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正文 第七十六章 包裹

本章节来自于 http://www.lishu123.com/51/51209/

    “你们这是什么意思?”

    在小巷的路口,张知秋讶异地看着从背后气喘吁吁地赶上来的几个年轻人,心中泛起一些不好的念头。

    从他们先前所在的地方到自己这里,满打满算也才不过几十米,哪里可能会跑的有这么大喘气的,这些人如此惺惺作态,大约是心里紧张而不自觉的一种表现。

    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太过兴奋——张知秋在察言观色地瞅了几眼之后,便不大确定地主动微调了自己的想法。

    “我们这里经常地丢失一些东西。”最先赶上来的年轻人在重新地打量了张知秋一番之后,却是眼睛一缩,骤然间改变了主意,不准备直接地霸王硬上弓了。

    先前和大伙儿一起起哄,并没有象此刻这般观察的细致——因为不需要;但是如果想要从这个人身上弄点什么好处的话,那却便要先想仔细了。

    在这大东山县城内并不好混,因为身无一技之长、又不是东山帮大佬们的亲族,他们这些普通的小混混日子相当地难过。

    事实上,要想在东山帮这种极其强大的“地头蛇”的地盘上口中夺食,那需要的可不仅仅只是非凡地勇气,还需要一颗灵活地脑瓜儿。

    作为一个普通人,既然没有强悍地武力,那就必须要有一双灵活地“狗眼”了,否则玩弄这种“虎口夺食”的把戏,一定会死的非常地难看。

    之前这个领头的小混混,并没有仔细地看过张知秋手中的那个包裹,但这时既然已经把主意打到了这上面,说不得便要先觑个仔细,但这一看,便还真让他给看出来了一些问题。

    张知秋所拿的这个包裹布,所用的还是之前王静雅用来摆摊的那块蜡染布,而作为一种漂染工艺与染料,蜡染的技法与对蓝靛地认识,在中国却是可以上朔到公元前二世纪!

    换句话说,作为植物染料的蓝靛和蜡染技法,在大东山所在的这个时空也同样为人们所熟知并使用,这也是之前没有引起这些人们地注意的缘由所在。

    蜡染是用蜡刀蘸熔蜡绘花于布后以蓝靛浸染,既染去蜡,布面就呈现出蓝底白花或白底蓝花的多种图案,同时,在浸染中,作为防染剂的蜡自然龟裂,使布面呈现特殊的“冰纹”,尤具魅力。

    由于蜡染图案丰富,色调素雅,风格独特,用于制作服装服饰和各种生活实用品,显得朴实大方、清新悦目,富有民族特色。

    在混混头儿此刻近距离地观察之下,他首先发现的是图案花纹的不同。

    作为现代电脑设计的图案,张知秋手中的这块蜡染布的图案极尽繁复、花巧之能事,与这个时代地风格自然是完全不同。

    再仔细地观瞧,这块布料质地也极其不同:虽然看起来应该像是棉布,但是这种堪比丝绸细致轻薄的棉布,混混头儿可是从来都没有见过,甚至根本就闻所未闻。

    但这个就更加地不奇怪了,古代是手工织布,首先作为原料地细纱线就根本无法与现代工业相比,纱线越细,所织的布料就越轻薄;而织布的密度越大,布料的结实程度也就越高。

    密度是用于表示梭织物单位长度内纱线的根数,一般为1英寸或10厘米内纱线的根数,中国国家标准规定使用10厘米内纱线的根数表示密度,但纺织企业仍习惯沿用1英寸内纱线的根数来表示密度。

    张知秋手中只是一块普通布料,是最常见到的“45x45/108x58”,它所表示地经纱、纬纱分别为45支,经纬密度为108、58。

    在现代,全部采用纯手工工艺地“老粗布”便是古代织布技术的延续,其织造工艺极为复杂,从开始采棉纺线到最终成布,要经过大大小小七十二道工序。

    但即便是在现代改良工艺后的所谓高密度精织老粗布,其经纱、纬纱最多也只能达到二十一支,不及普通棉布地一半。

    混混头儿在这一番打量之后,背上已然是悄然地沁出了一身地冷汗,忙不迭地制止了其他人们的聒噪,心中更是恨不能打自己几个嘴巴才好:还是嘴贱啊……

    就在混混头儿这番观察思量之际,早已经是和他配合默契惯了地其他几个无良年轻人们,也早已经按照既往地经验开始互相唱和了,这也是他们日常在这县城内混饭吃的本事。

    “这个,可能是一场误会!”

    混混头儿向前紧赶几步,深深地一躬到地:由此他已经几乎要把眼睛都贴到那块包裹皮上去了,并且也更加确凿无疑地印证了自己的某些想法。

    事实上,如果不是混混头儿有这么一双“贼眼”的话,他们这伙人即便是没有被东山帮的人给灭掉,也早已经被那些外来的“强龙”们弃尸街头了。

    在这大东山县城之内,留给他们讨食的空间几乎为零,所有的产业几乎都在东山帮的“保护”之下,他们所能下手的,也就唯有那每日里来来往往、路过此地的外地人了。

    “哈哈,你想看看这里边的东西就明说好了!”

    张知秋被这伙人的行径给气乐了:没有想到,即便是来到了这不知相距多少时空地陌生的地域,却仍然是能够遇到如此“熟悉而亲切”地一幕。

    张知秋经常听自己的父母念叨,说什么“如今的社会道德沦丧”,但张知秋自己在有记忆时开始,这个社会就是这么一副糟糕的模样,

    不过,张知秋也承认,社会道德的每况愈下到也确实不是假的。

    没有最糟,只有更糟。

    每当人们以为事情已经坏到了极致的时候,它总是能够成功地实现“突破自我”。

    不过,张知秋之所以表现地如此满不在乎,除了确实是对这种被讹诈地事情有些“司空见惯”之外,主要还是自觉有附近的那些三道沟猎人们在给自己撑腰壮胆。

    如今张知秋距离那个拐弯的街口也就不过几步之遥,只要大喊一声便能让另一条街上的人听到,别的人张知秋不敢保证,但张锦姐弟两是一定不会坐视自己挨揍不管的。

    是的,事实上张知秋这时已然做好了这伙人敲诈不成后化身强盗硬抢的准备。

    在现代的中国小偷们,就是这么屡屡地成功得手的,那是一个小偷们的黄金时代。

    无视混混头儿情真意切的拒绝,张知秋径自地在地上铺开来自己的包裹,于是所有地嘈杂声,于瞬间便完全地消失了。

    接下来的,是一阵整齐划一的狂吸气声。

    其实,如果张知秋稍微有些历史常识的话,他就应该知道,王静雅这个小丫头片子,真的确实就是个小丫头骗子的。

    这些仿银地合金首饰,不但造型与各个少数民族无关,而且上边还非常俗气地添加了诸多地人造宝石和人造珍珠,虽然看起来珠光宝气地华丽异常,其实却是垃圾一堆,完全就是唬人的玩意儿。

    当然,如果是作为普通地工艺品来说,这些饰品地制造工艺还是相当不错的,但以张知秋、甚至是王静雅所花费的金钱来说,两个人都可以算作是“遇害人”了。

    不过,对于这些混混们来说,这些饰品却是已然将他们震惊到极致了,尤其是那顶王静雅最后搭配给张知秋的“凤冠”,更是让所有人几乎直接便跪倒在尘埃。

    事实上,如果不是这个场合有些太过诡异的话,只凭这一顶华贵无匹地“凤冠”,就足以让大晋朝所有的官员、平民们望风披靡了。

    “我们,我们真的是搞错了……”强忍着心中地觳觫,混混头儿强努着发软地膝盖没有软倒,僵直地转身后拼命地向众人们使着眼色,然后脖颈发凉地向前走去。

    依照混混头儿的经验,如果自己能够走出五步之外还没有被杀死的话,那自己的这条性命才多半算是保住了。

    高人们怪癖多,混混头儿便不止一次地见到过,那些被宣布“放生”的小人物们,是如何在自己的激动之情达到顶峰之际,才被高人们轻飘飘地拿去性命的。

    众混混原本已被张知秋的包裹之物惊呆,但在见到混混头儿的异常表现之后,终于霍然醒悟过来,这时竟是发一声喊,骤然间便疯魔般跑了个一干二净,一时间却是让正自蹲在地上的张知秋,措手不及地吃了满嘴地黄土,顿时便狂咳不止。

    在张知秋撕心裂肺的咳嗽声中,混混头儿一步一挪地向前蹭着,脸色已经白的足以与南非的白人有的一拼。

    不是他不想跑,实在是如今已然腿脚僵硬到了只能“蹭”的地步,张知秋的那一声声咳嗽声,此刻正自宛如一把无形的尖刀般在宰割着他的所有勇气、甚至是生机。

    此次得脱后,混混头儿足足在家躺了半年之久才得以起床,并且就此永远脱离了混混这一行当。

    “知秋哥,是你回来了么?”远远地,一声清脆的女声惊喜地响起。

    ps:新年新气象,恭祝大家身体健康,大大发财……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文詞的小说逭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逭最新章节逭全文阅读逭5200逭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文詞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