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只野山鸡捆住了腿,正在角落里扑腾着翅膀,几只兔子脖子上也套着绳子,安静的蹲在一边,各种名目的鱼也将木盆装的满满当当,李大军这个不大的小破房子里充满了生机。(
陛下,洗洗睡吧)
这几天胡石虎很忙碌,上山下套,开冰取鱼,只要李大军能说出名字的东西,一准给你想办法弄来,要说这里也真是物产丰富,资源富饶,大自然还是眷恋生活在这里的人,将自己丰盛的物产无偿回馈给他们。
李大军也没闲着,现在箭法练的也是有模有样,虽然还没法达到胡石虎口是所说“走弦放”的标准,但二三十米外也是箭箭中靶。(
侯门锦绣)还瞎猫碰到死耗子般射翻一只倒霉的兔子。
李大军嘴里哼着歌手中不停,收拾一条大鲫鱼的鱼鳞,阿库罕家的伙食是不错,但整日以各种走兽肉类为主,没办法只能自己动手解馋了。
“砰”一声巨响从外边传来,把专心杀鱼的李大军吓得一蹦,还没等做出反应,又是一声响了起来。李大军放下了剖鱼刀,小心翼翼的推开门把头探了出去。
“汉人们过年,哪是他们放炮仗呢”看到李大军听到声响后,鬼头鬼脑的在门口张望,乌林娜开口向李大军解释并哄着被炮声吓的哭叫的儿子。(
慢慢仙途)
“过年?”李大军收回了脑袋愣在了当场,早在山洞的时候按照手机上的万年历,来到这里二十几天后就已经成过了年啊,怎么现在又开始过年了呢,难道是两地的时间不同步?还是他们这里的记时不准确?
李大军曾看到过阿库罕用根长皮条栓小木棍来计算日子,每月的头一天,皮条上栓满三十根小木棍,过去一天就抽一根。李大军感觉他这么搞真心有点不靠谱,一个月里有那么一两天忘记抽了,还不就弄乱了吗?
不去头痛自己想不明白的事情,能再次过年让他还是很高兴的,在山洞时提心吊胆,缺吃少喝,哪有心思考虑什么年节的事情。(
恋上淘气吃货公主)
弄来几张桦树皮,宰了只兔子,把兔子血淋在树皮上,烤干后,捡了块木炭,琢磨着写副对联,
抱着脑袋,绞尽脑汁想了半天,杀死无数脑细胞后,大笔一挥,一副对联应手而生。
上联为:爆竹声中辞旧岁
下联是:破窑洞里想老婆
横批:过年回家
写好后将chun联贴到了门外,背着手欣赏了半天,为自己的文采暗暗喝彩。(
圣枫学院之蓝色之恋)
这副字迹丑陋,文理不通,对仗不整的对联却让他的声望在这个小村子里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这时代识字的人可以说是凤毛麟角,特别是这种边远的地方,可以说读书人比大熊猫还珍贵。
古代人对有读书人是相当尊重的,特别是宋朝,翻看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历史社会中,政治最为开明的是宋代。作为读书人,生在宋朝是幸福的。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皇帝这样赞美读书人是因为秀才是不会造反的,造反也是造不成的,而武人就不好说了。五代十国太多的的皇帝是被武人们给干掉的,宋朝的老祖宗赵匡胤就是靠兵变登上皇位的。(
陕西文学网)
赵氏是个长记性的皇族。从建国之日起就对武人防范再三。相反,对读书人则是恩宠有加。也难怪,读书人整天跟文字打交道,手无缚鸡之力,除了舌头有点杀伤力,再怎么折腾也不会危及社稷。所以,赵家皇帝们大量地重用文人。
宋朝强调优礼士大夫,不论士大夫们如何狂狷,却少有士大夫因言获罪惨遭杀戮的例证,官员受到的最重的处罚,不过是将其窜逐岭南,据说这与宋太祖赵匡胤的秘密誓约有关。
宋太祖曾于太庙寝殿的夹室中立了一块石碑上书:“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在迷信观念极重的古代,这是极重的毒誓。因此太祖的誓约,在有宋历代执行得相当严格。
在君主**的条件下,敢于直言是极其不易的。唐太宗虚心纳谏,从善如流是出名的,但这只属个人的政风,并未立下什么制度性的死规矩。宋太祖立下秘密誓约,证明这个开国皇帝确有政治远见,其誓约不仅是保证言路畅通和监察权实施的重大措施,也体现了**时代难能可贵的宽容政治和政治文明的重大进步。
宋朝读书人被免除徭役,外加没有农业税,居住在城市的还有助学金可拿,注意这还只是普通的读书人,并没有当官,至于当了官的读书人的生活如果要用一个字来形容的话,就是爽!
读书人科举得中不光有功名利禄,终身大事也会迎刃而解。怕只怕终身早定,才会有铡美案陈世美的悲剧。文官吃香,女人嫁给他们可就是嫁对郎君上对轿。
宋朝时兴“榜下捉婿”。发榜的日子,全国各地的有钱有势的人家出动“择婿车”,到金明池上路争相选择新科进士做女婿。资源有限,说是选择,实际上就是抢。
榜下捉婿的盛行造成了一个强势的卖方市场,进士们纷纷“娶妻论财”。没有钱捉到也是白捉。女方不但要承担嫁妆,还要搭上大量奁具银两。如淳熙年间,太学生黄左之登第后,做了汝阳王的女婿,一次就“得奁具五百万”,顿时穷鬼变为富豪”。
就连宋神宗的弟弟杨王赵颢“有女数人,婚嫁及期,私用不足”,也不得不向神宗预借俸料钱。皇亲国戚尚且如此,其他人就更不用提,为了招到一个好女婿,很多都是举债办婚。真是女婿富,丈人穷。女儿一旁笑嘻嘻。
宋朝这种照顾读书人的风气也直接影响到了辽、金等周边政权,虽然不象宋那么优待读书人,但也对读书人是礼遇有加。,
他们崇尚**,循汉人之俗、效汉人之陋习、尽失其淳朴素风,终以儒亡。
村子里文化水平最高的人是陈老四,但认识的字两个巴掌就能数的过来。
当陈老四看到李大军所写的对联时惊讶的合不拢嘴,拉着他就回到了自己的家,在箱底中翻出一张黑沉沉的大弓,指着上面的三个字说道:
“可认出这所刻何字?”
; 阅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