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哲取出支烟点上,深深地吸了一口。他暂时放下对这封邮件的种种猜测,把心思集中到顾宪书被杀的案子上来。
从案发到现在,已经五天过去了。现在孙胜威死了,案件侦破工作再次回到原点。马哲尝试着在心里还原案发的情景,看能不能发现点儿什么。
十月二十日晚,孙胜威在单位加班,和同事拟定财务计划;十点半左右,声称突发胃病要回家吃药;十点五十二分,开车回到天行小区。马哲记得周南川说过,从天行小区到量子集团总公司约十分钟的车程。如果算上孙胜威从办公室到停车场取车的时间,总共也要二十分钟左右。这说明,孙胜威不是在这段时间接凶手上车的。那么凶手上车的地点在什么地方呢?
姜聪提到过这款凌志越野车在市区开得不多。如果没有特殊原因,孙胜威不会倾向于开这辆相对扎眼的车搭载凶手。他之所以开这辆车,只有两个可能:一是他白天去过山区,路况不佳,不便于轿车通行;二是越野车后备箱宽敞,凶手可以在较长时间内藏匿其中而没有窒息的危险。如果把这两个可能性放在一起考虑,是不是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孙胜威在案发前的白天去山区接凶手,然后一直把他藏在车里呢?
凶手在十一点左右进入伏击位置,顾宪书零点一刻前后遇害。马哲觉得这里面有一个很大的疑点。孙胜威一直在单位,凶手则藏在车内,他们没有可能知道顾宪书晚上十一点尚未回家。一定有个人在暗中监视顾宪书的行踪,并以某种方式提供了信息,孙胜威才能准确掌握顾宪书的行踪。
马哲又想到孙胜威的中毒。杀害顾宪书的凶手在案发当天上午应该已逃离宁北,他投毒害的可能性不大。通风报信的人只是帮助犯,即使孙胜威把他牵扯出来,也不会被判死刑。他毒杀孙胜威,等于以重罪掩盖轻罪,似乎有悖常理。只有在顾宪书案中处于孙胜威上位的人,才有灭口的必要。所以,此案必定还涉及一个更为神秘的人,而这个人才是真正的组织策划者。
再有就是动机问题。从顾宪书下体的所受的刀伤看,有可能是因为男女之事惹祸上身。但也不排除凶手故意制造假象转移视线。这点还需要进一步查清。
马哲站起身来,打算把那封邮件的打印稿放进保险柜里,突然想起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没办。他看看时间,给陆宇打了个电话。
于梅打开办公室的门时吓了一跳:“马仔,你一晚上抽多少烟哪?我还以为着火了。把烟戒了吧,烟鬼。”
马哲嘿嘿一笑:“烟鬼要是戒了烟,剩下的可就是一个鬼了。”
于梅道:“又在办公室睡的?早饭没吃吧,要不我去给你买点儿?”
“不用了,一会要出去,顺道吃点儿。”马哲知道于梅也就那么一说。昨天她给自己带早点又帮着收拾,怕周南川和姜聪多想,才破天荒地给二人倒水喝。结果被滑头的厨子一语点破,弄得她恼羞成怒。
周南川和姜聪都到后,马哲向他们说了对顾宪书案件的分析和推测,三人同意他的想法。终于找到了新的侦查方向,大家再度兴奋起来。
马哲道:“梅子,你去趟指挥中心,调一下监控,查清案发头天凌志越野的去向;厨子,你去查一下孙胜威的通话记录,重点看他回家前接听的电话及案发头天有无和外地人员联系。南瓜,你继续排查顾宪书和孙胜威的社会关系。早晨我和张达德通过电话,人你们自己抽。”
于梅的脸上现出为难的神色。小说友情推荐:----
()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