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小说终于完稿了,《后记》是在完稿前写出来的。
如果把一部作品看作是一棵大树,情节就是这棵大树的枝枝蔓蔓,一部作品是扑街或大卖,条件就是这些枝枝蔓蔓是否适合阅读,适合读者的需要,假如某一个读者因为枝蔓不合乎阅读,不符合心目中的审美标准而离开,我只能说,十分遗憾,为自己不能留住读者表示理解。
这部作品绝对不是完美的,虽然我已经在写作的过程中追求完美的情节,很多的地方在细节的处理上还是显得粗糙了,忽略了一些跟现实不符的地方。
我在写作的过程中需要处理的地方太多,最伤脑筋的地方是:“这部小说的未来需要做出什么样的展现?它留给读者一个如何难忘的画面,究竟是气势恢宏的还是缠绵难忘的?”
“打动读者、感动读者、跟读者发生共鸣。”这是一个作者需要作出的基本理念,缺少了这三个条件,注定了小说达不到一定的高度。
作品伴随着作者一起成长,小说情节的起起伏伏,就像是一个永远上升的曲线,这个曲线是永远不会下降的,只能一路高歌猛进。
感谢读者在书评中提出的批评:“考试作文的‘作弊’,异能设计的不合理、不完善、不符合现实,进入大学发生不可能出现的‘集训’等等的细节。”看来读者站在一个比较现实的角度来审视这部小说。
在这些细节上,我有失误的地方,做不不够好,以后在写作中会做出改进、完善的处理。
这部小说中要把失误的细节一一改正已经做不到了,我认为没有必要在细节上追求完美。
因为小说本身就是虚构的,不符合现实主义的,那有何必追求完美呢?最主要的是在读者阅读的过程中获得了快感和另外一种社会现实,这是我写作的目的,也是一种深植在内心深处的信念。
我想告诉读者的是:“我们的未来会出现什么,我们要做什么,如何去做。”这些才是最重要的,哪怕小说中的一切永远都不可能发生,也要通过小说传递这些信息,因为这些信息才是小说的灵魂所在,是它存在的必要性。
我曾经阅读过一些网络小说,阅读到里面设计了很多暧昧、足以让人流鼻血的场面,有一些情节发生在卫生间、浴池里面,而且是男主跟女主在卫生间相遇,发生‘意外’的碰撞,不外乎是看到了某某隐秘的器官、扯下内衣什么的,而且为了刺激性,还设计了几次这样的场面发生,上一次男主在里面,女主闯入,下一次女主在里面,男主闯入,这样一来“大家扯平了”。
特别是“同*居、合租、包租。”之类的小说,一定有在卫生间上演激情的场面,否则的话“同*居、合租”就失去了意义。
我在男女感情的处理手法上尽量避免这一类的情节发生,在我看来,一个人进入卫生间那种地方,首先的第一反应是:“里面有人没有。”
如果这种想法本来就在我的思想深处,而且是作为从来不违反的现实行为之一,那就永远不可能发生闯入卫生间,上演激情的桥段,比如,进入卫生间之前发现门是关着的,就要先敲门,如果是内急,来不及敲门,也要大声问一句“里面有人吗?”
看到这些情节之后,我也要骂一句“脑残”,骂是骂了,却还要看下去,因为我要阅读到作者不“脑残”的那些东西,去发现自己不擅长、没有想到的情节。
这是一种阅读的习惯,“越过不喜欢、不需要的情节,仔细阅读需要的那一段。”
有的读者喜欢另外的阅读方式,“尽量找到小说的瑕疵,然后把瑕疵放大,指出来狠狠批评。”这种心态的读者非常多,他们非常乐意做这类事情,显得自己比作者高明,而且伟大,能够站在道德的高处批评作者。
不管是哪一类的读者,我非常欢迎从各种角度批评指正小说中不够美的那一面,那是对我的促进和帮助。
尽管我没有改正小说中的细节设计上的病处,不代表读者的批评没有效果,在以后的写作中,我就避免了这一类情节的设计,作品会在广大读者的批评指正中变得成熟起来。
每一篇小说的写作都是一段“修心”的过程,让心灵经受一次严峻的考验,让“三观”经历一次质量上的蜕变。
我最喜欢一种现实中的场景:“站在河流分叉的地方,微微闭上眼睛进入深度思考中。”
在我的脑海里会出现脚下的河流在奔腾远方的过程中遭遇到什么,流向何方,河里的鱼儿如何得意洋洋,渔夫跟鱼儿如何斗智斗勇等等。
这样的冥想给了我更多的灵感和充实的想象力,于是我的思想在河流上空飞扬,落在键盘上,就成为一个个有血有肉的文字,交到读者的手里,就是一个缠绵悱恻的故事。
一个故事完结了,留下的只有心中没有写完的灵感火花和难以表达的遗憾。
在下一个小说中,希望把心里的遗憾继续以讲故事的方法呈献给所有的读者。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