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小说阅读尽在()!!!!!!!!!,!!!!!
要想和孩子沟通,就必须学会倾听。(
重生女王倾天下)【】倾听是和孩子有效沟通的前提。不会或者不知道倾听,也就不知道孩子究竟在想什么,连孩子想什么都不知道,何谈沟通?
――(中国)周弘
【经典事例】
敏敏今年上小学2年级,每天上学放学都是妈妈接送。可是最近妈妈工作很忙,每天早出晚归,不仅没时间陪她聊天,连接送她上学下学的任务也交给奶奶来负责。
一天早上起来,敏敏问妈妈:“妈妈,今天你能送我吗?”
妈妈说:“妈妈要赶着去上班,奶奶送你,听话啊!”
敏敏听了,撅着嘴:“不,我要妈妈送。”见妈妈不理她了,她就吵闹起来:“妈妈听我说,妈妈听我说……”
妈妈应和着“好”,但仍忙着自己的事情,这时,敏敏生气地说:“妈妈,你看着我,听我说。”
妈妈无奈,坐到敏敏的床边,睁大眼睛望着她。
这时,敏敏扑上来,吻了妈妈一下,然后用祈求的眼神望着妈妈:“妈妈,你去吧!但是晚上可以早一点回来吗?”
妈妈听了,笑了笑:“好”。
【智慧点拨】
父母有没有留意过,自己的孩子也曾像敏敏那样,重复无数遍“妈妈,听我说”,其实那是孩子在祈求父母倾听。曾几何时,孩子也学会了观察父母是否认真倾听,而自己的敷衍换来的是孩子的抗议,要求“妈妈,看着我”事实上,他需要的只是父母的陪伴、父母的倾听。
如果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只顾忙工作,没有留意孩子的这些行为。渐渐地,孩子的话会越来越少,亲子间的沟通越来越少,隔阂也越来越深。当父母意识到应该和孩子谈谈心的时候,恐怕此刻孩子的心门就没那么容易打开了。同时,孩子也会面对来自朋友间的困扰、学业的担忧,他同样希望能将这些困惑、痛苦、迷茫表达出来,而父母理所当然应该成为他第一个宣泄的出口,让他信赖和依靠。
所以,父母平时再忙,也要多抽出时间来听一听孩子的心声,不要等到亲子关系达到对立的境地,再后悔当初的疏忽。
【参考建议】
孩子在学校生活了一天,回到家里,希望快乐有人分享,困惑有人解答,烦恼有人倾听,愤怒向人宣泄。父母当然是他最值得信任的对象,所以再忙,也要抽出时间来认真地听孩子诉说,让他知道父母关心他,以增强他的安全感。
1.站在孩子的角度,才会更了解他。
孩子的思想比较单纯,也比较幼稚,有些在大人看来很简单的事情,对他来说很重要。所以,父母要学会换位思考,不能把自己的观念强加在孩子的身上,要多站在他的角度想问题,这样才能打开他的心门,更深入了解他的心理。
2.善于倾听孩子的委屈。
孩子受了委屈,希望父母能够倾听他的诉说,理解他的心情,所以,父母一定要细心,不能忽略孩子的消极情绪,要引导他表达委屈,并在化解委屈的过程中,让他慢慢学会判断和思考,逐渐培养他冷静思考的健康心态。(
不败战神)
此外,哭泣是最好的发泄方式,父母要允许孩子哭,必要时给他安慰。切忌斥责他“不许哭”,这样反而让他的哭闹变本加厉,也更不愿意向父母敞开心扉。
3.倾听孩子的“胡说八道”。
孩子是天真无邪的,他所观察和感受到的世界与大人不同,因此,他所说的话会很独特、很新奇。也许在大人眼里看来是“胡说八道”,但其中却包含了孩子的智慧和想象。所以,“胡说八道”是孩子创新的开始,父母要善于倾听他“胡说八道”,鼓励孩子大胆打断孩子的话;适当地重复或转述他的话,让他知道父母已经认同并理解他的感受;待孩子冷静下来后,再给他提供忠告和建议……
§§§11.正确对待“叛逆”的孩子
对待孩子的叛逆,人们往往想着怎么去改变,而实际上叛逆中往往有极其宝贵的品质,如**的眼光、真理的追求、独特的创造、鲜明的个性等等,所以能够把叛逆中的宝贵品质发现和尊重,才是真正的教育。也只有这样做,才能改掉孩子叛逆中的劣质。
――(中国)孙云晓
【经典事例】
邢超上初中3年级,喜欢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可是爸爸怕他耽误学习,就禁止他“玩电脑”。同时,还要求他每天做一定量的作业和练习题。
邢超对爸爸的这种约束非常不满,为了表达不满,他故意不完成作业,上课时看课外书,成绩一落千丈。爸爸对儿子的这种行为很生气,训斥他“不争气,自甘堕落”。可是,每当看到爸爸如此生气,邢超却一副得意的样子,犹如打了胜仗一般。
后来,妈妈主动找儿子聊天,才知道孩子是在用成绩下降的行为,反抗爸爸的**。后来,妈妈帮他分析利弊,给孩子讲明道理。母子最终二人还达成协议:平时不能玩电脑,周末可以玩儿两个小时。
从此,邢超不再有逆反情绪,成绩很快又提高了。
【智慧点拨】
邢超的爸爸没有跟孩子做很好的沟通就擅自主张让孩子做额外的作业和练习,而孩子因为不满,所以他不仅不按父母说的去做,还采取报复手段,故意不学习。显然,爸爸的处理方式有些不妥,孩子如果能够利用电脑查阅学习资料的话,爸爸应该高兴;即使孩子是玩网络游戏,上网聊天,爸爸也不能简单地限制他。而妈妈的及时沟通,解开了孩子的心结。所以,父母一定要多和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心理。
有些父母反映,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管教了,不仅听不进父母的话,说多了还嫌烦;稍有不如意,就乱发脾气;放学回家,门一关,基本不聊学校里发生的事。其实,这些都是叛逆心理在孩子身上的具体表现。
事实上,叛逆是孩子青春期阶段的主要特点,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生理和心理都发生着巨大变化,表现为成人感、**感增强。他逐渐有自己的想法,对很多事情都不服,并且喜欢表达自己的观点。
如果父母不了解孩子这个时期的特点,盲目地认为他叛逆,不懂事,甚至学坏了,孩子可能有一天真的就变坏了。所以,父母要认清这些现象,不要对孩子抱有成见,应正确对待他特殊时期的心理变化,多和他交流,这些心理都是可以削弱的。总之,父母只要秉承一条原则:以理服人,叛逆期的孩子反而更容易教。
【参考建议】
孩子的叛逆心理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坦然接受,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和立场与他倾心交谈,找出产生叛逆的原因,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总能达成共识。(
黛玉你好)
1.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
孩子出现逆反心理除了和其心理发育特点有关系外,也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密切的联系,管教**和无原则让步都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比如,父母喜欢用命令的口吻要求孩子,可能刚开始时孩子会顺从,但是时间久了,不满情绪越积越深,爆发之后,就会出现和父母顶嘴,做出与父母的意愿背道而驰的行为来。所以,父母要少用命令,多用商量的口吻与孩子交谈。
同时,父母的行为和知识要能让孩子信服,自己要先做到后,再教孩子做到。比如要求孩子每天做到看电视不能超过1个小时,自己要先做到;让孩子每天睡觉前要刷牙,自己也要做到,这样他才更愿意听从父母的建议。
此外,正所谓“慎于始”,教育孩子要趁早,对于一些原则性的问题,父母要早纠正,以免长大后再纠正,孩子会出现逆反情绪。
2.不和叛逆的孩子较劲。
心态平和是与孩子沟通的前提,尤其是孩子不服从管教,或者做出有悖常理的行为时,父母一定要提醒自己保持冷静。因为孩子思想比较不成熟,产生叛逆心理时,很难控制好自己言语和行为。如果这个时侯父母高声训斥或严厉指责,只会让孩子的逆反情绪更高涨,甚至走入极端。所以,父母要用冷静的态度应对孩子的消极情绪,不和正在气头上的孩子较劲,等他冷静下来后,再做进一步的沟通。
3.不压制孩子的思想。
父母不要盲目放大孩子的叛逆行为,对于一些求异思维和鲜明的个性就盲目压制,担心让步会让他走上歧途。事实上,压制只会让孩子更坚持己见。事实上,随着孩子的长高和成熟,一些行为是他成长过程中很平常的事。父母只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他的这些行为,接受其变化,进行必要的爱心疏导就可以了。
4.批评孩子要有艺术性。
对于孩子的叛逆行为,父母要试着分析孩子的语言和行为,找出症结所在,从而采用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教育孩子时,父母要表现出关心,不要夸大事实,应就事论事。批评要具体,明确指出哪些行为不对,给他正确的做法做参考,但切忌说伤害他人格的话。
此外,对于一些特殊问题,如早恋、迷恋网络游戏等,父母应用冷静、理智换取孩子明智的选择。要对其进行有情、有理、有据的说服和劝导,让孩子自己去思考,也可以引用一些具体的事例改变他不成熟的思维,但一定要尊重其感情和人格。
【金玉良言】
和谐的家庭环境是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父母感情不和或经常吵架是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的罪魁祸首。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孩子的心理会受伤害,会对父母产生厌恶情绪,对家庭也会有失望感,所以他会用逃避和逆反让自己解脱。因此,父母应努力为孩子营造一个快乐的家庭氛围。
§§§12.多抽点时间陪陪孩子
当一个人只有很有限的时间供自己支配时,他自然会花在最需要的地方。不管我怎么忙、怎么累、怎么不舒服,我总要抽出一些时间和我的儿子一块儿玩,一块儿读书。
――(印度)甘地夫人
【经典事例】
已经很晚了,父亲拖着疲惫身体回到了家。(
玄影邪少)可是,5岁的儿子还没有休息,正倚靠着门望着他。父亲皱着眉头说:“你怎么还不睡觉?”
“爸爸,请问您1小时可以赚多少钱?”儿子轻声问道。
父亲有些莫名其妙,但还是告诉儿子:“赚20美元。”
“哦,”儿子低下了头,接着又说,“爸爸,您可以借给我10美元吗?”
父亲有些生气,冲着孩子喊道:“你要钱是买玩具吧!赶紧睡觉去,你知道我每天工作多么辛苦吗?”
看到父亲生气了,儿子乖乖地回到自己的房间。一会儿,父亲悄悄地走进儿子的房间说:“我刚才对你太凶了,因为工作,今天情绪不太好,很抱歉冲你发火。这是你要的10美元。”
“爸爸,谢谢你。”儿子接过钱,欢呼着又从枕头下舀出一些皱巴巴的零钱,慢慢地数。父亲有些纳闷。数完后,儿子高兴地说:“爸爸,我现在有20美元了,我想向您买1个小时的时间可以吗?明天请您早一点回家,我想和您一起吃晚餐。”
【智慧点拨】
现代社会竞争非常激烈,长期处于高度竞争状态之下,工作自然会对身心造成重压。许多父母都一头扎进职场,忙着工作,忙着充电,忙着竞争,忙着赚钱,陪孩子的时间越来越少,也很少有父母愿意在家陪伴孩子的成长。
有这样一个呼吁父母抽时间多陪孩子的公益广告:一个小女孩在学校得了奖状感到非常高兴,她想等爸爸回家,一起分享她的喜悦。可是,爸爸左等不来,右等还是不来,她睡了一觉爸爸还没有回来,最后,小女孩委屈地哭了起来……
调查表明,舍得在孩子身上花钱而没时间陪孩子是许多家庭的通病。有父母说:这也是为了孩子啊!就是为了让孩子生活得更好啊!然而,当父母们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工作上,口口声声说一切努力都是为了孩子时,给孩子的只能是物质上的丰足。试想,当孩子因为缺乏父母的爱,缺乏家庭教育而走上邪路时,此时有再多的钱又有什么用呢?
有人说,今天的孩子是幸运的又是不幸的。幸运是因为他们从不缺衣少穿,各种各样的好吃的、好玩的样样都不少;之所以不幸,是因为他们都是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的陪伴,父母也没有时间多陪陪他们。实际上,孩子的心灵是孤独寂寞的。
教育研究表明,在孩子的幼年乃至青少年时期,如果缺乏与父母交流这个重要的环节,他对现实世界的规范、价值观就将得不到正确的引导,会造成他对现实的不适应,同时在个性成长上容易造成自我封闭和过分强调个性这两个极端。
可见,对孩子来说,物质的丰足固然重要,但父母与孩子精神上的支撑与交流也异常关键。童年无法重新再来,父母能做的,就是珍惜现在的拥有,多陪陪孩子,在孩子的欢笑中父母会获得无穷的乐趣。还有什么比这更有意义,更让人感到快乐的事呢?
【参考建议】
父母总是有各种理由说明自己有多忙,有多么爱孩子,其实,爱孩子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多陪伴孩子。
1.平常就要多陪伴孩子
人的社会角色是多面性的,面对孩子时,你就是父母。不管你是做什么工作的,都没有理由不陪伴孩子成长。如果你逃避这个责任,就是不称职的父母。
有很多父母时刻处于矛盾中,一方面认为工作很重要,一方面还惦记孩子是否孤独。(
庶女为后)其实,工作永远也不会一次完成,但可以陪伴孩子成长的时光却一天天减少。不让自己再这样无头绪地忙碌下去了,在平时,一定要把时间分出一些来给孩子,与孩子一起成长。
2.多和孩子出去玩
google全球副总裁李开复曾呼吁:“中国的家长,多陪陪孩子,无论多么忙,都要和孩子一起玩,平等的谈心。”除了平日多抽时间和孩子感受家庭生活的温馨外,父母最好能多陪孩子一起到户外去运动,可以去公园、野营、郊游、博物馆或展览馆,也可以在假期带孩子去祖国各地走走。
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可以让他领略大自然风光,丰富他的知识和想象力,培养他热爱自然的情感。在这样的活动中,孩子不仅会得到大自然的熏陶,与父母的关系也会更加融洽。
3.陪伴孩子要用真心
陪伴孩子不仅仅要求父母的人与孩子在一起,而且要求父母的“心”和孩子在一起,千万不要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
父母好不容易在家,孩子会兴奋地和父母说自己在学校的开心事,如果此时父母对孩子的话“嗯嗯啊啊”地应付,就会伤害孩子的心,造成亲子隔阂。而父母却以为自己是在“陪”孩子,其实还不如直接告诉孩子:“爸爸今天很累,等爸爸休息一下咱们再聊好吗?”这样反而会得到孩子的认同,也让孩子感到自己受到了尊重,他也会更加尊重父母。
所以说,陪伴孩子是积极主动而非被动的行为。其实,孩子的要求很简单,只要父母陪陪他而已,父母还有什么理由不用真心来陪伴孩子呢?
4.尽量不与孩子长时间分开
一项对千余名6岁以下孩子进行的调查发现,有近40%的孩子与老人和保姆生活,每天与父母相聚的时间不到两小时。还有很多年轻父母,直接把孩子放在父母家,以为老人会把孩子照顾好。其实,隔代抚育有很多弊端。第一,孩子很娇气,极易成为“小公主”、“小皇帝”;第二,孩子与父母不亲近,不利于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第三,忽视对孩子的教育。
父母与孩子长时间分离很不妥,尽量把孩子留在身边。人生就是一个个选择,就看我们更注重什么。钱可以再挣,但如果父母在孩子的成长最佳期不在他身边,很可能会留下遗憾。
【金玉良言】
孩子能够身心健康发展,是每位父母最希望看到的事情。可是,世界上没有不耕耘就收获的事,父母的关注陪伴与孩子的健康成长息息相关,是孩子不可取代的精神“营养”,这是物质生活的富足所不能代蘀的。
§§第二章 学会真正尊重孩子
§§§13.尊重孩子的人格尊严
父母如果想与孩子顺畅地沟通,就一定要学会尊重孩子。而尊重孩子的前提,就是要认识到孩子也是**的人,也有自己的尊严,而且他的尊严与成人的一样,是不允许他人践踏的。父母只有真正关心孩子的尊严感,才能使孩子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家庭教育的核心之一,就是让孩子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只有尊重孩子,孩子才能学会尊重他人。其实,人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你说的事情能让我内心满足,我就会愿意听你的,否则为什么要听呢?孩子如果感觉到父母在尊重他,他就乐于听父母的话;相反,如果他感觉不到父母的尊重,他就会很反感,当然也不会把父母的话听进耳朵里去。
尊重孩子的人格,孩子便学会尊重人。在家里,要从小就把孩子当作**的社会人来养育。(
重生之女首富)这样培育出来的孩子,走上社会便能够成为**的社会人,并具有“后生可畏”的劲头。
――(日本)池田大作
【经典事例】
7岁的女儿喜欢画国画。这天,女儿画了一幅熊猫图,她想要叫妈妈过来一起欣赏她的大作。但也许是她太开心了,离开桌子的时候她碰倒了涮笔的水瓶,水瓶中的污水一下子泼满了整幅画,女儿着急得哭了起来。
闻声赶来的妈妈过来询问情况,女儿哭着说:“妈妈,我的熊猫被毁了,我碰洒了水。我画了好久的,我很喜欢的……”
妈妈却说:“既然是自己的错误,就没有理由抱怨,难过就更没有必要了。既然你能画出第一幅熊猫图,你也一定能画出第二幅来。而且,第二次画得也许会比第一次更好。你不试一试吗?”
女儿听到这里,擦干了眼泪,整理好桌子,重新铺开纸画了起来。不一会儿,女儿举着完成的画作高兴地对妈妈说:“妈妈,我这次加了好多竹子进去,我觉得我画得真的比第一次好了。”妈妈也欣慰地看着女儿和她的画,她也很高兴。毕竟,在7岁这个年龄,能画得如此栩栩如生真的已经很不错了。
【智慧点拨】
有的父母在面对故事中的场景的时候,可能会批评孩子,因为她不细心;或者也有父母会使劲安慰孩子,告诉她她已经成功了,是水瓶所在的位置有问题,不是她的错。而这两种做法,显然都不如那位母亲明智。这位母亲尊重孩子的人格尊严,对于孩子的失误,没有挑剔也没有抱怨,而是给孩子鼓励与引导,她让孩子既认清了错误,又收获了成功的喜悦。
所谓人格,就是人能作为权利、义务主体的资格。而人格尊严,则是指一个人的自尊心以及应当受到他人最起码尊重的权利。而父母若是不尊重孩子的人格尊严,便也是不尊重孩子的权利和义务。其实,父母在尊重孩子的同时,也是在尊重自己。毕竟只有尊重别人的人,才能同时获得别人的尊重。而尊重孩子人格的父母在获得孩子的尊重的同时,也能更好地对孩子开展相关教育。
由此可见,尊重孩子的人格尊严,是让孩子接受良好教育的根本所在。父母对此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参考建议】
孩子的成长是需要父母的教育的,但是这种教育需要建立在尊重孩子的人格尊严基础上。对孩子人格尊严的尊重,才能使孩子自尊,孩子有了自尊才会变得自强。这是父母不能忽视的一个连锁效应。
1.父母要扔掉“成人主义”。
孩子头脑中所理解的世界,是与成人不尽相同的。而父母要想尊重孩子的人格,首先就应该扔掉自己的“成人主义”。
所谓成人主义,就是指父母站在成人立场,用固有的思维方式去分析问题,并且将解决问题的方法强加给孩子,不让他自己去体验;或者以自己的知识经验来评价孩子的所学匮乏,不停地向孩子灌输自以为是的内容,甚至毫不避讳地指出孩子的错误,强迫孩子改正,让他彻底丧失积累知识的机会,等等。父母一定要扔掉成人主义,要用平等的态度去尊重孩子,这样才能获得孩子的尊重,才能为以后的教育铺平道路。
2.对孩子不用处罚式教育。
父母的处罚式教育,是最不尊重孩子人格的表现之一。对于孩子的失败与错误,有些父母总是恶语相加,动用拳脚棍棒,甚至还会有人身或精神上的处罚。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家长在教育上的‘无知’――不学无术和冷酷无情,是家庭教育中最大的悲哀!”不通过观察思考认识孩子的人格尊严,便等同于父母不学无术;而对待孩子的小错误就施以暴力,这样的父母就是冷酷无情。父母处罚式教育所换来的,只能是孩子的逆反心理与叛逆性格。
因此,父母必须要审视自身,改正不合理的态度,并且要丢掉这种处罚式的教育。父母应该首先了解孩子的真实情况,然后才能下结论,而且还要与孩子一起商量出有针对性的对策。这才是尊重孩子人格的做法。
3.对孩子不溺爱。
暴力处罚式的教育是不可取的,而与之相反的溺爱,也同样不是尊重孩子的人格尊严!因为被溺爱,有不少孩子丧失了**的人格,也丧失了责任感,这样的孩子哪里还会受到他人的尊重?又哪里还会有人格尊严的存在?
上小学2年级的肖蒙,放学回家后想吃橘子。于是他嚷着要妈妈帮他剥皮,但妈妈正忙着做饭,就让肖蒙自己动手。肖蒙一见平时百依百顺的妈妈今天不顺着他了,于是开始大吵大闹,还把橘子扔了一地。妈妈刚一说话,肖蒙就开始在地上打滚,怎么劝也不行。妈妈在一旁无奈地叹气,她想,为什么平时对孩子那么疼爱,孩子却一点都不体谅父母呢?
肖蒙母亲的无奈,值得父母去反思。正是她平时对孩子的百依百顺,才导致了孩子这种性格的形成。其实溺爱的本质,就是父母没有将孩子当成一个**的个体去尊重,对孩子的过于疼爱与刻意纵容,让他失去了对生活的理解,也失去了对其他一切事物的认知。
【金玉良言】
孩子是**于这个世界上的,他有自己的人格尊严。因此,父母要尊重孩子**为人的存在。孩子有人格尊严,才能更好地面对生活,更好地与他人相处,更好地为他的未来努力奋斗,他才能成为一个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负责任的有用的人才。
§§§14.尊重孩子的朋友
把孩子当朋友,也要把孩子的朋友当朋友。
――(中国)成佩华
【经典事例】
上小学4年级的楚湘与她的同桌张叶很要好,每天在学校两人都形影不离。楚湘经常邀请张叶来家里一起做作业,或者一起玩耍。两个孩子在一起相处得十分愉快。
但是,一段时间后,楚湘的妈妈突然告诉她,要她不要再和张叶来往了。楚湘不解地问妈妈:“为什么不让我和张叶玩?”
妈妈说:“她学习不好。你看?p>
际钥寄敲床睿愫退黄鹗奔涑ち耍耙不嵬瞬降摹R婢秃湍忝前嗌系募庾由黄鹜妗!?p>
楚湘一听就不高兴了,反驳道:“张叶不就是那么几次考得不好吗?再说了,除了学习,从其他方面来看,她都是个不错的朋友啊!”
妈妈不再听楚湘的辩解,只是留下一句话:“你要是还跟张叶在一起,我就去学校让老师帮你调班级!”
楚湘委屈得掉眼泪,她该怎么跟张叶解释啊?
【智慧点拨】
想必有不少父母都会遇到楚湘这样的情况,而且他们的处理办法应该也与楚湘的母亲相类似。因为他们担忧,孩子都具有很强的模渀性,而且爱玩又是他的天性,一旦他和学习不好的朋友交往,就会影响到他的学习态度,也影响到他的进步与健康成长。但是,尽管父母的担忧听来很有道理,可这种想法却是片面而偏激的,带有功利的味道。
父母要知道,孩子们在一起,除了学习还有许多活动,他们也许是因为兴趣爱好相同,也许是因为脾气秉性类似。父母不应该将孩子的一切都围绕在学习上,也不应该自认为孩子和朋友除了玩耍就不会做别的有意义的事情。孩子们之间也有互相帮助的时候。所以,孩子交朋友应该是广泛的。而且只要是正常的朋友,他们之间的交往与沟通,都能够让孩子有所收获。
所以,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的朋友,并且还要鼓励孩子多建立一些合理的友谊关系。俗语说:“朋友多了路好走。”由此可见,交朋友对于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也是十分重要的。
【参考建议】
孩子需要朋友,孩童时代的友谊都是十分珍贵的。而父母若是因为不尊重孩子的朋友而造成孩子朋友的缺失,这将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极为不利,对于他的未来成长也极为不利。因此,父母应该丢掉旧俗的观念,用新的眼光去看待并尊重孩子的朋友。
1.赏识孩子朋友的优点。
每一个人都有其独特的地方,每一个人也都会有自己的闪光点。孩子有优点,但孩子也有缺点,而有时候孩子的朋友具有的优点,正好是孩子所做不到的。通过朋友间的相互帮助,孩子有可能会改掉缺点。
因此,父母应该善于发现孩子朋友的优点,并且还要赏识他的优点。让孩子知道父母也是欣赏自己的朋友的,而且父母的赏识,也能激起孩子想要努力弥补自身缺点的心理,从而更加努力改善。
当然,要父母赏识孩子朋友的优点,也不是说要舀自己的孩子与别的孩子做比较,更不是借别人的优点来讽刺孩子的缺点。父母也要注意把握好赏识的度。
2.对孩子的朋友要真诚相待。
孩子的朋友都是性格迥异的人,有符合父母心中好朋友要求的孩子,也势必会有父母认为是“坏孩子”的朋友。而有许多父母有这样的一种做法,当孩子将所谓的“坏朋友”介绍给父母的时候,父母表面上对孩子朋友十分客气,而一旦朋友不在孩子身边,父母就会反复告诫孩子要远离这样的人,或者干脆就蛮横地单方面阻止孩子与朋友交往。
父母的如此做法,都是不真诚的表现。父母这种两面派样的做法,不但会影响孩子与朋友间的感情,影响孩子的情绪,更重要的是也会影响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形象。
3.鼓励孩子多交往。
父母鼓励孩子多交往,也是对孩子朋友的尊重。美国心理学家托马斯?伯恩特曾经说过:“一个孩子只有经常和朋友们在一起,才能增进友谊……友谊建立在共同兴趣的基础上。如果你的孩子朋友不多,那么就努力培养他的多种兴趣。这样,在参加共同活动中,可以逐步建立朋友之间的友谊。”
由此可见,让孩子多交一些朋友,可以促进孩子兴趣的培养,也可以锻炼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而对于孩子的新朋友,父母也一样要用尊重的态度去对待。
4.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友谊关系。
对于孩子的朋友,父母既不能“草木皆兵”,将自认为的对孩子没有好处的交际关系全部切断;同时也不能不予理睬,任孩子因为好奇而陷入不恰当的交际圈。所以,父母要帮助孩子建立起正确的友谊关系。
著名教育家谢觉哉曾经在《交朋友的道理》一文中提出:“要交‘益友’,不交‘损友’。”因此,父母要在尊重孩子自身意愿的前提下,有意识地引导孩子的交友原则,让孩子多与品性纯良的人做朋友。而且父母也要告诫孩子,对待朋友要真诚热情、彬彬有礼,同时也要学会宽容,不计较个人得失。
【金玉良言】
赏识尊重孩子,同时也赏识尊重孩子的朋友,这样的父母才会让孩子感觉到被尊重,也感觉到被信任。而且,父母通过尊重孩子的朋友,也能促进孩子之间的友谊和交往,从而促使他们互相学习,互相帮助。
(免费小说阅读尽在略(),我们将一如既往为你提供优质小说。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