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济寺,大雄宝殿。
“皇上三年来不曾到广济寺拜佛,今日怎么有空来此。”
眼前这位,立体的五官如刀刻般硬朗,并不如何俊美的脸上此时噙着一抹放荡不拘的笑。一身灰绿色长衫衣也掩不住他一副君临天下王者的气势,五官仿佛是用大理石雕刻出来,棱角分明线条,锐利深邃目光,不自觉得给人一种压迫感。
这便是天底下最有权利的人了。
“朕来拜访大师。”
男子身后跟着一个胖子,隐在大雄宝殿的门前,极易让人忽视自己的存在。那人穿着身普通布衫,眉眼普通,眼角有几丝皱纹,皮肤却是极为细嫩,头发有些花白,如果仔细看去,又会发现那些黑发透着股年轻,竟是让人看不出来究竟有多大年纪,说不好是苍老还是年轻。
“公孙兄,别来无恙。”
门前的那个胖子淡淡的恩了一声,并不言语。
男子盯着这位在东都外一呆十几年的老僧,低眉顺眼,像是一个年迈懒惰的老头,沉默了很长时间。
元念望向这个年逾五十,仍然坐镇天下,野心勃勃的男人。十几年前在外城看到皇宫时,他便心生警惕,也清楚佛宗与朝廷之间的不咸不淡的关系,只是不知道对方会做到哪一步。
男子沉默看着他,目光落在他的脸上。
“你只不过比朕年长七八岁,便已经如此苍老了。”
来自皇宫的男人的沉默,在殿内众人的眼中,自然是因为别的原因。
殿外的石碑林上最显眼的一个仍然是皇上的那个,只是这么多年,从没有过一次亲临广济寺。
元念声音沙哑,转过身去,在三座佛像中间的那座释迦牟尼,现世佛下面坐下,低声道:“皇上所来之意,贫僧已经知道了。”
殿内诸人沉默,谁都知道观星楼宣止墨与元明在老城街上的那场战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那代表着佛宗对朝廷的挑战,无论从哪个角度上来讲,元念也不该无动于衷。
元念一边默念着经文,一边说道:“元明之事,朝廷派人来,我逐出我的首徒,加入朝廷。没想到今日,朝廷竟然是要一并收拾我们师徒两人了。”
殿内诸人望向真正代表朝廷的那个男人。
皇上神情平静,沉默不语,且不说元明确实触了朝廷的忌讳,即便没有,元明做为元念和元何共同的弟子,朝廷也不会置之不理。
皇上看着元念,轻轻叹了一声,说道:“朕活不了多久了。”
听着这番话,元念神情微凛。
元念看着他,神情有些恍惚,自嘲一笑:“新皇上任,便要清除我们这些不稳定因素吗?这般看来,天机老头那边也有人去拜访了吧。”
“朕没有这个意思,大师只要今日不出广济寺,无人敢难为禅宗广济寺一脉”
“我佛慈悲为怀,广济寺禀持此念,无数年来极少参与朝廷之事,广济寺一脉便是禅宗与修行世界链接的纽带,免不了要参与修行世界的事。皇上,你不该对广济寺出手。”
元念老和尚神情渐渐严肃起来,说道:“关宁即便是我广济寺一脉弃徒,元明即便不是我佛门中人,也容不得任何人染指。”
佛殿内一片死寂,没有人说话,众僧不知道这时候该说些什么,但沉默便是最好的说法。
他们望向中年男子的脸,神色清冷,或许并不意外元念的回答,因此神色仍然平静。
“朕不想对广济寺出手,朕还是那句话,大师只要不出广济寺,朕不会出手。”
宝树大师静静看着他,从宽大的僧袖中取出一张折叠的整整齐齐的纸。
那张纸微微泛黄,看上去十分寻常。
众僧看着那张纸,神情剧变,齐声喝道:“主持!”
众僧今天很明显对自己的师父话语间没有任何尊敬,但元念神情漠然看着中年男子,右手捏着那张纸,说道:“这是广济寺主持的度牒文书。”
看着这只张纸,中年男子起初还以为是某样佛门法器,眼瞳微缩,此时听到这纸的名字,不由震惊愤怒。
胖子淡淡的笑了一声,倚在门框的肥胖身子缓缓直立了起来。
“和尚,好久没和你打了,可不要我太失望啊。”
…………
佛殿里响起了淡淡的诵经声。
和以往给香客吟诵的经文并不一样。
同样的慈悲,却并不柔和,反而充满了威严,似乎将要镇压世间一切。
诵经声传出佛殿,传遍整座广济寺。
广济寺里有大小共计九座佛像,大雄宝殿的,天王殿的,禅房的,钟楼的。
这九座佛像,几乎同时亮了起来。
浑厚宏亮的诵经,回荡在飞檐瓦片之间。
却依然掩不住那道苍老沙哑的声音。
声音由疲惫轻微渐渐放大。
一直飞到整座山的顶峰。
佛祖石像在寺中诵经,渐渐生出庄严的佛光。
………
观星楼。
佛珠在元明伸出的右手前高速旋转,隐隐可见上面还有血迹,或许方才由于震惊攥破了自己的掌心。
三年前,元念亲手交到小和尚手里的念珠,小和尚的第一件法宝。
一道极慈悲却又极暴烈的佛性,随着佛珠的旋转,向着周遭的空间不停喷吐,所接触到的一切事物,都被镀上一层金光。
观星楼的石阶上空出现一片金色的空间,春风骤停。
念珠呼啸转动,然后骤静。
滚烫的佛珠,套在了元明的手腕上。
从云层裂缝里洒落的清光,落在这片小小的金色空间上,开始慢慢被吞没,观星楼的空中仿佛昏暗了些许。
“佛怒迁众生。呵呵,小明加油!”
黑衣刺客们长剑自腰间闪电拔出,身影像鬼魅般闪动。
十几个星辰道袍的供奉双手舞动,无数或明亮或暗淡的星辰图案从脚下升起。
一道极淡却极强大的气息,随着元明脸上的怒色,笼罩了整条长廊。
美丽女子轻轻抬头,清秀的眼眸深处有不着一丝情绪的冰冷,她身上的白衣轻飘。
黑衣的少年,白衣的女子。吃吃笑着的木凤兰。
长廊上不断向前飞奔的人群。
………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