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重生三国之江东孙三郎 第五十二回 伤未愈诸事操劳

本章节来自于 重生三国之江东孙三郎 http://www.lishu123.com/61/61335/
    

    (。.)重生三国之江东孙三郎52:更新时间:24-4-66:9:4。可以说,孙翊醒来后的十余天,小日子过得非常滋润,绝对是他穿越来此后最悠闲的一段时间。说.b.更新

    身边有秀色可餐的玉瑶无微不至的照顾,各项事务由一干大才尽心竭力的担当,孙翊几乎都觉得自己干脆做个纨绔子弟算了。759952

    不过,理想与现实总是存在差异的,让孙翊操心的事情可不少,因为吴夫人,也就是他此生的老妈,听闻孙权的死讯而悲伤过度,一病不起。孙策得报后,直接往建邺返回,并未前来庐江。这么一来,如何处理庐江叛乱大族的事情就得由孙翊伤脑筋了。孙翊也有办法,直接让贾诩和董昭放手处理,自己则不闻不问。贾诩和董昭更黑,俩老头非常有前瞻性的发明了后世的“议罪银”制度,用钱或粮食、土地等等一系列有价值的东西来换取性命。虽然这些大族表面上的那些财产都已经被查抄了,但是孙翊很明白,那些所谓的灰色收入是很难挖出来的。既然如此,他当然非常乐意看到,贾诩和董昭使用这个办法来彻底的从根上断绝这些大族的希望。至于那些顽固不化的,办法更简单,十岁以上男丁全杀,这是因为孙翊初来庐江是十岁,所以照此办理了。十岁以下者与女眷皆为奴,财产全部充公。而交了议罪银的,则全部发往江南之地为庶民,离开庐江。他们到了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谅也掀不起多大风浪了。倒霉的是那些所谓的游侠贼寇,贾诩和董昭直接大笔一挥,斩立决!以至于连续十天,舒县城外的乱葬岗上堆积的无头尸体以万计。贾诩又让鲁肃派人直接把这些尸体全部火化,随便找地方就埋了。

    这次的事件,极大的震慑了孙策统领下的扬州各地,使得一些蠢蠢欲动的分子着实安稳了不少。而孙翊,也通过这件事情,向所有人表明了态度,庐江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染指的。虽然这些事情都是贾诩和董昭派人干的,但不管是谁都觉得孙翊才是主谋。于是,他也得到了另外一个绰号,“阎王孙三郎”。不过,孙翊倒是挺高兴,因为这样就把矛头指向了自己,那大哥孙策也就不会担什么责任,刺客暗杀他的概率也就大幅降低了。

    但是还有件事情要孙翊操心,那就是松兹大战俘虏的两万五千多人,每天的粮食供应就是一笔很大的数字。外带黄忠、蒯良、蔡和等,可如今这三位荆州高级官员还被关押着呢。

    孙翊的小脑袋瓜又不老实了。

    很明显,黄忠同志是绝对不可能放回去的,而且孙翊对于劝降黄忠非常有信心。至于蒯良、蔡和两位,孙翊没什么兴趣,不过却有些其他的妙用。

    孙翊召集了一干重臣前来商议,看如何能从荆州那里再弄点好处过来,反正刘表富得流油,孙翊肯定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贾诩老头听完孙翊的意思,缓声道,“三郎是不是又想以俘虏交换粮草啊?”

    孙翊贼兮兮的笑了笑,却不料扯动了伤口,又咬着牙道,“呃~,贾公深知我心,不过此番我还想要人!”

    “人?”厅中诸位都有些迷糊。

    孙翊神秘的道,“仲业将军(文聘)曾言,那黄汉升乃荆州第一大将,此人我是绝对不会放虎归山的。听闻黄忠之子黄叙,身子不爽。而我庐江却有两大神医在此,吾欲以黄叙之命逼迫黄忠就范。”

    此时苏飞沉声道,“末将在江夏时,便听闻黄汉升乃忠义之士。以其子性命要挟,恐怕会~~”说到这,苏飞不敢再说了。

    “苏将军是想说,恐怕会适得其反,被人不齿?”孙翊无所谓的道,“那又如何?我们是堂堂正正在战场上将其击败,如今不光饶其性命,还要为其独子医治病患,可谓仁至义尽。况其子还重伤于我,照理当一刀杀之报仇而已。不过,”孙翊话锋一转道,“吾爱惜黄忠人才难得,故而网开一面,欲收其心。今当亲自前往说之,定可令其归降。”

    “不可!”董昭老头制止道,“三郎重伤初愈,如今正在休养之时,如何轻动?”

    孙翊还要再说,席间一人却悠然道,“三郎何小觑人也?想老夫乃招贤馆主事之人,劝降黄忠乃本分也。吾当凭三寸不烂之舌说其来投便可。”

    众人望去,却是诸葛玄。孙翊大喜,道,“若由正己公担当,则此事定成矣。”

    诸葛老头轻松的摆了摆手,微微一笑。

    孙翊接着道,“如今我欲使人往荆州一趟,直接与刘表协商,看看蒯良和蔡和能值多少钱。”

    “晕!”众人对于孙翊的话都有些无奈,感情这位三公子把人当货物买卖了。

    “何人为使?”孙翊虽然这么问,但是眼睛却看向了蒋干。果然,厅中诸位的眼睛也很有默契的盯住了他。

    蒋干很超然的拱手道,“属下不才,愿往荆州一行,却不知三公子条件。”

    孙翊神秘的道,“其一,蒯良换十万斛粮食;其二,两万降卒换二十万斛粮食;其三,蔡和吗,嘿嘿,换三家人。”

    “哪三家人?”蒋干也有些茫然。

    孙翊贼兮兮的道,“第一家乃是文聘将军家小;第二家乃是黄忠家小;至于第三家,呵呵,乃是荆州名士黄承彦一家老小。”

    “啊?”所有人都被孙翊的话雷住了。

    若说文聘、黄忠家小,大家倒还能接受,可这黄承彦一家老小和这有什么关系呢?

    诸葛玄此时道,“三郎啊,那黄承彦与我也算有些交情,其人大才远胜于我。可是,他早已避世多年,而且还是刘表连襟,怎么可能来庐江呢?”

    孙翊看了看诸葛玄道,“哦,也对。那子翼可对刘表这么说,庐江与荆州本为世仇,但吾此番想化解一下。听闻承彦公有一女,乃其掌上明珠。吾便做主,让令侄孔明与其结百年之好。如此,则庐江与荆州便成亲家,不再刀兵相对了,如何?”

    “噗通~”

    只见厅中一人从椅子上直接出溜到了地上,大家看去却是诸葛亮。

    “三公子,此事万万不可啊。”诸葛亮挣扎着站起身,朝着孙翊拱手道。

    “为何不可?”孙翊奇怪的道,“昔高祖尚以和亲之计稳住匈奴,求得发展。此时荆州有求于我,自然要付出代价。孔明兄年已十八,仍未娶妻,何不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道理?”

    “可是,可是~”诸葛亮此时脸涨的通红,早已失去了往日那洒脱俊朗之色,支支吾吾的说不出个所以然。

    孙翊忍着伤痛,嘿嘿笑着道,“孔明兄啊,吾当年为兄长及周大哥求亲,已被奉为佳话。今日再为孔明兄求取佳人,更是喜上加喜之事。到时你们三位旷世英杰一起娶亲,必可天下闻名。难道孔明兄不愿与吾兄及周大哥同乐乎?”

    “不,没有,但是,唉~”诸葛亮根本无言以对,只好向自己的叔叔诸葛玄投去了求助的目光。

    然而,诸葛玄却捋着胡子呵呵笑着道,“三郎所言有理啊,有理。想我诸葛一脉人丁单薄,特别是到了他们这一代更是未有成婚之人。吾当年曾见过那承彦公之女,是个好姑娘。既如此,我便替孔明做主,倘若子翼真能说的此事,那就这么定了。”

    诸葛亮相当郁闷,自己无形中成为了一桩交易的牺牲品。但是,叔叔都已经表态同意,他也只能用异常怨恨的眼光去攻击孙翊这个罪魁祸首了。

    孙翊则是毫不避讳的用戏谑的眼光瞅着诸葛亮,心道,“你就偷着乐吧,那本来就是你的媳妇,我是怕别人抢了去,才给你弄过来的。倒是你还得好好感谢我呢。”

    蒋干看到这种情况,愁眉苦脸的道,“三公子,前两样吾自问可以轻松办到,至于这第三件,文将军和黄忠家小也没什么难的,可让黄承彦嫁女之事,吾怕是没多少信心。”

    孙翊不容置疑的道,“子翼,你告诉刘表,粮食我可以减半,甚至不要都行。但是文将军和黄忠家小必须送来庐江,黄承彦也必须嫁女!否则,他只能收到蒯、蔡二人的脑袋!”

    诸葛亮本来听见蒋干的话,心中还有些希望此事不成。但看到孙翊的表态,他立马就被兜头泼了一盆冷水。诸葛亮就奇怪了,为啥三公子非得给自己找媳妇,而且是这么斩钉截铁,没有任何的回旋余地。

    蒋干琢磨了一下,道,“如此,某此去也只有七分把握,若事不成,还望三公子勿怪。”

    孙翊此时轻松道,“子翼既然如此说,那我只能换人前往了。吾当亲自前去荆州,为孔明兄提亲!”

    “扑通,扑通!”厅中俩人同时跪下了,一个是蒋干,一个是诸葛亮。

    诸葛亮先道,“三公子且勿如此啊,想公身子未愈,怎可长途跋涉;况且那荆州对公子之恨甚深,怕是公子一去就不能回返了。”

    蒋干更是急道,“三公子勿急,某必定把此事办好便是。”

    厅中其他人看着诸葛亮和蒋干,莫不窃笑不已。为啥?因为贾诩、董昭、诸葛玄、鲁肃、陆逊等早就看出孙翊是在行激将之法。而陈到、徐晃、陈武等统兵大将,则是脑子有点慢,还没反应过来。等回过神来后,却发现几个狐狸正偷着笑,便也跟着傻笑起来。

    照理说,孙翊如此拙劣的演技,换做平时的诸葛亮绝对看的出来。但此番却是他自己摊上大事了,所以思维方面就混乱不少。

    孙翊看自己阴谋得逞,也就不再做作,柔声道,“二公快起,快起。难道忘了庐江上下已废跪拜之礼了吗?吾不去荆州便是。”

    两人相视一眼,这才直起身来。

    孙翊道,“子翼此去还有什么要求?”

    蒋干想了想道,“听闻正己公与承彦公有旧,吾想请正己公手书一封与承彦公,如此当可事半功倍。”

    诸葛玄当然乐意,立刻吩咐人取来绢帛,思索片刻写成一信交予蒋干。

    蒋干收好书信,拱手道,“既如此,某当回去准备一番,明日一早动身。”

    孙翊点点头道,“子翼此去定要小心,吾即刻命徐晃将军率飞龙骑与君同行,并让松兹徐盛所部发兵至江夏与庐江交界处的祁县,以兵威压之,可保子翼无虞。”

    蒋干洒然道,“多谢三公子护佑,干此去必定竭力周旋,为我庐江争取最好的结果。”

    孙翊摆了摆手正色道,“子翼当牢记一点,事若不成,当先自保。吾自当设法救公。”

    蒋干闻言,眼光一热,凛然道,“三公子放心。吾去也。”说罢,转身而走,并不拖沓。

    而徐晃也起身告辞,回营准备去了。

    待两人离开后,孙翊道,“如今事情已经处理完了,不知各位还有何事?”

    目前主抓内政的诸葛亮道,“三公子,汝南传来通报,文达公已经就要率人到达六安县了。”

    “哦?”孙翊想了想道,“六(音陆)安乃庐江与汝南交界之地,又靠近袁术的老巢寿春,乃重中之重。未知诸位有何建议?”

    鲁肃此时忽然道,“三公子,末将以为,可令文达公就在六安驻扎,既能防备汝南方向曹操的不轨之图,又能近观袁术之背寿春。如今我方与袁术未曾反目,曹操那边更不能对我指指点点,毕竟六安已是庐江辖地。既如此,何妨坐山观虎斗?”

    孙翊听完很高兴,因为这种不出力但是能讨好的差事他最喜欢。

    贾诩此时道,“听闻袁术已经发兵攻取?县,如此一来我庐江便为各方争取的对象。为何不能从中多谋利益,壮大自身呢?”

    孙翊自然明白贾诩什么意思,这老狐狸从来不做亏本的买卖。他笑嘻嘻的对贾诩道,“文和公,可有妙计?”

    贾诩老头也哈哈笑着对孙翊道,“你这个三郎啊,明明早有预谋,却非要老夫来说。”

    孙翊正色道,“吾兄早言,我养伤之时,庐江一切均由贾公、董公做主,我自然唯有遵命而已。”

    厅中诸人对孙翊的变化莫不哂(shen)笑不已,却又无法反驳。

    贾诩无奈的看了看孙翊,然后却道,“那就由董公说说吧。”然后立刻闭上了双眼做入定状。

    董昭本来还幸灾乐祸的看着贾诩呢,没想到人家一下把自己扔出来了。他本来还想用幽怨的目光杀死贾诩,却发现老头居然装看不见了。董昭只能十分鄙视的瞅了贾诩一眼,这才道,“吾与贾公商量后,觉得如今应尽速派人往六安迎接李太守一行,既是安抚,又是稳定,还可趁机收拢民心。另外,着人通报袁术,告知其我军不会再退,让其放心。最后调动濡须口大营丁奉所部来庐江,而让庐江大营庐江军所部前往六安,以此麻痹袁术,让其以为我们与他同一战线,共抗曹操。如此一来,袁术当放松警惕,便会给我们后面的战略实施提供便利。”

    老头说完,又瞅了瞅贾诩,却只看见老狐狸嘴角稍微一翘,便没了动作。

    孙翊呵呵笑道,“有二公及诸位谋划,我江东必能蒸蒸日上也。”言罢,正色道,“既如此,吾当亲往六安,慰问李汝南及百姓。”

    “不可!”几乎异口同声的,所有文武全部反对,就连闭着眼的贾诩也睁开了眼睛盯着孙翊。

    这一下,可把孙三郎给吓坏了,他试探的道,“诸公何意,吾又不会冲锋陷阵,并无危险。”

    陆逊此时把头摇的像个拨浪鼓般道,“任凭你有苏秦、张仪之能,我们也绝对不会让你去六安!”

    此正是:孙翊刚把心放宽,奈何诸事仍扰烦。欲助孔明娶美眷,还想脱身去六安。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题外话:看书的多,评论的少;于情于理,都不太好。请君推荐,劳君收藏;别无所求,唯帮三郎。)

    重生三国之江东孙三郎52: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玉瑶天辰的小说重生三国之江东孙三郎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重生三国之江东孙三郎最新章节重生三国之江东孙三郎全文阅读重生三国之江东孙三郎5200重生三国之江东孙三郎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玉瑶天辰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