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大国文娱 第204章VCD

本章节来自于 大国文娱 http://www.lishu123.com/143/143103/
    1983年3月20日,深圳。

    新飞电子科技公司新投产的vd播放器和光盘生产线,正式宣布进入工业化生产阶段。

    由于拥有d和d-ro生产线作为底子,vd生产线的投产是非常容易的。毕竟,大部分的零部件都是通用的,只不过,vd多了一些电路板和解码芯片。

    本质上,vd也可以理解为一种“电脑”,只不过,由于节约成本,其芯片仅提供了解码和播放vd格式的影音件的功能。

    拥有d光驱的计算机用户,实际上,仅需要再买一个解码芯片,就可以具备vd的功能。在后来电脑越来越强大之后,根本就不需要购买解码芯片了,一般的影音播放软件,就可以解码各种常见格式的影音件。

    但在现在,vd绝对算是高科技,至少,比电视机的科技含量还要高一些!

    新飞电子科技公司的总裁柯慈雷向着代工厂的负责人感慨说道:“我有预感,未来新创业电子公司有可能超过飞利浦公司。”

    “也许吧。”代工厂负责人李云涛并不发表自己的意见。

    包括新生产的vd,也并不是由品牌厂商新飞电子科技公司自己去生产,而是外包给了专业的代工企业新爱电子。

    创立于北京,崛起于深圳的新爱电子公司,几乎包揽了新创业电子公司的街机、掌机、电视主机和d等等产品的整机生产。

    随着这些产品的畅销全球,新爱电子目前雇佣的工人已经超过10万人。

    而光是d相关的组装厂,工人规模就达1万多人。因为,d唱片机、d-ro等等产品加起来每年完成订单超过600万台。

    即使代工厂仅赚一点辛苦钱,但由于订单规模的庞大,一年净利润都不低于3000万!

    这还仅仅是代工厂的利润,新飞电子公司目前是d产业的寡头,年销售额超过20亿美元,扣除各项成本的净利润,也达到5000万美元。这还是,薄利多销不断的降价,来扩大市场占有率所取得的成果。如果单纯追求利润,其净利润规模做到两三亿美元左右,也并不是难事。

    而目前d的发展,也超过了飞利浦公司的预计,它不仅仅是应用于音乐市场。而且,靠着d—ro已经挤入了游戏机和计算机的配件市场。

    现在,再推出一款vd产品,则是进一步把产品线,延伸到了家庭影院的市场。

    这一刻,柯慈雷豪情万丈,感觉到自己在改变世界。是的——这种伟大的成功,不仅仅是因为,其领导的企业迅速的做大,有希望跻身世界五百强企业。

    更关键的是——上市!

    没错!

    新飞电子科技的两大股东新创业电子公司和飞利浦集团,经过多轮友好是磋商,给这家合资公司的规划是未来几年内,寻求在美国进行po上市。

    而目前的新飞电子公司的高管,都拿到了认购期权。如果能够上市,他们将可以以未上市之前的估值,从两大股东手中认购股票。

    柯慈雷目前手中拥有的认购期权,可以认购1的股权,并且,是按公司价值5亿美元来估值的。也就是说,他还是需要掏腰包支付500万美元,才能买下这些股票。但如果能够上市的话,以柯慈雷对于公司的了解,稍微释放一点业绩,股价肯定能够上天。

    保守估计,新飞电子科技公司未来合理po市值不会低于10亿美元,如果市场给出苹果公司那样的100倍市盈率的高估值,那么……新飞电子科技公司市值可以到50亿美元!

    ……

    vd在技术上并不复杂,也就是在d技术的基础上,采用了pg-1压缩编码技术。

    这项技术起源88年,由so(tratoa&bsp;stadardzato&bsp;azato,国际标准化组织)与(tratoa&bsp;trotha&bsp;sso,国际电工委员会)于专门成立了针对运动图像和语音压缩制定国际标准的组织。这个正式名称是ovg&bsp;ptur&bsp;xprts&bsp;group(动态图像专家组),简称是pg。其后,这个组织推行了一系列的视频件压缩标准。pg-1压缩编码技术标准,是由92年正式发布,基于这项技术标准,后来衍生了两大应用——vd和p3!

    而pg-2标准则是在94年才发布,而这个压缩标准低的主要应用成果既是dvd。

    历史上,vd诞生于中国,但这项产品的核心解码芯片,却是-ub公司率先推出。

    92年还在安徽电视台上班的姜万勐被派到美国参加国际广播电视技术展览会。

    在这次展览会上,姜万勐被美国-ub公司展出的一项不起眼的技术——pg解压缩技术牢牢拴住了目光。

    姜万勐敏锐地意识到:可以把图像和声音存储在一张比较小的光盘里的pg技术,意味着可以创造出一种物美价廉的视听产品,供老百姓在家中使用。而-ub公司的董事长孙燕生恰好是美籍华商,两人一拍即合,决意将pg技术开发为电子消费产品,创立了万燕公司,率先生产和推出vd产品。

    当然了,万燕公司的pg解码器元件还是从美国的-ub公司进口,名义上,万燕公司“发明”了vd。但实际上,其根本不掌握核心专利,pg压缩标准是国际标准组织公开的技术标准,而率先做出了基于这项标准的解码芯片的-ub公司。另外,vd读取盘片是基于d-ro技术,而d-ro的各种零部件,万燕自己也不能生产,需要向欧洲、日本等等国际大厂子进口。

    正是因为,万燕公司根本就没有专利护城河,所以,其率先推出vd不久,迅速就引发数以百计的厂商跟风。很快,在vd的跟风大潮中,率先推出vd的万燕成为了其他友商崛起的踏脚石。

    虽然,-ub优先向万燕供货,但是,能做解码器芯片的公司也不止其一家,-ub仅是最大的vd解码芯片生产商,并不是具备垄断市场的能力。

    所以,万燕公司研发的vd开头几千台上市,基本上都是被“友商”买去学习参考。随后,就迅速在恶劣的竞争环境中节节败退。

    即使是-ub公司,后来也是因为业务单一,仅仅生产技术含量不高的影音解码芯片,而被其他的半导体巨头兼并。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香港大亨的小说大国文娱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大国文娱最新章节大国文娱全文阅读大国文娱5200大国文娱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香港大亨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