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好装后,碧悠月进入正堂。
“女儿与四弟妹为父皇表演一曲霓裳羽衣曲,女儿来弹唱,舞蹈之事就交给四弟妹来了。”
“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开始吧”轩辕灭的声音略带威严的说。
《霓裳羽衣曲》是唐代的一首著名的法曲。传说它是开元年间唐玄宗李隆基的创作。
它的内容描写了唐玄宗响往神仙而去月宫见到仙女的神话,所以中唐诗人白居易在元和年间见到当时宫廷里表演此曲时,舞者“不著人家俗衣服。
这让碧悠月的心中如何不诧异,霓裳羽衣曲可是现代的舞蹈和曲子,而这却是个架空的王朝。在这个时代,除了那首类似的‘蝶殇羽衣曲’以外,好像自己没有跳过其它的舞蹈,而这个轩辕倩雪竟然知道霓裳羽衣曲,这让她如何不惊讶。
她的历史还是不错的,记得网上和书上皆有记载,她也是看过的,霓裳羽衣曲的历史朝代是:李隆基是唐朝中叶的一个皇帝,是历史上有名的”风流天子“。后期李隆基为奸相杨国忠巧言蒙蔽,不理国事,但他对音乐艺术还是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李隆基酷爱音乐,在古代君王中。李隆基对音乐的研究应该是最深入最精通的,会吹拉弹奏各种乐器。
相传,李隆基曾经梦见游月宫时,听到天上有仙乐奏曲,身穿霓裳羽衣的仙子翩翩起舞。仙女的歌声玄妙优美,跳舞的仙女舞姿翩翩。李隆基醒来后,对梦中的情景还记得清清楚楚。
很想把梦中的乐曲记录下来,让乐工演奏,让歌女们舞蹈。他不停地想啊想啊想,想起一点就记录下来,就连白天上朝的时候,他怀录还揣着一支玉笛,一边听大臣读奏本,一边在下面偷偷按玉笛上的孔笛,寻找曲调,他为了仙曲都入迷了,可是还谱不全这首曲子。十分苦恼。
有一次,李隆基来到三乡译,他向着远远的女儿山眺望,山峦起伏,烟云缭绕。顿时产生了许多美丽的幻想。他把在梦中听到的仙乐全想起来了。立即在谱子上记录下来。创作了一部适合在宫廷演奏的的宫中大曲。
李隆基命令乐工排练《霓裳羽衣曲》,令爱妃杨玉环设计舞蹈,为了让他们有个好场所排练,李隆基在宫廷中建立了一个梨园(后泛指唱戏的地方)。
杨玉环与宫人日夜赶排。终于,练好了一大型歌舞《霓裳羽衣曲》,在一个盛大的节日上演出。细腻优美的《霓裳羽衣曲》仙乐奏起,杨玉环带着宫女载歌载舞,一个个宛如仙女下凡,群臣的眼睛都看直了。
但杨玉环的舞裙被梅妃踩到,使整只舞功亏一篑。
其诗的大概意思好像是:
”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赏花亦在赏人,花容玉面,相互映衬,因此才得君王带笑看。诗人写花又在写人,物我交融,言在此而意在彼。诗中语语,字字流葩,读这首诗,如觉春风满纸,花光满眼,人面迷离,刻画,自然使人觉得这是牡丹,是美人玉色,而不是别的。
其二:
一枝红艳露凝香,*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赏花亦在赏人,花容玉面,相互映衬,因此才得君王带看。
诗人写花又在写人,物我交融,言在此而意在彼。诗中语语浓艳,字字流葩,读这首诗,如觉春风满纸,花光满眼,人面迷离,无须刻画,自然使人觉得这是牡丹,是美人玉色,而不是别的。
其三: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槛杆。
赏花亦在赏人,花容玉面,相互映衬,因此才得君王带笑看。诗人写花又在写人,物我交融,言在此而意在彼。诗中语语浓艳,字字流葩,读这首诗,如觉春风满纸,花光满眼,人面迷离,无须刻画,自然使人觉得这是牡丹,是美人玉色,而不是别的。
收回了思绪,开始跳霓裳羽衣曲,就是不知道是不是一样的歌词、一样的形式,不管了,学了那么多年的舞蹈,随机应变还不会吗?
樱桃般的小口发出娇中带着几分妖,柔中夹着几分媚,乍一听似那黄莺出谷,鸢啼凤鸣,清脆嘹亮却又婉转柔和;再一听去,却又如那潺潺流水,风拂杨柳,低回轻柔而又妩媚多情;细细再听,只觉天阔云舒,海平浪静,令人心胸开阔欲罢不能,悦耳的歌声:
“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
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红艳露凝香,
*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
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
常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
沉香亭北倚阑杆。”
动人的天籁响起,有落。两人配合的十分默契,仿佛已经演练了无数遍。此时,二人皆是惊讶了,这是现代的曲子,为何对方会唱,难道……
------题外话------
本来以为得到了就不会再失去,可清醒过来才知道原来是梦一场,一切都是“浮屠三生,黄粱一梦”过眼云烟而已。本以为失去,最后才醒悟,没有得到,何来失去?是不是好笑了一些?或许只是自嘲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