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昨天忘记发了……
**********
就算不说可能会导致君臣间的隔阂,朱允炆也不想授予内阁这样大的权柄。(
龙印战神)他并不是不放心自己选出的这一套内阁,而是人类的权力**就是这么慢慢被培养起来的。
更何况自己来到了这个时代,哪有搞分权民主的道理?他前世在研究那些史料的时候,经常就扼腕叹息那些集权力不足而导致国家破碎王朝灭亡的先例。
“臣等参见皇上……”没过多久,内阁首辅刘三吾首先带着在文渊阁办公的黄子澄方孝孺两人赶到。
“三位爱卿免礼,稍微等等詹尚书和赵尚书,朕这次急传你们,却有要紧大事相议。(
校花之贴身高手)云奇,赐坐”朱允炆捧着云奇之前拿来的地图,低头在那里研究,也没有抬头去看刘三吾三人。
刘三吾也清楚其实詹徽和赵勉这两个尚书才是真正的实权人物,自己这三人也只是得到了朱允炆的信任,才帮助朱允炆处理国事。
“臣詹徽(赵勉)参见皇上。”
这詹徽和赵勉倒是因为办公地点都在承天门外,也算靠的相对较近,所以就赶在了一起来到了谨身殿中。
“两位爱卿请起,云奇,再赐坐。”朱允炆这才抬头,虚抬双手示意两人起来,“赵爱卿之前上给朕的折子,朕是已经看了,上面所禀之事朕自当三思。(
灵域)这折子朕就先留中,暂不发还了。”
“是,皇上。”赵勉还没在椅子上坐稳,就又站了起来行礼。他也很是担心朱允炆年少懵懂,不知晓这钱财之事。不过现在听着朱允炆的意思,自然是他已经知道不可鲁莽行事。
“今日朕急召内阁和赵尚书,主要是有两件事情需要一议。而所议之事又不宜在现在放在大朝上朝议,朕也只能私下里来听听几位爱卿的意思。”
五人听朱允炆这么说,不禁又都站起来行礼:“臣等惶恐。”
“也没什么惶恐的。”朱允炆压了压手示意他们坐下,“这里虽然也算是在殿上,但是不是奉天大殿,这礼节也不必做的如此这般,我们君臣之间,不妨稍微轻松一些。
“言归正传,朕想说的第一件事,就是这前工部尚书秦逵有罪,而畏罪自杀。(
贴身医王)工部尚书之位已经空缺许久,一直是工部试右侍郎严震直与左侍郎邵永善两人代行尚书之职。这严震直由户部郎中一职升来,也算勤勤恳恳,朕也觉得这‘试’一字就可以去掉吧。而这工部尚书之空悬,朕觉得是应速速补上,不知各位爱卿有何举荐?”
五个人都互相望了望,大眼瞪小眼,过了一会也没有人说个话。
“詹爱卿,这官员升迁任命,乃是你吏部指责之所在,你先给朕说说你有什么举荐之人?”朱允炆看着短暂的冷场,略微皱起了眉头,看向詹徽。
詹徽也是心里感觉一阵倒霉,这官员举荐颇有讲究,据说被举荐的人后来犯了事,那么举荐他的那个人往往都会被连坐,也逃不出干系。(
大神,劫个色)要不是詹徽是吏部尚书,这举荐他是一个字都不想说的。
“皇上,您之前说工部试右侍郎严震直工作勤勤恳恳,不若将这严震直之职位,擢升至工部试尚书。”詹徽也是反应比较快,在回忆了一下朱允炆的口风之后,马上推荐了严震直为下一任工部尚书。
虽然说是试尚书,但是只要不自己做一些奇奇怪怪的事情,这尚书一职基本是跑不掉的。只要朱允炆想起来,不消几月这试一字就可弥散无形。
朱允炆看着詹徽点了点头,说:“那这旨意的草拟,就交给你们吏部去办,尽快把这件事落实好,朕现在需要一个可以主持工作的工部尚书。”
詹徽听了朱允炆的话倒是有些吃惊,因为这工部向来是在整个六部中最不重要的,而现在朱允炆迫切想要一个主持工作的工部尚书,意思就是工部很有可能会得到重视。(
妖惑掠君心)
“这皇上重视工部,到底是个什么意思……”詹徽的心里不禁有些嘀咕。
“另外一件事,也还是和工部有关系,朕猛地回忆起朕曾经看过的一份古籍,上面说到在湖广和陕西之交的竹山县,有一条金银矿脉。
“朕就在想,能不能通过这开采矿脉,去弥补过多发行宝钞上的缺漏。”朱允炆慢慢的说出了这个想法,因为他虽然对这个计划很有信心,但是他并不清楚现在宝钞到底是用什么渠道、怎么去运作,也不知道大明现在还有多少的赤字缺口可以填。
“皇上请三思。”户部尚书赵勉首先站出来说话了,“这矿脉一事,也乃文书古籍上的听闻,这准确性就很值得怀疑,加之陕西湖广交接那里又是群山峻岭,这探矿的投入也是很大。加之探矿、采矿、冶炼,都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臣恐怕,这远水救不了近火啊。而且……请恕臣直言,臣觉得这北方,不论长城内外,都……所以这军费……”
在场的人哪里能不明白赵勉的意思,朱允炆也是叹了一口气,他也知道就算能稳定住宝钞的情势,这士兵们也肯定暂时不愿意拿这个以前有过劣迹的草纸作为自己的饷银。到时候去发军饷,还是需要用到真金白银,所以这开采冶炼出来的真金白银,多半都要丢进在战争这个无底深潭中,而且多半连个泡都不会冒。
朱允炆也没表现出什么,只是默默的点点头,看向了另外四人。
詹徽是不想在这个自己基本一窍不通的事情上多说什么,不禁稍微内涵了一点,像是退了一小步一般。
“皇上,臣以为,这宝钞乃一介纸钞,太祖皇帝发行宝钞,就是为了弥补国库银两的空缺。您又何必去填补这些空缺呢?”黄子澄作为典型的旧社会读书人代表,显然对这些和金融资本有关系的事情一窍不通,朱允炆虽然也没有指望他能多懂些什么,但是这样直直的问出来,倒是让朱允炆有些不太舒服。
“黄奉常,这宝钞虽然为纸钞,但是却有其方便之处。纸钞方便携带,可以一目了然,不论是在经商买卖还是赋税都有其超越银两的独到之处。不过其之缺陷也是相当明显,就是在于发行超量。前朝纸钞发行,皆备有半额以上的银两作为保证,纸钞之价值才能相对平稳。我朝太祖英明神武,新创我朝之宝钞,但是却因不甚,略微超发,这补足金银保证确实是有必要的。”赵勉的话倒是让朱允炆点了点头,确实,在大明的环境下,能有像赵勉这样懂纸币的人,也是实属不易。
“赵爱卿,既然这矿不宜用于宝钞,朕倒是希望你可以出一个法子,去解决现在宝钞的境地。不需要太多的可行性,哪怕是一个天马行空的想法,也无所谓。”朱允炆赞许的点了点头之后,果断布置了任务给赵勉。
“臣领旨。”赵勉倒是没有面露任何难色,直接起身接旨。
朱允炆虚抬双手,说道:“不论这矿脉用于何处,朕都想派人去看看。所以这矿之事,也希望各位爱卿拿出一个法子,上一道折子给朕。不过朕希望这件事可以尽快,现在北边真的是越来越头疼了……都下去吧……”
“臣等告退!”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