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巴巴地看了赫木连一眼,何唤颇为心酸地说,“师弟,这字我瞧不清。特么对于+我只有一句话,更新速度领先其他站n倍,广告少”
叹了口气,赫木连觉得这冤家简直是在挑战自己。将纸条放到正中间,赫木连开始一字一句地念起来,打开了尘封了二十年的遗言。
吾虽未官拜五马,却也是寿逾七旬,如今只在旦夕,也无所畏惧。但犬子榛,方年周岁,急未成立。嫡子槐,素缺友恭,日后恐为所患。
家中长宅,及其一切田产,当尽归子槐所用,吾无多言;只孤儿寡母,吾实在于心不忍,置于老友钱善处尚有一宅,望贤明有知,为吾断也。
老儿地下有灵,定感恩戴德,结草衔环为报。
最后一个字念完,赫木连微微一愣,接着轻轻叹了口气。重新将薄纸收好,赫木连颇为所叹地朝何唤说,“秦老爷确实是个良父,如果能够多长留些年岁,也不会让秦生母子俩受尽凄苦。”
等了半天,赫木连都没有等到何唤回话,见他还在那里呆呆地,目不转睛地看着那副湿了的画,兀自出神。
凑近他身边轻唤了两声,赫木连见他抬眼看自己,眼睛却有些红红的,“怎么了?”
转了转眼睛,何唤无所谓地耸耸肩,声音里的干涩却瞒不住,“没什么,只是想起了我家老头而已,这秦守业对秦榛好,却不及老何对我的一半。”
笑了笑,何唤说起家里没事就气哼哼瞪牛眼的小老头,整个人都柔软了几分,“当年我家小老头抱着我的时候,笑得都见牙不见眼,整整在房里闷了三天,左思右想着,要怎么给这么个宝贝儿子取名字。刚刚为人父,总想着啊,是不是要把最好的东西给我才好,结果这么一直拖,都没有想好取哪个好。”
“后来还是老爷子看不下去了,说是跟着他的来,老爷子从前当过不少年的兵,骨子里硬气得厉害,硬说是要取名叫何唤,虽然觉得奇奇怪怪的,不过家里人也不好多犟着他,就这么喊下来了。”
过了很久,自己无意间在爷爷的书桌上翻到了张书签,上面硬笔的字迹看上去很是老旧,夹在书里很多年。
大丈夫,何唤于朝堂,何定于檐下,当马革裹尸,策马边疆。
看赫木连木连一副认同的样子,何唤好笑地瞥了他一眼,“你以为这就算了啊,后来我才反应过来,人都说大丈夫何唤无妻,难怪我这一路都孤家寡人的,原来都是我老爷子造的孽啊!”
说着,自己噗嗤一下笑出来,笑意里却满含着久违相见的想念。
赫木连木连看着难得这么乖顺的何唤,有些不知所措,本想抬起手摸摸他的头,最后还是停在了肩膀上拍了两下,没有多言。
难得两人自顾自地享受着安静,房门却一下子被打开,道陵子和阮忌言一前一后地走了进来。
看两人还在捧着那画,道陵子夸张地吃惊了一下,“我说乖崽,你们这是收了人家小子多少银子,一天到晚就知道给人家跑腿儿了?”
“接了人家的事情,是应该帮人家办好啊,不然也不好交代不是。”何唤说。
戳了戳何唤的脑袋,道陵子一脸无可救药的样子,“你们这么卖力,是不是等着告诉人家你们找到东西了?何况查东西又不是只有捧着死物一条路,这镇子里随便拉一个人,都你们知道得多得多,干嘛不去问问人家?”
阮忌言在一旁笑道,“齐兄说的是,多走动走动,消息也灵通些。”
反正两人也打算去找那信里说的钱善,他们便不再多推辞,跟着两人去了外面。在街上闲逛了两圈,正随口谈天着,几人突然听到一阵爆发的叫好声,循声望去,就见是家酒楼的二层传来的。
这二层的生意红火得不成样子,连窗口边都坐满了人,衣襟相连,好不热闹。
几人正准备走,却听阮忌言喊了他们,饶有兴致地说,“索性我们也无事,不如上去凑个热闹?”
等几人上了二楼,就见张张桌子都爆满的,正中间站着个青衣的老先生,原来是在说书,旁边还配着个拉琴的小儿,看上去诙谐无比。
人这么多,一时半会估计也找不出空桌来,道陵子便说走了罢。拦住了欲走了几人,阮忌言朝候在一旁的小二摆了摆手。
“去,喊你家掌柜的来,就说银剑来了。”
坐在茶几明净的雅间里,几人带了几分打量看着阮忌言,阮忌言毫不在乎地给他们看,只是自己端着杯子在那里坏笑。
环视了一圈,见几人依旧看着自己,阮忌言噗嗤一笑,“好了好了,不给你们卖关子了。之前何兄不是还问过,说我的产业是什么吗,喏,这都是啊!”
道陵子不相信地看了他一眼,“你家是开酒楼的?”
被水呛了声,阮忌言赶忙摆摆手,朝那说书的老先生指了指,“往那儿瞧!”
“你家是养老爷子的?”何唤立刻来了劲儿。
无力地扶着额头,阮忌言气力全无,“那老头说的书,就是我手上出来的。”
听阮忌言在那里洋洋洒洒一大篇,何唤总结起来,就是两个意思,阮少爷办了个小读物,写些吸引人眼球的东西,然后给这些人当书说;再一个,至于那什么合作,就是雇人给写小黄文,然后给你点润笔费。
不由得一拍大腿,何唤双眼一亮,我的个娘,这凸马的不就是现成的无良出版商吗!
黄书奸商和猥琐大手什么的,绝壁是真爱好吗!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