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应该不会的,能够将图临摹得如此细致,连湖水的波纹都临摹出来的人不可能会犯这种低级错误吧。(
末世魔神游戏)我在家里临摹了一份留给我爹比这粗糙得太多了。”陈轼修道。
陈轼修又仔细观察了一会儿,突然『吟』起诗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一统日娱)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你怎么『吟』起诗了?”
“一说起西湖,总会不经意想到这首诗。你看这幅画画得有山有水,而且湖面上波光粼粼,景『色』甚美。(
灭尽苍穹)”陈轼修道。
“我看你不要做侠客,做书生算了。回家努努力,说不定和这画中人一样做个官,然后再来这西湖『吟』下你刚才的那首诗。”第五招哈哈笑道。
“这首诗就是是苏轼被贬到杭州做通判时所作的诗……”陈轼修突然神『色』紧张地看着这幅图,思忖许久。(
毒宠前妻)
“怎么了?”
“我记得来的路上路过一座山叫什么判通山,可有这座山?”
“我也不知道,你明天去问问孔前辈不就是知道了。(
神医狂妃)怎么了?”第五招道。
“我刚才突然有个想法。”
“说来听听。(
第一宠妃)”
陈轼修指着图,道:“我们假设这个湖就是西湖,这个人面向湖远处隐隐约约的山。之前我们不是猜测这个图上面的时间点指的是元祐四年,凑巧的是,这一年正是苏轼到杭州做通判的时候。这个人『摸』着官帽的手画反了,也许是暗示将他的官名反过来。通判反过来就是判通,也就是判通山。”
“怎么又是苏轼?你对苏轼倒了解的挺多的嘛,难道因为你名字中带了个‘轼’字?”第五招道。
陈轼修一笑了之。他总不能告诉对方因为爹和芸姨相遇时因为苏轼的一首词,所以才给我起名“轼”的吧。虽然父亲没明说,但是他自从知道了爹和芸姨如何相遇就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揣测。
“这样说似乎是说得通,但是这些都假定在这个湖是西湖,这个人是苏轼的前提下。如果这里不是西湖,这个人不是苏轼呢?”
“还记不记得我刚才『吟』的那首诗的最后一句——淡妆浓抹总相宜。画中坐在湖边的女子脸上的妆画得一半浓,一半淡,但是依旧画得很美。这不合这句诗很映衬吗?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我刚才才发现的,你把纸倒过来看看。”
第五招将纸倒过来,看了半天,发现西施裙子上原来画出的褶皱中其实藏了个字,再正过来,这个字就和线条混为一体,不仔细看真看不出来。上面写了个“光”字和“夷”字,只是两个字离得很远。
“西施本命施夷光,‘夷光’二字不更加和西施相呼应吗?”陈轼修道。
“确实,将这些综合起来,听起来确实挺有道理的。这只是第一部分呀,还有三个部分呢。要不我们从后面的三个部分找下线索,如果和第一幅图的推理的连接得上,不就更佐证了你的推测吗?”第五招道。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