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墙角老槐孤,树洞里窝苦行僧。(
吸血爹地独爱小甜心)
莫问疯子何处来,打油已成四大空。
酒肉穿肠瓜子醉,自古狂禅天成就。
佛门跏趺坐禅定,“受戒”永不露峥嵘。
才来书院门时间不长的神笔一枝梅,就和酒疯子仇打油成了朋友。神笔一枝梅一边喝着酒,就向裱画老杨打听这个疯子的身世来路,老杨就把从儿子那里听来的有关酒疯子故事说给他听,只听的神笔一枝梅眼泪不停地流。(
从零开始)老杨一边叹气,一边擦着嘴、指着身旁摇着尾巴的打酒狗说,酒疯子的老朋友是它,这宠物不是想吃咱碗里的肉,是没见酒疯子仇打油跟着咱一起吃喝,站在空酒瓶子前面惋惜呢。
酒疯子仇打油从长安秦岭以南,一个叫华阳的镇子上来书院门的。来长安之前,他在建在镇上的一家国营小炼钢厂的子弟学校里、当个语文老师。说是子弟学校,倒不如说是一个幼儿园。厂里的职工把自己的娃,无论是才学会走路的,还是都到了十一二岁,该上初中的娃娃们,都往这所小学里送,说白了,他就是看娃的孩子王,顺便再教娃们家识文断字。(
穿越之七天女)二十多几年前,国家这改革大步往市场经济道路上一迈,他这赖以生存的地方小钢厂,由于效率低、又对一里地开外的州河有污染,就停工倒闭了。炼钢厂的职工自谋出路,有的投亲靠友,有的上街做小买卖,靠炸油条,卖豆浆糊口,一千多职工都各奔东西了。厂里的旧车间老材料库房闲的闲,租的租,厂子的厂长和车间主任靠租金过活。可酒疯子仇打油是个白面书生,不但个子大,还特别好面子,他脸皮薄,不会上门求人,问厂长车间主任讨饭吃,干“为五斗米折腰”的事。时间不长,家里的那点积蓄就花光了,老婆也在学校教算术,和酒疯子仇打油一样没了收入,一家三口没米没面,儿子还不满周岁,老婆抱着儿子又哭又闹,这三口之家的日子就过不下去了。(
重生之妖孽人生)“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酒疯子仇打油在屋里就呆待不下去了,整日里在大街上漫无目的地闲逛,家里的老婆还等着他挣钱回家买奶粉呢。起初酒疯子仇打油,每天晚上回家,不管咋说都带些饭馆里的剩饭剩菜,只哄骗老婆说是用自己挣得天天钱买的,没过多长时间,镇上不多的几家食堂饭馆也不让他上门乞讨了。最后一家三口,真是无米下锅了。一天到晚,酒疯子仇打油急得象热锅上的蚂蚁,眼睛都红了!实在没办法了,旁晚回家时,他就捎带脚地从堆放在厂里仓库里的鸡饲料的麻袋里,抓了几把有点既不象苞谷 又有点象麦子的牲畜饲料,带回家煮稀饭喝。厂里仓库堆放的饲料是镇上饲料公司的商品库存,时间不长,饲料经销公司的保管员就发现了问题,派人跟踪,很容易就找到了酒疯子仇打油的家,保管员就把自己的发现,一五一十地汇报给公司经理了。(
俗人回档凤皇)饲料公司的经理误以为酒疯子仇打油偷饲料回家喂鸡呢,于是带上饲料公司的几个人,追上门去破口大骂,侮辱他一家猪狗不如,啥不能偷,连鸡饲料都往家偷,闹得镇上沸沸扬扬得。酒疯子仇打油那时还很好面子,放了谁可以理解,人要一张脸,树活一张皮。饲料公司的人大闹炼钢厂的事,让这一家人门也不敢出了,最后谁也没想到,说起来就让人掉眼泪,他两口子往煮鸡饲料的锅里到了老鼠药,然后抱头痛哭了大半天,还没等眼泪流干,一家三口就喝了这掺着农药的鸡饲料、煮成的稀饭自杀了。第二天邻居发现这一家三口都日上三竿,还没有出门,也听不见娃的哭声,就给镇派出所打电话。(
继承者:纨绔二小姐)。。还好医院抢救及时,酒疯子仇打油活过来了,可遗憾的是酒疯子的妻子和不满周岁的儿子都死了。酒疯子仇打油当时躺在镇卫生院的抢救室里好几次想拔掉鼻子上的输氧管,输液器,他真真正正不想活了!酒疯子仇打油最后还是活过来了,可老鼠药的残余分子留在了他的大脑里,再加上妻死子亡的打击让他成了时常癫狂的疯子。
二十多年前,下岗职工被辱自杀的事还不常有,酒疯子仇打油的悲剧激起了镇上人的义愤,为富不仁的老板逼死人命的事件,让华阳镇镇上的人,不但义愤填膺,还自发地组织起来,声援酒疯子仇打油,闹到最后,义愤的人们竟把饲料公司给砸了。饲料公司迫于当地的群众的压力,又出医疗费,又是赔偿的,但是两条人命和一个家庭,从此在这个世界上就再也不存在了。事后,酒疯子仇打油就从华阳镇上消失了。华阳镇上的人,有的说他死了,有的说,看见酒疯子仇打油在离华阳镇以东五里路的安洛县县城里的火车站的候车大厅里要饭呢,那点儿赔偿款都让他喝酒喝光了。
有一天酒疯子仇打油喝得不省人事,山风一吹,睁开眼睛一看,他把离自己不远,停在铁轨上的一列装煤车当成房子了,不管不顾地爬了上去,然后就呼呼大睡起来。。。,等酒疯子酒醒了,火车已把他拉到了离里安洛县千里之外的长安城了。满身煤黑的酒疯子一路就来到长安城里的书院门,初来乍到的酒疯子,没地方住,没地方吃,只能将就在离碑林不远的卧龙寺后墙根边的老槐树的树洞里。来书院门卧龙寺参禅,拜佛的香客起初以为树洞里昏昏沉沉的酒疯子是个苦行僧,在潜心修行呢,对他也生出了敬意和崇拜之情,所以顺手把装着好吃好喝的塑料袋,路过时,就往树洞里一扔,酒疯子仇打油的衣食住,就在长安卧龙寺边上的老槐树的树洞里给解决了。从此酒疯子知道是长安卧龙寺和长安城里的好心人一直在帮衬着自己,这种半神半人的乞讨生活,酒疯子也觉得能过去。因为酒疯子的心已经死了,而且这颗死了的心,已随着老婆娃一起走了!一个已经连生命都不挂牵的人,真正到了“了无挂碍”的小乘佛国了。天一黑,酒疯子窝在槐树洞里,迷迷瞪瞪地,不知是吟诗、还是念经起来,“卧龙墙角老槐孤,树洞里窝苦行僧。莫问疯子从何来,打油已成四大空。难逢知己酒不醉,自古狂禅天造就。佛门跏趺坐禅定,‘受戒’永不露峥嵘!”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