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三国曹丕传 第三十七章 风俗

本章节来自于 三国曹丕传 http://www.lishu123.com/72/72322/
    “成个婚而已,何须搞得这般繁琐!”我揉着发胀的脑门,向陈群郁闷的说道。(抗战王牌军

    我承认我还是小看了大汉婚俗的繁琐。父亲让陈群教导我礼义,我开始的时候还不以为然,认为这不过是走个过场而已,但是陈群让我见识到了什么叫做“繁文缛节”,什么叫做“糜费奢侈”,一番程序和礼仪讲解下了,顿时把我“击倒”了。

    这只是我在吐苦水,没指望陈群会给我什么像样的回答,没想到他却一本正经的说道:“《礼记》有云:昏姻合两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故而婚姻是事关两个家族承前启后的大事,岂能不用重礼?”

    这家伙,居然把《礼记》都搬了出来,用以回答我的随口抱怨,真是正经的可以!如果是吴质,多半会符合于我,和我一起“讨伐”这可恶的狗屁婚俗;要是荀缉定然会不留情面的嘲弄我一番。但是陈群到底是陈群啊,不论什么时候他都会讲出一番道理来。(护界仙王

    我坐到塌上,端起一盏****饮下,滋润一下胸中的燥热,而后问道:“既是《礼记》有此说法,是否先秦之时也是如此?”

    “这却不然。”他依旧极有耐心的解说道,“先秦之时民风纯朴,那时婚字做黄昏的昏,乃是指嫁娶要在黄昏之后举行,不行礼,不庆贺,只需男方亲自驾着马车把新妇接到家中既可。”

    “这倒省事。”我笑道。

    本来嘛,成婚就是一男一女的私事,就是娶正妻,也只需把名份定下来便可,何必非要把事情弄的那么复杂,把两家人都搞得人仰马翻,不得安宁。

    陈群捻着下颌的胡须,微笑着说:“这倒不是为了贪图省事,而是古人以为昏姻乃是舅姑将家室之权交付新妇,其子正盛,而双亲却已老去,为了以示哀伤,故而不用庆贺,要静悄悄的举办。(从零开始)”

    “如此说来,这是出于孝道啊。”我点点头,接着问道,“大汉以孝道立国,这一点何不承袭前制?”

    大汉标榜孝道,而且皇帝以身作则,帝号之前加上一个孝字的皇帝才是好皇帝,如孝文皇帝、孝景皇帝、孝武皇帝等等。而察举选官之时,更是将孝做为最重要的一个标准,常科之中的“孝廉”便是举荐风评中的孝子为官。当然,这也仅仅是标榜而已,谁都知道,大汉的皇帝陛下们和他们的母后斗的是最激烈的,宦官和外戚之争就是由此而来。而所谓孝廉,其中的迕逆之辈也不在少数,民间有“举孝廉,父别居”的说法。所谓以孝立国,不过是欺人之谈罢了。

    陈群向我展示了他的渊博,应声答道:“说起来这还和高祖陛下有关。高皇帝得天下后,有感自秦末战祸之下,百姓流离,生民涂炭,全天下的人口只有秦全盛之时的四之一也,故而下令鼓励生育。(帝凰:神医弃妃)当时规定,民间但凡有产子者,免除其家两年之赋税和劳役。此令一出,百姓踊跃成婚,男方喜迎,女家欢送,以为喜庆,亲朋俱来道贺。渐渐的就成了风俗。”

    原来这个风俗的由来要追溯到汉初,到如今已有四百余年之久。但是我觉得陈群刻意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儒家在这里面起到的作用。百姓喜庆怎会演变出这么多的礼节出来?而这些礼节中明显的透漏出儒家的重礼、重孝的思想,这定是武帝尊儒以来,儒家的思想浸入到民风民俗中才形成的规矩。可笑同样一个孝字,前后居然会延伸出两种截然不同的习俗来,而且都还能引经据典的自圆其说。

    喜庆我不反对,但是繁文缛节就让人讨厌了。我皱着眉头说道:“当今天下,人口锐减之甚不亚于汉初,鼓励生育是应该的,但是何须如此糜费?把有限的钱财用以恢复生产岂非更好?”

    “婚丧嫁娶之奢靡之风确是一大弊病。(专宠帅殿下)”陈群叹息着说道,“百姓俱都以攀比为荣,空费钱财。一场丧事、婚事下来,破家者不知凡几。和帝陛下之时,朝廷就曾颁布政令,厉行节俭。可是风俗难移,终成空文而已!”

    这就是我讨厌后汉的原因,这就是个无能的朝廷!

    把责任推倒百姓身上,说什么风俗难移,这不过更加彰显出了他们的无能罢了!用一国之公器尚不能将国策推行到地方,这样的朝廷对地方有何控制力可言?华夏的普通百姓历来都是最顺从的,只要不是太过离谱的政令传达下去,他们不可能不遵从,如此可见带头反对朝廷政令的都是些什么东西?

    一个国家最大的敌人永远都不是普通百姓,而是那些将财富掌于手中的家伙!

    当然这话我能对吴质说,甚至能对荀缉说,却不能对陈群说。(超级神警)他毕竟是荀彧的女婿,一个彻头彻尾的被儒学浸淫的人,我可以把他当做朋友,却绝不能把他当做知己。

    说起荀缉,我倒有些想念起他来了。

    他如今还在许昌,解决他和他的父亲荀攸之间的矛盾。

    他想出仕,必须得到荀攸的首肯,否则他始终也只能像以前一样被呵护在家宅之中。以荀攸对他的关爱来说,想要说服他绝非易事。但是他却显得颇为自信,对我说这一点完全不需要我为他操心,他有把握说服他的父亲。可是荀攸自从随父亲回许昌后,荀缉就再也没有来找过我,只在我来谯县之前给我送了一封信。在信中他说这一次父亲在谯县休整大军必然不会长久,只在数月之间,北方局势就会大变,建功立业就在眼前,到那时他定然会前来和我相会。

    这家伙的目光真的很敏锐。北方的局势肯定会有大变,因为就在今年,袁绍的寿命就要走到尽头了。他接受不了被他瞧不起的父亲接连击败,手创的基业面临崩塌的现实,在回到邺城后已经一病不起了。只要他死了,他的那些个儿子们就会像狗抢骨头一样争抢他留下的家业。到那时就是父亲发兵扫平河北之时,也是我建功立业的最好时机。

    往后数年便是父亲以狂飙突进之势迅速扩充地盘和实力,一举统一北方之时,他的事业将会在这几年当中达到顶峰,底定可以统一天下的基础。

    对于将要到来的这场将父亲的事业推向巅峰的战争,我真是万分的期待!

    “长文,你说如今北方的局势眼看就要风云变幻,父亲为何还有闲情给我大办婚事?”我问陈群了一个我憋了很久的问题。

    陈群呵呵笑道:“这有何不解之处?以我的愚见,无外乎是两个目的。一者是示人以从容,即便是外面风云变幻,主公仍有余闲在这里给公子大办婚事,展示了强大的信心和行有余力;二者是为了安抚人心,谯县百姓为主公的大业死伤无数,主公虽然下令安抚,给予各种优待,还需用一场盛大的庆典让百姓看到曹家和谯县百姓依然是亲密的乡党,借助公子和谯县任家的婚事大肆庆贺一番,岂非一举两得?”

    我顿时恍然大悟,我的婚事只不过是父亲做给别人看的一场戏而已。继而我又想到父亲很可能还有另外一个意图是陈群没有看破的,或者说他看破了却不愿意明说,那就是借用这场和世家豪族的联姻,并用足够的重视让天下的世家看到曹家并不是他们的敌人,是可以让他们投靠并效力的。

    就像父亲前年和我说过的那样,当今优秀的人才几乎都出身于世家之中,就像荀彧、荀攸、刘晔、钟繇、程昱、董昭、陈群这些人都是世代官宦的人家出身,哪怕我心中再怎么看不惯世家豪族也不得不承认这些人乃是父亲事业不可或缺的重要助力。而河北之地更是聚集了许多了不起的人才,他们同样的大多出身世家豪族,父亲想要快速的扫平河北必须取得他们的支持,赢得他们的好感,至少不让他们反感,如此他们才会在袁绍死后,抛弃已是明日黄花的袁家,倒向我方。

    如果用一场盛大的婚礼可以达到这些目的的话,奢侈一下又有何妨?这就是像我这样出身的人所必需面对的,有关于我们没有什么事情的目的是纯粹的,都带着功利的目的,婚姻更是如此。

    无需不甘,也无需觉得不自由,这就是为了权势所必需付出的代价。

    这场戏看来我必须要演好!

    “长文,咱们来演练一番,那一天我要做一个完美无缺的新郎。”我抖擞精神,站起来对陈群说道。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张渔的小说三国曹丕传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三国曹丕传最新章节三国曹丕传全文阅读三国曹丕传5200三国曹丕传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张渔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