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正文 第二十二章 王真的事业

本章节来自于 新明之冒牌皇帝 http://www.lishu123.com/39/39989/
    苏河手里还有王真的“黄金把柄”没卖掉呢。

    他早就写好了揭露王真的帖子,趁此王真被文人笔伐口诛的良机,一定可以大赚一笔钱,然后买下香香和藏娇的一幢宅子。

    他得意洋洋得把自己大作《一个流连秦淮河的太监》、《太监的极致无耻》、《‘超速’奔向秦淮河》等大作寄给了王真,并开价三万两,绝不打折,不接受分期付款。

    王真看完稿件后,一脸平静,还挥笔给苏河修改掉了几处错别字,然后写上“务必登头版!”几个字,差人送给了苏河,苏河打开封袋发现不是银票而是他的原稿,气得跺脚大骂,他发誓要让王真为他的吝啬付出沉重代价。

    苏河一个微末小吏过去常常利用大人物的**敲诈到了不少钱,他以为事业如日中天的王真会怕舆论攻击,会在意形象,没想到他竟然一毛不拔,还公然用这种方式嘲笑他,令他十分意外。

    “难道他不知道我是京城第一刀笔吏吗?”

    他立即向沈孝成做了汇报,表示了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应恪守社会良知,维护社会正义,大胆揭露权贵黑幕,沈孝成“哦”了一声,没有表情得望了他一眼。

    不管怎么说领导至少没有反对啊,于是他就把写好的稿件托翰林院一位朋友捎给了梅殷。

    梅殷看罢果然勃然大怒,向朱明复递交了严惩王真的奏折,并批准苏河在《朝廷参考》报上发表他的惊世大作。

    一时之间风雨满城,骂声滔滔,这件事成了南京城的头号八卦,给人们带来了无数的快乐,还有比别人的糗事更能带给自己快乐的东西嘛!

    城内酒楼茶肆中每三滴唾沫至少有两滴是为王真而吐,很多人在津津有味讨论太监狎妓的技术性难题,并替王真提出了多种替代性方案,还有药店打出广告“特效壮阳药,独家供应王公公”的时新广告。

    当东厂舆情司司长魏忠贤把这一切战战兢兢报告王真时,王真还赏了他一个银锭,夸奖他“干得不错”,魏忠贤感叹王公公肚量果然非常人可及。

    对此事,朱明复采取与民同乐的态度,只看热闹不表态。

    和所有浓烈的事物一样,绯闻往往是短命的,毕竟连一切绯闻的源泉那种行为持续也不长,不是吗。

    但一个绯闻群众是会听厌的,但你只要在原来绯闻的基础上把时间地点人物略加改动,它马上又获得了生命,成了大家的新宠,王真的一生里,产生了数以千计的绯闻,给群众带来了无数的欢乐,据说东厂成立后南京的茶肆增加了一半,而当他去世后,南京的茶肆竟然倒闭了一半,那时候茶肆业才念叨王公公的好啊。

    令史学家奇怪的是王真在苏河事件后从未查办过那些污蔑他的人,所以后世有人说王真是新闻自由的奠基人,20世纪的新闻界还专门设立了一个“王真新闻奖”,每年都要表彰一大批苏河那样的杰出人才。

    既然事情已经闹大了,作为皇帝还是要有所作为的。

    朱明复决定按时间顺序,先查王正义案子再查苏河事件。

    他让刑部和东厂成立了一个联合调查小组,调查著名文人王正义受伤的案子。

    虽然王正义声称自己被下毒,但是医生们检查后没有发现中毒迹象,反而找到了壮阳药的痕迹,且王正义的口供遮遮掩掩,前后不一,所以东厂的调查结论定为“饮食不洁导致胀气,胀气入脑从而晕倒”,刑部的刑侦专家提不出反证,也只好认可这是一件意外事件。

    文人集团虽然不敢公开质疑官方结论,但私下里他们早就写了几万首诗词把王真骂得洛阳纸贵了。

    从此他们和王真的仇恨就永不可破了。

    建文朝绵延数十年的文官集团和宦官集团的恶斗就这样拉开了华丽沉重的大幕,事情的起因竟然只是因为一个不良少年的恶作剧,或者说是一个恶师的恶报,由此可见教育问题实在是关系国本啊!

    很久很久以后,当王真的权势熏天时,朱明复忽然想到这一切很可能都是王真自导自演的,苏河事件,王正义事件,甚至那次夜访柳隐,王真很可能是有意在路上拖住朱明复,故意让朱明复的马车和苏河相遇的。

    王真知道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皇帝的信任,他料定皇帝需要培育和文官集团对抗的势力。

    童千秋的《建文野闻录》里王真的一篇小传,评价还算公允“王总管名真,建文四年入宫,曾为教谕,颇通文墨,性阴鸷,善伺人喜怒,深得文帝信重,真常以文官之短言与帝左右,久之帝渐惑,遂有东厂之建。十年之后,读书人闻东厂之名而色变,即御边猛将,内阁大臣,亦畏之如虎,人言王真乃“暗首辅”也,然其人也有人所不及之处,处事有谋,临事能断,亦识大体,故能得善终也。”

    朱明复看到王真已彻底臭名昭著了,就放心得拨给了东厂大笔经费,批准王真大肆招收外勤人员(东厂密探)。

    另一方面为了安抚文官集团,他派人给王老师送了慰问品,慰问品就是几本诗集,王正义本以为皇帝慰问必有厚赐,但看到只有几本诗集后病情又加重了几分。

    王正义之后,就该是苏河了。

    那个南京第一刀笔吏苏河似乎以为世界上只有自己一个阴谋家,但纵观古今,横扫中外,一个阴谋家往往会死在另一个更阴的阴谋家手里,毕竟干这一行的是没有底限的啊。

    其实王真早就掌握了苏河的犯罪证据,甚至苏河已经忘记的事情王真都替他记着呢。

    当舆论对王真的攻击达到顶峰时,他忽然到大理寺自首了,他首先痛快承认了自己夜访秦淮的事实,但申明自己是去办案子的,并举出了魏东等证人可以证明,然后他话锋一转,请有关部门派人查办他,大理寺卿吴法天是个理性的人,他清楚太监狎妓最多是作风问题,绝不可能构成事实的,对王真做了份笔录后就客气放他回去了。

    “哎,王公公你的东西掉了!”吴法天喊道。

    “不,这是你的东西!”王真转头一笑百恶生。

    吴法天疑惑得打开一看,惊呆了。

    这里是苏河各种各样的犯罪证据,大到抢占别人别墅,细到拿了单位一卷宣纸这种事情都记录下来了,最后王真还给大理寺算好了苏河共拿了多少钱,犯了几条罪,适用哪几个法条。

    吴法天和各衙门的关系都还不错,自然也认识苏河,但王真此举让他不得不查办,因为他不查,其他人会查,王真把证据留给他还是看得起他,可以说是白送一个功劳给他,他要是不识相的话就得罪了王真。

    “老苏啊,不是我要你死啊,是你自己找死啊,你自己屁股上都脏成这样了,竟然还去揭发别人,实在是该死啊!”

    吴法天微笑长叹后,毅然决定大义灭友,从此投靠政坛新势力王真,不过他奇怪,王真怎么知道自己正因常年不得升迁想找个靠山呢。

    苏河就这样成了东厂成立的催生品兼祭品,一切似乎都发生的井井有条,恰到好处,苏河曾跪在沈孝成面前求请,沈孝成说“猪吃得太肥了,就该杀了,这道理你不明白吗?”

    至于苏河那个司机飞刀在主人死后倒很快找到了新工作,这份工作很有前途,他的名字就叫“东厂密探”,他的级别是中级密探,这表明他为王真工作已经两年了。

    王真以前就注意结交一些飞刀这样的江湖人士,现在东厂成立正好用上这些人脉,他迅速即招聘了数百名来自三教九流的东厂密探,那个钱小宾因为行事歹毒,手法高超,也被王真深深看中了,于是他成为东厂最年轻的一名密探。

    奇异的是那个倒霉的王正义后来也成了东厂的密探,因为他十足小人,可以向王真提供文人的情报,王真在工作上一向是用人不拘的,无论亲仇。

    后来的十年,王真的东厂每年都在扩大,顶峰时百姓有一句顺口溜形容东厂的神通广大,“自己老婆不知道的事情东厂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事情东厂也知道”。

    还有好事者编了一个故事说阎王爷有一次审案子,忽然蜡烛倾倒烧毁了案卷,阎王搓手急道:“这可怎么办呢,玉帝要怪罪了!”,旁边小鬼说:“大王别急,你的案卷烧了,东厂那边肯定还有一本,比你的要写的仔细呢!”

    王真听过王伦卫集体高唱的御制军歌,认为在鼓舞士气上确实作用不小,他本来就自负文采出众,加上内心对东厂的爱实在太满溢了,就也给东厂写了两首激情澎湃的厂歌,之所以是两首是因为东厂有两类人组成:东厂总部的太监和各处的密探。

    东厂厂歌(一)(太监版)

    无卵一生轻,

    脱离妻子牢狱;

    无家只为国,

    凝聚报国精气。

    我们太监,身残志坚,

    大丈夫一心事业,

    看那著史记的司马迁,

    我们太监,无畏艰险,

    好男儿永不磨灭,

    有那保唐室的张承业。

    东厂厂歌(二)(外勤人员版)

    东厂东厂,

    你是朝阳,

    你是大海,

    你是梦想,

    你的光芒扫净黑暗,

    你的利剑保护良善,

    你的传奇千秋万代。

    这两首歌后来流传深远,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东厂的精英。

    在王真的出色工作下,东厂对皇室的忠心毫无瑕疵,后来几百年的历史无数次证明了这一点。

    在20世纪初,南方民军起事,内阁首辅与南方勾结,十七岁的宣恵帝被迫签署禅位命令时,只有东厂特务不肯投降,他们下手把皇帝的禅位诏书给掉包了,在宣恵帝和南方代表进行禅位会谈时,这位年轻优柔的少年皇帝拿出诏书就糊里糊涂读了起来,他读的内容竟然是“南方代表,你左屁股上那颗痣还在吗?········”

    最后,在死了几位南方关键人物后,南方临时总统抛出了《皇室优待法案》规定皇帝名义上仍为国家元首,准予世袭传承,东厂才最终放下武器。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虞山商人的小说新明之冒牌皇帝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新明之冒牌皇帝最新章节新明之冒牌皇帝全文阅读新明之冒牌皇帝5200新明之冒牌皇帝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虞山商人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