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仪作色道:“兄弟莫要妄加猜测,大丈夫当以马革裹尸为荣,岂能做老死儿女手中的打算?郭某儿女虽多,但一生抱负全在征战沙场,一展所学,此心决计不改!”他说到这里,推己及人,便明白叶梦书的意思再难更改,叹口气道:“叶老弟你心意既坚,老哥也没办法,我本是武官,打打杀杀也见得惯了,你却是文弱书生,一路上千万多加小心,莫涉险地。(
挑个王爷做夫君)”
叶梦书见他终究还有担忧之色,忽地一指窗外道:“老哥你看。”
郭子仪向他指点方向看去,原来是几个市井顽童扫开一片积雪,支起陷阱捉鸟。叶梦书道:“冬季捕鸟比春夏秋三季要容易许多,盖因冬日积雪覆盖,谷物稀少,那些麻雀乌鸦秋天没随着鸿雁飞向南方,此刻看到一块巴掌大的空地便已跃跃欲试,再看到一小点玉米高粱,就争先恐后飞下取食,自然做了这些小孩儿的笼中之物。反而是那些鸿雁,秋去春来,冬日在温暖偏远之地栖息避寒,待到春暖花开的时节飞回帝京,享用大片的庄稼谷物。这些鸟儿都是一般双翅能飞,只是所处时机不同,这才命运两异。”
郭子仪默然良久,忽然一拍大腿道:“老弟说的极是,以这天下之大,何必只在一座长安城中挣扎过活,安知四海之中没有更合适的际遇?老哥我也一样,久在京城中消磨打混,只想着天子提拔,直接去做节度使、大将军,一晃十数年不能升迁任用。(
官路红颜)现在想来,若是今后能够外派为官,说不定便有地方军权派下……”
长安城各家卫军之中贵族子弟无数,升迁极难,但天子脚下安乐太平,薪俸待遇又是极高,想要外派做官的人少之又少。郭子仪当局者迷,身边又都是这等胸无大志之辈,十余年间竟是堪不破这点,此刻叶梦书本是用捕鸟的例子来叙述自己的志向,却点破了郭子仪心中的一点迷惘。
这么一来郭子仪对叶梦书出行一事反而十分赞成,只是说道:“盼你一两年内便回长安,咱一对忘年之交再行把酒言欢”叶梦书亦十分动情,答应道:“一两年内一定要回长安看望郭老哥。”
叶梦书别了郭子仪,又想到半年来在长安城结识的朋友,只剩李泌和杜甫两人,便又向落雨庭院行去。谁知管家说李泌去穆御史府上还未回来,叶梦书想起这段时日以来穆天衣重李泌而轻自己,心中不快,心想:“我与李兄君子之交,原本是高山流水,平等论交,但太子也好、穆姑娘也罢,在大家心中李泌都比叶梦书强得多了。(
至高悬赏)如今我又承他许多情谊帮助,对他感激中还有几分羡慕几分嫉妒,既然他恰好不在,那便不见也罢,待到日后我有所成就,报答了他,交往起来才能免于尴尬。”
转身又往严武府上去见杜甫,当日严武对叶梦书并不如何重视,叶梦书也不愿见他,便和杜甫在严府门前说了几句。杜甫听说叶梦书错过春闱,深感惊讶可惜,但他与大诗人李白乃是知交,心想当初李白在长安仕途不畅,一怒之下飘然远去,寄身江湖,这才与自己结识。这位叶贤弟亦是个才华横溢的人,而今稍稍受挫,生出去别处游历的想法自然不足为奇。当下便鼓励了叶梦书几句,二人拱手作别。
回头走了一段路,有个文士匆匆自叶梦书身边经过,叶梦书回头凝望,想起那人姓全,曾在吹花别院里讲述拓拔连城折辱李林甫的故事,如今脸上风尘扑扑,颇有悲苦操劳之色,与当日意气风发、矫情做作的样子大不相同。不禁一叹,想道:“自从制举之后,他也留在京城啦!他连举人的身份也没有,不能参加常举,在这偌大的京城里讨生活,就为了等待下次不知何时召开的制举,真是可怜可叹。”更坚定了自己远游四方的想法。(
极品三太子)
又过了两日,他一身伤病愈发见好,已不再影响日常行动,与梨园别院的管事交接好账目,整理好行囊,着一袭青衫,出得门去。
门外有郭子仪送行,带了不少金银赠他,又牵了一匹骏马与他。叶梦书与郭子仪两个忘年之交意气深重,此时哪里需要再推脱客气?接过银钱马匹,红着眼睛点了点头,牵马负笈,由郭子仪陪着来到城北门边,二人洒泪相别。再次路过明德门时,半年来的光景一一浮现,叶梦书摇了摇头,大步走过。
向前行了半里路,前面便是灞桥,桥边一座长亭,一人白衣如雪,远远拱手致意,竟是李泌。黑盔奴自然跟在他的身边,黑盔黑甲,依旧沉默无言。
叶梦书微微吃惊,但想到认识李泌以来他事事思虑周详,交游的奇人逸士又多,知道自己行程也并不奇怪,惊讶的神色一闪而逝,面露微笑,来到亭中。李泌在亭中早准备好一壶清酒,正是每次屋顶相聚时两人常喝的,叶梦书也老实不客气,二人坐下,对饮一杯,一个不问对方为何不辞而别,一个不问对方如何知晓自己路经此处,只是相视一笑,莫逆于心。(
特工老婆手下留情)
叶梦书道:“我这就要去江湖上游历一番,李兄乃是江湖世家出身,有好去处大可推荐一二。”
李泌道:“由此一路东去,乃是洛阳,武林名门不少,附近更有三大世家中的慕容世家,慕容家少主与我颇有交谊,叶兄大可以前往游玩。”
叶梦书见识过拓拔连城的风采名望,想来与慕容世家与拓拔世家齐名,那里的少主人多半也是个英气逼人的厉害人物。如今自己受够了被人冷落无视的感觉,再不愿被人占尽风头,心想慕容世家自己早晚要去拜会观览,却绝非现在。
李泌见他神色为难,又道:“自洛阳往东南不远,便是少林寺,那是武林大派,武功佛法都颇精擅,叶兄也可前往观览礼拜。”
叶梦书想起在洛阳白马寺与洛林大师辩论佛法的情形,点头道:“多谢李兄告知,我对佛法颇有兴趣,如今又想见识一下江湖人物,少林寺果然是个好去处。(
灵域)”
李泌道:“我虽生在长安,老家离洛阳却不算远,如今祖父双亲都在彼处,叶兄若是路过,可去广武天道庄上探视。”
叶梦书想:“李兄家在长安的宅院名子都是落雨、吹花,颇得文人雅意,谁知老家的庄园却叫做天道庄,果然有些江湖武人的意思。”嘴上则说:“这个自然是要去拜见的。”
这一别不知何日再见,两人把酒谈论,说的就多些。叶梦书问道:“李兄,那位穆姑娘对你颇有情谊,你可知晓?”李泌摇头苦笑,说道:“这个……我是知道一点的,穆姑娘家学渊深,医道武功都很高明,我是高攀不起的。”
叶梦书心想:“原来穆姑娘还有武功在身,这我却没看出来。”
黑盔奴在一旁听到叶梦书问起穆天衣,便看向李泌,待李泌说自己高攀不起的时候,握剑的手十分用力,似乎再说“你是李家公子,怎会攀不上她!”
李泌又道:“何况我身子不好,朝不保夕,莫要辜负了人家。”黑盔奴听了,把手放到他背后轻轻拍打。听他说道:“我想穆姑娘对我,不过是少女一时的遐想而已,用不了多久就要淡忘的。”
叶梦书咧咧嘴,心想:“她从好些年前你去她家看病的时候就喜欢上你了,只怕没那么容易忘怀。”但他是个外人,也不好多说。黑盔奴则在李泌背后轻轻疏导气息。
又说了几句话,眼看一壶酒已经见底,叶梦书忽然道:“李兄,我倒有个疑问,自打认识你起便想问了。”
李泌微微一笑:“叶兄但说无妨。”
叶梦书道:“大家都说你幼小时因为一件事情,神童之名遍传天下,倒要请教?”
李泌笑道:“那是我七岁的时候,薄有些名气,天子听说我聪明,便召我入宫。那时他正和燕国公张说下棋,见我进屋,就让张公试试我的才华。”
叶梦书一惊,心想:“这位张说与人并称‘燕许大手笔’,曾做朝廷宰相,那是了不起的大才。”
“张公当时便要我用‘方圆动静’四字作词,我请他为我详细说明,张公就指着棋盘说:‘方若棋盘,圆若棋子,动若棋生,静若棋死’。我那时就大胆说道:‘方若行义,圆若用智,动若骋材,静若得意’,张公便推开棋盘,向天子拜道:‘恭喜天子得一逸才’。”
叶梦书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说道:“李兄那时虽只七岁,这四句话立意却已在张说这位大手笔之上,果然很了不起。只是这四句话意中都在朝堂之上施展才气,李兄高才,多半是个为国操劳之命。”他性好周游,此刻将要远行,心情大好,一扫之前的压抑郁闷,这两句是书人间的玩笑话,李泌自然也不当真,索性顺着他问道:“若是叶兄你来应对,又当如何?”
这时是初春,天气刚有几分转暖的迹象,上午阳光照下,部分积雪融化,流淌过长亭外。叶梦书指指天,指指地,又指向雪水,最后则指向远处连绵山峰的影子,说道:“依我说来,方若大地,圆若青天,动若春水,静若秋山。”李泌抚掌道:“这四句纯是天然景色,却是一派高洁隐士的形象了,正合叶兄远游的情境。”
当下二人举杯,将那一壶清酒饮尽,挥手作别,李泌主仆自回长安,叶梦书上马远去。这一去正是江湖路远,尚不知身寄何处;世事苍凉,更能消几度飘。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