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星待与众人吃过庆功酒宴后,独自一人坐于厅中,吃茶沉思。(
杂志虫)今日一举拿下石家堡,光缴获的银钱就有一万两千余两,还有四百两的黄金,和价值千余两的珠宝首饰。除此之外,还有上千亩的良田,和镇上的一间当铺和几间铺面,这些也全部归李鸿星他们所有了。
这其中大半都是石寿德父子几人收刮抢掠得来的,要知道,光惨死在其父子三人手中的人命就达百余条。今日那石寿德父子三人一同死于非命,也算是罪有应得。
李鸿星见此次缴获丰厚,便拿出一半的银钱,将七千余两的银钱按功绩发放给众位军士,连同从长坝镇招募来的一些民夫也同样发放了赏银。当拿到赏银的军卒和民夫们,都不由的欢天喜地起来,堡中也是欢声笑语一片。
李鸿星今日攻下了石家堡,这就意味着他现在才算是真正扎根于此地了。石家堡附近的长坝镇处于个三岔口,算是个交通要道。一路向南就是白云山和阳坝了。白云山是李鸿星准备的农业基地,而阳坝有大型铜矿,更是李鸿星今后的钱袋子。
从长坝镇往东行,路过云台镇就能够抵达略阳县了,只要在控制住云台镇,这方圆百里之内,就全属于李鸿星的地盘了。(
一统日娱)西行十几里就是望贼关,那可是通往阶州府的咽喉要道。
控制住长坝镇,就能够把周围几十里内的据点全部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整体,这对李鸿星而言十分重要。
石家堡坚固险峻,李鸿星准备将其作为今后的军事大本营。而附近的长坝镇,李鸿星就准备把丘健派去管理,作为民政中心了。平洛驿就作为武器基地了,日后的白云山在开发出来后,就作为农业基地了。待道路修建完毕后,那阳坝的铜矿也要找人抓紧开采了,毕竟在古代,铜和钱就是一个概念。
李鸿星已经派人去通知丘健了,将其召回后,就派驻在长坝镇,管理地方了。而小胖子高波也要抓紧开设商铺,收购和买卖各种物资了。只要这一切都稳定下来,在蛰伏上一两年,壮大实力,到时就有本钱与天下群雄一争长短了。想到这里,他也不由的长吁了一口气,希望能够尽快的将这段最弱小的时期熬过去。
随后李鸿星又开始默然沉思起来,要如何做,才能够帮助那些即将饱受天灾、战乱、瘟疫的百姓,他实在不想看到神州大地上是哀鸿遍地、田地荒芜、村镇破败、白骨露于野,千里之内无鸡鸣的惨状,这可是要死掉上亿人口的明末乱世呀。(
花豹突击队)
此外他也是有些担心和害怕,万一此生再有什么三长两短,自己再死于非命当中。要知道战场上可是枪弹无眼,更主要的是明末又是个病乱瘟疫频发的时期,虽然他自己也是狠抓卫生和防疫,但也不敢保证自己不得病。万一自己一旦身染重病,那可真是无药可医了,以使自己壮志未酬身先死,那可就亏大了。
随之而来的就是前世的种种凄惨悲剧再一次的重现,这是他绝不想看到的。未雨绸缪之际,他也要早做打算,即使最后自己身死志消,也能够留下些东西,以便能够帮助更多的人,如果尽可能的在少死些无辜百姓,对他而言,也可以含笑九泉之下了。
李鸿星还是决定,将前世记忆中的一些方法和经验都记录书写下来,以便能够流传给世人了,希望能够给世人一些帮助了。
毕竟少死一个人,多保留一所村寨,对神州大地而言都是多保留了一丝元气。他只希望这一丝丝的元气能够汇合成溪,汇合成河,汇合成湖。只要使神州大地不绝了汉家之衣冠,即使便宜了他人,也无所谓。
他随即唤人取来笔墨纸砚,待墨磨好后,他就开始在白纸上奋笔疾书起来。
李鸿星先将要写的目录写下来,待写毕后,就有些手麻臂酸,在看看那些不太工整的文字,他就不由的苦笑起来。(
修仙狂徒)这一世的自己虽然也读过几年的私塾,但后来父亲过世后,就独自一人生活,再也没有进学,这文字也是生疏了许多。
他轻叹了口气,要是让自己独自一人书写,还不知道要写到何时呢,看样子还是要找人协助方好。随后他将毛笔置于笔架之上,冲着外面高声唤道:“来人。”
随即外面有人应了一声,接着一名亲兵进入厅房,对其询问道:“大人何事吩咐。”
“去把王先生给我请来,我有事与其商议。”李鸿星朗声吩咐道。亲兵应了一声就转身离去了。
过了不到盏茶的功夫,王主薄就笑呵呵的从外面走了进来,来到李鸿星近前先施了一礼,然后笑着询问道:“不知大人唤在下前来,有何事吩咐?”
李鸿星见状连忙招呼王主薄入座,待亲兵给王主薄奉上茶后,李鸿星才笑着缓声言道:“吾yu写些东西,怎奈文笔过差,字迹不佳。无奈之下只好请先生前来执笔,吾来叙述了,还望先生莫要推辞。”
王主薄一听,只是让其执笔听李鸿星叙述,写一些东西而已,他立马笑着恭声言道:“此小事尔,吾定为大人效劳。(
魔兽永恒之树)”
李鸿星闻后,笑着点了点头,然后请其来到桌案前。王主薄也不迟疑,起身后快步来到案前,执起毛笔后,笑着轻声言道:“还请大人叙述了。”
李鸿星也站起身来,一边轻轻踱着步,一边缓缓的叙述开来。
李鸿星想要叙写的东西,实际上就是个日常知识介绍的小册子,分为农业、医学、军事防御三大类。
在农业里面介绍了农肥的重要性,木醋液的制作方法和增产的效果。还有一些三轮马车的制作,和完整洛阳铲的制作和样式样式,及用洛阳铲来探寻地下水源,用来找水打井。当然了,在这里他就把洛阳铲改名为‘半圆铲’了,毕竟此铲现在与洛阳也没有什么关系。
另外还介绍了一下番薯、玉米的特点和种植方式,此外还详细讲解了农作物的轮播耕种方式,一种是麦+豆+麦的种植,另一种是麦+苜蓿+麦的种植。因为豆类和苜蓿都有固化土壤养分的功能,在收获麦子后,在播种豆类或者苜蓿,能够使田里的土地肥力更足,这样的轮播耕种更可以提高粮食的产量。
其在后面还专门详细讲解了蝗虫的特点和蝗灾的预防。要知道古代就是蝗灾多发时期,唐宋年间,蝗灾平均两至三年发生一次,而到了明清时期几乎连年发生。(
渣攻必须虐[快穿)崇祯年间更是干旱不断、蝗灾泛滥、瘟疫横行。
在这里,李鸿星不仅讲述了一下古代掘沟坎以灭蝗的‘沟坎法’,夜间推火以诱捕蝗虫的‘诱杀法’,更是提出了‘环保法’、‘天敌法’这样灭蝗的方法。
由于蝗虫的繁殖必须在植被覆盖率低于50%的土地上产卵,如果一个地方山轻水秀,没有裸露的土地,蝗虫就无法繁殖。所以,要从根本上防治蝗灾,就应该十分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不要出现荒山和秃地,尽可能的多种树和植草。
而蝗虫的天敌主要有蛙类和鸟禽类。一只青蛙或者癞蛤蟆在一个夏季里面,就可以消灭上万只害虫和蝗虫的幼虫。一窝大山雀在半个月的育雏期间可吃掉两千只虫子;一窝燕子,一个月就可吃掉一千多只蝗虫。
此外还可以在坡地、野外放养鸡、鸭、鹅等家禽来防止蝗虫。并且可以将大量的鸭子引入农田捕食水稻蝗虫,要知道两千只鸭子,就可以把四千亩土地里的蝗虫吃的干干净净。
李鸿星所述的这些方法,都是后世一些常用和简单的方法,也适用于在古代使用。目前天灾是不可避免了,那么就争取在人力上有所作为,希望能够给苦难的神州大地多保留些元气。
农业叙述完后,就是医学方面了。对于医学,李鸿星前世也不是很懂,但是一些常识性知识还是知道的。比如卫生的重要性,勤洗手,不喝生水,户外的垃圾要经常处理,院落周围要经常的撒些石灰粉,用来消毒等等。这些都是前世小学生都能够熟知的知识,但这些对于控制疾病是很重要的。
此外对于种植牛痘来预防天花,也是前世每一个人都熟知的。要知道几千年来人类历史上,天花和黑死病(鼠疫)、霍乱被称为三大瘟疫,都给人类留下了惊人的死亡数字。
王主簿正在旁急笔而书的记述着,当他听闻牛痘法后,不由的停下了笔,抬头迟疑的缓声询问道:“大人,不知这‘牛痘接种法’比之‘人痘接种法’,效果如何?”
李鸿星听闻此问,稍微愣了一下,待他在脑海中迅速回想起来后,才明白了王主薄提出的人痘接种法。人痘接种法就是将患过天花之人的**给小儿穿戴,还有就是取患病之人的天花痘痂磨碎后,吹入小儿的鼻孔,以达到接种目的。此法由五六十年前的隆庆年间,由安徽传出,蔓延全国。
李鸿星随后笑着缓声言道:“那人痘接种法虽有一定效果,但毕竟不能使人全免,还有部分小儿死于此法。而我所言的牛痘接种法却无此恙,可使人安全度过,绝无生命之忧。”
王主薄听闻此言,虽不知李鸿星为何如此肯定此法,但他还是冲着李鸿星深躬一礼,随后朗声赞道:“大人此法,要真有如此奇效,自可是活人无数,当的起功德无量。”
李鸿星却只是淡淡一笑,此法毕竟是经过历史的验证,对于后世的小学生而言,都是熟知耳详的。
作者说明:
我国在16世纪时就已经发明了预防天花的人痘接种法。天花大约在汉代由战争的俘虏传入我国。古医书中的“豆疮”、“疱疮”等都是天花的别名。
明代发明了预防天花的方法即‘人痘接种法’。清代的中记载说:“闻种痘法起于明朝隆庆年间(公元1567~1572年)宁国府太平县(今安徽太平)……由此蔓延天下。”
古人接种人痘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
一是“痘衣法”,这种方法是把得天花的人的**,给被接种者穿上,目的是使被接种者感染而得一次天花,这是最原始的方法;
二是“痘浆法”,这种方法是采集天花患者身上脓疮的浆,用棉花沾上一点,然后塞进被接种者的鼻孔;
三是“旱苗法”,旱苗法就是把天花患者脱落的痘痂,研磨成粉末,再用银制作的细管子吹入被接种者的鼻孔;此外,还有和“旱苗法”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水苗法”。
人痘接种,实际上是采用人工的方法,使被接种者感染一次天花。一直到清代时期,中国的人痘接种的有效和成功率在90%以上。
后来在清康熙二十七年(公元1688年),俄国医生来到bei精学习种人痘的方法,不久又从俄国传至土耳其,随即传入英国和欧洲各地。18世纪中叶,人痘接种法已传遍欧亚大陆。人痘接种法的发明,是我国对世界医学的一大贡献。
一直到1796年英国人琴纳发明了牛痘接种法,1805年传入我国。因为牛痘比人痘更加安全,我国也逐渐用种牛痘代替了种人痘,并改进了种痘技术。
; 阅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