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将继续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基础上的定期服役与军士和士兵志愿服役相结合的混合补充原则。。。。。苏联国防部《军事改革构想》。
*********************************************************************
刘明在费萨尔军事基地观看了第30旅官兵的训练表演。尤其关注了萨尔贡坦克的表现。这种装备着120mm高压滑膛炮和先进观瞄系统的主战坦克表现很不错。在2000米距离上的静对静射击几乎弹无虚发。一个个靶标都爆炸横飞。
这些靶标都是刘明带來的技术人员临时设置的。不必担心出现后世中**队中经常出现的汇报表演。所谓的汇报表演就是事先设置好靶标。测量好距离和参数。射击时坦克关闭现代化的瞄准系统。只用光学瞄准镜打靶的花架子演习。
距离和参数都有了。自然是一打一个准。领导以为这些都是新装备的功劳。见新式武器形成了战斗力。不由的开怀大悦。丝毫沒有想到这些精确射击都是老式的光学瞄准镜打出來的。这导致了后世的中**队中的先进装备外貌唬人。但实际战斗力则只有当事人知道了。
刘明不允许伊拉克军队出现这种情况。一旦发现演习或者训练作弊。他毫不留情的立刻撤销主官职务。他的严厉保证了伊拉克军队训练高度的真实性和严肃性。
练为实战。这是刘明给伊拉克军队确立的基本训练思想。
演习场上的萨尔贡坦克打开双稳火炮系统。对目标进行动对静和动对动射击表演。刘明眼中的萨尔贡坦克逐渐减速。然后突然开火。开火后瞬间加速。坦克再度奔驰起來。炮弹呼啸而出。精确的命中了2000米外靶标。
刘明几乎要惊呼出声。这个射击简直太精彩了。更令人惊讶的是。这辆坦克反复射击。在动对静靶的射击中连续开了6炮。全部命中靶心。刘明禁不住大声叫好。驾驶员的技术果然厉害。在动态射击打出这样的结果简直是惊人的。
演习完毕后。他立刻将坦克手叫道自己身前。表扬一番后询问他是否有什么操作秘诀。这个年轻的坦克手倒是不紧张。面对着一众高官笑道:“其实我射击的时候坦克是处在短停状态的。”
这话一出。大家都吃了一惊。随刘明來视察的包括第九军团的一位参谋。他也是坦克专家。连忙问道:“你的坦克明明是运动。怎么说是短停。”
坦克手说道:“也不是短停。我是利用短停前的滑行状态來打的。也就是驾驶员在听到短停口令时。减下油门。踏下离合器。车辆这时处于滑行状态。待速度低到差不多时。再轻轻的带上制动。这个时间很短。但这时的坦克最平稳。状态甚至比短停还要好。在这一瞬间开火后。未等坦克制动。立即放开离合加速。坦克就可以继续运动。不过这个办法对驾驶员和炮长的要求都是很高的。”
他一说完。在场的人都静了。
高手啊。。真正的高手。
竟然使用这样的办法将运动射击变成了短停射击。要知道短停的命中率比运动至少要高处15个百分点。对动态目标要高出20%以上。如果伊拉克的坦克兵都能做到这一点。就是用T72也可以横扫整个中东了。
刘明不由的想起了当年美国坦克兵的一个测试。几组人员分别使用不同的装备进行射击测试。结果发现最后分数最高的并不是装备最先进的一组。而是人员士气和素质最高的一组。再先进的装备。也需要高素质的人來进行操作。人才是决定战争的核心因素。
“这个方法是谁告诉你的。是你自己研究出來的。”刘明问道。
“报告总司令。是一个教官教给我的。”面对刘明的问话。坦克手敬礼回答道。
“哦。那个教官在哪儿。”里法特连忙问道。这样的人才可得攥在自己手里。千万不能被第九军团挖去。
“我是在塞勒曼战术训练中心学习时学会的。那个人其实也不是教官。他是个俄国士官。叫萨尔曼诺夫。在基地里是给教官打下手的。我跟他吃两次饭。就学了这么一手。我是在T55上学会的。不过我们的萨尔贡机动性能比T55好太多。所以使用起來效果更好。”
刘明心中一动。苏联果然是坦克大国。苏军中卧虎藏龙。奇人异士数不胜数。这个小小的苏联士官身上就有这么好的经验。如果深度发掘出來这些经验窍门可以极大的提高战斗力。就象是玩游戏一样。装备好等级高固然好。但是有时一些窍门经验也大有用处。
刘明立刻对身边的官员指示道:“去把这个萨尔曼诺夫找出來。再通过我们的关系找出那些苏联军中的老士官和优秀士兵。都请來做我们的教官。同时把这些技术窍门都总结起來。印发全军。”
…… ……
苏联俄罗斯联邦共和国。齐斯……
齐斯是鄂木斯克市北方的一个小镇。城镇很小。也沒有什么工业。当地人主要以务农为主。萨尔曼诺夫从军队退役后就回到了这里。这是他的家乡。他成了当地的一名伐木工人。虽然工作很累。收入也不高。但现在生活不易。能有这个工作就很不错了。加上家里还有一块地。种点土豆萝卜之类的。生活倒也过的去。
只是在伐木间歇。他点上一支劣质香烟。吸着回忆自己的过去时。才会感到有些惆怅和空虚。
他忘不了自己8年的军队服役生涯。忘不了那些钢铁战车的轰鸣。那些熟悉的油烟味道。忘不了那震天动地、踏平山岳、横扫万里的气势。想起來。自己最好的时光应该是在伊拉克给教官打下手的那阵子吧。。即使在军队里。萨尔曼诺夫也不是一个引人瞩目的人。但是在那个训练基地里。热情的伊拉克学员着实满足了他的虚荣心。
每天都有人请他吃饭。每天都有人给他递烟。而且不是什么烂货。而是万宝路和三五烟。那里的收入也比自己在军队里拿的高得多。跟现在更是天差地别。那里还有一些连苏联都沒有的新式装备。如果真的能留在那里。该有多好。萨尔曼诺夫抬起头來。看着碧空如洗的蓝天。苦笑着摇了摇头。
这个时候儿。就听见不远处响起了农场干事罗科夫熟悉地大嗓门:“萨尔曼诺夫。你跑到那里去了。有人找你。。”
萨尔曼诺夫一愣。站了起來。大声喊道:“我在这里。。谁找我。”
他远远看去。见罗科夫骑着马领着几个人向这边走來。走到近前几个人纷纷下马。当先一人问道:“你就是萨尔曼诺夫。苏联第12集团军56师士官。”
“是的。我就是。” 萨尔曼诺夫惊讶的回答道。
他的耳边响起了令他不敢相信的声音:“我是伊拉克外交官员卡尔纳。如果您愿意的话。我们将提供优厚的待遇请您到伊拉克去担任教官。”
“我。我只是一个士官。一个士兵。我连中学都沒有毕业……” 萨尔曼诺夫实在不敢相信。
“我们要的是优秀的坦克教官。不是大学教授。” 卡尔纳微笑着走到他身前。说:“坦克和军营才是适合您的地方。”
…… ……
伊拉克的搜集行动取得巨大效果。大约2000名郁郁不得志的苏联士官和老兵被请到了伊拉克。这些人虽然学历不高。也沒有什么职务。但却是自己所在领域的绝对精英。他们对自己的那套东西都玩的很透。并有着独到的招数。这些人的到來。极大的加强了伊拉克军队对苏制武器的使用水平。
尤其是一个叫杨格维奇的士官用伊拉克人提供的材料自己制作了一个大功率的电子管干扰机。竟然干扰了鼎鼎大名的AN/TPQ-37炮兵定位雷达。虽然干扰时断时续。还有待改进。但这已经让所有人都吃了一惊。要知道AN/TPQ-37抗干扰性是极为强悍的。中**队曾经对其进行试验。开动自己的大型干扰装备却依然无法干扰其工作。直到移动到50米的距离内才干扰成功。
对于炮兵对抗來说。距离低于5公里就已经沒有任何战术价值了。所以杨格维奇的这个干扰机立刻引起了伊拉克军方的密切注意。伊拉克军事科学院的专家迅速赶來。将这个干扰机和杨格维奇一起带回。他们将在此基础上。在VI的帮助下开发真正的全频率干扰机。
<看全文字无错首发小说,(),您的最佳选择!>,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伊拉克风云》,方便以后阅读伊拉克风云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