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是从一个土坯茅屋传出来了,张瑜推开柴门,走了进去,此时忽然有人察觉,说道:“谁?”
张瑜回答道:“我是一个路人,听见哭声想来看个究竟。”
忽然从屋内走出一人,身材纤瘦而高挑,眉清目秀又不失男子气概,衣着整齐又有儒雅之风,给人之中清新的感觉。此人说道:“屋内孩童啼哭,是饿的。而且其中一个得了重病,急需医治。”
张瑜听后说道:“可否让我进去看看?”
那人没有阻拦,站在一边。当进入屋内之时,张瑜发下一个狭小的创伤躺着七八个幼小的孩童,最靠里面的孩子喘着粗气,满脸通红。
张瑜立即上前看了看孩子的病情,同时摸了摸身边虚弱的孩童,当即起身回到自己马上,将所带的肉干、干粮、清水等物拿进屋内,分给孩子们,同时开始诊治这生病的孩子。
最后张瑜起身说道:“这孩子得的是疟疾,很危险,如多高烧不退,唉。这附近有药铺吗?”
那人说道:“没有,除了稻叶山城有几个大夫外,附近没人可医。”
张瑜说道:“这样吧,我回清州城吧大夫请来医治,你等我。”
那人突然生硬地说道:“清州城,你是织田家的人?”
张瑜知道自己说漏了嘴,也就不再隐瞒,说道:“我是织田家臣,长弓王俞,此时还请阁下不要计较在下身份,救人要紧。”
那人神色稍缓道:“是呀,这孩子太难受了。”
张瑜说道:“请阁下用毛巾沾水给这孩子敷上,减少这孩子所受的痛苦,我去去就来。”
那人说道:“你真要回清州城?这来回可四百多里。”
张瑜道:“人命关天,就是千里万里,只要有希望,我就得去。”说着上马离开。
那人看着张瑜如此,不禁投去赞赏的目光。
此时在马上的张瑜心想:拿到为了一个孩子耽误了自己招募竹中半兵卫,这样势必给秀吉提供了可乘之机,可让自己看着一个幼小的生命就如此失去,张瑜决然无法同意。如果让孩子的死来换得到竹中半兵卫的时间,张瑜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者。
于是张瑜又再次跑回了清州城,重金央求了大夫前往,可是这再去之时,医生没法跟上张瑜的速度,于是速度大大放缓,抵达稻叶山村之时,已经是三天以后。
就在张瑜急忙拉着医生回到之前的茅屋之时,张瑜发现屋内已经空无一人,张瑜心落谷底,莫非自己来晚了?他们都走了?
就在张瑜满怀惆怅地走了出来,忽然一个小童出现在张瑜面前:“你是来找大哥哥的吗?”
张瑜俯下身子说道:“是呀,你大哥哥在哪?”
小童说道:“大哥哥说了,如果看到一个个子有这么高”说着跳着脚比划了一下。接着说道:“就告诉他道北面的山坡下找他。”说完又跑开了。
张瑜急忙拉着医生直奔小童指的方向而去。终于,在一处十分隐蔽的地方,一个简易的茅屋立在那里。
张瑜和医生急忙走了过去,推开房门,见到那人正在给孩子换着湿毛巾。张瑜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下。
上前说道:“阁下,医生我请来了。”
那人起身微笑道:“大人果然守信,请吧。”医生自然上去看病,而张瑜二人退出了房间。
此时张瑜抬头仰望着不远山顶之上的稻叶山城,石墙层层叠叠,环环相扣,地势险要而且四周狭窄,极为不利于军队的展开和攻击,不愧是闻名的要塞之城。
而此时站在身边的那人说道:“阁下也是为眼前这座城而来的吧?”
张瑜看着那人坚定的眼神,知道此人已经猜透自己的来意,也就不好遮掩地说道:“正是,我家主公,正想取得此地。不过这城堡坚固的态势,确实让人很难办到呀。”
那人笑了笑道:“其实这城堡早已不复存在了。”
张瑜说道:“阁下此言何意?”
那人说道:“常人只看到城堡外在的坚固,可怎知这城堡最重要的根基是生活在城堡周围的百姓,这城堡的原始目的也是让百姓们能在受到危险之时有个躲避之所,有个生存的依靠。可是到最后,却成为那些腐朽的大名们苟延残喘的洞穴。”
张瑜听着此人蕴含深刻道理的话,不禁对此人另眼相看一番,说道:“阁下高论,长弓受教了。”
那人说道:“如果几日后,织田信长派阁下前来征讨,你将如何处之?”
张瑜知道此人是在考自己,但凡战事,则必有杀戮,稻叶山城必然生灵涂炭,一片焦土,受苦难的还是这城下的百姓。张瑜说道:“攻取此地,我无力阻止,但在攻取之前,在下愿意竭尽所能将此地百姓迁往他处,免受战火。”
那人道:“他处?阁下能确保迁走就能平安无事,百姓就可以安享太平吗?”
张瑜说道:“我不能保证,但我愿意为此而奋斗终生,肝脑涂地而在所不惜。”
那人说道:“这些话如果是从别人口中说出,我会哈哈一笑,不过我还是希望阁下能信守诺言。”
张瑜说道:“十日之内,战火必至,阁下还是早作打算,如果方便,阁下可以带着孩子前往清州城暂住,我家中足能容纳。”
那人笑了笑道:“那将军家中能容纳几万百姓吗?”
张瑜听着此人总是在这里找茬抬杠,说道:“我知道自己能力有限,也只能做能力范围内之事,阁下与孩子务必同我返回清州。”
那人点了点头道:“这就不用阁下操心了,我自会保护这些孩子。不过,阁下的好意,我也收下,也许日后能有再见之时。”
此时医生出了茅屋说道:“这孩子需要带回清州医治,这里条件不行。”
张瑜说道:“好吧,就有劳大夫骑马,让孩子坐车,这就启程。”说着,张瑜抱着患病的孩子送上了马车。
那人看着张瑜面前忙后,不辞辛劳,点了点头。就在张瑜安排好一切,回身找那人之时,已经不见其踪影。
()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