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神话演绎 【四罪】【欢兜】【三苗】【鲧】【五龙氏】

本章节来自于 神话演绎 http://www.lishu123.com/81/81002/
    免费小说阅读尽在()!!!!!!!!!,!!!!!

    ()

    【四罪】

    欢兜、共工、三苗、鲧合称为“四罪”。(首席御医

    【四凶四罪】

    四凶四罪古书均有记载,且皆与五帝之中的舜有关,舜的功绩之一就是平四凶、四罪。《史记》《尚书》均有其详解。皆为人。

    但是在《山海经》中,四凶四罪都被魔化或神化:

    四凶:饕餮、浑沌、穷奇和梼杌。

    四罪:共工、三苗、鲧和丹朱。

    流四罪即流共工于幽州,放灌兜于崇山,迁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四凶即浑敦、穷奇、梼杌、饕餮。舜均投诸四裔,以御魑魅。注:浑敦,黄帝不才子;穷奇,少昊不才子;灌兜即丹朱,尧不才子;梼兀,颛顼不才子;饕餮,炎帝后裔缙云氏不才子。以上四凶加上四罪之一的灌兜在《左传·文公十八年》书中均有详细记载。

    【《史记》记载】

    《史记卷一·五帝本纪第一》中记载,“欢兜进言共工,尧曰不可而试之公师,共工果淫辟。四岳举鲧治鸿水,尧以为不可,岳强请试之,试之而无功,故百姓不便。三苗在江淮、荆州数为乱,于是舜归而言于帝,请流共工于幽陵,以变北狄;放欢兜于崇山,以变南蛮;迁三苗于三卫,以变西戎;殛鲧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

    在此引用解惠全、张德萍的译注:“欢兜曾举荐共工,尧说‘不行’,而欢兜还是试用他做共师,共工果然放纵邪僻。四岳曾举荐鲧去治洪水,尧说‘不行’,而四岳硬说要试试看,试过后却没有成效,所以百官都以为不适宜。三苗在江、淮流域及荆州一带多次作乱。这时舜巡视回来想尧帝报告,请求把共工流放到幽陵,以便改变北狄的风俗;把欢兜流放到崇山,以便改变南蛮的风俗;把三苗迁徙大三危山,以便改变西戎的风俗;把鲧流放到羽山,以便改变东夷的风俗。惩办了这四个罪人,天下都悦服了。”这些就是四罪的罪状。

    【共工】

    在四罪里面,“共工”可能是最为大家所熟识的,有是因为“共工怒触不周山”的传说。在这里我在多作下解释。古籍记载,共工是“人身蛇面、朱发”,后与颛顼争帝位不成而“怒触不周山”,使得“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让女娲给他收拾烂摊子。《尚书·尧典》里说,共工作尧的水官,尧评价他“静言庸为,象恭滔天”,意思是说,共工话讲得好听,做起事来不按章法又做不好,表面恭敬,事实上无法无天。古代神话中,共工为水神,实则是水官共工。《山海经·海内经》言“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訞(音‘妖’)生炎居,炎居声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与江水,生共工。”这里说共工竟然是炎帝的三世孙,火神祝融之子。《左传·昭公十七年》曰:“共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管子·揆度》:“共工之王,水处十之七,陆处十之三称天势以隘制天下”。《淮南子·本经训》:“舜之时,共工振滔洪水,以薄空桑(注1)”。古籍中有关共工的记载那么多,无非是要说明他是水神或水官,总之与水有说不尽的渊源。

    【鲧】

    “鲧”本是颛顼氏的后代,《山海经·海内经》中描述:“黄帝生骆明,骆明生白马,白马为鲧。”鲧又是禹的父亲。鲧治水不成而被治罪,鲧治水的方法为堵,但由于水势过大而失败,直到禹采用疏通的方法才将洪水制止。按照历史记载,舜把鲧流放到羽山,,而《山海经·海内经》:“鲧窃帝之息壤以湮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之于羽郊”。是说,鲧为治水不违背帝命偷取息壤,息壤是一种会无限生长的土壤,结果帝命祝融杀他于羽山。而他的悲惨结局却成就的大禹的功业,大禹也因平“四凶”“四罪”有了让他名列“五帝”的资本。

    【三苗】

    在中国传说中“三苗”是黄帝至尧舜禹时代的古族名。又叫“苗民”﹑“有苗”。主要分布在洞庭湖(今湖南北部)和彭蠡湖(今江西鄱阳湖)之间﹐即长江中游以南一带。梁启超认为﹐三苗的苗就是蛮﹐系一音之转﹐尧舜时称三苗﹐春秋时称蛮。

    黄帝时﹐三苗部落参加过九黎的部落联盟﹐有的文献说三苗是“九黎之后”。尧时﹐三苗作乱﹐尧发兵征讨﹐作战于丹水(今丹江)﹐打败三苗。三苗可能在这时参加了尧的部落联盟。有文献说三苗的首领驩兜是“尧臣”﹐被称为“诸侯”。后来﹐三苗不服﹐多次为乱﹐尧遂将他们的一部分人众流放到西北的三危山﹐将其首领驩兜流放到崇山。舜代尧为部落联盟首领以后﹐三苗不服﹐舜乃整军振旅﹐没有经过战争而臣服了三苗。禹时﹐三苗不服﹐禹与三苗进行了一场历时70天的大战﹐大败苗师﹐从此三苗衰微下去。此后﹐史籍中不再见三苗的活动。最近几十年以来有的学者认为﹐现代的苗族就是三苗的后裔。章太炎﹑吕思勉等与此看法不同﹐认为现代的苗族与三苗无关。

    【欢兜】

    欢兜,相传为上古时唐尧时人,因与共工、三苗、鲧“作乱”,被舜流放到崇山。据《辞源》载:“崇山在湖南大庸县西南,与天门山相连。相传舜流放欢兜于崇山,即此。”当今史家提出中华民族的古代文明是由四个集团共同创造的学说,其中长江中下游的苗蛮集团,就是以欢兜、祝融为首的,因而,崇山就越来越引起国内外有关人士的注意。

    崇山在张家界市西南20公里处,海拔米,主峰面积3平方公里。其山顶今存欢兜墓、欢兜屋场、欢兜庙等古遗迹,民间亦颇多关于欢兜在崇山征战的传说。(血嫁神秘邪君的温柔

    关于欢兜的历史记载散见于一些古籍,例如唐代大诗人王维曾作《赧王墓》诗:“蛮烟荒雨自千秋,夜邃空余鸟雀愁。周赧不辞亡国恨,却怜孤墓近欢兜。”

    【欢兜】

    欢兜,相传为上古时唐尧时人,因与共工、三苗、鲧“作乱”,被舜流放到崇山。据《辞源》载:“崇山在湖南大庸县西南,与天门山相连。相传舜流放欢兜于崇山,即此。”当今史家提出中华民族的古代文明是由四个集团共同创造的学说,其中长江中下游的苗蛮集团,就是以欢兜、祝融为首的,因而,崇山就越来越引起国内外有关人士的注意。

    崇山在张家界市西南20公里处,海拔米,主峰面积3平方公里。其山顶今存欢兜墓、欢兜屋场、欢兜庙等古遗迹,民间亦颇多关于欢兜在崇山征战的传说。

    关于欢兜的历史记载散见于一些古籍,例如唐代大诗人王维曾作《赧王墓》诗:“蛮烟荒雨自千秋,夜邃空余鸟雀愁。周赧不辞亡国恨,却怜孤墓近欢兜。

    也作,讙兜。《庄子·在宥》:“尧于是放讙兜於崇山。”《史记·五帝本纪》:“讙兜曰:‘共工旁聚布功,可用。’”。

    【三苗】

    三苗,与欢兜、共工、鲧合称为“四罪”。

    《史记卷一·五帝本纪第一》中记载,“欢兜进言共工,尧曰不可而试之公师,共工果淫辟。四岳举鲧治鸿水,尧以为不可,岳强请试之,试之而无功,故百姓不便。三苗在江淮、荆州数为乱,于是舜归而言于帝,请流共工于幽陵,以变北狄;放欢兜于崇山,以变南蛮;迁三苗于三卫,以变西戎;殛鲧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

    在此引用解惠全、张德萍的译注:“欢兜曾举荐共工,尧说‘不行’,而欢兜还是试用他做公师,共工果然放纵邪僻。四岳曾举荐鲧去治洪水,尧说‘不行’,而四岳硬说要试试看,试过后却没有成效,所以百官都以为不适宜。三苗在江、淮流域及荆州一带多次作乱。这时舜巡视回来想尧帝报告,请求把共工流放到幽陵,以便改变北狄的风俗;把欢兜流放到崇山,以便改变南蛮的风俗;把三苗迁徙大三危山,以便改变西戎的风俗;把鲧流放到羽山,以便改变东夷的风俗。惩办了这四个罪人,天下都悦服了。”这也许就是三苗被迁的原因,也是历史上对三苗的一种说法。

    在中国传说中“三苗”是黄帝至尧舜禹时代的古族名。又叫“苗民”﹑“有苗”。主要分布在洞庭湖(今湖南北部)和彭蠡湖(今江西鄱阳湖)之间﹐即长江中游以南一带。梁启超认为﹐三苗的苗就是蛮﹐系一音之转﹐尧舜时称三苗﹐春秋时称蛮。

    黄帝时﹐三苗部落参加过九黎的部落联盟﹐有的文献说三苗是“九黎之后”。尧时﹐三苗作乱﹐尧发兵征讨﹐作战于丹水(今丹江)﹐打败三苗。三苗可能在这时参加了尧的部落联盟。有文献说三苗的首领驩兜是“尧臣”﹐被称为“诸侯”。后来﹐三苗不服﹐多次为乱﹐尧遂将他们的一部分人众流放到西北的三危山﹐将其首领驩兜流放到崇山。舜代尧为部落联盟首领以后﹐三苗不服﹐舜乃整军振旅﹐没有经过战争而臣服了三苗。禹时﹐三苗不服﹐禹与三苗进行了一场历时70天的大战﹐大败苗师﹐从此三苗衰微下去。此后﹐史籍中不再见三苗的活动。最近几十年以来有的学者认为﹐现代的苗族就是三苗的后裔。章太炎﹑吕思勉等与此看法不同﹐认为现代的苗族与三苗无关。

    当禹的夏部落联盟跨入奴隶社会时﹐三苗已有“君子”﹑“小人”之分﹐开始有了阶级分化。有的文献记载三苗“惟作五虐之刑”﹐最早发明了刑罚。三苗有“髽首”的习俗﹐即把麻和头发合编成结。

    传说时期南方氏族部落集团。又称“三毛”﹑“有苗”﹑“苗民”。分布在“江﹑淮﹑荆州”“左洞庭﹑右彭蠡”之地﹐略当今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一带。学者多认为与今苗瑶民族有远源关系。《山海经》说:“颛顼生驩头﹐驩头生苗民。”汉魏学者多言三苗是以蚩尤为君的九黎部落後裔﹐则三苗可溯源到黄帝时的蚩尤。今世苗族传说中还可找到关于头﹑蚩尤的史影。文献载蚩尤兄弟八十一人﹐应是有八十一个氏族。他们以金作兵﹐勇敢善战﹐威震天下﹐曾与炎帝﹑黄帝两部落集团进行战争﹐被黄帝杀于涿鹿(今河北涿鹿东南)。三苗北向发展虽然受阻﹐但在尧﹑舜﹑禹时期仍为华夏集团劲敌。尧曾与三苗战於丹水一带﹐并将其部分人放逐於三危﹐舜也曾对三苗进行分化迁徙﹐并终因南征三苗﹐死於苍梧﹐连尸骨也未运还。因而禹不能不再次征伐三苗﹐乘天灾**同时降临三苗之机﹐大败苗师﹐三苗从此衰微。在历次战争中﹐不少苗民沦为奴隶﹐“子孙为隶﹐不夷於民”﹐被强制劳役。这些苗民的後裔﹐也是形成汉族的先民之一。《六韬》说:“尧伐有苗於丹水之浦”﹐《吕氏春秋召类》则说为“尧战丹水以服南蛮”。可见三苗又被称为南蛮﹐夏商以後便统一用“蛮”进行记述﹐而不再见“三苗”的记载了。也有学者认为古书中的三苗本在北方﹐与後世的南蛮无关。

    随着考古学的进展,越来越多的人相信,三苗很可能就是天门石家河文化的主人。他们在长江中游建立了巨大的城市,宗教、水利设施异常发达。大约前2000年,该文化被中原龙山文化取代。

    地名:三苗

    在湖南岳阳、湖北武昌及江西九江一带地。《书禹贡》:三苗丕叙。《史记正义》:吴起云,三苗之国,左洞庭而右彭蠡,今江州鄂州岳州也。

    【鲧】

    鲧(?-唐尧七十年),姓姬,字熙。黄帝的后代,昌意之孙,姬颛顼之子,姒文命(大禹)之父。

    在上古神话传说中,还有一段著名的故事,那就是鲧禹父子治水的神话,这段故事在神话传说中也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这里就来谈谈这两位著名的神话人物。(极品废柴之全能召唤师

    在山海经的神谱中,鲧是黄帝的孙子之一,那也可算是名门之后了,所以在尧舜时代,大贵族鲧应当是朝廷中的一位大臣了。

    在那个时候,地上突然发生了一场巨大的洪水,关于这次洪水的起因,各书的记载不尽相同,总的一点是与天上的神主有关,可能是共工和他的手下干的好事,也可能是天帝故意发下洪水来惩戒地上的人们,前者的说法和女娲时代共工头触不周山的故事重合,因此我认为后者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原因大概是与前面后羿射杀太阳有关,太阳就是天帝的儿子们,也因为这个原因,射日的后羿被剥夺了返回天上的权利。

    这不禁让人想起了古代希伯莱神话中,上帝因为要惩罚地上的人类而发下大洪水的故事。这段故事后来转化在基督教的圣经中,成了诺亚方舟的著名传说。其实在世界上几乎所有的远古神话中,都有着关于上古大洪水的传说。

    除了中国和古代希伯莱以外,伊朗(也就是古代的波斯文明)琐罗亚斯特教也有这种传说,另外,在古代印度的神话中,也有大洪水的故事,正是在这次大洪水中,著名的湿婆大神大显神威,他脸上的那道标志性的蓝色闪电伤疤就是在这个时候形成的。不仅如此,在中国汉族以外的其他民族,诸如藏族、回族、傣族、苗族等等,在他们的创世神化中也都有着类似的故事。我们相信在上古时代的地球上,极有可能出现过一次全球性的大洪水的。

    言归正传,由于洪水的泛滥,地上的人们生活极为艰难,连当时的帝尧也没有办法,这个时候,鲧出现了。

    在史记的记载中,鲧是被尧的几个大臣名字叫四岳的推荐的,当时的尧对鲧好像不太放心,但是由于没有合适的人选,最终,尧还是起用了鲧,颇有一些死马当活马医的味道。也有说鲧与当时的三苗同样都是颛瑞的臣子,三苗被贬去南方,而鲧也被罢免。直到洪水泛滥时,帝尧才重新任命他。在其他的神化传说中,鲧就不是尧的臣下了,就象后羿一样,是天上的神主。他下界是为了帮助地上的人们的。但是与后羿不同,他的下界是不在天帝的准许下的,也就是私自下界。不仅如此,在他下界的时候,他还偷了天帝的一件宝贝,这件宝贝的名字叫息壤,据说是一种可以自己生长的神土,鲧大概就是想利用他来治理洪水的。

    洪水治理的结果如何,在一般人的印象中,总是他方法不对而终于失败被杀,其实从屈原的天问中,我们可以了解到,鲧治理洪水几乎就要成功了,只是在这个关键的时候,天帝发现了鲧的行为,大为震怒,派了著名的刽子手火神祝融下界将鲧杀死在羽山。又收回了息壤,终于使鲧的治水失败了,我们可以看出来,这个天帝是多么的无情和自私。也可以看出来鲧的伟大,在某种程度上,鲧就类似于古希腊神化中的盗火的普罗米修斯,但是我认为在伟大之处,鲧实在是不输于他的,因为鲧在死后也没有放弃帮助人类的志愿,他留下了一个伟大的继承人,他就是中国上古著名的英雄人物----大禹。

    传说中,鲧死后尸体三年不腐烂,后来不知道是谁,有说就是祝融,用吴刀剖开了他的尸体,这时禹就出来了,而鲧的尸体则化为黄龙,飞走了。一说黄能,所谓黄能相传是一种三足鳖,在山海经中有记载。

    大禹继承了父亲的遗志,开始治水,不知道为什么,这次的治水非常的成功,天帝不仅没有从中捣乱,还派了大神应龙相助。这位应龙也是非常著名的龙神,在山海经中也有记载,代表了雨神的意思。传说只要在地上画上应龙的样子,就可以招来雨水,在前面黄帝与蚩尤一文中,我已经谈到了。这时他则帮助大禹挖河开山,在治理的过程中,伏羲、河伯也纷纷相助大禹,后来在东汉几乎成为国学的谶纬学鼻祖的河图洛书,传说也是在这个时候由神龟所献的。终于依靠疏导和围堵两个方法的结合,洪水终于被制服了,人们拥戴治水有功的大禹做了他们的王。

    鲧-鲧与共工异同说

    从文献上看,最早记载鲧禹治水神话的莫过于《尚书·洪范》:其云:我闻,在昔,鲧堙洪水,汨陈其五行。帝乃震怒,不畀其洪范九畴,彝伦攸斁。鲧则殛死,禹乃嗣兴。同是《尚书》,《尧典》是这样记载此事的:帝曰:“咨,四岳!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下民其咨,有能俾乂?”佥曰:“於!鲧哉!。”帝曰:“於!咈哉!方命圮族。”岳曰:“异哉!试可乃已。”帝曰:“往,钦哉!”九载,绩用弗成。另外《山海经·海内经》对此也有记载,其云: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可以看出,同是《尚书》,对此事的记载已经开始发生分化。根据《洪范》中箕子的话推测,鲧治洪水没有得到“帝”的批准,而根据《尧典》,鲧治洪水是得到了四岳的推荐,尧帝曾提出异议,最后还是批准了鲧去治水。第一种说法与《山海经》的记载比较接近,显然是较为原始的说法,第二种说法很明显已经带有后世国家制度的痕迹,应该是较为后起的说法。

    鲧与共工是同名异记,鲧在上古音中属于见母文部,共属见母,工属东部,两者是非常接近的。急读则为鲧,缓读则为共工。两者的读音差异主要是由于地域差异引起的。这虽然是一个新观点,但我自信也并不牵强。因为并不仅仅是由于“鲧”与“共工”在读音上相近,更是由于他们两人的事迹惊人的一致,在此,有必要作较为详细的论证。

    在历史记载中,共工和鲧犯的是同样的错误,共工也同样用堙堵洪水的方法使天下受害。《国语·周语下》记载:“昔共工……虞于湛乐,淫失其身,欲壅防百川,堕高堙庳,以害天下。皇天弗福,庶民弗助,祸乱并兴,共工用灭。其在有虞,有崇伯鲧,播其淫心,称遂共工之过,尧用殛之于羽山。其后伯禹念前之非度,厘改制量,象物天地,比类百则,仪之于民,而度之于群生,共之从孙四岳佐之,高高下下,疏川导滞,钟水丰物,封崇九山,决汩九川……合通四海……皇天嘉之,祚以天下。”《淮南子·本经》篇云:“舜之时,共工振滔洪水,以薄空桑。(天才狂妃,废物三小姐)龙门未开,吕梁未发,江淮遍流,四海溟涬。民皆上邱陵,赴树木。”徐旭生说,有关共工氏的传说几乎全和水有关,此说极是。即便是最为人熟知的《淮南子·天文篇》中的记载:“昔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照样是对水流东南的神话性解释。

    【祝融杀鲧的雕像】

    鲧是为祝融所杀的,上引《山海经·海内经》就说:“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而共工也曾与祝融发生过战争且不胜。《史记会注考证》引司马贞《补〈史记·三皇本纪〉》云:“诸侯有共工氏,任智刑以强,霸而不王。以水乘木,乃与祝融战,不胜而怒,乃头触不周山,天柱折,地维缺。”当然,文献中记载的更多的是共工与颛顼的争斗,如《淮南子·天文篇》云:“昔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兵略篇》又云:“共工为水害,故颛顼诛之。”《史记·律书》亦云:“颛顼有共工之阵以平水害。”但这与和祝融战并不矛盾,因为祝融本是颛顼之后。《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说:“颛顼氏有子曰犁,为祝融。”《山海经·大荒西经》说:“颛顼生老童,老童生祝融。”颛顼之都在今濮阳。《史记·五帝本纪》集解引皇甫谧说:“都帝丘,今东郡濮阳是也。”又引《皇览》说:“颛顼冢在东郡濮阳顿丘顿门外广阳里中”,《山海经·海外北经》郭璞注云:“颛顼号为高阳冢,今在濮阳,故帝丘也。”而祝融的后裔,己姓之昆吾,彭姓之豕韦,都在或曾在濮阳住过。据此,与共工作战的主力应该是处于濮阳的昆吾与豕韦部落,他们声称自己是颛顼之后也没有错。

    他们的结局相同。鲧化为黄熊入于羽渊已是为各种文献所记载的:《国语·晋语八》:“昔者鲧违帝命,殛之于羽山,化为黄熊以入于羽渊。”《左传》昭公七年也云:“昔尧殛鲧于羽山,其神化为黄熊以入于羽渊。”而共工也有入渊之传说:《淮南子·原道》篇载:“昔共工之力,触不周之山,使地东南倾,与高辛争为帝,遂潜于渊,宗族残灭,继嗣绝祀。”

    两人都有一个平治九州的儿子。禹是鲧的儿子是大家所熟知的,《国语·鲁语》“共工氏之霸九有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土。”这里的九有、九土都是九州的意思。虽然名字与大禹不一样,但其事迹是一模一样的。我们不能想象在同一时代有两个人都平治了九州。显然,他俩实际上是一个人。

    【鲧】

    综上所述,共工与鲧的事迹实际上只是同一史实的分化。洪水神话在不同的氏族、部落、地域中传播,当地民众对主人公有不同的态度。在“鲧”系统的传说中,对“鲧”抱有同情态度,将他描述为一个治水不成的英雄,如《离骚》中就有“鲧婞直以亡身”这样的说法;而在共工系统的传说中,则将它描述为一个引发洪水的祸首。

    鲧的封地在崇,这是古代文献中较为一致的记载,只不过这个崇倒底在什么地方,却有如下几种说法。第一种是较为普遍的说法,即认为这个“崇”是崇山,今名嵩山,在河南省登封县境内。第二种是崇侯虎之崇国,在今陕西鄠县东,此崇为商之属国,与鲧并无关系,已是定论,可置不论。第三是赵穿所侵之崇。《太平御览》卷一五五引《帝王世纪》云:“夏鲧封崇伯。故《春秋传》曰谓之‘有崇伯鲧’,国在秦晋之间。《左氏传》曰:‘赵穿侵崇是也。’”此地虽说不能确指,但王夫之《稗疏》云:“此崇国必在渭北河湄,虽与秦,而地则近晋。”这种说法是非常可信的。渭北之晋地为什么会有“崇“这一地名,大概是鲧部落的的迁居有关。虽说鲧是禹的父亲有些可疑,但鲧与夏族必然有某种密切的关系。据考古发掘业已证实,山西省西南部应该是夏人活动的重要区域。大夏故墟约在今山西省西南部地区,亦即夏初禹都故地,故有夏虚之名。所以,一般认为在鲧与禹之时,夏人有过一次迁徙,从河南的伊洛地区迁居到了山西的西南部。据此,鲧部落之聚居地以与芮城境内之共工为是。

    【生平简介】

    鲧一称崇伯鲧,男。相传尧将鲧封于崇地,崇指崇山而言。崇山即嵩山,故崇地当在今河南省登封嵩山附近。这是传说中夏人活动的地区之一,很多历史事件与传说都和这个地区有关。尧时,洪水为害,尧命鲧去治水。鲧用堵塞的办法,治水失败,被“殛之于羽山”。

    在上古神话传说中,有一段著名的故事,那就是鲧禹父子治水的神话,这段故事在神话传说中也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在山海经的神谱中,鲧是黄帝的孙子之一,那也可算是名门之后了。所以在尧舜时代,大贵族鲧应当是朝廷中的一位大臣了。

    【个人事迹】

    鲧禹治水是中国最著名的洪水神话,其所隐含的史实对我们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很可能就是由于这场洪水,导致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政权的建立。

    在那个时候,地上突然发生了一场巨大的洪水,关于这次洪水的起因,各书的记载不尽相同,总的一点是与天上的神主有关,可能是共工和他的手下干的好事,也可能是天帝故意发下洪水来惩戒地上的人们,前者的说法和女娲时代共工头触不周山的故事重合,太阳就是天帝的儿子们,也因为这个原因,射日的后羿被剥夺了返回天上的权利。这不禁让人想起了古代希伯莱神话中,上帝因为要惩罚地上的人类而发下大洪水的故事。这段故事后来转化在基督教的圣经中,成了挪亚方舟的著名传说。其实在世界上几乎所有的远古神话中,都有着关于上古大洪水的传说。除了中国和古代希伯莱以外,伊朗(也就是古代的波斯文明)琐罗亚斯特教也有这种传说,另外,在古代印度的神话中,也有大洪水的故事,正是在这次大洪水中,著名的湿婆大神大显神威,他脸上的那道标志性的兰色闪电伤疤就是在这个时候形成的。不禁如此,在中国汉族以外的其他民族,诸如藏族、回族、傣族、苗族等等,在他们的创世神化中也都有着类似的故事。在上古时代的地球上,极有可能出现过一次全球性的大洪水的。

    由于洪水的泛滥,地上的人们生活极为艰难,连当时的皇帝尧舜也没有办法,这个时候,鲧出现了。(绝对暴力)在史记的记载中,鲧是被尧的几个大臣名字叫五岳的推荐的,当时的尧对鲧好象不太放心,但是由于没有合适的人选,最终,尧还是起用了鲧,颇有一些死马当活马医的味道。但是在其他的神化传说中,鲧就不是尧的臣下了,就象后羿一样,是天上的神主。他下界是为了帮助地上的人们的。但是与后羿不同,他的下界是不在天帝的准许下的,也就是私自下界。不仅如此,在他下界的时候,他还偷了天帝的一件宝贝,这件宝贝的名字叫息壤,据说是一种可以自己生长的神土,鲧大概就是想利用他来治理洪水的。洪水治理的结果如何,在一般人的印象中,总是他方法不对而终于失败被杀,其实从屈原的天问中,可以了解到,鲧治理洪水几乎就要成功了,只是在这个关键的时候,天帝发现了鲧的行为,大为震怒,派了著名的脍子手火神祝融下界将鲧杀死在羽山。又收回了息壤,终于使鲧的治水失败了,可以看出来,这个天帝是多么的无情和自私。也可以看出来鲧的伟大,在某种程度上,鲧就类似于古希腊神化中的盗火的普罗米修斯,但是在伟大之处,鲧实在是不输于他的,因为鲧在死后也没有放弃帮助人类的志愿,他留下了一个伟大的继承人,他就是中国上古著名的英雄人物----大禹。

    启母阙上以秦小篆、八分汉隶刻写伯鲧、大禹治水的事迹

    传说中,鲧死后尸体三年不腐烂,后来不知道是谁,有说就是祝融,用吴刀剖开了他的尸体,这时禹就出来了,而鲧的尸体则化为黄龙,一说黄能,飞走了。所谓黄能是一种已经绝迹的动物,类似于熊,但是有三只脚,在山海经中有记载。我个人是倾向于黄能的,原因在后面就会解释的。大禹继承了父亲的遗志,开始治水,不知道为什么,这次的治水非常的成功,天帝不仅没有从中捣乱,还派了大神应龙襄助。这位应龙也是非常著名的龙神,在山海经中也有记载,代表了雨神的意思。传说只要在地上画上应龙的样子,就可以招来雨水。这时他则帮助大禹挖河开山,在治理的过程中,伏羲、河伯也纷纷襄助大禹,后来在东汉几乎成为国学的谶纬学鼻祖的河图洛书,传说也是在这个时候由神龟所献的。终于依靠疏导和围堵两个方法的结合,洪水终于被制服了,人们拥戴治水有功的大禹做了他们的王。

    在大禹治水的过程中,还发生一些与他的家庭有关的事情,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表现了大禹的公而忘私精神,可是他的妻子的结局却不好,传说中,大禹经常叫他的妻子涂山氏在中午去送饭,有一次她去的早了,却发现一头巨大的熊在用爪子开山,原来这就是他的丈夫,涂山氏大惊之下,往回逃去,大禹发现后紧紧追赶,涂山氏却变成了一块山石,不愿在与大禹生活,当时她已经怀孕了,大禹无奈之下叫道:“归我子。”石头裂开,大禹的儿子从石头中蹦了出来。于是他的父亲便为他取名为启,就是开启而生的意思,这个启后来就是传说中中国上古第一个王朝夏的开国之君。传说他喜好音乐,曾上天偷取了天帝的音乐,这就是后来的九辩、九歌等等,后来楚国的诗人屈原就是用他们创作出了许多的优美诗篇。

    【治水“英雄”鲧为何壮志未酬身先死?】

    在《史记》中,身为“四罪”(欢兜、共工、三苗、鲧合称“四罪”)之一的鲧(gun,大禹之父)被处死的说法似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据《五帝本纪》记载,“四岳举鲧治鸿水,尧以为不可,岳强(jiang)请试之,试之而无功,故百姓不便”。因此,当时作为钦定接班人的舜经过请示后“殛鲧于羽山”—“殛”为“诛”,一说为“诛杀”;还有一说,按《尚书.今古文注疏》:“诛,责遣之,非杀也。”也就是流放。不过,鲧因此葬身于羽山,是不争的事实。

    功之不成受诛,这个理由太牵强。屈原在楚辞《天问》中愤愤而言:“鸱龟曳衔,鲧何听焉?顺欲成功,帝何刑焉?”—猫头鹰和乌龟献策盗“息壤”,鲧为什么要听呢?快要接近成功了,帝尧为什么施刑与他?从中我们也可以发现,鲧治水并非如史家所言无功。

    在神话传说中,鲧冒死盗宝为人间造福,是一个普罗米修斯式的悲剧英雄人物。《山海经.海内经》载:“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于羽郊”,“息壤者,言土自长,故可堙水也”。与此说相近的还有《尚书.洪范》,这应该是最早记载鲧、禹治水的文献。箕子说:“我闻,在昔,鲧堙洪水,汩陈其五行。帝乃震怒,不畀其洪范玖畴,彝伦攸斁(du)。鲧则殛死,禹乃嗣兴。”

    一边是史书的言之凿凿,仿佛是一锤子将鲧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一边是神话了的英雄人物,欲语还休,似乎向世人诉说着什么。

    无论如何,鲧治水玖载,就如同屈子所说,治理川谷也见功劳,帝尧为何要对他施刑呢?如果说“不待帝命”是鲧真正的死因,那么令他丧命的“息壤”究竟是什么样的宝贝?

    【闪亮登场】

    即使是《史记》,鲧的出现也令人为之炫目。

    话说帝尧放勋,史书赞他“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将华夏大地治理得秩序井然,蒸蒸日上。因为讨论接班人的问题,召开御前会议。

    帝尧问:“谁可顺此事?”根据要求,臣子放齐与欢兜分别提出了两位王位候选人。放齐曰:“嗣子丹朱开明。”帝尧曰:“吁!顽凶,不用。”帝尧又曰:“谁可者?”欢兜曰:“共工旁聚布功,可用。”帝尧曰:“共工善言,其用僻,似恭漫天,不可。”

    嗣子丹朱首当其冲,其次才是共工。帝尧分别进行否决的理由也很值得推敲:他说自己的儿子丹朱不是个好人,但是怎样的“坏”却没有再说,停留在“顽凶”(凶为讼,顽劣好争讼,一个可以原谅的错误)的层面。而对共工的评价就没这么简单了,先是说其“善言”,但是行为乖僻,爱走旁门左道;接着说了一句相当狠的话“似恭漫天”,看似恭敬但是敢欺天啊!话说到这个份儿上了,群臣也没有人再坚持。

    在这样的情况下,历史的“罪人”、神话的“英雄”—鲧,闪亮登场了。尧又说:“嗟,四岳,汤汤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有能使治者?”—“皆曰鲧可。(大豪门)”

    一个“皆”字道出了鲧在众臣心目中的地位。数千年的历史中,像鲧这样深得人心全票通过的状况是相当少见的。

    但是,帝尧仍然不同意,很怪的理由—“方命圯族”。用现在的话来说,那就是他这个人不听话,在族里的名声很不好。《左传》说他“不可教训,不知话言,告之则顽,舍之则嚣,傲很明德,以乱天常”。难道鲧果真个性乖僻、品德不佳吗?

    大臣四岳表了态:“异哉,试不可用而已。”(《五帝本纪》)。同样事件的描述,《夏本纪》与此便有了些微的出入:“等之未有贤于鲧者,愿帝试之。”

    “贤”之一词何意,想必大家都明白。

    按照当时的惯例,下一任帝位接班人将在各个氏族部落首领中由大家共同推举产生,但是必须要获得现任首领的获准。这次会议真可谓风起云涌,对三个候选人丹朱、共工、鲧的讨论,可以说是层层递进,一次比一次激烈。考虑到大家的意见,而且当时也找不出比鲧更合适的人选,帝尧勉强同意让他去治水。

    真是一场奇怪的争论,关于鲧的品质问题君臣双方各持己见,如果没有大伙的力挺,他不会走入历史的视野,当然也不会成为“罪人”。

    鲧没有一丝懈怠,积极投身到了治水大业中。在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下,治理洪水为天下第一要事。鲧如果能够完成这项工作,必将是众望所归,铁定的帝位接班人。

    然而,和洪水搏斗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打的是持久战。我想,他是抱着必胜的决心去工作的。但是,事情真的会向大家预料的方向发展吗?

    【复杂的氏族关系】

    在上述内容中,帝尧反对鲧的理由其实是很荒唐的。因为鲧在族里的名声再怎么不好,说穿了,仍是人家一大家子的事,身为帝王的尧居然在朝堂之上堂而皇之地作为理由讲了出来,这其中又有什么缘由呢?

    关于鲧的出身,《史记.夏本纪》记载如下:“禹之父曰鲧,鲧之父曰帝颛顼,颛顼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黄帝。禹者,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也就是说,鲧是轩辕黄帝的曾孙子,第三代传人。

    其实,直至帝尧,所有的领导者都是黄帝的后人,没有其他。

    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既然领导人也就是部落总盟主从所有氏族部落首领中产生,为什么最终的结果却是由黄帝一脉独享?果真是俗语说的“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其他部落的首领都是孬种吗?

    这个问题还是要从黄帝说起。神农氏炎帝末期,各部落相互侵伐,烽烟四起,谁看谁都不顺眼。《尸子》说“各以方色称号”,这下子百姓可遭了殃。对于这种状况,《史记》说神农氏没有能力解决。时势造英雄,“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史记.五帝本纪》)。特别是和炎帝、蚩尤的一番苦争苦斗,真可以说是惊天动地。

    很多年以后,大汉天子刘邦东征西战终于得天下,谋士陆贾向其传输了“骑马得天下,但不可以此治天下”的思想方略。这个道理黄帝相当懂得,他深深知道智慧远比武力重要得多。为了巩固中央权力,他专门设立了包括自己在内的五行之官来管理各个部落。这五行之官分别是:“东方木也,其帝太昊,其佐句芒;南方火也,其帝炎帝,其佐祝融;中央土也,其帝黄帝,其佐后土;西方金也,其帝少昊,其佐蓐收;北方水也,其帝颛顼,其佐玄冥。”(《淮南子.天文训》)

    黄帝以土德为尊,管理着四方天帝。在《尸子》中,“子贡问孔子曰:‘古者黄帝四面,信乎’”就是此类事情的描述。而子贡或许是出于儒家的方正,拘泥于字面之义,将其当作神话传说了。

    让我们仔细看一下上面的人事安排,除太昊、炎帝二人和黄帝没有直系血缘关系,其余皆为其后人。这样的分工是不是很有趣?而且在后来无论是传说,还是记载,句芒等人皆已成了正神,黄帝一脉经过努力成功实现了分化治之,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后来的结果,黄帝驾崩之后,帝位由昌意之子颛顼接管。

    写到这里,使我想起了很老的神话—“昔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今帕米尔高原)……天顷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何谓“不周之山”?笔者忍不住要颠覆一下n年来共工的恶神形象,炎帝的子嗣共工做水正已经是很久远的事情,至少是神农氏时期的。而从共工的儿子后土开始,共工氏一脉司土正之职。当时真正的水正是北帝颛顼,那么对于后来由于二人争帝所造成的水患传说,我们是不是要重新思考一下呢?

    在黄帝一族占居统治之位后,我们看到后来的总氏族长均是正妃螺祖的子孙。但是次子昌意一脉自从颛顼帝之后,便销声匿迹了。长子玄器的后人,包括帝尧在内已经持续了三任。

    鲧是颛顼的儿子、昌意的孙子,论理帝尧该叫他一声“叔叔”。在这个大家庭中,论资历谈辈分鲧也算是个老人了,对他而言唯一具有领导权的侄儿,对他的评价却如此不堪。逝去的那个时代因为“禅让”而变得美好,但是一切皆如儒家所粉饰的那样太平吗?

    【看不见的硝烟】

    理清了复杂的人物关系,我们发现三位候选人丹朱、共工、鲧很有代表性,可以说是三个氏族部落的利益代言人。

    最衰的当属帝子丹朱,虽然以最为尊贵的身份获得了提名,但是随即又以最快的速度惨遭淘汰。对于此事,流传数千年的说法(代表着儒家思想)就是,丹朱的父亲帝尧认为他没有这个才能,亲自作了否决。其实不然,我们乘着时光列车稍微朝后看一下,同样的五帝时代,尧传舜、舜传禹,作为接班人的舜和禹也都发扬了一下高风格,均对先王之子丹朱和商均进行了一番谦让。

    即使在后来历朝历代的几次“禅让”中,就是走过场,新君都要谦让客气一番,说一些本人德行浅薄、不足以堪当重任之类的话,通常经过三请之后才登上龙位。

    可想而知,在当时的情况下,放齐刚刚说出“嗣子丹朱开明”,帝尧能怎么样呢?难道他能够不客气地说“不错,不错,正是我心目中的人选吗”?就是走程序,帝尧也要说出“这小子实在不怎么样”之类的话。

    只是没想到,这一让之下便是大意失荆州,属下再也没有人说话。反而冒出了不识相的欢兜,拿起棒棰当根针,举荐了—共工!面对这种局面,帝尧狠煞煞地说出了共工欺天的话。事到如今,群臣也明白,炎帝一族彻底没戏了,人选必须从黄帝一脉中产生。

    我们不妨把鲧的出场看作是各方势力调和的结果。而且,说是氏族推举,其实有各部落首领轮换的潜规则。帝尧心里明白,丹朱不会再有希望,现在就是轮,也该昌意一脉出场。

    看不见的硝烟在继续,远在山川大河辛劳治水的鲧明白自己已经被架在了火炉子上吗?

    一晃玖年过去了,鲧果然治水无功。个中曲折,按《史记》的说法,帝尧先知先觉,神目如炬,早就知道鲧不是个玩意儿,不足以担当重任。但是,最高领导者帝尧,既然已经预知了失败的结果,又为什么要明知不可而为之,拿普天之下的生灵来开这个玩笑呢?如果真要追究下来,首先是领导责任啊。执行者鲧,已经尽心尽力,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凭什么就该因此受死,岂不叫天下人寒心?而且,在会议当天,所有参会人员都无法挑出第二个人选的情况下,鲧的治水失败,只能说明当时的整体技术水平低下,短期内还没有掌握根治洪水的办法。如果帝尧胸怀坦荡,接下来的工作应该是再接再厉,弥补不足,将治水大业提升到新高度的问题。我们看看帝尧是如何做的,他已经知道了鲧功之不成。但他闭口不谈这件事,也没有提到对鲧的处分问题。而是重新组织了一次内阁会议,讨论帝位接班人的老话题。但经过帝尧数年来的经营,大伙都看出苗头来了,共工和鲧都已经成了掉了毛的公鸡。最倒霉的,当属共工的推举人欢兜。

    果然,在后来的“四罪”中,上述三人全部“中奖”。从何时起,昔日王侯今日囚?可见当日的帝尧意在帝位。唐人沈佺期有诗云:“古来尧禅舜,何必罪欢兜?”算是一语道破了其中艰险。

    鉴于朝堂之中再无合适人选,帝尧要破除常规了,他发出了一项指令:“悉举贵戚及疏远隐匿者。”选举的范围一下子扩大了许多。一切都像是排练好的节目,众皆言于帝尧曰:“有矜在民间,曰虞舜。”帝尧曰:“然,朕闻之。其何如?”舜终于登场了,此人虽然来自民间,但有着高贵的血统。他是昌意的七世子孙、黄帝的第八代传人,颇有沧海遗珠的味道。只要想办法让舜成为帝尧家中的重要成员,便可以堵住很多人的口。难道还有比他更好的人选吗?

    帝尧的办法就是政治联姻,将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一股脑儿赐予舜为妻。为了美化此事,帝尧还说什么这是考验舜—有谁见过为了考验人才将自己的女儿搭进去的?万一遇人不淑怎么办,岂不是赔了女儿又折兵?

    这场戏或许几年前就已经悄然开场了,总导演是帝尧,舜是主要演员,而群臣只要懂得配合,当好客串就好了。单说众人口中这个“矜”字,同“鳏”,泛指无妻之人。舜分明有妻登比氏,可见这只是一场准备好的政治秀。韩非子更是一针见血,他认为“舜妻帝二女而取于下”。可悲的是,事情已经发展到了这个地步,鲧还是不曾觉悟。《韩非子.外储说右上》记载:“尧欲传天下于舜,鲧谏曰:‘不祥哉!孰以天下而传之于匹夫乎?’尧不听,举兵而诛杀鲧于羽山之郊。”鲧身为圈中之人,如此缺乏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当属他的不幸吧?

    其实答案早就有了,许多人将《尚书.洪范》中箕子所述“鲧堙洪水,汩陈其五行”这句话当作鲧治水方法不当搅乱五行自然规律因而致死的证据。但笔者仔细品来却是另外一番味道:“鲧堙洪水”这句话没有任何异议;“汩陈其五行”中“汩”字是指水流,“五行”在此处当指金、木、水、火、土五行之官。连接两点,这句话的意思便是鲧用治理洪水这件事向帝尧陈说他的五行之官。

    我们已经知道除了中央大帝以土德为尊,其余东南西北四帝分别各有所司,处于完全平等的地位。那么鲧当时已经是水正之职,他为什么还要向帝尧论说五行之官呢?

    “帝乃震怒,不畀其洪范玖畴,彝伦攸斁……”这意思再明白不过了,尧因此大为震怒,不但不给他统治国家的权力,再也顾不得伦理道德,断然对鲧采取了措施。

    既然水之安行,又怎么能够说鲧治水徒劳无功呢?直到今天,筑坝拦水依然不失为一种好的办法。脱去神话的外衣,鲧只是个凡人,经验是渐渐积累而来的。他没能在治水之初很快领悟拦截与疏导的关系,错在他不是真的神。鲧的儿子禹,能够根本性地改变治水方略,谁又敢说这里面没有其父的心血呢?

    拨开历史的烟云,我们发现,鲧的死亡其实是争夺领导权的结果。屈原在《离骚》中说:“鲧直以亡身兮,终夭乎羽之野。”性情耿直不是他的错,可惜的是壮志未酬身先死。

    【五龙氏】

    自人皇已后有五龙氏,五龙氏,兄弟五人,并乘龙上下,故曰五龙氏也。

    五龙氏兄弟五人,老大叫皇伯,老二哈皇仲,老三叫皇叔,老四叫皇季,老五叫皇少。5人共同治理天下,各治一方。乘坐五条飞龙,往来巡视,推行无为而治的方针。今天的上郡肤施有一座五龙山,就是五龙氏产生的地方。

    自中三皇氏后,老君经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万岁,又以法授人皇君子孙,俾治世修道,元始天尊真人皆降焉。后五龙氏兴焉。天真皇人太上老君降下开明之国,以《灵宝真文》《三皇内经》各十四篇,授五龙氏。五龙氏得此经,以道治世万二千岁,白日登仙。尔时甘露降焉,苍生则于中化生。是后运动阴阳,作为五行。四微、世欲、生死之业,于是而起。人乃任性混朴,茹毛饮血,男女无别。夏则巢居,冬则穴处。

    昔司马迁作《史记》,纪黄帝有子五人,号五龙氏。按《帝王统纪》,由黄帝迄今,三千五百有余年,宜无可证。

    【文献】

    据说在“天地初立”之时,就相继出现了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他们都各自统治了若干万年。据说地皇“兴于熊耳、龙门”,隐约间已暗示出有龙的形迹。又据说人皇“乘云车,驾六羽,出谷口”,按中国古代“云从龙,风从虎”的传统说法,乘云车就是乘龙车。龙的形象已呼之欲出。在人皇之后,龙就正式出场了。据司马贞补《史记·三皇本纪》记载:“自人皇已后,有五龙氏”,注曰:“五龙氏,兄弟五人并乘龙上下,故曰五龙氏也”。这时的龙,还是我们祖先的乘具,乘龙上下,显示出五龙氏的神威。

    【传说故事】

    五龙氏的传说既是蜀国"五色帝"的来源,也是道教"三清四辅"的根源。彭县出土的一大四小铜罍(祭祀盛酒容器),说明早在殷周之际,蜀人以祭祀五方。"三清"本是一炁所化,一炁加上四岳(四辅)就是五岳的根源。"五龙是谓五姓纪。治在五方,司五类,布山岳,盖龙德而正中也"。(见《路史》)这就是张陵《廿四治图》所说的"伏羲造天地,五龙布山岳"又云"皇伯、皇仲、皇叔、皇季、皇少,五姓同期。俱驾龙,号曰五龙。……以宫龙土仙为父。五龙以降,天皇兄弟十二人分为五方,为十二部。法为龙之迹,行炁为之化,为十二时神。"这些传说是历史的曲折反映。

    【历史考证】

    自人皇已后有五龙氏,五龙氏,兄弟五人,并乘龙上下,故曰五龙氏也。燧人氏,按其君钻燧出火,教人熟食,在伏羲氏前,谯周以为三皇之首也。大庭氏,栢皇氏,中央氏,卷须氏,栗陆氏,骊连氏,赫胥氏,尊卢氏,浑沌氏,昊英氏,有巢氏,朱襄氏,葛天氏,阴康氏,无怀氏,斯盖三皇已来有天下者之号,按皇甫谧以为大庭以下一十五君,皆袭庖牺之号。事不经见,难可依从。然按古封太山者,首有无怀氏,乃在太昊之前,岂得如谧所说?但载籍不纪,莫知姓、王年代、所都之处。而韩诗以为自古封太山禅梁甫者,万有余家。仲尼观之,不能尽识。管子亦曰。古封太山七十二家。夷吾所识十有二焉。首有无怀氏。

    【考证】

    单本,无无字。然则无怀之前,天皇已后,年纪悠邈,皇王何升而告。但古书亡矣。不可备论。岂得谓无帝王耶。故春秋纬称自开辟至于获麟,凡三百二十七万六千岁,分为十纪。凡世七万六百年。一曰九头纪。二曰五龙纪。三曰慑提纪。四曰合雒纪。五曰连通纪。六曰序命纪。七曰脩飞纪。八曰回提纪。九曰禅通纪。十曰流讫纪。盖流讫当黄帝时,制九纪之间。是以录于此补纪之也。

    【历史原型】

    五龙氏

    1,远古传说中的五个部落首领。《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五龙比翼,人皇九头。”李善注引《春秋命历序》:“皇伯、皇仲、皇叔、皇季、皇少,五姓同期,俱驾龙,号曰五龙。”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玉壶遐览二》:“祝融氏为火帝,君南岳;五龙氏乘云登仙。”

    2,古代传说中五个人面龙身的仙人,道教称为五行神。《鬼谷子·本经阴符》:“盛神法五龙。”陶宏景注:“五龙,五行之龙也。”《文选·郭璞〈游仙诗〉》:“奇龄迈五龙,千岁方婴孩。”李善注引《遁甲开山图》荣氏解:“五龙,皇后君也,昆弟五人,皆人面而龙身。长曰角龙,木仙也。次曰徵龙,火仙也。次曰商龙,金仙也。次曰羽龙,水仙也。次曰宫龙,土仙也。”亦谓五龙的法术。唐李邕《叶有道碑》:“专精五龙,遍游群岳。”

    3,誉称同时以才名著闻的五人。

    (1)指汉公沙穆五子。晋陶潜《集圣贤群辅录下》“公沙绍字子起,绍弟孚字允慈,孚弟恪字允让,恪弟逵字义则,逵弟樊字义起,右北海公沙穆之五子,并有令名,京师号为公沙五龙。”

    (2)指晋索靖、氾衷、张甝、索紾、索永五人。《晋书·索靖传》:“靖少有逸羣之量,与乡人氾衷、张甝、索紾、索永俱诣太学,驰名海内,号称敦煌五龙。”

    (3)指南朝齐张岱兄弟五人。《南齐书·张岱传》:“岱少与兄太子中书舍人寅、新安太守镜、征北将军永、弟广州刺史辨,俱知名,谓之张氏五龙。”

    (4)指十六国前凉辛攀兄弟五人。唐杨炯《原州百泉县令李君神道碑》:“若夫于公之宅,驷马高驱,辛氏之门,五龙齐驾。”宋王应麟《小学绀珠·氏族·五龙》:“凉辛攀,兄鉴、旷,弟寳、迅。”

    (5)指宋窦仪兄弟五人。《宋史·窦仪传》:“仪学问优博,风度峻整,弟俨侃偁僖,皆相继登科……当时号为窦氏五龙。”

    【五龙陵】

    蒲城五龙山:地处渭北黄土高原,因山形蜿若游龙而得名。位于陕西省蒲城县上王乡东苇村,因秦大将白起曾驻军于此,又名白堂山。山为丘陵地貌,据说内藏水晶石,但储量不大,所以未予开采。唐大将敬德、爱国将领杨虎城、**大将王震等也曾安寨扎营。诗圣杜甫在山下甫下村写出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尸骨”的千古名句。

    相传此地是上古时代黄帝和蚩尤大战之时,黄帝的坐骑之一五龙氏皇少与蚩尤手下大将刑天大战之处,皇少不敌刑天,被杀死在这里,尸体不腐,化做这座五龙山。至今山上还有五龙陵,就是皇少的龙眼所在。

    ()

    免费小说阅读尽在略(),我们将一如既往为你提供优质小说。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紫薇大帝的小说神话演绎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神话演绎最新章节神话演绎全文阅读神话演绎5200神话演绎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紫薇大帝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