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王朝雄踞中原百余年,其京城极为繁荣,在城南有一座气势恢宏的书院,就是大名鼎鼎的翰林兵书院。(
阿玖)
只有当朝士大夫子弟才有资格进入这所书院。这里传授的除了一般的诗词文章以外,还会传授武艺及兵法,乃至治国之道。
不少名将王侯都是从翰林兵书院苦学出师,建立赫赫功勋,名扬天下。
每年三月初九,在兵书院东院那雄伟的文武殿上,便会进行盛大的“拜书典礼”,以迎接新学年。
“众学子,上拜皇恩,礼敬忠义!”
随着这一声洪亮的声音落地,大殿上的百名白衣学子在香火缭绕中齐齐跪下,朝着供桌上的东晋太祖画像三跪九叩。
“礼毕——再拜圣人,蒙恩开化!”
众学子朝着南首的圣人像下拜时,一个身影却站立不动,在这样的场合里,真是鹤立鸡群,显得尤为突兀。
“吴道,为何不拜圣人?”担任典礼官的王翰林厉声喝道。
周围的学子纷纷转过头去,用鄙夷、厌恶的目光瞪着这位其貌不扬的瘦高学子。(
嫡谋)
那叫吴道的十八岁少年平静地抬起头来,却是一张平凡的面孔,但分明的棱角,冷峻的眼神,却让人感觉他远非表面这样普通。
是的,他并非普通,在这些学子眼里,他连普通人都算不上,充其量只能算个废物。
吴道望了望圣人画像,眼神中充满不屑的神色,须而摇了摇头,依旧挺直腰板,傲然而立。
王翰林见他当着一众学子之面如此不把自己的话放在耳边,大为恼火。
喝道:“吴道,别说是你,就算是你的父亲——当朝一品吴相国大人,也不曾对老夫如此傲慢!你这般作态,却是为何?”
吴道心中叹了口气,无可奈何地想道:为什么每次提到我,总要扯到他?
他上前一步,对王翰林行了一礼,慢慢说道:“夫子不必动气,学生并非傲慢夫子,而是觉得那秦风不配居这圣人之位,此等恶性龌蹉之辈,有何资格称为圣人?”
此言一出,全场一片哗然,众学子顿时议论纷纷:
“满口胡言,吴道这小子在发什么疯?”
“书院的倒数第一,也配谈吐圣人么?”
更有人压低声音窃窃私语:“哼,奸臣之子也就只有这等混淆视听的本事了!”
“蠢货一个,上次我们在他饭碗里参了墨汁,他也毫不知情,哈哈!”
“这算什么,有一回我趁他洗澡,把裤子给他拿走了,那才叫一个好笑呢!”
“哼,奸臣之子,怎么羞辱都不为过!”
“奸臣”这个词听来显得尤为刺耳,但吴道面不改色,不卑不亢地挺胸而立,只是那双刚毅的眼中,闪过一丝无奈与不忿。(
剑凌九界)
王翰林咳嗽一声,学子们的声音渐渐平息。
只见他快步走下典礼台,来到吴道身旁,喝道:“黄口小儿,竟敢口出妄言!圣人岂是你能评论的?还不快快跪下认错!”一边说,一边指着圣人像。
吴道却身子不动,心道:跪下认错?凭什么?!
他望了望圣人像,嘴角一斜,用轻蔑的口吻说道:“我虽黄口小儿,却也懂得忠孝礼仪之道,而上面这位圣人却似乎并不懂得!他有何资格受我一拜?”
“你——”
“夫子请勿动怒,且听学生说说道理:兵书院自开学之初,便尊古时的诗书大家秦风为圣人,可这秦圣人虽然诗书是一把好手,但却败德,更是无品!历史上的此人不但与其嫂私通,还见风使舵,为保性命而投奔敌国,乃是天底下第一大不德不忠之徒,此等龌蹉小人,人人得而诛之,有何资格配当圣人?!”
“住口!”王翰林气得面色通红,胡须直抖,吴道虽然说出有辱圣人的话来,可这的确是事实,各种史书传记都有记载,只不过鉴于秦风在才学上的非凡成就,这一小段并不光彩的历史被历代文人刻意淡化了,或者说选择性地遗忘罢了。(
不败战神)
所以纵然有气,一时间却难以反驳。
就在此时,一位面容英俊,器宇不凡的少年风度翩翩地走上前来。
此人叫林文羽,乃是当朝重臣林辅之子,文采极高,诗词歌赋传遍皇都,颇负盛名。
更因其相貌堂堂,仪表不凡,惹得京城中许多未婚待嫁的小姐倾心不已,人称他是兵书院中的“俊才子”!
此人有个特点,凡是吴道所在,必有他出来为难,可算是刁难欺负吴道的头一人。(
鉴宝风云)
因为在他看来,吴道是当朝奸相之子,那么欺辱了吴道,等于间接地欺辱了那奸相。
只听他娓娓而谈:“吴兄此言差矣,秦圣人虽有小瑕,但瑕不掩瑜,他笔墨文章雄盖古今,无人可比,教悟子弟,桃李满天下,以他为始,方使中原成就礼仪之邦,更有三部旷世文典传教后世,堪称立国典范!仅凭这一壮举,圣人二字便可称得!”
众学子纷纷点头,王翰林更是心中欣慰,觉得林文羽言辞有理有据,不容反驳,不愧是自己最为器重的学生。
众人都以为吴道无言反驳,谁知他只是微微一笑,回敬道:“我只问林兄,此人若是放在当朝,以此成就与德行,可称得圣人?”
林文羽更是一怔,张了张口,竟然说不出话来。
东晋王朝礼教甚严,若是秦风生于此时,做出与家嫂私通,甚至变节投敌的事来,纵然文才无双,也必早被世人唾弃,哪里配得上圣人二字?
也是因为后世之人淡漠了前朝历史,没有亡国之恨,故而只看他的成就,忽略了他的劣迹。(
将夜)
见众人无言以对,吴道乘机说道:“既然以今人的眼光来看,秦风不配这圣人之名,我不辱骂他便是天大的气度,又何必去叩拜此人!?此人品行如此败坏,却恬不知耻在著作中提及‘文德素养’之词,真是不折不扣的伪君子!圣人?呸,狗屁圣人!”
说罢一口唾沫朝那圣人像吐了过去,正中圣人鼻梁。
跟着背负双手,傲然而立,微微侧身,用极度鄙夷的眼神,斜视秦圣人的画像。
朗声道:“我吴道上跪天子,下跪父母,唯独不跪此等伪君子!”
言语铿锵,掷地有声!
大殿之上顿时嘈杂一片,众学子都是心头不服,骂的,叫嚣的,讥讽的,嘲笑的,吴道却一副任你风吹浪打,我自闲庭信步的泰然神情。
众人之中,唯有林文羽既是不服,更是含恨,
这吴道从来都是不学无术,甚至连名字都写不囫囵,一句整诗都念不抖擞,从来不曾被他瞧在眼里。
更加上吴道的父亲乃是当朝丞相,结党营私,自己的父亲在朝堂之上也数次受他欺压,心里早憋着一口气。
既然没能力对付吴道的父亲,那便收拾收拾吴道本人。
所以平日里对吴道都是用诗词的方式冷嘲热讽,而后者因为文思拙略,竟然听不出其中门道,浑浑噩噩,经常被骂得狗血淋头,却还呵呵傻笑。
林文羽的自尊自信可谓极大满足,而今天,两个月不见,吴道仿佛换了个人一般,不但思维缜密,滴水不漏,令他无法反驳,更是论述惊人,单就口才一项,竟隐有超过自己的势头。
被奸臣之子盖过风头,这让他如何不气,如何不怒。
“好,好你个吴道,真是竖子不可教亦!在此庄严之地,典礼之上,居然口出有辱圣贤之言!”王翰林脸色已是铁青一片,怒道:“老夫今日若不罚你,你却不知到何为圣人教化!来啊,请戒尺!”
此言一出,众学子立时露出幸灾乐祸的神色。
这开学大典之上,戒尺本就作为大典礼数之一,放在供桌上,好教学子敬畏学堂威严。
立时便有侍从取来,交到王翰林手中。
老翰林手里握着戒尺,凶巴巴地瞪着吴道,可一见他镇定自若地伸出手来,王翰林刚举起手,还没落下,心里却犯嘀咕了:奇怪,这小子为何今日如此嚣张?而且他言语虽然不堪,但却是有理有据,令人不能驳斥,可他以前连一句简单的诗句都背不出来啊——哎哟,难道是……难道是吴相国在背后指使他这么做的?
是了,是了,我新年之时,只是送了礼品,但人却未曾去相府拜见,相国定是对我不满,要借这个由头定我的罪啊!
一想到这里,不由得冷汗直冒,这戒尺举在空中,竟然不敢落下去。
其实,王翰林就算真打下去,也没人能治他的罪。
毕竟兵书院以秦风为圣人已有两百余年,早被朝野公认,吴道这番话公然推翻秦风的圣人头衔,大违公论,即便有理有据,但身为老师,打你几戒尺,也在情理之中。
即便是吴道他爹,当朝一品吴元霆,也不会因此与他计较。
可王翰林一番胡思乱想,越想越是害怕,万一吴丞相因此怀恨在心,那可不得了。
正在两难之际,却听得一个声音道:“夫子不必可怜此子,他污蔑圣贤,该有此罚!打便打了,又能怎的?”
转头一看,说话的正是林文羽。一见他如此怂恿自己,王翰林心思一转,有了主意。
“哎哟!”只见他脸色一变,眉头紧锁,扶着手臂,慢慢放下戒尺,浑身微微颤抖,脸上尽显痛苦之色,嘴里还不停唠叨:“我这把老骨头,不中用啦,一动就浑身酸疼,想来是风湿又犯啦,唉……”顺手将戒尺递到林文羽手中。
吴道早瞧出他心思,借着装病推脱,不由好笑,而林文羽莫名其妙接到戒尺,先是一愣,却听王翰林道:“文羽,你是我最得意的门生,也是学子里的执罚监学,罚与不罚,你看着办吧。”说罢,在随从的搀扶下,弯腰驼背地到一旁休息。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