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正文 第一百八十八章 中原大战(三十六)

本章节来自于 穿越之大明永历 http://www.lishu123.com/78/78618/
    tongzhi;后来永历才知道,就在小康熙率军由孟津迂回的时候,远在潼关的王辅臣亲率两万骑兵也同时出发,昼伏夜出,避开明军的探马,悄悄进抵洛阳的北门外,准备对洛阳发起突袭。(一吻成灾:拒嫁天王老公

    而永历下旨处置廖文希的人回到洛阳城内,立刻来到廖文希的软禁之所,却发现廖文希已经不见了,负责看守廖文希的官兵对此却一无所知,根本不知道廖文希怎么消失的。

    张英已经回到洛阳,成为洛阳城内官职最高的官员,他闻之此事,立刻下令全城搜查。大批的明军官兵沿街逐巷、挨家挨户地搜查廖文希的踪迹,引起城内到处都是鸡飞狗跳,一片混乱,使得人们的视线不免的都聚集到了搜查廖文希这件事上。

    就在城内大搜查的时候,驻守于北城的第四军团第五团突然发难,在没有调令的情况下,走出军营,赶往北门要接替原来的守军,守军怀疑有诈,不同意让第五团接管,第五图案骤然发难,以优势兵力夺下了北门,将原来的守军全部杀死。(蒙山军

    第五团是第四军团中为数不多的满建制团,兵力在五千五百人左右,其团长也是刘体纯非常信任的老兄弟,名字叫做曾开虎。

    其人就是在两个月前驻守潼关以东的两个团长之一,因为擅离职守,差点掉了脑袋,只因为刘体纯法外开恩,才留下了性命。前些日子,刘体纯率军进攻潼关,他被留了下来,重新成为一个主力团的团长,从那以后,直到永历御驾亲至洛阳,并没有表现出异常,所以永历和方孝玉很放心地将他和他的部下安置在北门内,以防守北门。

    但是永历和方孝玉百密必有一疏,没有想到洛阳城内的曾开虎早就暗中被廖文希收买,只是这段时间内两人并没有联系。

    廖文希被软禁之后,失去了自=由,但他奸诈似鬼,当永历派来的使者来到他的住处,他就察觉了其中微妙之处,先是制造了攀墙逃跑的迹象,然后钻进了茅房,竟然忍住里边的恶臭,躲进了粪坑之中。等官兵搜查完毕,以为他已经逃出住处,离开这里向外围搜查的时候,他又从粪坑里钻了出来,悄悄潜出住处,躲开巡逻了官兵,跑到了城北曾开虎那里。(永生无罪

    两人见面以后,廖文希甚至来不及换衣服,便说服了曾开虎,发动兵变,第五团全军出动,趁城门的守军不背,夺下北门,而后打开城门,派人出城,找到了躲在二十里之外一片树林中的两万陕军骑兵。

    王辅臣的人马怎么会突然出现在洛阳城外,而且时间刚好赶在明军和满蒙骑兵开战之后,刚开始永历以为这是清军设计的诡计,只是自己不察,中了小康熙的陷阱,导致洛阳空虚,叛徒出卖,使得王辅臣能够乘虚而入,占领了半个洛阳城。

    但是实情却根本不是这么回事,小康熙不过是一个年未弱冠的少年,心智未必能够企及,他的辅臣们也不可能算无遗策,制定如此完美的作战计划。永历思来想去,想到造成今天如此的被动局面,那只能有一个可能,就是早在很久以前,有人便开始算计今天之事了,而且必然有明军高官牵涉其中,甚至整个计划都有可能是自己人针对明军制定的,为的就是消灭河南的所有明军。

    如此推算,又是廖文希嫌疑最大,现今廖文希与第五团反叛,肯定已经得到了王辅臣的庇护,再想捉拿他,短时之内不可能完成,此事只能从长计议。(地狱老师之朱雀

    王辅臣的两万骑兵已经全部入城,占领了城中心的知府衙门,城内的明军兵力与陕军相当,仓促之间分别驻守于其他几个城门的明军难以形成合力,还有被陕军各个击破的危险,所以永历才下令方孝玉立刻领军轻装回城,而自己则与毛八重护送炮队,随后再进城。

    好在此地距离洛阳南门并不算太远,只有七八里地,大炮也有骡马牵引,虽然速度较慢,全军将士尽力快些行军,不断地抽打着骡马,争取快些进城。

    小村以东的满蒙骑兵起初并没有发现明军撤离小村,等到洛阳城中传出嘶喊声,才被他们的游骑探知,回报给小皇帝,接着满蒙骑兵才起兵追赶,不过此时永历已经领军快要入城,他们已然追之不及。

    方孝玉入城之后,并没有马上率军迎击入城的陕军,而是截住几个从城内逃过来的溃兵,大喝道:“来人,将这几个逃兵拿下!”

    话音刚落,过去十几个亲兵就要擒拿逃兵,这几个逃兵本来是慌不择路跑到南门,却倒霉遇到了回城的方孝玉,按照大明军律,擅自逃跑者是要处斩的,所以这几个逃跑急忙跪下,哀求饶其性命。(鉴宝风云

    方孝玉治军极严,此时正是生死存亡之时,他绝对不会手下留情,否则军心动摇,对战不利。

    但是方孝玉还有事情需要问明,故此指着逃兵中的最小的一个说道:“把他留下,其余的都按逃兵治罪处置!”

    军令如山,命令一下,亲兵们也不管那几个逃兵如何哀嚎求饶,两个拎一个,弄到了街道边缘的空地边,将逃兵们排成一排,然后两人一组,一个站在后边抽刀在手,一个死死地摁住逃兵,刀光一闪,脑袋就搬了家。

    剩下的那个年纪最小的逃兵已经吓得尿了裤子,浑身颤抖匍匐于地,连话都说不出来。

    这时,方孝玉开口问道:“你今年多大?”

    小逃兵哆嗦了一下,这才答道:“回大将军的话,小的今年刚满十六岁!”

    方孝玉点点头,说道:“未及成年,今日可以饶你不死,本官问你,你是从哪里逃过来的?”

    小逃兵答道:“回大将军的话,小的本来是个马夫学徒,以前在马厩那里还曾经见过大帅您呢!”

    “这么说你是从知府衙门逃出来的,那你告诉本官,知府衙门是不是已经落入敌手,还有清军骑兵的兵力如何,东门和西门是否已被清军攻占了?”方孝玉一连提出三个问题。(圣璃三殿下的公主们

    “回将军的话,小的却是从知府衙门逃出来的,就在半个时辰之前,除了衙门内堂还有人在抵抗,其他的地方可能都被清军占领了,清军都是骑兵,有多少人,小的也不清楚,反正我们逃出来的时候,看到整条北大街上都是他们的骑兵,而且有一队人马好像奔这边来了,不过他们被南门的李团长带人截住了,现在可能在苦战,还有小的并不知道东门和西门的情形,求大将军饶命啊——”小逃兵一口气就说了这么多。

    方孝玉点下头,说道:“嗯,本官知道了,不过你私自逃跑,按律当斩,但是本官网开一面,你必须戴罪立功!”说着,回头对自己的亲兵说道:“你们给他一把兵器,让他跟着咱们冲,如果他敢再逃跑,就砍了他!”

    有亲兵给那个小逃兵递过一把钢刀,小逃兵接过后,方孝玉对他说道:“是男人就跟上,别像娘们一样,就知道哭哭啼啼!”

    说完,方孝玉一马当先,率领身后的上万明军沿着南大街向城中心奔去。

    “杀啊,别让他们跑啦,王爷说啦,杀光城内的明军,咱们就可以在城内快活三天,兄弟们,冲啊——”

    “冲啊——杀光他们!”

    “哒哒——哗哗——”马蹄之声如同潮涌一般,向南门这边传来。

    虽然还不能看见陕军的骑兵,但是方孝玉已经感觉到了地面的颤动,他知道即将和陕军遭遇,于是他大喊道:“都停下,列阵,准备迎战!”

    上万明军立刻停止前进,后队甚至还在城外,而前队已经排好了阵型,最前边是上百名长矛手,将街道堵死,而后是上百火枪手,已经装弹完毕,枪口朝上,随时都可以射击。

    不长时间,前头街口先是出现了数百明军官兵,有相互搀扶的,有夺路狂奔的,有留下阻击的,溃不成兵。他们的身后则是黑压压的骑兵,在灰暗的夜色之中,如同一群过街老鼠,向南门方向冲来。

    看到溃兵冲了过来,方孝玉不想让他们将列好的阵型冲夸,大声喊道:“让开道路,弓箭手上房,准备开火——”

    一系列命令传达下去之后,明军有条不紊的开始执行,堵在街道上的官兵纷纷向左右移动两步,在街道中间让出一条并不宽阔的道路。当溃兵跑过来,他们并没有冲击军阵,而是从中间的道路穿了过去。

    溃兵一经通过,前头的明军立刻将道路重新堵死,长矛手半跪在地上,手上的长矛矛杆支在地上,矛尖则指向斜上方。

    长矛手的身后就是火枪兵,当对面的骑兵已经冲到距离不到百步的时候,就听到自己的主帅大吼一声:“预备——开火!”

    “呯,呯——”上百条火舌闪现,顿时街道上冒起一阵白烟,冲天而起。

    “啊——”“咻溜溜——”人和战马的惨叫声此起彼伏,冲在最前边的骑兵遭到了迎头痛击,本来街道并不宽阔,战马奔驰的速度有限,猝然遭到打击之后,栽倒于地的人和战马,立刻将道路堵塞,使后边紧随而来的,来不及停止前进的战马被绊倒,“噗通”“噗通”人马摔倒的声音响起。

    “快退回去,他们有火铳啊!”骑兵中有***喊,可是前头的骑兵根本不可能有转身的回旋余地,很快第二次射击开始了,又一次使几十个骑手在黑暗中中弹,大部分都栽落于马下。

    此时,明军的弓箭手也已经爬上了两侧的房屋,临街的房屋大多是连在一起的,可以由这间房子跳到另一间房子,故此弓箭手们很快就接近了下边的骑兵,能够抵近瞄准,而后射出箭矢。

    “嗖,嗖”弓箭的破空之声,又如雨点般砸落,立刻使本来就晕头转向的骑兵遭到了灭顶之灾,除了少部分后队的骑兵得以转身而逃外,这条街道上的大部分陕军骑兵都损命于此。

    这股骑兵兵力并不多,只有大概五百余骑,方孝玉对这个战果并不满意,毕竟城内的清军可能已经多达两万,要全部清除出去,还需要更大的努力。 阅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朱由榔的小说穿越之大明永历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穿越之大明永历最新章节穿越之大明永历全文阅读穿越之大明永历5200穿越之大明永历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朱由榔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