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历二年十二月初四,宣大总督耿焞离开大同城,前往宣府一带筹集粮草。 他带领自己的亲军数百人刚刚出了大同,姜瓖就命人立即关闭城门。耿焞很是诧异,回头问道:“为何大白天的关城门啊?莫不是防贼?可是本总督都在城外,贼寇怎敢来犯?”
姜瓖站在城头上,对着城外的耿焞喊道:“耿总督,这大同城从此不是大清的啦。这回你知道为什么关城门了吧。”
耿焞差点从马上掉下来,紧紧拽住缰绳,拨转马头,正对着城门,仰起头,对姜瓖喊话说:“姜总兵何意?”
姜瓖淡淡的说:“鞑子无道,我等汉人,自然要光复祖宗基业。我姜瓖要做大明的总兵,不做鞑子的总兵。耿总督也是汉人,你我共事多年,何不一起反正,为大明天子夺回江山。”
耿焞心里不愿意跟着姜瓖造反,这个聪明人明白山西跟南方不一样,南方各省举义反正,可与西南云贵川黔连成一片,从而互相接应,可保无虞,至少战事不利的时候有个退却的地方。这山西就不同了,四面都是清军,只要造反,多半死无葬身之地。
耿焞将自己的看法对姜瓖说了,劝他不要鲁莽。
姜瓖大怒:“我大明之忠臣也,今天已决心反正,誓与清狗对抗到底。耿总督要是肯一起举事,那我们依然是故交。如果不愿,那么你暂且回你的宣府去吧。”
耿焞惊道:“你不杀我?”
姜瓖道:“我让你滚去宣府,就是为了给那几个在路上已经准备讨伐我的满洲王爷们带个话,爷爷我就是反了,有本事来灭我。”
耿焞道:“姜总兵如此仁义,耿焞这里谢过。”
耿焞拨转马头,正要离去,姜瓖又喊住了他,问道:“总督真决定跟清廷到底了吗?”
耿焞应道:“一仆不侍二主,一女不嫁二夫。耿焞此生,就献给大清朝廷了。”
姜瓖原本想依靠耿焞的威名,为自己发动的反正运动造一造声势,见到耿焞竟然这样不合作,姜瓖自然十分生气。
部下要求射杀耿焞。
姜瓖摆摆手说:“不,这个人不能死,耿焞虽然名气很大,但却是个草包,留着他,清廷便不会派新的总督来,那么我们的起事就容易的多。不过,必须得给这些忠于鞑子的奴才一点颜色看看,去,包围耿焞的家,男女老少,不论主仆,一概杀尽留一个仆从,命他把首级悉数送往宣府。”
身边的几个士兵应了一声,便直往耿焞家奔去。一场血腥的屠杀过后,姜瓖令全城官吏士兵百姓全都剪辫穿回明朝衣冠,城头大旗全部换回崇祯十七年春使用的旗号。这个先后变作大顺大同总兵大清大同总兵的大明姜总兵,终于在他脱去明军战甲后的第五个年头由重新成为大明总兵。世事轮回,你永远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是什么样子。估计姜瓖五年前先后投降大顺大清的时候,也绝对想不到有朝一日他又重新做回大明总兵。
姜瓖在大同府反正之后,立即命人向大同府所属之左云阳高天镇浑源灵丘广灵各县发出反正命令,由于各县镇守将军均是姜瓖旧部,当天或者次日便宣布反正。
大同府各县反正归明的消息迅速传遍了山西全境,各地汉族人民早就受够了满洲贵族的欺压,纷纷起事,有的知州县令更换官服,宣布重归大明,有的义士联合绿营驻军,杀掉清廷任命的官员,宣布反正。不到一个月时间,山西全境除了省城太原西南重镇平阳之外,全部重归明朝。山西的反清斗争声浪越过黄河,如多米诺骨牌效应一般,陕东和陕北地区也爆发了反清起义,陕东的韩城华阴潼关等地纷纷宣布反清复明,与晋西南的蒲州运城等府县连成一片,控制了关中通往中原的要道。陕北的榆林府官民反清之后,驱逐了清廷任命的知府,杀掉清朝榆林等地巡抚,与晋西北的偏关保德兴县遥相呼应。
大同城中的姜瓖并没有想到,自己在大同摇旗呐喊一声,整个山西会有如此大的动静,自觉明朝光复之日不远,激动不已。
山西反清声浪虽然宏大,但姜瓖必须面对的问题有两个,第一个来自内部,第二个来自外部。
首先,就山西反正军内部而言,并不是统一的整体,各部反正军并没有把姜瓖奉为山西共主,而是各行其是,跟姜瓖关系较为密切的不过是晋西北和陕北的反正武装。晋中地区的反正武装,控制着汾州府以及平遥太谷祁县文水交城石楼等县,声势浩大,推举姜建勋为山西巡抚刘炳为布政使。晋东南则有三支武装,最强大的一支是胡国鼎,控制着长治潞州辽州阳泉盂县等地,靠近河南边境的平顺在当地反正县令牛光天的手里,泽州则由当地义军领袖陈杜和何守忠统领。晋西南的虞胤韩召宣李企晟拥立明朝的韩王为领袖,控制着蒲州运城以及陕西的韩城潼关等地。晋西北的万链则与榆林的刘登楼任一贵等遥相呼应。万链和牛光天在名义上表示愿意遵循姜瓖的统一领导。
其次,就外部状况来看,清军原本派出防备蒙古入侵的阿济格博洛硕塞瓦克达四王所领的满汉兵两万已经到达天镇县城北面的大营盘,顺利的话三日内便可直扑大同城下。陕南的孟乔芳陕北的吴三桂和李国翰都是清军中的精锐力量,随时可以攻入山西。
整体上来看,姜瓖所处的环境实际上并不乐观。但是,被山西反清形势激起一番斗志的老将,已经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了。在姜瓖看来,只要自己抗住阿济格等四王的攻击,山西各路义军合兵攻取太原临汾,则大势可定。更可笑的是,八字还没一撇的现实还在这里,姜瓖就已经想着自己是大明永历朝廷光复北方的头号功臣,日后必定能够载入功臣册。十二月二十九日晚,姜瓖在卧室的屏风上提笔写下:昔年无勇略,老大痛失节。如今义兵起,他年入凌烟。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