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得到宋使希望访辽消息的第二天,例行朝会之上。辽圣宗将这一消息公布了出来,他希望能够从大臣口中得到建议,这件事情到底要不要允许。
不过就在他把消息公布出来了以后,一贯作为朝廷中坚力量的韩德让居然一言未发,倒是许多决策核心之外的人对于此事跃跃欲试。
“陛下。”一个站在群臣队伍里靠后的人站了出来。耶律隆绪一看,这人叫萧温,也算是后族的一人,只是平时基本上原理决策圈说不上什么话。
“臣以为,陛下应该准许宋所派的使节进入大辽前来吊唁。这一来可以展现我大辽大国的风范,让那素来以天朝上过自居的宋也见识一下我大辽的强盛。
这二来,对方前来是为了吊唁萧太后,处于对太后生前的功绩还有尊重也应让宋使前来吊唁。”
这句话刚开头的时候还让耶律隆绪听的比较舒心,毕竟既然是展现大国风范,他这皇帝肯定脸上也有光啊。但是接下来那一句听得耶律隆绪就有些不顺心了,什么叫出于对萧太后的功绩与尊重也应该让宋使前来吊唁?合着宋使前来吊唁不为了我这皇帝丧母,而是因为萧太后的功绩?那些功绩都是太后的,那我这皇帝这些年是不是白坐了。
想到这里,一股不满已经开始在耶律隆绪的脸上显现出来了。
而恰好这个时候,他的这种不满被台下的耶律莫给捕捉到了,这使得耶律莫心中一阵激动。
他要的就是皇帝的这种不满,因为一旦宋使前来的话,会不会进一步挑拨皇帝与萧太后及其所留下来的一党的关系谁都不知道,不如现在利用这种不满直接将宋使挡在大辽的国境之外,虽然这同样会造成皇帝对于太后及其所留下一党的些许嫌隙,但是些许嫌隙总比直接产生裂痕的好吧。
想到这里,耶律莫不顾为何朝会开始以来韩德让对于此事一言不发的行为。直接走出了队列,向皇帝上奏道:“启奏必须,臣觉得我大辽不应让宋使前来吊唁,毕竟两国才刚进行完一场大战不久。此时宋遣使前来吊唁太后不知是何居心,望陛下三思。”
就当耶律莫志得意满的说完了这番话以后,他没想到他才刚一回头,站在群臣队列第一排的韩德让居然用一种不可思议的眼神死死的盯着他。
然而更让他没有想到的是皇帝的态度居然由刚才对于萧温言论的不满变成了支持,就在耶律莫说完话以后不多一会儿,皇帝便说话了:“朕觉得还是萧爱卿说的有理,毕竟自宋建立以来,辽宋之间就没有正常的交往过,正好借此机会向宋展示一下我大辽的国力。
所以对于宋遣使访辽这件事情,朕批准了。你们赶快去信通知宋朝方面,让他们做好准备。”
“这……。”听到皇帝宣布这一消息,耶律莫当场便愣住了。一旁的韩德让也只能够黯然的叹了一口气,然后摇了摇头,将呆立在当场的耶律莫给拉回到大臣的队伍里。
而皇帝在宣布完这件事情以后。并没有理会呆立在当场的耶律莫,而是直接便宣布了退朝,让还有其他事情要上奏的大臣也只好悻悻而归。
……
“皇上是怎么了?怎么今儿就讨论了一个宋使的问题就散朝了?”一个因为有其他事情没能够上奏成功的大臣这样问与他一起退出朝堂的同僚。
“不知道啊?今儿整个朝会感觉陛下都有些怪怪的。”被问的那个人这样说道。
而一旁的第三个人也忍不住插话道:“可不是吗?你没看萧大人刚说完话的时候陛下那脸色,青的都有些发黑了。”
“这还不算奇怪,你没看夷离堇大人说完话之后,陛下那脸色啊,而且立马就转变态度了。我本来还以为陛下会支持夷离堇大人的提议呢。”
“对啊,我也是这么认为的,看陛下之前的脸色我还以为夷离堇大人的提议一定会获得陛下的首肯的。”
“是不是陛下与夷离堇之间产生了什么嫌隙啊?”都是混迹官场多年的老油条,就在几人三言两语的讨论之中,耶律莫与耶律隆绪之间的矛盾就已经被这些老鬼们给猜的差不多了。
“我说今天韩大人一言不发呢,原来其中还可能存在这样的事情啊。”
“这事我们几个知道就行了。别往外传啊。”
……
而这边,散朝以后,耶律莫仍然浑浑噩噩的,他至今也没有搞清楚朝堂之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他明明是顺着皇帝表现出来的不满进而提出对于萧温的反对意见的。为何在他提出意见之后,皇帝会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变,变得支持萧温的提议呢。
一旁的韩德让看着耶律莫魂不守舍的样子,不禁再次摇了摇头。其实会演变成现在这种局面并不是耶律莫的错。
他韩德让在这件事情上面得负很大的一部分责任。虽然耶律莫贵为辽国夷离堇,但是实际上并没有与耶律隆绪有过太过于直接的接触。
毕竟以前萧太后还在的时候,基本上一切国家大事都由萧太后与韩德让两个人说了算,耶律隆绪就只是一个橡皮图章而已。
这也让耶律莫基本上有大事都与这二人商量,而与皇帝耶律隆绪就只有一般意义上的君臣友谊而已。
耶律隆绪倒是挺了解耶律莫的,但是耶律莫却对于耶律隆绪的性格,喜好,甚至是行事风格完全都不了解。
“恩师,怎么会这样呢。”
“这不怪你,怪只怪我与太后这些年太过于占据大辽的决策了,导致你没有与皇上有过深入的接触,不了解皇上。
别看我们的陛下现在已经快四十岁了,但是由于多年来一直在太后的庇护下,皇上的内心深处还是有些地方与小孩子无异。
尤其是碰到他不喜欢的人给他提意见的时候,他总喜欢与之反着来。总之就是凡是你支持的他都反对,凡是你反对的他都支持。”
的确,就像韩德让所说的那样,当耶律莫提出了反对宋使前来的意见的时候,耶律隆绪的心中的第一反应并不是这正合我意,而是你们太后一党的人提出反对意见到底为了什么?
由于亲政以后对于太后一党的人的不信任,使得耶律隆绪完全不相信耶律莫所说的话,什么叫现在宋使前来居心不良。
在耶律隆绪的心中,耶律莫口中的居心不良最多是打探我大辽的军情和国力,耶律隆绪自认为他不是傻瓜,他很明白现在的辽*情与国力已经没什么值得宋人打探的了。
宋那边这几年因为那个新皇帝的登基,无论是军力还是国力都有着突飞猛进的质变。这已经不是辽国能够赶得上的了。
宋人此次前来,可能真正的最大目的真是吊唁一下萧太后,最多再嘲讽一下大辽朝廷而已。
更何况在耶律莫提出反对意见的那一瞬间,耶律隆绪突然也有了一个新的想法,那就是挖角宋朝的使节团队。
毕竟耶律隆绪相信天下没有不能被收买的人,只要价格够了肯定能够从宋使团队中挖到有用的人的。
耶律隆绪实在是太想知道为什么宋会在短时间内变得如此的强,大炮与步枪让纵横草原的契丹大军毫无招架之力。
……
“恩师,现在怎么办才好呢?”鉴于已经没有办法改变现状了,耶律莫之后求助韩德让,希望能知道宋使来了以后到底该怎么办。
“现在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不过你派人盯着宋使的团队,从他们已进入大辽国境就开始。也许宋使团队的目的还不只离间我们君臣,加强皇上对于太后的怨念那么简单。你还记得最近这一年里大量的小部落往燕云跑这件事情吗?”
这种事情耶律莫当然也知道,这件事情也曾经在辽国朝廷里嫌弃了一阵不小的波澜,但是对于这件事情辽国朝廷却无法阻止,因为当时在丢失了燕云之后,辽国失去了最大的粮仓。经历了暴雪之后的辽国朝廷自己也没有多少粮食的储备,也就无力阻止中小部落的难逃了。
“难道说宋还想再来一次这种事情吗?要知道即便是我们的人过去,宋的牧区太少这一事实也是无法改变的啊。我想光燕云的那点牧区现在应该已经被之前他们吸收过去的牧民们给填满了,难道他们还有别的方法吸引牧民吗?”
“这我也不知道,但是总之小心驶得万年船,盯着宋朝的使团应该是不会错的。”
……
十几天之后,已经等候在燕云的使节团队,终于从辽国方面得到了入辽的许可。早已经整装待发的他们于是即刻启程向辽国首都上京进发了。
在他们出发的时候以刘让,杨延昭为首的河北北路的官员们悉数到场为团队送行。
“刘大人,杨将军送到这就行了,我一定会不负陛下的嘱托的。”作为使团的团长,江鱼在河北的官员们快送到辽境了的时候,开始向送行的官员道别了。
“行,既然无缺这样说了,那我们也就不再送了。在这里祝江大人能够凯旋而归。”
就在双方都道了别以后,使团便正式的离开了宋境进入了辽境当中。
在边境上看着队伍过去了的刘让对杨延昭说:“真不知道这支队伍会把辽国搅成什么样子啊。”
“是啊,他们的战斗力有可能会比军队还要强劲,我们就拭目以待吧。”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