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枕边书的管理智慧 知人第五(下)
李白曾经感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随着社会的进步,今天的蜀道说不上难了,但知人之难依旧。(庶女妖娆:媚骨生春)m曾经在和很多老板聊天的时候也聊到用人之难,老板们其实也知道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但是这个资源的变量实在是太大了。
近年来在职业hr群里流行一个说法:8后不愿加班、9后不愿上班,也从一定程度上说出了现在企业人力资源方面的困局。
中国的私营企业,曾经依靠人力成本优势笑傲全球,一度我们被全世界称为世界工厂。毫无疑问,无数的企业主在很大程度上是靠这个独有的优势而完成了初期的资本积累。但从8年肇始的人力资源不足在沿海开放第一批的城市中,尤其是外向型加工企业中开始显现,这几年有愈演愈烈之势;加上国家开发中西部的大政方针和国际经济形势的低迷现状,相信之前说过的人力低成本优势一去不返不会是错误判断。(爱丽丝学园之公主的骑)
那么,我们的民营企业曾经的低成本优势中最大的那一项没了,我们用什么去和其他人竞争?
其实,这个问题绕了一圈,还是要回到“人力资源”这个根本。
我不知道213年最成功的国内企业您觉得是谁?我个人首推还是阿里巴巴。其实淘宝的成功,最核心的理由是马云先生对中国人人性的把握能力实在是太到位了。212年淘宝总营业收入达到了一万亿人民币,换句话说就是阿里一年的时间完成了全中国gp的2%(212年gp大数51万亿)!!
什么原因?其实这就是伟人他老人家曾经说过的:人民万岁!!这一万个亿是无数的小微、甚至小小微企业(淘宝无数的卖家)共同熬更守夜、努力奋斗的共同结果,这就是人力资源被用到极致的力量!!确实不得不为他点个“赞”啊。(天价赌神魔手妖女)
由是可知,从现在开始,我们的企业家必须要认真修炼自己的识人、用人能力了,这真的是关乎企业生死存亡的大事情!!
开篇说了这么多,还是要回到这一章——知人第五。
在下半部分我们主要的论述重点,还是放在体察人才的方式方法上面,《反经》在这一章节中也是着墨甚多,上半章我们谈了通过“见微知著”的方法来观察辨识一个人才的为人处世方面的能力。
而下半章节,则主要是希望通过一些经过实践的经典智慧来找寻一些评估、鉴识人才的方法,这些方法广泛采集了中国历史上关于“识人”的一些经典论述,以供各位参考:
第一法:听气,原文:以其声、处其实,气生物、物生有声。(泡妞低手)
声有刚柔清浊,咸发乎声。听其声、察其气,考其所为,皆可知也。
听声,这是一种很有效的知人方法。我们人类主要的交流方式中语言的地位无须赘述,相信大家都有体会,每个人的表达方式、语言习惯、甚至声音高低都和其个人的生活经历、现实状态息息相关;所以这第一个识人的方法就是从语言、声音来辨识对方。
比如声音粗豪、高门大嗓的人,可能就属于比较粗线条,为人爽快不拘小节;如果要用这样的人,可能就要注意在细节上为他们查缺补漏,以避免因为“粗”而导致的细节落实不到位问题。
又如声音平和舒缓,轻言细语的类型,应该属于安详谨慎的类型,注意细节但比较内向,可能不太擅长与人交流;和这类人合作,我们要帮他们拿主意定调子,然后鼓励他们大胆突破勇于尝试。(暗恋密码)
还有声音叽叽喳喳,穿插跳跃的人,总听他再说你都很难插得进话去,这类人属于典型的热心肠但又难于持久类型;用这样的人就要定住主意,取其精华之处(跳跃者往往会有大量的新点子新想法),忽视他们的某些小小纰漏,等待他们的成长。
在实际生活中用心感受总结,相信各位也会在“听气”一法上有良好的收获。
第二法:察色,原文:察色谓心气內蓄,皆可以色取之。夫城智必有难尽(明达)之色,诚仁必有可尊(温柔)之色,诚勇必有难慑(矜奋)之色,诚忠必有可观之色,诚洁必有难污之色,诚贞必有可信之色。质色浩然固以安,伪色曼然乱以烦。(玄灵变)此之谓察色。
有老话说:耳闻不如目睹,还有老话说:听其言、观其行;除去听对方怎么说,还应加上看(观察)对方怎么做。这个观点近年来被广泛运用在许多地方,甚至专门有专著和课程帮助我们了解人类的肢体语言所包含的丰富涵义。甚至有一些观点认为人类的语言构成中,嘴里说的内容只占到3%,而剩下7%的内容都包含在肢体语言中。
去年我了一本叫《fbi教你辩肢体语言》的书,里面的美国前联邦特工更是把这个问题提升到了极高的高度。
感叹之余,我不禁更加敬佩我们中国的先辈们,一千多年前就已经把这个问题提升到了极其精炼的高度,对“人性”的把握确乎神奇也!
而这里所说的“察色”之法,就是对第一法“听气”的补充和完善。
我们都知道如果一个人嘴里在慷慨激昂的同时,眼神却来回漂移,他说的内容真实程度恐怕我们就要打个折扣;或者虽然语言木讷、前言不搭后语,但眼神清澈专注,我们反而可以感受到对方的真诚和用心。
结合人们的语言和肢体动作,确实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他人,从而帮助我们去辨识人才和“知人善用”。
第三法:考志,原文:考志者,谓方与之言,以察其志。其气宽以柔,其色检而不谄,其礼先人,其言后人,每自见其所不足者,是益人也。若好临人以色,高人以气,胜人以言,防其所不足,而废其所不能者,是损人也..
所谓考志,其实是真正能够考量出一个人的关键方面,我建议各位老板们,在您的工作时间中,尽可能挤出多一些的时间用来做和员工沟通这件工作;我不止一次地在培训间隙,和企业员工沟通过程中听到他们在感慨,当年创业的时候,老板和我们的关系可近了,一天忙到晚都和我们在一起,干完活在小地摊上一起吃最便宜的烧烤,一支烟大家每人抽几口..
每当到这样的时候,我总会觉得很感动于这份艰苦创业的激情,但同时也很遗憾于今天有所成就的您不再做这个“带头大哥”的事了,好可惜啊!!
其实我理解您的苦衷,慢慢的企业做大了,责任也就相应越来越大了,要应付和关注的事情越来越多了,确实是忙。还有一个问题是,随着您的成功,您周围的圈子自然也会变化,俗话说得好:老板的朋友也都是老板,打工的朋友往往也是打工的;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无可厚非。
我仅仅是觉得,在您百忙之中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自古事功易、成功难,成功易、终功难,守住一份已经有所成就的事业往往比开创它来得更难!!而真正要守住您的这份来之不易的事业,要靠的最终还是您的员工团队啊。
没有经常性的和员工沟通交流,不能时刻掌握团队中主流思维走向,您怎么去守住这份事业并不断地将它做大做强?之前无数的企业起起落落的例子一直在警示着我们,做一份事业,要依靠一群真正有志向、有毅力的人共同奋斗和荣辱与共。
其实,考志既是考的每位员工,更是考我们老板本人,“知人”上下两章,最重要的关键是:实践是检验人性的唯一标准,“知人知面不知心”相对应的是“日久见人心”,技巧与方法的背后,不变的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一相对普适的规律。在一位努力奋斗的老板身边和背后,一定也会聚集起一大群和他一起奋斗的员工,您觉得呢?
感谢关注,欲知后事如何,静待下回分解】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