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吉现在是烦不胜烦,如果是以往,损失这么大,他早就退兵了,可是现在不能,现在他留在东大草原上的两万大帐兵还正在吞并着一些小部落,最起码还得两个月的时间才能完成,所以现在他还得必须硬着头皮撑下去。
他现在手头上还有近八万兵力,但是他不得不分三个方向驻扎:
宣化城是必须要驻守的,因为在宣化西南面就是扎格鲁率领的五万偏师。前面因为他兵力上占有绝对的优势,反而希望大夏军能打过来重新占据宣化城,但是现在不行了,因为他已经没有信心一旦宣化城被敌人重新占据后再夺回来,他必须要保护扎格鲁的侧后,所以他派了部落兵力最齐整的薛乞罗率领两万蒙古军驻守宣化城;
怀安城更是得派大军驻守,一旦敌人收复了怀安城,那就可以以怀安城为桥头堡源源不断的派兵援助通辽城,如果被大夏军从外部进入通辽城,那通辽城就更不用打了,因此他派了大帐兵统领阔阔台率领剩余的三千大帐兵以及两万其余部落人马驻防怀安城;
相较于另两个方向,赤峰城却是可守可不守之地,可要是赤峰城真的落入大夏军手中,这就像他的背后总有人盯着他一样,不得已他也派了由一些中小部落组成的一万五千联军驻守,由一个中型部落兀鲁思部的酋长铁木伦率领。
王成龙来到锦州之后就迅速从郑勇手中接管了战局,郑勇对他十分放心,就安心在锦西县城养病去了!
王成龙是个雷厉风行之人,他对蒙古人的了解比郑勇还要深,接手战局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从新划分了兵力部署。
苍鹰军经过历次大战现在只剩下两万余人,全部配置在锦西县城、紫荆关一线;现在帝*已经占据了优势已经没有必要在防守了,他把攻击力最强的飞骑军放在了绥西山区方向;关北边军两万五千余人驻守兴城县城方向。
王成龙故意把骑兵分放在三个方向,步卒防守,骑兵出击,一点点的蚕食蒙古人的兵力。如果蒙古人出动的兵力不多,那不好意思,每个方向上全副武装的骑兵可不是吃素的,吞了你或打残你;如果你出动兵力过多,那我就不陪你玩了,骑兵马上转头和步卒汇合,共同应对。
形势果然如拙吉预料的那般,大夏军以紫荆关、绥西山区和兴城县城这三点为依托分别不断地向通辽镇守府的赤峰城、怀安城、宣化城附近渗透。王成龙这一招正中拙吉的软肋,本来蒙古人全是骑兵,机动能力远在大夏军之上,如果还是像以前一样,王成龙还真奈何不了他。可是现在不同了,蒙古人被城池拖累,不得不分兵驻扎把守,在机动上完全没了优势,王成龙正好可以利用大夏军武器装备上的优势对蒙古人各个击破。
。。。。。。。
雪地里人和马的影子已经到了一天里最短的时刻。
派出去寻找蒙古人巡逻队的探哨们纷纷返回,可还有最后一支到现在也没有在地平线上出现。几乎是一种直觉,李云天意识到这支探哨分队可能遇上了麻烦。捏着下巴上刚刚长出的胡茬,他在考虑是否要改变计划带领人马去接应。
但很快这支探哨分队也在地平线上出现,但是人数却已经少了一半。正如李云天所猜测的,他们在路上与蒙古骑兵遭遇了,敌人人数上占有压倒性的优势,所以只有败退回来。
李云天并不奇怪,自己一方派出多支骑兵部队猎杀蒙古人的巡逻队,蒙古人当然也会以这些巡逻队为诱饵来猎杀大夏骑兵。前几天已经有两支猎杀队在猎杀蒙古人巡逻队时遭到敌人的反猎杀,损失不小。
按照这支探哨分队的讲述,敌人数量众多,光出现的就足足有五百人。
李云天在脑中快速的盘算了一下,蒙古巡逻队都是以百骑为单位,大夏骑兵猎杀队一般都是以营为单位,两百五十骑对百骑,占有绝对优势,在蒙古增援骑兵到来之前吃掉蒙古巡逻队或打残他。而蒙古骑兵要想猎杀自已一方的猎杀队,必须要有五、六倍的兵力。刚才出现的只有五百人,很明显并不是敌人的巡逻队,而是敌人的反猎杀队,估计还有最起码一半的敌人藏在某个地方。
一千多蒙古骑兵那可是一块不小的肥肉,派兵回去请求援兵估计已于事无补,等到援兵到来这股敌人早就没影了,这个时候更需要的是要有所行动。
李云天命令骑兵整队,准备前去寻找敌人,尽管他现在只有一个骑兵营,数量上与敌人相差悬殊,但是这一片地区临近原精武堂旧址,他在这里生活训练了三年,对这里的一草一木、一沟一渠就是闭着眼睛他也摸得到。凭着他对这里地形的熟悉,就算占不到敌人的便宜,但也吃不了什么亏。
身后的校尉关向东吃惊地看着李云天,脸上斜长的刀疤看上去更加丑陋,“大人,不会吧!敌人出现了足足有五百人,没出现的还不知道有多少,我们就这点人上去不是送死吗?”
李云天眉头皱了起来,自己刚来这个骑兵翼,很多事情还有待磨合,他们还不完全信任自己。
李云天转头瞪着关向东道:“我会让兄弟们去送死吗?”
关向东被年轻的裨将弄得没了脾气,只好命令大家整队跟着李云天向那支探哨分队遭遇敌人的方向开进。
这一小股骑兵沿着河岸前进。
远处的平原上隐藏不住任何兵马,但在更远处的山地,森林却会成为天然的掩蔽。如果蒙古人已经越过易水河,那么他们就一定会通过那里。李云天把部下分成并排的两列纵队,两队之间相隔五十步,便于互相支援。
翻过一段较高的地势,回头望去,刚才呆的地方已经消失在视线之外了。
他们前行已经差不多三十里地了,前面的树林开始茂密起来,所有的树冠上都堆积着厚厚的积雪,若不是树干的褐色装点其中,从远处很难判断出实际上的距离。做为他曾经生活训练三年的地方,李云天对这方圆百里的地形都已经烂熟于胸,凭着经验他知道哪里是隐藏的好地方。他曾经无数次地心中盘算过,如果他是敌人,他会藏在什么地方,会在什么地方进行伏击。只要这支蒙古骑兵的将领对地形和兵法稍有研究的话,那么他就一定会隐藏在此。
李云天举起左手,整支队伍都停了下来。随着他的手势变换,纵队变成横队,骑兵们以“去雁翅”的阵形从李云天两侧排开两列。这些士兵虽然对这名年轻的主将还不甚熟悉,对他训练的这些阵型时间还短,但他们毕竟训练有素兼骑术精熟,再加上各级将领们的有效调度,变起阵形来也颇快。他一声令下,所有能骑射者都摘弓或拿弩在手,缓缓前进,后面不会骑射者则拔出马刀落后前排三十步才前行,一旦有人对战马失去控制,扰乱阵线,就会招致各级将领们粗野的斥骂。
就在大夏骑兵变换阵型的同时,已经有两支蒙古骑兵从两翼掩杀过来。
很显然敌人是想在一个快冲锋中完成对这支大夏骑兵的包抄,他们借助树林和坡地的掩护,突然就出现在大夏骑兵视线中不到一百步的距离上。如果李云天他们还是以最初的纵向队形排列的话,马上就会被这样的一个冲锋切断而被分割。
敌人在开始进攻时并没有料到对手的阵形会突然改变,在前进时那些为他们提供了掩蔽的树林和坡地同时也成为观察对手的障碍。当他们拔出自己的马刀开始疾奔的时候,却发现他们面对的已经是列成横排的阵线,在第一排阵线上的每个人都用弓弩瞄准了他们。
这些苍鹰军的骑兵们以一次精准到匪夷所思的齐射让冲在最前面的蒙古骑兵全都摔下马来。这让队形尚未完全展开的两支队伍遭受了更大的灾难:紧跟在后面的战马来不及闪躲而碰撞、践踏在前面摔倒的人、马上,造成了可怕的拥挤;第二次齐射同样准确无情地飞到他们的身上,这一次射手们意在制造更大的混乱,所以不再选择目标,敌人连人带马,再次倒下一片。
在敌人的人喊马嘶中,前排的大夏骑兵以中间为导向分别向左右移动了一点。紧接着第三次齐射又放倒了刚从混乱中摆脱出来的蒙古骑兵的一部分。但这两支蒙古骑兵的人数实在太多,而且同样是身经百战的战士,很快就从最初的慌乱中镇定下来,虽然在箭雨中不断有人倒下,但勉强从混乱中挣脱出来的蒙古骑兵仍然重新准备冲锋。
第三次齐射的弩箭还在空中飞行,第二排的帝国骑兵已经从前一排的骑兵间隙中风一般疾掠而过,跟随着高举着长刀的李云天冲向处于混乱中的敌人。领队的各级将领们声嘶力竭地呼喊着口令,收拢着骑兵以使阵形不至于太散乱,风驰电掣的速度让这一百多骑兵象一头发怒的野牛,一头扎进了刚刚恢复队形的蒙古骑兵中。
虽然是在匆忙列阵,但人数上占有优势的蒙古骑兵仍然能够整齐地做出临敌反应,许多第一排的大夏骑兵被砍倒,从战马上摔下来。如雷的吼声戛然而止,接踵冲至的骑兵就在前面的同伴以生命换来的短暂间隙给敌人以更多的杀伤。
喊杀声、兵器撞击声、战马冲撞践踏人体的声音立刻响成一片,犬牙交错般互相穿插在一起的两支黑色队伍之间爆出刺眼的红色,鲜血迫不及待地从人体中迸射出来,雨一般在空中溅落,腥气立刻弥散在风中。
用不着主将的号令,双方的战士立刻进入了疯狂状态。
骑兵们几乎是马镫蹭着马镫,身体挨着身体地展开肉搏,双方冲在最前面的战士几乎是以一比一的比例挨刀,但是大夏骑兵精良的武器装备却是大占优势。双方的人和马无规则地冲撞在一起,沉闷的冲击声如同在人心头回响,而其中兵器撕扯肌肉和骨骼的声音更如狂风卷裂枯枝般分裂着人的神经。
借着手中苗刀长的优势,李云天左劈右砍干掉两个挡住去路的敌人后立刻就陷入到密不透风的人群中。他是双方队伍中最勇猛的一个,手握长刀,以一种非人的冷酷和冷静砍杀着拥挤在他身边的蒙古骑兵。在这样混乱的局面里,他已经无法分辨对手的面目,事实上也根本无暇和必要去分辨,他要做的只是向出现在眼前的一切肢体挥动手中的武器。
有那么一瞬间,李云天以为自己陷身在梦魇中,不管他如何猛烈地砍杀身边的敌人,可敌人的数量却丝毫不见减少,反而是越来越多。
其实这只是他的错觉。
双方加入到混战中来的骑兵人数都很有限,在相对狭小的地方里完全绞缠在一起,战斗才进行得短暂、混乱而激烈。每个人都清楚,要想保住自己的性命就要更快更凶狠地杀死对手。当李云天杀的正起劲的时候,他身边猛的就空荡下来。
刚刚摆脱了混乱的少数敌人已经被斩杀殆尽。
李云天打了一个尖利的响哨,拨转马头,向来时的方向奔回,大夏骑兵们立刻跟随他撤退。这一次拼杀过后,李云天身后的骑兵损折了五分之一,但被杀死的敌人却多得多。
三番准确的齐射和一小股骑兵凶狠的冲锋,让本来想偷袭的蒙古骑兵反而损失了三百多人,更被挫伤了锐气。当李云天率队撤退时,已经被杀得胆寒的蒙古骑兵居然连追赶的勇气都没有,眼睁睁地看着对手退入到已经后退至一箭之外的另一排对手的后面。很多人开弓放箭,射程不够,射出的箭矢只能落在对手的马屁股后面。
在李云天的号令下,持弓弩的骑兵们又排成了一个“回雁翅”队形。敌人的包抄意图已经被打乱,数量远远占据优势的蒙古骑兵要想彻底吃掉这股大夏骑兵就只能从正面进行冲击,而“回雁翅”的队形正好呈一个扇面,能够最大限度地射杀从正面追赶上来的敌人。
大夏骑兵虽然是在退却,却没有丝毫败象,两队骑兵以五十步为间隔,交替后退,不给敌人以丝毫可乘之机,在蒙古骑兵的目送之下,扬长而去。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