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宫门,车子驶过长长的华车队伍,停在各皇子妃车之后,众命妇之前。(
天骄无双)侍女执二人手下了车,黛玉低眉视地,却已感到宫门外聚集了命妇姑娘们,原在翘首等着进门,如今齐齐地射向楼夫人这个方向,黛玉心中暗暗叹口气。
殊不知,楼夫人那饰着金铜的宝盖华在街头一出现,便吸引了众女子的视线,车子的豪华仅次于皇子妃,有相识的,便低声传告给身边人,等那车子长驱直入,停在众人面前,那些女子心中泛起的情绪,各有滋味,羡慕者、嫉妒者、不屑者,难可描述。待二人款款走下车来,刹那间四周一静,所有的情绪都化作了折服。楼夫人原本是美女,又加上女儿楼玉细心调理,身上丝毫没有岁月的痕迹,看上去三十出头的模样,既华贵端方,又艳丽柔媚。那些命妇们唯自叹年华老去,感慨她一如青春年少,每一次相见,都如她当年模样。(
嫌妻当家)而楼夫人身边的女儿,她们以为的楼玉,虽然略低着头,看不清容颜,那身上却透着清贵,露着诗意,一身清纯如水,腰身如细柳,步态袅娜生姿。自有品级高带着女儿的命妇,看一眼身边自视美不可比的花龄女儿,真恨不得自己的女儿能生得再好些。命妇们彼此间对视,目光的希冀黯然了许多。她们知道楼玉千面,而楼玉的真面目没有几个人有机会见过,不过哪一面,都是冠绝的,只是今天这一面,有点与前不同。
楼夫人含笑走过,目光在众女子面上掠过,携着黛玉盈盈而过。她本不是张扬的人,但这等场合,容不得她保持本性。黛玉心中略有些计较,原是不想与贾府女眷正面,她早宽容了她们的薄情,却不想再与她们有牵连,好在她面上带着面具,料她们认不出她来,遂淡然走过。(
穿梭时空的商人)
候在门内的楼遥走出来迎着,楼遥看到黛玉一身既清雅大方又不失灵秀,只顾着目光炯炯,亮着神采盯着黛玉看,黛玉嗔视一眼,低头避过;楼遥面上一红,恐黛玉不自在,灿然一笑,方转开目光去看楼夫人,见楼夫人似笑非笑的看着他,忙露出憨然的笑容,对楼夫人自圆道:“我真是有福气,两个妹妹都是风华绝代。”
楼夫人斜他一眼,笑道:“那就惜福,多护着点妹妹,别让她受了委屈。”
楼遥转到楼夫人身侧,扶着楼夫人,边对黛玉眨眼,黛玉一笑,三人盈着笑意,一同进宫。(
天下第一宠臣)
英俊的楼遥一出现,那些有心寻金龟婿的命妇与小姐们目光一亮,心中原本的希望又升腾起来,与女儿一起转移目光看向楼遥。朝中北静王与东宁王尚未立妃,丞相之子正室虚悬。皇上最倚重北静王,但北静王妃已由太后内定了楼玉,自是没有指望,最多做侧妃,而其他人正是上上之选。楼遥一身英俊贵气,朗目如星,不同于具有皇者气度的水溶的冷傲,自是让许多少女怦然心动,怎奈楼遥却目不斜视。
楼夫人、黛玉、楼遥进了宫门,踏石径,绕长廊缓缓而行,一路有楼遥、楼夫人说着话,赏着景致,黛玉心中便不再那么想着进宫为应酬这件事了,脸上柔和起来。
一路到了太后寝宫中,楼夫人与太后本是闺蜜,关系原与别人不同,又是丞相夫人,自是免了许多繁缛的礼节。(
庶女为后)太后一身盛装,威仪外露,此时吉时未到,等着接受皇上与百官、命妇小姐们拜寿的仪式。
楼夫人整妆大礼,正色道:“楼氏携义女黛玉觐见皇太后,祝皇太后寿比南山。”然后唤黛玉伏地施大礼。
太后笑盈盈伸手免了,道:“我活那么久有什么意思,得你陪着我才行,到时我们两个老妖精在一起说体已话。”转首示意身边侧立的楼玉。楼玉盈盈而至,扶起楼夫人与黛玉。楼夫人直起身子,笑道:“我可比不得你。”一面呈上奇珍异品,还有那幅绣品,楼玉接过,递给太后。
太后笑着接了,一一看过,方展开那幅绣品来看,面色一亮笑道:“竟是最好的一幅了,还是锦娘的手艺,你越来越懂我的心思了。(
超级机器人分身)”
楼夫人笑道:“哪里是我选的,是我这义女黛玉的眼光。”
太后看向黛玉,黛玉略垂首一礼,太后欲言又止,便让女官赏了珠宝。
楼夫人便与黛玉退了出来,因为到了贺寿时辰,那些命妇们此时集在肃章门外等候。
宫女执彩扇一队队走出,太监随后,太后礼服出宫,韶乐大奏,到慈宁宫升座,母仪天下,宫外站满群臣与命妇,宗亲在东,异姓在西。
乐声起,先是皇帝率皇子、大臣行三跪九拜之礼,礼毕皇上乘舆返宫,众臣退出。
再就是皇后率皇子妃与内、外命妇们叩拜贺寿,黛玉隐在队中,低头伏地做着那些礼仪。待礼欲毕起时,黛玉觉得身边一个少女身子不自然,起了几次都未立起身来,忙余光看去,意识到是那少女亮丽的长裙裾被少女踩在了脚下,黛玉暗暗将玉手隐在袖中,轻轻为她拽出长裙,趁自己起身时,退了一步,扶了一下那女孩子不稳的身子,那女孩子方稳稳起身,并肩站好。虽然黛玉尽量做到不为人知,那一幕还是被太后看了去,太后略颔首。
一切礼毕,丝乐声起,戏台开戏。皇帝与百官们自然另有看台,命妇们按品级落座,太太后招呼楼夫人,楼夫人带着黛玉与太后同一看台,太后附近均是太妃,皇妃,王妃,那些百官的夫人,便全都靠后了。此时太后收起了方才的庄严肃穆,扬手让那些命妇随意些,不必拘束,自己面带微笑与太妃们及皇后、贵妃及已嫁为人妇的公主们言笑,皇后的一双粉雕玉琢的儿女倚在太后身边。
一时丝竹管乐不绝于耳,命妇们宁心静神专心看戏。
太后看了一阵,转首对楼夫人笑道:“方才没有功夫细问你,怎么你收了个女儿,竟把玉儿与遥儿靠后了。”
楼夫人笑道:“原是江南巡盐御史林大人的女儿,我喜欢得紧,便认下了,也唤玉儿。”
太后哦了一声,唤过黛玉,黛玉上前,太后下下仔细打量黛玉。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