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书院门 第十五章 元青花

本章节来自于 书院门 http://www.lishu123.com/79/79811/
    贪念不歇欲难停,只伴美女不独行

    乍遇美色无气力,艳影晃眼不分明。(隐世小姐的网游奇缘

    一番**落陷阱,旧瓶新酒泪无声。

    甘霖初尝狼吞肉,无心捡漏小灵通。

    在长安书院门开古玩字画店每年就像向走马灯一样轮换频繁,关张要比开张的多,开张时候那个红红火火,可一开门,三个月不开张,不管谁当老板,屁股底下就像搁着个火盆子一样,坐不住。这家开门不到三个月就关门歇业,门可罗雀的商场失败者,就是一个从内蒙古来书院门正街开古玩店的小老板。由于从开张到关门时间太短,连他的名姓在书院门都没有人知道,所以就叫他蒙古人吧。

    蒙古人大学没考上,在家闲了几年。他爸看他老在家游手好闲的,就每天心发慌,如果宝贝儿子再不出去做点有益于人民的事儿,继续荒废几年,他可能就要成废人了。他爸是内蒙鄂尔多斯市立医院的主治大夫,在他那个医学领域内,全国都有点名气,每个月光是私底下的专家咨询问诊收入,就有近万元人民币。从医的几十年,手里也存几册古籍善本医书,但真正读过却很少,更别说研究了,因为他学的是西医的。他日积月累了许多自己医治好的患者,感谢他,送给他的礼品。(逆乱青春伤不起)这些礼品以古玩字画,工艺品居多,家里再拿出点现金,就在长安书院门正街,为宝贝儿子开了个古玩店。为什么他们大老远跑的,要到长安城开店创业?一是因为书院门全国有名,都快赶上北京琉璃厂了。二是因为长安城里有亲戚,也就是孩子的二叔,他在长安收藏圈子里也是赫赫又名人物,是长安电视台“收藏栏目”的总承包人,收藏圈子里大名顶顶的张总。有二叔加张总的经常照应,蒙古人的古玩店,就在书院门的正街开张了,而且碰巧就在小灵通画廊的隔壁。书院门长期以来以经营旅游玉器,工艺品为主,除了毛笔宣纸文房四宝,就是以经营长安地区的名人书画为主的书画店和画廊了,头些年开古玩店还少。蒙古人的古玩店一开,经常在书院门街上逛的各色人等,抬眼一看,还像个样子,蒙古人呢,也自然成了名符其实的古玩店小老板了,而且他还感觉还不错。其实,古玩这玩意儿,就是成年人的玩具,玩儿的是书画,瓷杂青铜,古籍善本,和拓片旧书,也就是玩个古,有闲钱,闲时,闲趣,就玩儿上一把。这些好玩的玩意儿可不能和现今的汽车美女,名牌豪宅,飞机大炮相提并论,好玩儿,但它不能解决从小到衣食住行,大到石油煤炭,这些钢铁关乎国计民生的大问题。最终说白了,古玩儿这玩意儿,都说是“价值连城”!但到头来,落得个“一文不值”的下场,倒是多见。

    蒙古人开门的时间不长,他爹存下的古籍善本,就让他给“三文不值两文”地卖了。卖的价当然不高,兜里装着一叠子钞票,蒙古人就“饱食思淫欲”起来,他想女人,想娶媳妇儿了。(腹黑嫡女)来书院门的国内外游客多,白皮肤高鼻梁蓝眼睛的欧美女生对他最有吸引力,他就想学英语,若是在店里碰上了金色头发白皮肤的外国女孩儿,他就可以抓住机会和美女们交流沟通,兴许还抓住个什么机会,碰上不远万里而来的桃花运呢!蒙古人做着美梦,就每天早晨拿着本小学英语课本,跑到永宁城门外,环城公园的小草坪上,席地一窝“下楼,下楼(hello)”地读了起来,他学英语的心思不专,老是看到成双成对的男男女女从面前过着。。。他又妄想来个“城根儿恋”。一来二去的,蒙古人没有艳遇什么靓妹小丫头,到是那些来此晨练的,徐娘半老的妈妈,婆娘们,总是以事好奇的眼光地打量他她。蒙古人这是脑子进水了,到头来,猜猜会咋样,小丫头没遇上,倒是等来了两个凶神恶煞般的恶汉。两个穷凶极恶的男人,手里举着的大砖头,玩儿了命地朝他冲过来。。。吓得蒙古人“妈呀”一声惊叫,撒开腿就跑,要是跑得慢,他非得送了小命不可。不是说紧挨着城墙根儿不远处,是个晨练的舞场嘛,在这里经常会有因晨练,跳交际舞,而引发的家庭不和,再就是打闹争吵的事情发生。或许,这两个恶汉是因为老婆由于在这儿的舞场跳舞,跟别人跑了,他们没地儿出气,见他这个小白脸,在这儿色迷眼乱飞,一定不是什么好人,晕头转向地想拿他出这口恶气。

    蒙古人、不管是在店里,还是在城墙根儿下,压根儿就有没碰上什么艳遇,更不要说什么外国的金发美女了!可是,蒙古人每天不能不开店啊。时间不长,他就发现,来店里打听老旧佛像收藏的行情、想要收藏佛像的客人比别的客人多。(武道丹尊)蒙古人就寻思着,能不能倒腾点儿老旧佛像的买卖?看来这是个能来钱的路子。一天下午,蒙古人的店里来了个老板摸样的人,其实·这人是贼娃子的发小,入黑道时间还不太长,两个人一团里在一眼望到边的黄土茆梁窝窝里长大,又一起出山,来长安城书院门街上混,作案时下手的胆量,比起贼娃子等团伙里的其他人大,而且干净利索,深受金大老板的器重。这单生意,金大老板决定,就由贼娃子的发小、出面当诱饵,诱使蒙古人上钩。这人一进蒙古人开的古玩店,诈的势就很大,一开口就说是要请一尊石质弥勒佛像回家供奉,为得是消灾灭祸,祈福迎祥。只要东西老,品相完整,开脸慈祥,不在乎价钱多少,十万,八万根本不在话下。蒙古人看着这位年岁不大,就是个有钱的主,不但羡慕,还想从这有钱的客人手里赚到些钱!可是蒙古人干着急也没办法,他手里没存着现货,这笔买卖没法儿做呀。这“老板”模样的人说不急,他也在别处正找呢,临走留下地址,说是只要蒙古人收着了这路货色,就立刻和他联系,他一定即使到店里来购买回去收藏。说完了就一甩屁股,开着汽车走了。名片上的头衔也真有来头,什么投资集团主席,某某大公司控股董事,蒙古人看着这些头衔还真被唬住了。随后、他就开始从各方打听老旧佛像的货源信息,看看长安古玩圈子里,谁收藏着佛像急着出货。自己能否做个中间人,里外里的,自己小赚一点儿就成。消息传出去后,陆续就有人送照片来,蒙古人不懂老旧佛像的真假和价值评估这些个麻烦事儿,他就拿着照片、让自己的二叔、请了收藏协会的什么造像研究鉴定专家给掌了眼。最后,蒙古人留下来两张石质弥勒佛的照片,这两张照片上的石质佛像,都是经过专家过了眼的,保真!蒙古人高兴,手里攥着照片,立马就和那位“投资集团主席”电话联系,让他看实物照片。(无限道武者路)那位“老板”模样的人很快就来了,他看完照片很满意,指着其中一张照片说着,就和它结缘,双方说定价钱后,“老板”模样的人留下了一万元定金,说过几天等蒙古人电话,来店里请佛祖,价格二十万,一分不会少给蒙古人的。

    客人走后,蒙古人立即联系供货的上家,让他们往店里送货,对方不干了,没钱谁会给他送货?要先见现钱,因为这上家的货远在甘肃天水呢。蒙古人也怕对方只有照片没有石佛,只能说好见货说价,可没说在哪儿验货付款。蒙古人拿不定主意,他就找二叔张总商量,亲叔叔的意思是,这笔买卖就是不做,也别带着钱往天水跑,到哪里人生地不熟的,发生了“人财两空”的意外,可不得了。蒙古人觉得叔叔说得有理,就把这事儿给搁下了,可转念一想,定金都收了,做生意哪有不冒险的。他打算先让上家来长安书院门自己的店里,实在不行了,自己也不带现款,就去天水看看或再说,自己光杆儿一个,难不成对方是老虎,还能把自己吃了?蒙古人把自己的打算告诉了二叔自己张总,二叔任凭侄子说破大天,就是不同意他去天水。但最终,他拗不过侄子 只好听他的了,如果一切顺利,侄子到天水那边见了货,这边二叔再汇款过去,于是蒙古人高高兴兴地带着照片和看货地址就奔了天水了。

    第二天一早,蒙古人就到了天水。(阳光大秦)下了火车,接站的是一位看上去还算漂亮,年龄在二十二三岁的女孩儿,这女孩儿看上去打扮得还算朴素,肉乎乎的,也很性感。蒙古人是个王老五,在长安城城根儿没有结缘小丫头,没想到,在这个穷乡僻壤的小县城里,却邂逅了一位,鲜美丰硕的女孩儿。这女孩儿不是别人,正是“肚兜”。蒙古人来长安书院门的日子不长,不认识她,但蒙古人不知道,自己早已被金大老板一伙子贼人给盯上了。两个人初次见面彼此感觉良好,据“肉乎乎”的女孩儿介绍,石佛是玉质的,可能是汉白玉,也可能是和田玉,从莲花宝座到佛顶有九十多公分高,说是从地里挖出来的,出土的地方早先是个在甘谷的破庙,因此还要再到甘谷去。

    蒙古人犹豫了,心想甘谷还要往西再走好几百里地呢,于是就动了回长安的心思。“肉乎乎”的女孩儿看出了他顾虑,也不勉强,只说来天水一趟不容易,玩儿上几天,再参观一下麦积山的石窟寺。那里的石佛像多了去的,蒙古人想,反正不去甘谷了,有美女作陪,在天水玩儿几天,再研究一下古代的石佛。不是说只有看了真的,才能辨认出假的吗!于是他俩手拉手就去了麦积山石窟寺了。蒙古人可真是开了眼了,一座大山,全都雕着佛菩萨造像,大大小小、有石有泥。还别说,蒙古人还真下功夫,认真参观,仔细琢磨,恨不得把这些佛菩萨都装到心里。两天旅游参观下来,可把蒙古人累得腰酸背疼,他闭上眼一想,除了身边这位香喷喷的“肉乎乎”女孩儿,什么也没留在脑子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古玩行里的行家里手那个不是经过千锤百炼,用了几十年的功夫,才练就出火眼金睛来。但是,这两三天的参观学习下来,蒙古人倒是和身边的肚兜有点难舍难离了,经不住美色和利益的诱惑,猜猜怎么着,两人又手拉手去了几百里外的甘谷。

    两人下了长途车,又坐了几个小时的带蓬三轮摩托车,来到了不知啥地方,反正满眼都是望不到边的沟壑卯梁的穷乡僻壤。蒙古人望着眼前这三孔废弃的窑洞,杂草丛生,墙壁上还残留着“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标语。他倒是看得出来,这条标语的年龄要比自己的岁数长许多,兴许是五六十年前遗留在土坯墙上的历史旧物。下了三轮摩托车,就被几个农民摸样的人请进洞子里,其中最年轻的那位正是被锁在书院门断碑根儿下一天一夜,偷窃餐饮老板钱包的串街贼娃子,从派出所放出来不久,姓金的又拉他和“肚兜”一起干了团火设局,“钓大鱼,宰肥猪”的买卖。

    窑洞里除了早已坍塌的土炕留下的土坯烂瓦,还有一堆陈旧的麦草,墙角里有一尊木观音,串街的贼娃子指着墙角里的货色让蒙古人提货付款。蒙古人知道自己上当了,他也不反抗,知道是对方设的局,要宰他这只初涉古玩行的肥猪。他不甘心,也想过做垂死的挣扎,但还是放弃了这个念头。一伙子贼人从蒙古人身上搜出了银行卡,要了密码,让蒙古人通知长安的二叔张总,给卡上打了三十万。从甘谷回来,蒙古人一蹶不振,在古玩儿店里睡了好几天,心灰意冷地再也打不开古玩店的大门了。二叔张总见侄儿,初涉古玩儿商海,就呛了水,差点被淹死,成了扶不起来的“阿斗”,就同意侄儿回鄂尔多斯打算。蒙古人在长安书院门才开古玩店的门时间不长,就吃了这么大的亏,也再无心无力干古玩这一行了,最后他想把店盘出去,可没人接。小灵通也知道了蒙古人的遭遇和盘店的意思,来蒙古人的店里安慰他,友情赞助,买几样东西。他看上了一只高约二十五公分的青花梅瓶,蒙古人说这是前些年,医院的患者送给他爸的礼品,没人知道这只青花花瓶是啥年代的。虽然,小灵通以前没见过这物件,但凭直觉估摸着,这只梅瓶是个不错个玩意儿。小灵通当机立断,就给了蒙古人两万块钱,收下了这只青花梅瓶。蒙古人千恩万谢了他的邻居小灵通,几天后就回内蒙古了。小灵通当时还不知道,自己捡了大漏,这是一只顶级的文化财富、叫作元青花梅瓶,在国外的文玩儿收藏界、称之为“十四世纪类型”的青花梅瓶,价值上千万人民币呢!但是,这都是后话了。

    说起来受金大老板指派设局的贼娃子的发小同乡,他还从小就和贼娃子一块儿在村里的打麦场上耍过尿泥。宰蒙古人这头“肥猪”成功后,贼娃子的发小嫌金大老板分给自己的利益太少,也就几千块钱。他私底下愤愤不平地对贼娃子抱怨金大老板太不仗义后,就不辞而别,单飞去了长安以东五百里开外的东府潼关地区。他听说那边的大山里出金子,来钱快,发达的机会一定不少,本打算拉贼娃子一同去,贼娃子舍不得“肚兜”的丰乳肥臀,犹豫不决地不想一团里去长安东府。贼娃子的发小失望地摇着头,他早就看出来了,跟着金大老板干黑道,一条路走到黑,是死是活,先不说,要想发达真比登天都难!只可惜贼娃子,为了贪吃“肚兜”一团儿肉乎乎的鲜肉,“色令智昏”,耽误了一团里去长安东府金矿寻发财的机会!无奈,贼娃子的发小只好一个人,失望地离开了金大老板操控的这个活动在书院门周边的地下犯罪团伙。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南岩的小说书院门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书院门最新章节书院门全文阅读书院门5200书院门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南岩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