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莲去送众人,徐母回到屋里给徐乙解释道:“乙儿,今天母亲不小心把你修灶的事情,说给了八姑,谁知道整个镇上的人都知道了,她们都想来看看这省柴的灶台!”
正在这时,徐宝山也回来了,进屋就兴奋地向徐乙问道:“兄弟,刚才我在门口,听说你发明了一种修省柴灶?”
徐乙微笑着,还没说话,徐母就回答道:“宝山,不是听说,就是真的,你去伙房试试看!”
徐宝山立即跑去了伙房,不到一刻,就兴冲冲的回来对徐乙说道:“兄弟,这灶真的很好用啊!”
“大哥,你要感兴趣,我可以给你说说其中的窍门!”看到大哥的表情,徐乙微笑的说道。(
如皋文学区)
原来徐宝山在衙门工房,书吏毛三对他是礼遇有加,什么重活也不让他做,只让他负责些登记接待的轻松工作。这一段时间,徐宝山发现各村镇反映最多的事情,就是灶台费柴的问题,目前南和县农家用的都是传统土灶,耗柴草极多,田间出产的秸杆根本不够用,因为南和县地处平原,植被稀少,几乎是无处砍柴,所以各村镇都希望衙门工房能给予技术上的支持。(
鬼王的毒妾)
徐宝山就把情况向毛书吏反映了,其实这个情况,毛书吏早就知道,可是工房没有这方面的人才,他也是无能为力。
所以,今天徐宝山发现自己兄弟发明的这个省柴灶这么好用,就想学来推广一下。
其实这种省柴灶并不复杂,只是有几个关键的诀窍要掌握而已,徐宝山也懂一些瓦工,经徐乙这么一点拨,很快就学会了。
话说翌日上午,王有德处理完几件琐碎的公务,正在内堂品茶,这时侍卫禀告吏员徐宝山求见,王有德微微一皱眉心想:莫不是毛三惹了他不成。
徐宝山一进屋,就连忙施礼道:“吏员徐宝山参见大人!”
“宝山兄弟,快快请坐,你在工房感觉怎么样?”王有德满脸笑容道。(
盛世女皇商)
徐宝山回话道:“大人,我在工房挺好,毛书吏对我很照顾!”
“那是他应该的,徐兄弟,你以后有事可以直接来找我!”王有德一听,就把心放下了。
徐宝山一脸感动道:“多谢大人的抬爱,给我了这份差事,还对我如此的照顾,宝山无以为报。当下,我有个事情,想向您请示一下?”
“宝山兄弟,有事你就直说吧!”王有德微笑道。
“小人近日与毛书吏等人一起,研究出了一种省柴灶。经过我等反复测试,确信可省柴一半以上,一个四口之家,一年可省柴最少二十担。
目前咱们县每户用的都是传统土灶,耗柴草极多,田间出产的秸杆尚不够用,许多农家还要花钱购买薪柴。小人考虑,如果我们能够在全县推广这种省柴灶,那么每户非但不用花银子去购买薪柴,而且秸杆还能节省下来,无论是用于沤肥还田,还是用于养牛,对于普通农家来说,都是大有禆益的。(
嫡宠四小姐)故此小人特来向大人报告此事。”徐宝山很快地就把省柴灶的事情说了一边。
“在全县推广?”王有德心念一动,他隐隐地有些理解徐宝山的意思了。身为县令,他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他能够想象得出,如果这种灶真的能够省柴一半,在全县进行推广成功的话,这个倒是一个很大的政绩啊。
中原地带的农村自古以来就知道秸杆沤肥还田的道理,只是苦于秸杆不够烧,所以很少有人家能够做到。如果推广省柴灶之后,农家能够有多余的秸杆用于还田,对于农业生产将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这种惠而不费的政绩,哪有人不喜欢的。
“你打算如何能够做到向全县推广呢?”王有德追问道。
徐宝山道:“我现在想向大人汇报的,就是关于推广省柴灶的整体思路。我测算过,按省柴灶能够省柴一半计算,一个四口之家,一年能够省下来的柴草,不下二两银子。(
权妃之帝医风华)我们打算按每口灶一两银子向百姓收费,相信任何一户人家都会非常愿意采纳的。我们还需要培训一批泥瓦匠,预计用一年时间,在全县普及省柴灶。”
“每口灶一两银子,的确不贵。”王有德也听明白了,他点头说道,“你们打算以什么样的名义去推广呢?”
徐宝山道:“很简单,我们以县衙的名义来进行推广,这种灶能够帮百姓省钱,而且垒灶的价格又非常优惠,这绝对是一件泽被百姓的大好事。
我考察过了,每推广一口灶,可以向县衙上交半两银子的管理费,剩下的收入用于工匠的培训和施工费用的支出。如果全县有三万户人家改造省柴灶,那么我们将可以向县衙上缴一万五千两银子的管理费。”
“嘶……”王有德深吸了气,他身为县令一年也就一百多两的俸禄银子,这要是把省柴灶推广开了,可以说是名利双收啊!
“宝山啊,你设计的这个灶,可有名字没有?”王有德知道毛三的能力,工房每年堆积了许多下面老百姓反映的问题,他是很清楚的。(
超神建模师)所以,王有德已经认定这就是徐宝山发明的,甚至徐宝山来找自己,有可能是徐解元授意的。
“启禀大人,小人考虑过了,我想给这个灶取名叫王氏省柴灶,还请王大人应允”。徐宝山其实早已经想好了名字,就等王有德问呢!
徐宝山此言一出,王有德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了,他假惺惺地连连摆手道:“这如何使得,这是你们搞出来的灶,宝山你居功甚伟,还是用你的名字为好。”
“大人,将这个灶取名为王氏灶,是我们大家共同的心愿。没有王大人的英明领导,我们哪能研究出这样的省柴灶呢?再说,这个灶只有以王大人的名义推广下去,才能真正成为恩泽百姓的利器。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个灶以王大人的姓氏命名,是实至名归的。”徐宝山正色道。
“这个……如果此事确能对百姓有益,本官只有勉为其难了。”王有德一副为难的样子答应道。
徐宝山趁机说道:“王大人能否再麻烦您给王氏省柴灶,题写一幅墨宝呢?”
“这个简单。”王有德心情极好,站起身对门外的侍卫说道:“快去把李师爷请来。”
王有德走到桌案前,提起毛笔,饱蘸浓墨,在一张宣纸上写下了“王氏省柴灶”五个大字。
师爷李靖来的时候,王有德刚好题完字,他很兴奋地把刚才和徐宝山的谈话内容与李师爷说了一遍。
李师爷一听也是两眼放光,连忙说道:“恭喜大人,能够拥有徐吏员这样的人才,相信这王氏省柴灶一经推广,定能造福百姓,成为佳话!”
这定下了大政方针之后,王知县立刻宣布,南和县衙成立“王氏省柴灶推广房”,由徐宝山担任推广房的书吏,负责王氏省柴灶的具体实施。
其实这个项目的收益,徐宝山算出来的结果,要比告诉王有德的还要多。因为从用户那里收费,也有诸多猫腻可玩,比如说,要求材料必须由对方准备,对方如果准备不齐,则需要花银子来从“王氏省柴灶推广房”购买,这样一算,又能增加一些收入了。
这些收入,徐宝山并不打算自己装到自己的腰包里,他准备等把银子挣来之后,还要给李师爷、县丞、主薄、典史等人送点好处。
徐宝山在省柴灶推广上的表现,徐乙都看在眼里,有时候他心想大哥比自己更适合做官!
……
时光荏苒,转眼间到了年底,徐家有了一件大喜事,就是腊月二十日,徐宝山要成亲了。
对方是南和县名门望族赵家的三小姐赵杏儿,赵杏儿的父亲赵德旺是赵家的总掌舵,赵家是做牛羊肉生意的,而且是垄断了整个南和县的牛羊肉市场,南和人吃的牛羊肉都是从赵家卖出去的,所以说赵家日进斗金,那是毫不夸张。
赵家能成为南和县的望族,不仅仅是财富,原来赵德旺的亲妹妹是南和县主薄张政的二夫人,这张政已经五十多岁了,其大夫人多年前就已经去世了。张政虽然在南和县衙是三把手,但是他在南和县供职多年,为人圆滑,又乐善好施,很有威望。故此,很多时候,县令王有德和县丞赵俊都很尊重这位老大哥的意见。
家里的新房早已经收拾好了,关于婚宴的安排,全部有徐乙包揽,徐母和莲姐负责操办拜天地当天的具体细节。
因为眼镜的爹孙云就是开饭店的,南和县最好的厨子自然都被徐家订好了,同时眼镜和胖子负责一些采购的活。
徐乙负责安排席位,徐家虽然没有赵家那么势大,但是,人丁也很旺。徐乙的叔伯这一辈兄弟就有六七位,到了徐宝山、徐乙这一辈,兄弟姐妹也有十一二个,所以帮忙的人自是不少。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