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甘肃省一省官员上下勾结,伪灾舞弊,折收监粮,侵帑剥民,盈千累万,震惊朝野,为从来未有之奇贪异事!为杀朝中贪腐风气,整肃吏治,处案内主犯两任布政使王廷赞、王亶望,总督勒尔谨,及兰州知府蒋全迪等四人斩首示众!钦此!”
乾隆三十三年,因循化厅撒拉族人苏四十j□j清起义,引发的这起涉及朝廷官员上百名,涉案金额数千万两的贪污大案,随着王廷赞等人的倒台,终于同年十月底以甘肃省全省官员肃清一空而告终。
消息传回甘肃,百姓们听闻此事后无不奔走相告额手称庆,燃炮舞狮尤胜新年。
早前四名主犯已被押解进京,圣旨下达后,便被带上囚车押往午门外。
昔日飞扬跋扈的封疆大吏,此时皆身着囚服,肩负枷锁,面如死灰的站在囚车中,被路上围观的百姓们扔菜叶子丢臭鸡蛋,好不狼狈。
“哥,他们就是那几个大贪官吗?”
街边围观的人群中,一个六七岁长得粉雕玉琢的孩子,抬头问道。
被那孩子问的是一个身着蓝色锦袍,面如冠玉的青年。青年听他又叫错,不禁气笑了,伸出手按在孩子脑袋上压了压,威胁道:“哥什么哥,我是你叔,下次再叫错就不带你出来了,记住了?”
“是,绵森记住了。”那孩子虽然面上说记住了,背地里却很不以为然的撇了撇嘴。
永璂看他那个样子就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这小破孩狡猾的很,但同时又十分执拗,他认定的事就是十头牛都别想把他来回来,比如说在这个称呼问题上他都纠正过几百遍……
时光飞逝,至今距浩祥离开已经快三年了,永璂也从青稚少年成长为一位风度翩翩的俊美青年。
随着他地位的一再提升,福晋的位置又一直空着,因此皇后的坤宁宫便逐渐成了一众命妇们的长驻之所,无数大家闺秀的画像被送到皇后面前,其中不乏德容兼备,又合皇后眼缘的姑娘,奈何永璂心意已决,皇后也拿他没办法,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这么一年又一年的空等下去。
因此永璂心中一直对皇后有愧,却也只能装作不知,将全副心神都扑到朝政上,不让自己有丝毫的分心。
而朝政中,吏治则是让他最伤脑筋的事。
吏治不清,则民不聊生,民不聊生则国危矣。然而这几年来,朝廷上下却鲜有清明的官员,那些山高皇帝远的地方官员就更不必说了。
早在康熙朝末年,大清朝的官员贪腐风气便已形成,而后的雍正朝十三年中,由于雍正皇帝的‘抄家’威慑下有所好转。但是到了乾隆朝,由于乾隆皇帝好大喜功,生活奢靡,朝廷上下纷纷效仿,并将这股贪腐风吹到大江南北,因此才有了甘肃冒赈这种特大贪污案件。
这次的甘肃全省集体贪污案发后,永璂要求彻查,并全力扳倒了主使的几位封疆大吏。其中布政使王廷赞是乾隆皇帝亲信,多次受皇帝嘉奖,更是八阿哥的嫡亲妻舅,要动他等于是打皇帝的脸。扳倒这些背景雄厚的贪官污吏,其难度可想而知。
万幸的是,皇帝这几年先是沉迷于修行道术,而后又迷上了炼丹,对朝政完全不闻不问,前去为王廷赞等人求情的,均因耽搁了皇帝炼丹的时辰,而被皇帝斥责。
没有皇帝的包庇阻挠,永璂的压力顿时少了一大半,剩下的就是和八阿哥及十一阿哥两派之间的博弈。
早前苏四十三起义,朝廷急调数万官军汇聚甘肃省城剿匪,然军饷不足导致这场镇压持续很久也没能取得胜利。此次统兵的是十一阿哥亲信,为免十一阿哥斥责,便将责任推到总督勒尔谨头上,称其不听指挥。永璂那时正为这些官员办事不力而大怒,但又不能发作十一阿哥的人。
这件事总要有人承担责任,双方博弈之下的结果,便是撤了总督勒尔谨的职。
勒尔谨的倒台让甘肃一众心虚的官员惶惶不可终日,于是王廷赞便上折子称愿意自掏四万两银子充作军费,妄图以此摆脱困境。
然而他的这一举动却引起了永璂及和珅的怀疑,甘肃地处西北,常年灾情泛滥,地瘠民贫,官场更是清苦,王廷赞不过一介布政使,哪儿来那么多银子?察觉到事有蹊跷,于是永璂立即派和珅秘密前往甘肃调查此事。
谁知这一查便查出了一起惊天大案。
这宗案子由总督勒尔谨,布政使王廷赞,王亶望等人带头谎报灾情,从而骗取朝廷赈灾粮款,并私自将捐监粮折色银两,而后这些折成的银子便都落到贪官们手中。
和珅在甘肃各府县秘密调查数月,终于将甘肃省上下官员沆瀣一气的证据弄到手。和珅回京后,永璂便迅速遣督察院御史,并劝说云贵总督阿桂一同前往甘肃扣押所有涉案官员及家产,防止犯官携款私逃,清点涉案金额,并押解王廷赞等人进京受审。
永璂的速度太快,没等八阿哥和十一阿哥反应过来,便将王廷赞等人下狱。事后八阿哥亲自到永璂面前要求他放了王廷赞,被永璂以王廷赞贪赃枉法证据确凿为由一口否决。
而后八阿哥又派人到颐和园求见皇帝,污蔑永璂滥用职权私扣朝中大臣,这才有了上文求情之人为皇帝斥责之事。
没了皇帝的阻挠,事情便好办多了。永璂手中握有王廷赞等人贪赃枉法的全部证据,加上都察院上下皆为清流,参与此事的云贵总督阿桂也是刚正不阿的性子,这些人决不会允许此案草草了结。并且在裁决王廷赞等人一事上,都察院和阿桂均给与永璂绝对的支持。
八阿哥与十一阿哥等人暗中收受了王廷赞等人数额不小的孝敬银,若王廷赞等人被处决,那他们这条财路便彻底断了。然而被皇帝训斥了一顿后,他们也无计可施,知道事情已经严重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因此未免此案牵扯到自己身上,八阿哥便只能眼睁睁看着王廷赞等人被送上法场。
“绵森,看见他们,你有没有什么想法?”永璂指着因看到午门而吓得失禁的勒尔谨等人,低头问只长到自己腰上的孩子。
“你是不是想说贪官都没有好下场?”绵森仰头,看见他深沉的眼睛,回问道。
“是也不是,我杀贪官的目的不单单是为肃贪,而是为了大清的未来着想。你且记着:吏治清明,则国之大治。而为了这个目标我们还有很远的路要走。”永璂摸了摸绵森的脑袋,目送着四辆囚车渐渐远去,而他的目光始终坚定不移。
“嗯,我记着了。”绵森这次却不是刚才那般敷衍了事,而是认真的直视永璂的眼睛,缓缓点头答应。
永璂见这孩子郑重其事的回答他的样子,不禁噗嗤一声笑出来,轻轻拍着他的脑袋,笑道:“你记着什么了?小屁孩。”
“哼,我就是记住了,我现在还小,不过总有长大的时候,等我长大了就去给你帮忙。”绵森小朋友拽拽的哼了一声,小声嘟囔。
“哈哈哈,那我可就等着你来帮了,可不要食言而肥啊,否则你会变成你家小胖子那样哦。”永璂被这孩子的话逗得哈哈大笑,即便没把他的童言童语放在心上,但绵森那副小大人的样子确实驱散了因这件案子而盘桓在他心头多日的阴霾,永璂的笑容也因此格外灿烂。
绵森对于他的话翻了个白眼,接着拍着自己开始咕噜噜叫唤的肚子,抬头提醒道:“我饿了。”
“走,叔带你去奶奶家吃好吃的点心……”
“阿玛不让吃点心,他说要多吃饭才能长高……”
“咱们偷偷吃,他又看不见,只要你不说漏嘴就没关系……”
人群中,有个人站在对面,看那一大一小说说笑笑着渐行渐远,狠狠的捏紧了拳头。
“哟,我说十一,人都走远了,你还盯着那儿看什么?”八阿哥永璇冷不丁从后面站出来,见他一副想要吃人的表情,嘲讽道。
十一阿哥收回视线,回头淡淡的看了八阿哥一眼,道:“我只是想知道他牵着的那孩子是什么人?”
“呵,最近到了连亲近他的小孩儿都受不的地步了?省省吧你,人家是鼎鼎大名的睿亲王,那可是位动动手指头就能让咱们伤筋动骨的人物。哥劝你还是别做白日梦了,多想想咱们日后的大业才是正经,啊。”八阿哥扳着十一阿哥的肩膀往另一个方向走去。
八阿哥对十一阿哥倾心于十二的事早有所知,但十二是皇后嫡子,和他们根本不是一条道上的,何况十二一心想要整顿吏治,已经把他们手底下的人清出去不少了,这次更是直接把他妻舅都砍了。
因此,八阿哥对十二可谓是恨之入骨了,更看不惯十一阿哥那副痴心妄想却又不敢动手去拿的模样。
“我只是想知道那孩子是谁?”十一阿哥冷着脸,不耐的重复道。
“哼,我怎么会知道?”八阿哥见他不听劝,气的甩开他的肩膀,教训道:“我可不会跟你一样整天肖想他的屁股,我关心他做什么?你这么想要不会把他抓来关自己家里吗,正好省了咱们的事了!”
“……”十一阿哥沉默不语,半晌后越过八阿哥,面无表情道:“我可以自己去查。”
“你……你醒醒吧!别执迷不悟了!要是因为这事耽误了我的大事,可别怪我翻脸无情!”八阿哥站在他身后,指着十一阿哥怒呵道。
然而回答他的却是十一阿哥匆匆离去的背影。
十一阿哥回到哲亲王府,便让下面人去查今天永璂手里牵着的那个孩子。
回想着当时永璂面对那孩子时露出的灿烂笑容,十一阿哥就忍不住嫉妒,疯狂的嫉妒!
十二已经多久没对他笑过了,凭什么一个孩子都能让他开心至此?以前,十二和他才是最亲近的人,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你这么想要不会把他抓来关自己家里吗?正好省了咱们的事了!’八阿哥的话突然浮现在他脑中。
虽然这钟想法时时刻刻都在他脑海中盘旋,他也付诸实践了,但是他派去的人却一个都没有回来过。在十二身后不知道有什么厉害人物,时刻都保护着他。
不过再厉害又能怎样?还能厉害过千军万马?这样岂不是一举两得?
既然如此,那便冒一次险又何妨?
十二,你总归还是会回到我身边的!
十一阿哥咀嚼着八阿哥的话,思维突然拐到了某个危险的方向。
作者有话要说:文中讲到的‘甘肃冒赈案’是乾隆四十六年发生的,被称为‘史上第一大贪污案’,涉案官员达113人,捐监人数达18万人,捐监金额数千万两具体已不可考。
而主犯王亶望数度受乾隆皇帝嘉奖,后调任浙江升任巡抚。而王廷赞更是乾隆皇帝的亲信,曾备受乾隆信任。
乾隆朝这时候已经贪腐成风,吏治败坏到一定境界了。在这宗案子里,甘肃省一省官员没有一个是干净的,也没有一个举报,官官相护到如此地步!
冒赈:向朝廷谎报灾情,骗取朝廷的赈灾银。
捐监:富商通过向朝廷或地方缴纳一定的粮食,成为监生。而这些粮食原先是被用作赈济的。
王亶望、王廷赞等人就是通过虚报灾情,请示皇帝开捐的,皇帝没有调查清楚就让他们开了捐监的口子,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最终酿成了这宗史上第一大贪案。
另:这里因为剧情需要,我把时间写成了乾隆三十三年,提前了十三年。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