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正文 第二十五章

本章节来自于 归来(陆犯焉识) http://www.lishu123.com/51/51601/
    房子的事苗头有了,桃红色的启事便开始褪色,被雨水冲走,最后消失。

    暑假开始,子烨和丹珏赶紧去看那吵来的半间房子。房子在一幢学生宿舍的顶楼,屋顶斜斜的,进门的地方容得人站立,往里走就只能坐下,走到头就必须平躺。原先堆放的是美术系老师的画具颜料和半途而废的画作,所以房子的最大好处是那股不难闻的调色油气味。

    婉喻给焉识写了一封短信,告诉他,他可以回上海了。

    回上海

    我祖父回上海前夕,我祖母的失忆症已经恶化。一次居委会的阿敏堵住下班的丹珏,向她报告,婉喻又交给她一份入党申请书。她对阿敏羞怯地说,过去一直觉得自己条件不够,政治上不过硬,现在老伴要回来了,政治上的包袱也就没有了,所以斗胆向组织申请入党。阿敏缩头缩脑地指着楼上冯家的窗口,愁苦地小声笑道:“你看看,她怎么连入党这种天大的事都忘了呢?”

    从此后,婉喻再到居委会去,阿敏就把她送回来,要她好好休息。

    到了我祖父陆焉识从青海回到上海那天,我祖母连居委会是怎么回事都忘得干干净净。阿敏偶然看见她在阳台上晾晒衣服,便向楼上招手,问她早饭吃了没有,她会客气地回答:“侬好。”婉喻头一次见某个人,就这样跟人家正规地打招呼:“侬好。”所以阿敏以后也不再跟她招手了。

    我祖父是1979年冬天回到上海的。他先来了一封电报,报告火车班次。那几天小孃孃的演讲太忙,实在没时间接站,我父亲只好带着我一道去火车站。故事就是从这里把我裹进去的。

    因此,接下去出场的这个穿着小喇叭裤、正准备考大学的女孩就是我了。像所有十九岁的女孩一样,她要忙的事情太多,光是秘密恋爱和剪裁缝纫时装就快要累死她了。所以她告诉父亲冯子烨,她要温课,没时间跟他去火车站。父亲一脸凶蛮,说他没跟她商量,去车站是“必须”。

    火车是从西安开往上海的,从车上下来的人身上和脚上都有一层黄色尘土。站台空旷了,流放归来的老祖父却迟迟不出现。父亲烦躁地说:“回了他电报,叫他别动,别动,还是乱跑。好了,大家肯定错过了!”父亲不愿承认,他已经不记得老头的模样了。他开始以为老头的大个头会让他一眼认出来。女孩子从来没见过她的祖父,他所有照片都被她父亲烧掉了。“文革”中父亲从她祖母那里找出所有她祖父的照片,在马桶间里烧了一夜,瓷砖都熏黑了。她和她哥哥从来不清楚祖父犯的什么法,只知道他是个大政治犯,够资格挨枪毙的。后来他们明白想弄清祖父的具体罪状是妄想,那个时期的罪状都比较抽象。

    渐渐的,整个空站台就把父亲和她晾在正当中。她爸爸骂骂咧咧,都打算带她走了,突然看见车尾巴那站着个人,穿一身黑不黑、蓝不蓝的棉袄棉裤,黑暗的脸色,并不高大。他疑惑地往他们这边走几步,盯着他们看,是以整个身姿来体现那个谦恭微笑的。他明显地在希望他们先开口问话。

    父亲小声跟他自己说:“不是的,不是的,一点影子都没有!”

    女孩儿也但愿不是的。这老头样子猥琐,不是那种敢做敢为敢犯王法的模样。

    老头唤出了父亲的乳名:“毛头!”

    此刻父亲把女孩儿往老头的方向使劲一推:“这是你爷爷,叫阿爷!”

    原来这是他坚持要带她来的原因:她叫一声“阿爷”就省了他叫“爸爸”了。接下去阿爷的泪水流下来。他脸上皱纹太多太乱,所以眼泪流成横的斜的直的。女孩父亲的眼睛也湿了一下。这场合不流眼泪是不近情理的。从这一刻开始,大家都降低辈分,沿用这个孙女的称谓,叫陆焉识“阿爷”。因为“阿爷”可以用来尊称任何人家的老头,不像“爸爸”,只能称谓血缘定义的那个重要角色。叫了“阿爷”,便可以混过去不叫“爸爸”,以免下一场政治运动再次让他们改口叫老头别的头衔,都难堪,也费事。

    阿爷陆焉识的行李很多,儿子子烨在火车站口叫了一辆出租车。路上,阿爷叫女孩“澄纯”。女孩一惊,他还记得那个只用了三年的名字。她在进幼儿园时就改叫“学锋”了。她父母在这方面宁愿放弃品味情趣也要跟时尚。

    到了家老阿爷的眼睛就到处看,但只要他发现你在看他,他眼睛马上就老实了,听了“向前看”口令一样直视前方。不久家里所有人都会发现,他的动作在暗中被口令控制着。最初的介绍完成,女主人钱爱月又回到厨房烧菜,男主人冯子烨出去买啤酒,学锋也赶紧逃进她的小屋。学锋的哥哥去北京上大学之后,这里就是她的卧室和书房。他们小时候的上下铺现在做了仓库,两层铺板之间塞满被子、棉絮、书籍。写字台朝窗,坐在桌前就是脊梁对着门。学锋打开台灯,窗外天黑了,窗玻璃忽悠一下,似乎有个人影刚刚映在里面,又退了出去。她马上回过头,正瞥见老阿爷离去的背影——他不做声地来看了看孙女的屋子和孙女?还是想看看其他什么?

    他听见学锋起立,便站住了。此刻他站在过道的阴影里,样子真的非常灰暗。他笑笑说:“读、读你的书吧。读吧。”

    学锋问他是不是在找什么。他说是在找。到底找什么呢?找冯婉喻。

    女孩张了一下嘴,似乎给老阿爷逗乐了。她没想到他会这样回答。一个如此灰暗不堪的老人竟这样坦白,或者说俏皮。他微微口吃,嘴里有话的时候,嘴唇却被摆错形状似的,要重摆几次才把话吐出来。学锋不知道该不该告诉他,冯婉喻两天前让冯丹珏陪她去理发店做了头发,从此后就不肯出门,怕头发的波浪给风吹塌了,给雨淋化了。现在冯丹珏正用学校的伏尔加把冯婉喻往这里送。

    菜都端上桌了,冯婉喻还没有来。楼下的传呼电话来叫人了:“冯子烨,听电话!”

    子烨听了电话回来,招呼大家先吃饭,因为冯婉喻不太舒服,今天不来了。陆焉识的脊背慢慢地靠到椅背上,彻底放松了,也失望透了。

    冯子烨看看父亲,心想,看来要阻止老鸳鸯的第二次新婚,是要费点劲的。而且,让老头一人住在楼顶的半间屋里,老太太说不定会跟进去,那就更看不住他俩了。所以吃完晚饭冯子烨就宣布,老阿爷住学锋的绣房,学锋搬到学生宿舍楼顶上那间斜顶阁楼去。就像所有青春男女一样,学锋巴不得搬到外面住,方便她秘密恋爱,也不用听母亲“洗手了吗?衣服穿这么少?!”的唠叨,更不用看父亲坏脾气的面孔——每当穿喇叭裤,他这副坏脾气面孔就摆出来。当晚她就把被褥和几件衣服打了包,父亲用自行车驮到她的新居去了。

    爱月给公公烧了两大锅水,倒进很久不当浴盆用的浴盆。兑上冷水,浴盆里的水涨到半满。老阿爷跟前跟后,道歉一般嘟囔着“自、自己来,自、自己来”,嘟囔一声,人就打个弯,双手朝前一送,可以理解为作揖,亦可以理解为抢夺爱月手里的毛巾、换洗衣服、小板凳——浴盆比较高,爱月担心老阿爷跨不进去。她要老人穿子烨的棉毛衫裤,那是一套洗得极其,膝头和肘部打了补丁的旧衣服。像大部分上海女人一样,爱月会缝纫,其他各种手艺也都会一点,因为没有比学会各种手艺更省钱了。

    老阿爷一看换洗衣服不是他自己的,人又是弯一弯:“我、我自己有的,有衣服的。”

    爱月说:“晓得了,你有的。那些衣服给你洗洗再穿。”

    老阿爷有点着急了,说:“都、都是洗干净的!”他自己生活了这么多年,多么非人的环境都把自己伺候过来了,现在环境这么好,怎么能把自己交给人家去伺候呢?

    爱月说:“子烨关照的,要我把你的衣服放在开水里煮一煮,再拿进屋里来。”

    他们一家住三楼,往上走半段楼梯,就是一个小水泥露台。爱月在上面养了四只下蛋母鸡,还垒了一口烧木柴的灶,坐了一口铁锅,用来煮鸡食、蒸米粉肉。用煤气蒸米粉肉是用不起的,两三个小时的煤气费,把猪肉都蒸成龙肉了——钱爱月原话。偶尔也在铁锅里染染毛线和衣服。实在想奢侈一下,就用铁锅烧热水泡盆浴,那么这里就成了小型老虎灶。比如此刻为老阿爷烧水。

    他们从火车站回来之后,子烨把他从西北带回的行李放在门外,就是怕行李包裹着什么微小活物回来。

    老阿爷说:“老……白虱是没有的。都捉干净了。”

    爱月笑笑说:“晓得你没有老白虱,阿爷。还是当心点好。你快去洗澡吧,水要冷了!”

    老阿爷不再说什么,但他不知怎么又跟着爱月到了大门外,正好看见爱月用一把火钳子在挑那根绑在旅行包上的布带子。旅行包的拉链报废了,他只能用布带子把包捆绑起来。

    “让、让我自己来!”他说。

    “你快去汰浴!”儿媳说,有点不耐烦了。这家人很少享受浴盆里泡澡的待遇,给他这待遇他还不领情,水都要凉了!

    老阿爷不理会她的心情和心意,走过来用黑黑的指甲解着布带子的结,解不开,又用牙。他的假牙不比指甲好用,所以最后还是指甲解开了死结。他从里面拿出四瓶沙棘酒,两瓶菜籽油,一塑料袋煮野鸭蛋。

    “野鸭蛋!我自己捡来的!”老头得意地把塑料袋在儿媳眼睛前面晃一晃。

    家里人很快发现,只要他不紧张,不在辩解,不在回答你滇问的时候,是不口吃的。

    等到老阿爷洗了澡出来,水泥露台上的大铁锅里已经又烧开了一大锅水,子烨和爱月一人拿了一个火钳子,把西北带来的衣服一件件放进锅里烧煮。他们尽量伸长手臂,这样他们的身体就可以远离火钳子上夹的外套、毛衣、内衣内裤、袜子围脖……不去看火钳到底夹的是什么,你一定以为他们从某角落夹出了死猫或死老鼠,要不就是从阴沟里掏出的一团沤久了的糟粕。他们煮的大部分东西都九成新,显然老阿爷在回上海之前狠狠打扮了自己一下。还有一件衬衫和一套涤卡中山装一次没穿过,现在也一视同仁地给一锅烩了。把那套涤卡中山装用火钳子抖开时,夫妻俩对视一眼。这大概是老阿爷陆焉识做新官人的行头吧?

    第二天是礼拜天,一般夫妻俩会赖赖床,但子烨听见老阿爷已经起身了。子烨不想起来,在床上翻了个身,听见爱月说:“他一个人摸出摸进要紧吧?”

    子烨赶紧爬起来。他不仅是好爸爸也是好丈夫,很疼自己的家主婆。像上海大多数好男人一样,他会干许多女人的活,比如烧饭烧菜洗衣熨衣。爱月跟他过下来不容易,曾经那个他爱疯了的大学女同学就不会跟他把日子过下来。甚至还没开始过,就撤退了。他到客厅的时候,发现父亲已经独自出去了。那个拉链报废的旅行包里,东西摆得整整齐齐。犯人原来是很整洁的。子烨把旅行包打开一点,看见那套仍然潮湿的中山装叠得见棱见角地放在一个塑料袋里,被摆在旅行包最下面,那件崭新的衬衫也折叠得如同百货商店柜台上待售的货品,只是在昨晚被烧煮消毒的时候染了颜色,染得蓝一块黑一块,那几片深红大概是他的毡袜褪的颜色。他重新打包是要出发去哪里?去跟冯婉喻私奔?也许是他不愿意自己的东西给煮得繁花似锦。也许他压根就不愿意他们碰他的东西。犯人原来这么护窝,这是狗或狐狸的本能。

    这时楼下传呼电话叫人了:“三十号,冯子烨听电话!”

    电话是妹妹丹珏打来的,说还没起床就接到老头子的电话。只剩兄妹俩的时候,他们就叫陆焉识老头子。这样叫还是最顺口,也最能体现两兄妹“哀莫大于心死”的玩世不恭。丹珏说也不知道他怎么弄到她家电话号码的。子烨的猜测是这样:老头子今早起得早,坐在沙发上没事做,研究起茶几的玻璃板下压的几个电话号码来。他猜想有一个一定是丹珏家的,于是就到公共电话亭里一个个试打,终于打到丹珏那里去了。丹珏告诉哥哥,老头子约他们的母亲出去用早餐。子烨嘎嘎地笑起来,一对老活宝已经开始约会了呢!丹珏告诉哥哥,母亲冯婉喻现在已经梳妆打扮停当,要她到弄堂口去叫一部出租车差头。

    兄妹两人决定赴父母的约会,冠冕堂皇的借口很好找:怎能让老阿爷大老远回到上海掏腰包呢?一对老人自己在外吃饭做儿女的不放心……丹珏向父亲建议这样意义重大的早餐应当到锦江饭店去吃。

    子烨骑车带着学锋,爱月骑着自己那辆打扮得珠光宝气的红色小轮盘自行车,一家人直奔锦江饭店餐厅。♀冯婉喻和丹珏还没有到。五分钟后,一个身影晃进来,子烨抬头一看,是陆焉识。陆焉识简直是摇身一变。昨天晚上的灰暗脸色完全蜕掉,两颊微红,眉毛又浓又黑。最让子烨一家惊奇的是他的一头卷发,昨天稀疏无力地贴在头皮上,勉强盖住他大大的头颅,现在却浓黑卷曲,梳理成一种年轻的样式,可以想象他还能倾倒一群贼心没死的老妇人。看来老阿爷一早出门,找到了一家理发店,把自己的头脸好好收拾了一番。他看见子烨一家脚步一顿;他没有料到在这里会遇到伏击。

    婉喻和丹珏相依而至。婉喻银灰的头发做成了宁静海面上的波涛,额头上轻轻拱起一个弯度,十分的曼妙。身上穿着豆绿色外套,焉识不知道这种外套叫春秋衫。她看了焉识一眼,又回过脸去看丹珏,脸上两片浅红。这么个岁数还如此娇羞,子烨和丹珏小臂上刷啦一层鸡皮疙瘩。焉识眼睛忙不过来,一会看婉喻,一会又转向丹珏。丹珏感觉到这种气氛中必有的可怕压力,喘气都急促了。她索性扬起嗓门对焉识说:“你离开家的时候,我还在高中!现在你在马路上碰见我,还会认识吧?”

    焉识看不出丹珏在活跃气氛,排减压力,被她这句话弄得动感情了,眼泪汪上来,一面认真地点点头。

    “我……我后来也看过你的。”

    丹珏率性地哈哈一笑:“那不算,那是银幕上的人!”

    婉喻跟不上了,此刻插话:“谁在银幕上?”

    丹珏说:“那部片子很多地方都没有放映,你们那里倒是放映了!”

    焉识说:“我们那里很多片子都比你们这里先放呢!”

    他甚至有点炫耀,好像他去大西北逛了二十多年,而不是九死一生地服了二十多年的刑。

    “那个时候我才二十多岁!跟我现在是两个人了!”颇长的烟龄酒龄熏陶了丹珏的嗓音,那是一种粗粗的、沙拉拉的嗓音,可以给你谍觉抓痒痒,因此你一听就爽。

    焉识的嘴唇又动了两下,似乎嘴唇又摆错了形状而没有说成话。遇到这时候,丹珏和子烨会飞快对一眼:他们的父亲是个能说会道、开口成章的人,现在嘴巴多迟钝?就在谁都在说话、谁都没听别人说了什么的热闹中,子烨把婉喻安排在上座,中间隔着丹珏,又请焉识坐在丹珏旁边。

    丹珏点了几样点心,生煎馒头,蟹粉小笼包,萝卜丝饼,豆浆。锦江的点心贵就贵在每样点心都比别家小一半,丹珏嘻哈着评价。早点端上来,每人的筷子都在为别人夹点心,都在和别人推让,有时被夹到别人盘子里的点心又被夹回去,于是筷子在桌上横穿纵跨,充满盛情而缺乏效率。任何外人都能看出,这是一个很少在这个档次的餐馆消费的人家,都很紧张,每个人都怕自己比别人吃得多,谁吃得最少谁就赢了似的。

    焉识把一只蟹粉小笼包隔着丹珏搛到婉喻盘子里。婉喻轻轻说了声谢谢。

    焉识向前探身,这样可以隔着丹珏对婉喻说话:“还记得那年的蟹粉吗?你送来的?”

    婉喻也微微把身体向前探,也是为了隔着丹珏可以看见焉识。丹珏一动,她无法看清焉识了,便靠回椅背上,朝焉识这边侧着脸,微微一笑。焉识也跟着她靠到椅背上,假牙文雅地合拢在桂圆那么小的包子上。现在丹珏和嫂子爱月热烈地说起话来,不停地打手势,身体重心不停地移动。丹珏每次移动身体重心,焉识和婉喻就得跟着移动,这样才能隔着丹珏相互对视。现在丹珏两个胳膊搭在桌上,他们俩上身便向后靠,争取错过丹珏的脊梁形成的隔断,继续他们有一搭无一搭蹈话。丹珏和嫂子爱月谈着学锋考大学的事,这一门功课强、那一门功课弱,考不上怎么办,等等。丹珏每换一次坐姿,移动一下身体重心,坐在她两旁的一对老年男女便前俯后仰地找着对方的面孔、眼睛,继续他们无关紧要蹈话。

    后来我知道那些听上去无关紧要的话其实是意味深长的。我的祖父说的几乎都是双关语,比如:“这点蟹黄剥起来也要剥半天了。”或者:“欧米伽还蛮好,一看它就想到那时候了。”

    两个人前俯后仰地谈了两个小时的话,从餐桌边站起时,婉喻对焉识说:“来白相哦。”

    焉识愣住了。这时丹珏看见他在愣怔,挤挤眼睛,调笑道:“姆妈约你去玩呢!你答应她呀!”

    焉识愣住是因为他以为婉喻会带他回家,从此他就和婉喻继续他们中断了二十多年的日子。

    焉识正要对婉喻说什么,婉喻已经跟着孙女学锋走到前面去了。

    丹珏跟上去搀起婉喻柔弱纤细的手臂,往电车站走去。子烨推着自行车过来,看见父亲还站在饭店大门口郑重目送,叫道:“回去了!”

    焉识刚要走,婉喻向他回过头,一个年轻的微笑浮起来。

    “伊是啥人?”

    我祖母冯婉喻回过头,朝着焉识而生发的微笑还没有消失,就问丹珏:“伊是啥人?”

    听了母亲的这句话,丹珏脸上出现了一连串表情,让我来试着排列它们:她首先下唇一垮,露出半截略带烟垢的门齿,接下来眉毛挑起,一刹那后,眉头又迅速凑紧,同时鼻翼张开。应该说这是我小孃孃比较难看的一些瞬间,最后她眼睛从母亲脸上移回来,完成了自认为的耳误,再是错愕,然后微怒,最后悲哀同时感到好笑。她知道母亲有多么爱父亲。婉喻等待苦盼焉识的几十年她不想参与也参与了。

    “姆妈,陆焉识是啥人啊?”丹珏温婉地问道。

    “是你爸爸呀!”婉喻毫不犹豫地回答,同时出来一种怨怪:难道连这个还要问吗?

    “我爸爸长得什么样子?”丹珏又问。

    “什么样子?!”婉喻看着丹珏,没说出的话是:亏你问得出?!女儿这是没有记性呢还是没有良心?

    “姆妈,刚才跟你说话的那个人,就是陆焉识。”丹珏生怕吓着母亲似的,声音平板单调。

    婉喻看着女儿。她还是给吓着了。

    “那我怎么会不认识他?”婉喻小声地说,摇摇头,“焉识我怎么会不认识呢?我不是一直在等焉识吗?”过一会她忽然笑了,也是小声地说:“你们两个就跟我打棚好了!这么大的人,一天到晚跟姆妈寻开心!”她指的两个人是她的儿子和女儿。

    丹珏想说服母亲,他们没有和她寻开心,是她的失忆症在寻她开心。但婉喻又开口了:“那个小妹妹蛮好白相,是那个女人的女儿?”

    丹珏慌了:母亲不认识离别已久的丈夫还有情可原,连自己的儿媳、孙女都不认识了!也就是两个月前,爱月和学锋娘俩才来过,还吃了婉喻做的八宝鸭。丹珏发现婉喻大致明白自己的记性出了毛病,因此是有些自卑的,话也不敢多说。有时她甚至猜出来,该告诉李四的事情,她却讲给张三听了。两个月前那次,她也许就没有认出爱月和学锋,只是跟大家打了个圆场,装得热乎乎的,就钻进厨房做菜去了。假如失忆症以这个速度发展,要不了多久,婉喻也会把丹珏当陌生人。

    丹珏给子烨打了个电话。子烨是在传呼电话室接的电话,因此说话非常自由痛快,一口一个老头子,“老头子幸福死了,说姆妈一点都没变!”

    “她没认出老头来。”丹珏小声地说,眼睛盯着母亲卧室的门,拨电话之前她悄悄把那扇门掩上了。

    “不会的吧?”子烨说,“她待他那么亲!”

    “大概心里蛮欢喜老头子的;只不过是拿他当另一个老头子欢喜!”丹珏几乎是快乐的,世界上有这么好玩的事情她不可以快乐吗?

    “瞎讲!”子烨不愿意妹妹往母亲身上用这种不三不四的推理。

    丹珏大笑起来。世上的儿子都这样,母亲生出他们之后最好入庵为尼,连自己父亲都碰不得她们;父亲碰碰都要碰脏她们的。

    “伊不记得老头子不要紧,连你老婆你女儿都不记得!问我那个小妹妹是谁。”丹珏还是忍不住地笑。

    后来一次,丹琼打来一个越洋电话,一切就更清楚了。婉喻客气地敷衍着大女儿,回答丹琼所有滇问都是:“蛮好。”“身体怎样?”“蛮好。”“胃口好吧?”“蛮好。”接下去,睡眠、上海奠气、孙女孙子,一切都是“蛮好”。电话挂断,她问丹珏:“这个女的是啥人?客气来!”丹珏告诉母亲,那个女的就是丹琼啊。婉喻慢慢垂下眼睛,研究自己一双手。好一阵她抬起头来说:“丹琼是啥人?”丹珏告诉她,丹琼是她婉喻嫡亲的大女儿,每两个月打个越洋电话来。婉喻微微一笑说:“那倒蛮好。”丹珏不知道她是说越洋电话蛮好,还是不期然得到个额外的女儿蛮好。

    锦江饭店的大团圆之后,陆焉识第二天就如约来了。婉喻在厨房里择菜,丹珏正要上班去,见老头子来了便打算在家里耽搁一会儿再走。丹珏了解自己。她表面的嘻嘻哈哈、大大咧咧恰是因为自己的蝎软,蝎软的人快乐是不容易的,别人伤害她或她伤害别人都让她在心里病一场。多年前她在电话里对父亲用英文说的那番话,让父亲“顾念”一些,那番话成了她内心的慢性病,一回想起来就发病。她宁可上班迟到,也要在老头子和老太太之间和和稀泥,尽量替帮母亲遮掩一下她的病态忘却。她怕母亲的失忆症不仅会伤害父亲,也会伤害母亲自己——一个人认识到自己连最亲的人都记不得,会很伤痛的。

    丹珏大大咧咧地为父亲倒茶,用鼓励孩子的语言,鼓励婉喻跟焉识讲话,鼓励她告诉焉识,她很高兴他来看她。丹珏提升了研究室主任,上班下班时间上不必那么死板。她到自己卧室去,给研究室打了个电话,请一个下属代她布置当天的工作。她放下电话,见父亲站在门口,食指搁在门上,姿态那么怯生生的,似乎在担心,敲开这个门后果是什么。

    丹珏刚要以她假象的大大咧咧请他进来,他却飞快把那根敲门的食指放在嘴唇上,嘘了一声。丹珏不能不把老头子的一系列动作和“鬼祟”这个词联想起来。他走进来,尽量用最不起眼的动作把丹珏的房间布置尽收眼底。

    “你、你……姆妈不认识我。”他说。语气、表情都很中性,猜不出他是否为此感到受伤。

    丹珏笑笑:“有时候她会这样的。没关系,你跟她讲讲过去的事情,拿出两件过去的东西给她看看,她会想起来的。”她安慰父亲,很像在两位小朋友之间做调解。

    “你猜她刚才跟我说什么?”

    “说什么?”

    陆焉识叹了口气,把婉喻刚才跟他说的话复述了一遍。婉喻把一堆青菜搬到八仙桌上择,跟焉识谈起入党申请书来。她建议他也写一份入党申请书,虽然条件暂时不够,但是可以让组织早点观察考验。焉识不知如何作答,婉喻接着劝他,一个人应该有理想,有理想的人是不一样的,而且应该让组织知道你在为理想努力。

    丹珏也无话可说了。她接近焉识是想让他做伴,一块递交申请书,免得她胆怯。入党这样神圣高尚的事让婉喻非常羞怯,她很想有个伴儿壮壮胆。

    “而、而且,她也不记得,礼拜天跟她一块吃饭的就是我。她、她以为我、我们第一次见面。”他的眼睛里出现一丝好玩的笑容。

    “她让你跟她一块交入党申请书,那你呢?你怎么回答的?”此刻丹珏的角色仍然是个幼儿园老师。

    “我、我只好笑笑点头啦。我能怎么办?”他咧开嘴,笑起来,上半个脸很愁苦,很不甘心。

    “没关系。你天天来看她,陪她,时间一长,她一定会记起你是谁。”丹珏给老头子出点子。

    陆焉识从那以后果然天天去看婉喻。他一早就离开子烨的家,在路上买几副大饼油条,或者两客生煎馒头,或者四五个糯米糕团。他到达的时候总是婉喻从菜市场买了菜出来的时候。菜贩子们现在跟婉喻很熟了,只要婉喻丢了东西在他们菜摊子上,他们一定会在晚上收市前送到家来,告诉丹珏:“冯家姆妈又糊里糊涂了!”过了一阵,焉识索性直接到菜市场去接婉喻,帮婉喻提提竹篮或网线袋,下雨时帮她撑撑伞。两人一道走进弄堂,一道上楼,回到冯家的厨房时,丹珏一般还在马桶间里。马桶间跟厨房只隔一片薄墙,上面还开了个高高的小窗。丹珏常常存心在马桶间,听两个老年男女都谈些什么。

    这天她听见婉喻说:“你提的意见很对,我再改一改。”

    陆焉识说:“不用改了,涂掉几个字就行了。”

    婉喻说:“不行的。入党申请书的字一定要写得最漂亮。涂了就不漂亮了。对吗?”

    丹珏心里羡慕母亲,把那个“对吗”说得那样甜,那样嗲,那样天真无邪。

    陆焉识就着婉喻的嗲劲说:“对的。”

    婉喻又说:“人是不可以没有理想的。对吗?”

    陆焉识说:“写字也要有理想。你看现在那些年轻人,干什么都没什么理想了。”

    “年轻人嘛。”婉喻劝慰焉识也劝慰自己地轻轻长叹。

    又一次陆焉识说:“婉喻,大卫·韦死了,你晓得吧?”焉识一定是试探她的记忆,看看她是不是还想得起个把故人来。

    “死了?”婉喻说,口气中一丝惊讶也没有。她也一定是不想让焉识看出,她根本不知道大卫·韦是谁。“怎么死的?”

    “‘文化大革命’被造反派打成了内伤,脑子里淤积了血块,做了手术好多年了,一直蛮好,前两天突然死的。”

    “真的?倒是爽气的。”

    丹珏想,原来陆焉识回到上海还是走访了一些人,得到了不少消息。有一位姓凌的知名民主人士,在1959年被送到新疆劳改,1971年在新疆去世的事情,他也是回上海不久就知道了。

    有一次丹珏在马桶间听到陆焉识跟冯婉喻说:“你孙女的字是你教的吗?写得不错。”

    婉喻没有说话。她现在很谨慎,怕露馅儿,让别人看出来她根本记不得有那么个孙女。

    1979年中秋节过后,丹珏接到丹琼的电话,说他们一家准备到中国来过春节。这个时候,冯婉喻和陆焉识已经很熟。因为陆焉识每天造访的缘故。

    冯婉喻的容貌发生了奇怪的变化。变化是渐渐的,似乎随着她记忆中事物人物的淡去,她的脸干净光洁起来。也有些时候,丹珏在一夜醒来之后,发现婉喻的面容突然年轻了十来岁。她坐在靠着小阳台的椅子上,膝盖上放一个竹笸箩,豆子一颗一颗被她满是心事又漫不经意的手指剥出,落进笸箩,剥豆的动作本身就是回忆和梦想。她的安静和优美在霞光里真的可以入画;她脸上的皮肤是那种膏脂的白皙,皮下灌满琼浆似的。那样的一个冯婉喻也是等待本身,除了永久地无期地等待远方回归的焉识,也等待每天来看望她、似乎陪她等待焉识的那个男子。你无法使她相信,陪她等待的这个人,就是她等待的那个人。有时丹珏也发现陆焉识看婉喻看呆了,他也想不通这个女人的生命怎么会倒流,这种倒流如其怪诞,却是一种很妙的怪诞。

    丹珏通过偷听,也通过向父亲直接打听,摸清了他和婉喻半年来的关系进展。婉喻不时会拿出个漆器小箱子,表情和动作带着膜拜意味地把箱盖打开。箱子里整齐摆放着一札一札的书信,用紫色、深蓝、酒红的缎带捆扎。每一捆上面放着一个小纸笺,上面标有袖珍毛笔字:“1928—1933,焉识书自美国华盛顿”,或者:“1954—1956,焉识书自上海,提篮桥”……对于婉喻来说,“书自美国”和“书自提篮桥”没什么大区别,都是意味着遥远和隔绝,只能靠两人的文字相互走动,并心交谈。

    婉喻告诉焉识:“喏,这都是他来的信。”她的表情是骄傲的,满足的。

    她不断地把这些信拿出来给他看,丹珏猜想她的动机可能是这两种:第一,她不记得前两天刚刚把这些信炫耀给他;第二,她意识到这个常常出现在她家的男人对她有爱慕之心,因此她得一再告诉他,自己是名花有主。有时候,陆焉识问冯婉喻可不可以打开那些信,让他读一读里面的内容。她立刻把漆器箱子往自己怀里一收,意思是:你怎么会有这么无礼的要求?

    终于有一天,她主动打开了一封信,铺平在八仙桌上。焉识看见自己的墨迹深一块浅一块,好多字都化成毛茸茸的了。她是怎样一面流泪一面读他的信?并且,每封信她读了多少遍?每读一遍都流泪?

    陆焉识对小女儿说:“你姆妈真不容易。”

    有时候陆焉识和冯婉喻会一同出去散步,天气好的话,还会到公园野餐。婉喻跟焉识说:“一定要靠近组织。组织常常到公园里开小组会。”假如焉识问她:“小组会你参加过吗?”她会说:“参加过呀!党支部的领导常常邀请非党员参加小组会。”但过了一阵,她又忘了事情的前后顺序,对焉识说:“他们没有批准我入党,我让我自己入党了。”

    “你怎么能让你自己入的呢?”焉识是这样问的。

    “我把入党申请书烧掉了,把灰冲了开水喝进去了。”婉喻庄严地说,“怎样入党不要紧的,理想最要紧,对吧?”

    陆焉识是从婉喻这里认识了**。婉喻的**。这主义非常美丽,诗一样,画一样。也非常单纯,甚至单调,像所有劝你善、教你好的教条一样单调。那美丽理想的教条使所有人变得干净、漂亮,都穿着洁白衬衫和海蓝裤子,戴着鲜红的领巾,双目中有着两团太阳,头发里过着好风,嘴唇上都是诗和歌,并且都有着大山大海的胸怀,什么都容得下就是容不下自己。这个主义里的人为了许多目的做好事,就是不为自己的目的。他看到这么多年来,婉喻在这理想面前修了怎样的苦行,姿态那样低,那样的自卑。这就使他更加疼爱她;为她的自卑而疼她。婉喻一生都那么自卑,一个优美的、优秀如婉喻的女子,自卑了一生,这是令人雄的。一切压迫了她的人和事物,甚至理想和主义,都应该对她这自卑负责。他陆焉识也是该负责的人之一,还有恩娘,还有他不认识的婉喻的领导、组织、同事,甚至她的学生们。

    最令焉识雄的是,婉喻从来没有意识到人们和事物们对于她的不公,因此她没有被不公变成怨妇。也许一切的不公都始于他陆焉识:那个独守空帐的新婚夜,十八岁的婉喻就接受了焉识对她的不公,比起那份不公,世上便不再有不公了。罪魁祸首不是他焉识又是谁呢?……

    焉识了解了婉喻,透彻地了解了:她实际上早就不再需要他,在没有他的那些年里,她的伴侣是理想。尽管这伴侣对她也不怎么样,不比陆焉识好到哪里去。

    他伸出手,搂住了婉喻单薄的肩膀。那肩膀没有变过,跟四十多年前一样单薄,但似乎更知寒暖,更懂呼应,因此更美好。难道一定要经过二十多年的分离,经过陪绑沙场、饥荒和人吃人,才能领略它们的曼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加 收藏 看完了发表些 评论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严歌苓的小说归来(陆犯焉识)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归来(陆犯焉识)最新章节归来(陆犯焉识)全文阅读归来(陆犯焉识)5200归来(陆犯焉识)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严歌苓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