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枕边书的管理智慧 反经十三(正与反篇)
原文:
其上贤也,以平教化、正狱讼;
贤者在位、能者在职、泽施于下、
万人怀德;至其衰也、朋党比周、
各推其与、废公趋私、外内相举,
奸人在位、贤者隐处。(重生之妖孽人生)古语曰:
“重朋党则蔽主、争名利则害友、
务欲速则失德也。”
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
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耶?
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
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智
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
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实习天神)”
解说:
老男人一直喜欢一部好莱坞电影《盗火线》,除了因为几个老戏骨飚戏很精彩之外,更重要的是片中凸显了“盗亦有道”这个词汇的真意。印象最深的桥段是演警察的艾尔帕西诺和演大盗的罗伯特德尼罗一起喝咖啡,聊了不少后,德尼罗说:“你不会停止你的工作,而我也不会。除了这个,我不会做别的..”
这段话,很好地诠释了一个“称职”的大盗的人生诉求。当然,影片最后兵胜出而贼失败的大前提是不会错的;可那个定格镜头中两人紧紧握住对方的手、德尼罗缓缓停止呼吸的画面久久徘徊,已成经典。
之前几个分章节分别诠释了仁、义、礼、乐、名、法、刑、赏、知识这些“治理工具”被正、反两面运用所带来的天差地别,由此可以推导出《反经》这一大章节的核心观点——用其道则天下理、用失其道而天下乱。(我真是大明星)
首先来看一个刚刚逝去不久的传奇:
卡拉什尼科夫——一代枪王的谢幕
生平:
米哈伊尔·季莫费耶维奇·卡拉什尼科夫1919年11月1日出生于哈萨克斯坦东南部阿拉木图远郊库里亚的一个小自耕农家庭,是亚历山大·卡拉什尼科夫的第7个孩子。卡拉什尼科夫7岁时入1年制学校,据说他童年时期就喜欢别出心裁搞点小发明。1936年毕业后在土耳其斯坦-西伯利亚铁路的一个部门找到一份工作,不久被提升为技术文书。
1938年,19岁的卡拉什尼科夫应征入伍,在基辅服役。连长察觉到他对所有机器都感兴趣,喜欢钻研技术,因此在完成基本训练科目后,在1939年春天推荐他进军械技工技术训练班学习。www.adidea.net
1939年夏天卡拉什尼科夫被保送到坦克驾驶学校学习,服役期间他设计过一种通过惯性旋转计数原理记录坦克机枪射击子弹数量的装置,又设计过一种坦克油耗计和新履带并获过奖,于是他又在1939年冬被派到列宁格勒工厂,担任他所设计的坦克装置生产的技术指导。
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他曾作为一名坦克指挥官在军队中服役,在1941年1月严重受伤。当卡拉什尼科夫在医院疗伤时,伤员们常在一起谈起前线德国人使用的自动武器。于是有了设计自动武器的念头,他还让护士把医院图书馆所有关于轻武器书籍找来阅,其中一本费德洛夫的著作《轻武器的演进》对他有很大的启发。
回家养伤期间他设计出第一支原准备与当时的ppsh41、pps42/43竞争的冲锋枪,结果名落孙山,但引起了权威机构的注意。他在1943年被推荐进入正规学校并被分配到武器试验场担任技术员。
1944年卡拉什尼科夫根据7。62x39毫米m43中间型威力枪弹设计了一支卡宾枪。(绝世风华之至尊召唤师)他设计的闭锁机构日后成为卡拉什尼科夫系列枪械的核心。在1947年,他在这种卡宾枪的基础上改进了突击步枪,即著名的ak-47,样枪在比较测试中显示了极高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1949年ak-47突击步枪成为苏联军队的制式武器,当年卡拉什尼科夫28岁。卡拉什尼科夫被调到了生产ak-47步枪的伊热夫斯克军工厂,继续设计轻武器,相继开发出一系列的轻武器装备苏联军队。
他改进了ak-47最终定型为akm,并在1959年开始装备苏军。他在akm的基础上发展了一系列班排用机枪,著名的有rpk,还有根据ak-47突击步枪的工作原理所设计的pk通用机枪。在卡拉什尼科夫后期的职业生涯,他设计的ak-74小口径突击步枪以及rpk-74再次成为苏联军队标准制式武器。
自1949年后,卡拉什尼科夫一直在伊热夫斯克工作和居住,他继续为苏联军队设计常规武器。199年,卡拉什尼科夫基本上已经不再研制军用武器,而改为研制猎枪,他在ak步枪的基础上设计了半自动的saiga猎枪,不过伊热夫斯克还是推出了saiga的战斗霰弹枪。(蒙山军)
212年12月25日,俄罗斯枪械设计师米哈伊尔·卡拉什尼科夫的助手说,这位传奇“枪王”因全身无力入院治疗,接受医院重症监护。卡拉什尼科夫现年93岁,患有心脏病,3月起因身体不适而不再工作。
213年12月23日(当地时间),俄罗斯乌德穆尔特共和国总统发言人维克托·丘尔科夫证实,世界名枪ak-47突击步枪发明人米哈伊尔·卡拉什尼科夫于23日病逝,享年94岁。
传奇之枪——ak47
俄罗斯将Аk-47系列步枪及其及制造技术输出到世界各地。由于Аk-47和其改进型令人惊艳的可靠性、结构简单、坚实耐用、物美价廉、使用灵活方便等特点,许多第三世界国家甚至西方国家的军队或者**武装都广泛使用的Аk-47系列步枪。
某些地区冲突的各方都非常乐意使用Аk-47。另外,世界上有许多国家进行了仿制或特许生产,其中包括我国、东德、南斯拉夫、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埃及、古巴、朝鲜等,进入21世纪的今天它仍旧在生产;Аk-47的设计思路也影响了以色列、芬兰、中国等多个国家步兵轻武器设计。
Аk-47系列步枪是使用最广泛的步枪武器之一,其广泛程度在轻武器历史上可能只有毛瑟步枪和柯尔特左轮手枪可以相比;ak-47约生产1亿支,共装备了53个国家的军队,有5个国家把它画到了军徽上,所以卡拉什尼科夫因为Аk系列步枪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使用被誉为“世界枪王”。
相信影迷来说,《战争之王》这部片子一定不会陌生,就本人来说这部电影的两位主角尼古拉斯凯奇和ak47都是经典,于是两者的结合更是好上加好的故事;但也正如片尾的拷问一样,凯奇扮演的主角为的是金钱和美好的生活,而卡拉什尼科夫为的是自己钟爱的国家。
他们为了自己的梦想而付出了一切,但这一切换回了什么呢?
据说卡拉什尼科夫晚年时听记者说起他设计的ak47在全球已经夺去了近7万条生命时,完全沉默了。有时我会想,如果穿越真的能够实现,让他从头再来一次,他会选择什么?
我觉得他还是会选择设计ak47,理由和前面一章对“刀”的那段描述一样,在保家卫国的选项下,其实没有什么好选的。
那么,我的下一个问题是,我们怎么定义这位“枪王”?最伟大的爱国者?还是最伟大的刽子手?突然想起了一位诗人的感叹:正义啊!!多少罪恶以你的名而行!!!
其实这些话不是对卡氏的拷问,而是对我们自己!
每当我们在追求自身利益和感觉的时候,是否有想到过会否干扰或是侵害他人的利益?或者在若干年后,会否伤害到其他人的利益?说这些不是迫害妄想,而是基于一个最简单的事实——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必须要和他人互动才能生存;而社会本身是一个精密的系统,在我们获得利益的同时,必然需要付出相应的代价,这个代价不仅仅是财富而拥有更多的内涵。
别的例子就不举了,只说一点:今天的雾霾污染令无数人感到难受,但因为雾霾污染而决定每周少开一天车的有几位?
其实《反经十三》这一大章节,归根结底是在诠释一件事:不论什么样的管理手段,最终要着落在“人心”上,手段什么的只是技巧,最最重要的还是看我们的“心”希望要做什么、向何处去。
再完美地管理手段,也敌不过一颗“正心”来得有效!只要“心”没错,手段就在那里,用或不用而已..
感谢关注,欲知后事如何,静待下回分解】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