力学习,将来报效国家,成为国之栋梁!”

    说完,吴刚站起身,庄重地向在场师生敬了个礼。

    台下掌声雷动,所有听众全体起立,向老将军致以最真诚的敬意!

    报告结束后,校领导将吴刚送到了礼堂门口,军区的专车早已等候在了外面。

    党委书记双手紧握住吴刚的手,动情地说道:“非常感谢吴司令为我校师生献上了一场如此精彩的报告!我谨代表全校师生向您表示最诚挚的谢意!欢迎您有空常来我校指导工作!”

    吴刚嘴上说好,目光却被不远处一个似曾相识的背影吸引住了。

    一米八出头的个子,精干的短发,彪悍的背影,特别是那一身灰蓝色半旧不新的粗布军装,让刚刚才回顾完那段峥嵘岁月的吴刚一眼就认出了这正是记忆深处抗战时期八路军的打扮。

    这背影看上去怎么会那么熟悉呢?

    吴刚心中疑惑,便多打量了那人两眼,巧的是,对方似乎东张西望地在找人,一个回头,两人正好来了个四目相对。

    吴刚登时一个激灵,一声“团长”脱口而出!

    对方似乎并没有认出他来,可那张面孔对他来说却实在是太熟悉了,不管过了几十年,他都不曾忘记过。

    “什么?”正在跟吴刚表达着无限感激之情的党委书记,被吴刚那突入而来的一声吓了一跳。

    “没事。”吴刚随口回了一句。

    然而,当他再次试图寻找那张面孔的时候,却发现目标已经迷失在了退场学生的人潮之中了。

    说实在的,长相相像的人绝对不少,然而吴刚一点儿都不觉得自己是认错人了,尽管这事儿说出来有点匪夷所思,可他坚持认为自己看到的就是那个人——他的团长宋子扬!

    ……

    “他娘的,那么多人,让老子去哪里找人!”宋子扬嘟囔道。

    听门卫上老张说,自己父亲在大礼堂帮忙维持秩序,却没想到赶到大礼堂的时候,正好赶上报告散场,到处都是人,找了一圈愣是没有找到自己的父亲。没办法,宋子扬只好选择回家里候着。

    宋子扬的父亲是平京理工大学的一名保安,在保安的岗位上干了一辈子,将自己的青春都奉献给了这所学校。她的母亲在学校幼儿园里上班,没有记错的话,再过两年就要退休了。

    父母都是学校的老职工了,宋子扬从小在学校长大,读的是学校自办的幼儿园,再然后是附属的小学和初中,当年也算是平京理工出了名的孩子王。

    八年过去了,树还是那些树,房子还是那些房子,既熟悉又陌生,尘封已久的记忆一幕幕在宋子扬的脑海中翻过。

    在从山中走出来的这两天时间里,宋子扬一直在让自己试着接受这新的生活,往日的硝烟将会远去,亲爱的战友不再相见,回到了现代,他不再是那所向披靡的八路军团长,二十五岁的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大龄青年,连高中都没毕业的那种。

    以后怎么生活,他还没有想过,他心中被马上要见到父母双亲的喜悦所填满。八年了,他曾经以为再也见不到他们了。有种思念,只有到了无法再相见的时候才显得愈发得纯粹。

    宋子扬的家是在紧挨着校园的教职工宿舍中,从校园里过去,穿过一道小门就是了。教职工宿舍还是那种最老式的筒子楼,四层高的小楼,一个楼道上去,每一层都有一条长长的走廊和公用的卫生间,二十个平方都不到的房间分布在走廊两侧,原本就不算宽敞的走廊被各种杂物所占据,只留下了一条仅够一人通过的走道。

    宋子扬客气地跟遇见的每一个昔日的邻居打着招呼,邻居们一个个好奇地打量着这位打扮奇特的青年,愣是没有一个人认出他来。

    本文来自看書罓小说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码头的渔人的小说沸腾年代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沸腾年代最新章节沸腾年代全文阅读沸腾年代5200沸腾年代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码头的渔人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