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正文 第七讲 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杨过

本章节来自于 虽万人吾往矣——金庸小说导读 http://www.lishu123.com/90/90127/
    我没错——杨过

    继郭靖之后,在《射雕》三部曲中,金庸塑造了另外一位与郭靖截然不同的大侠——杨过。(一统日娱)杨过没有郭靖那么多的社会责任感,也不会像郭靖一样与国共存亡,相反在他的心目中,爱情始终是处于首位的。也可以说杨过是一个绝对的爱情至上的人!但是为什么这样一个和郭靖有着天壤之别的人也可以被称为“侠”呢?或者说金庸是否想通过杨过这样一个角色再次来探讨“侠”的含义呢?

    我们会发现,杨过是一个很让人感动的角色,因为他的一种精神:

    杨过的精神——执着于“我没错”

    (一) 写作背景:

    “神雕”企图通过杨过这个角色,抒写世间礼法习俗对人心灵和行为的拘束。www.chinalww.com礼法习俗都是暂时性的,但当其存在之时,却有巨大的社会力量。师生不能结婚的观念,在现代人心目中当然根本不存在,然而在郭靖、杨过时代却是天经地义。然则我们今日认为天经地义的许许多多规矩习俗,数百年后是不是也大有可能被人认为毫无意义呢?

    道德规范、行为准则、风俗习惯等等社会的行为模式,经常随着时代而改变,然而人的性格和感情,变动却十分缓慢。三千年前《诗经》中的欢悦、哀伤、怀念、悲苦,与今日人们的感情仍并无重大分别。我个人始终觉得,在小说中,人的性格和感情,比社会意义具有更大的重要性。郭靖说:“为国为民,侠之大者”,这句话在今日仍有重大的积极意义。但我深信将来国家的界限一定会消灭,那时候“爱国”、“抗敌”等等观念就没有多大意义了。然而父母子女兄弟间的亲情、纯真的友谊、爱情、正义感、仁善、勇于助人、为社会献身等等感情与品德,相信今后还是长期的为人们所赞美,这似乎不是任何政治理论、经济制度、社会改革、宗教信仰等所能代替的。(天诛道灭

    ——《神雕》后记

    杨过具有这样的意义:感情可以是亘古不变的——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杨过比郭靖更具有跨时代的意义。按照金庸的设想,这个社会总有一天会出现大同的局面,不存在国家的界限,但是人的感情却是永远不会消失的。因此,郭靖可以说是“为国为民,侠之大者”,而杨过则可以说是“至情至性”,能有如此纯粹的感情的人,也可以被称为侠。

    (二) 至情至性的坚守

    杨过给我们提出了这样一个命题“我做错了什么”?

    从理智的角度来看,杨过没有做错任何事,他和小龙女真心相爱,男未娶、女未嫁,可是却为世俗所不容,郭靖说“过儿,我心好疼,你明白么?我宁可你死了,也不愿你做坏事,你明白么?”在郭靖眼里,杨过是犯下了滔天罪行的,因为他爱上了他的师傅,这在礼教森严的宋朝是一件不可以想象的事,即使是今天也还是为很多人所不认同。(灵域)可是杨过却说“我没错!我没做坏事!我没害人!”杨过的评判标准是“是否害人”,而不是是否违背了礼法。因此旁边的人一听,也觉得他说得有理,“若是他师徒俩一句话也不说,在甚么世外桃源,或是穷乡荒岛之中结成夫妇,始终不为人知,确是与人无损。只是这般公然无忌的胡作非为,却是有乖世道人心,成了武林中的败类”。(打工巫师生活录)可以这么理解,师徒之恋本身是否有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周围的人设定了一个什么样的标准来衡量这样一种感情。

    在我们今天,情与义、情与社会规范的矛盾依然存在。因此,《神雕侠侣》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一种选择,只要你的做法没有影响到其他人的利益,那么就请坚持自己的感情。如果将这个问题推而广之,那可以认为事情的对错有的时候是取决于评判的标准的。

    郭靖代表了纯朴的先天理性,这理性是独立完足,能自作主宰,衣被他人的。现在,我们如果将这阳刚的理性拉下来,变质为一种生命气质的话,这就是一种阳刚的生命。但生命的本质既原是空而无自主性的,则这阳刚的生命便也只能是有一种形似的独立自主,形似的对他人之爱。(超神建模师)实则他独立自主只是意气的刚猛,他的爱也只是情绪上的风流,这全不是理性与道德,全只是浮动的野气。

    而杨过便是这刚气的代表,他因此轻浮佻脱,灭裂多变,然而生命热力姿彩,也随处突出。使得一切受压抑委屈,而生命中有缺陷,有伤痛,有浓郁,有渴求的人,为之痴醉颠狂……这样的生命,当然不如黄蓉的清畅轻柔而得生命之正(生命本质是虚,所以其表现也当以阴柔和顺为正),也因此不易受道德理性的感召而立即欣然顺受。但也不如阴柔生命一遇到创伤,便委屈退缩,而是自有其冲突果决,不甘雌伏的气力。这样旺盛的生命,也是可以隐通于无限之境的。他只是不如阴柔的生命之易受感召而被提携至无限,而是要采取主动有态度去求进取,而逼近到无限。他因此不能接受任何委屈任何管束任何领导的,他固不受气(不接受一切强权的欺负),也不受理(不接受道德的教训)……其次……而其可能有的归宿有二,其一便是积极在指向道德仁义的理想,贡献出他全部的生命热力,以建设一个合理的世界。其二便是消极在归宿于彻底宁静的玄境,以平息他生命的躁动不安。前者是他生命的根本成全,后者则是他生命的暂时安顿。而在书中,杨过是放弃了前者而毕竟归宿于小龙女所代表的冲虚之境。

    台湾学者曾昭旭在其分析文章中言小龙女道:

    我们试品味《神雕侠侣》中小龙女的神韵吧,她清淡绝俗,几欲透明,长居于幽深的古墓之中,直言万古之长寂,而实无时间空间的变化。所以她是永远不会老的(她的形貌永远只是一个小女孩),她只是绝对的冲虚,绝对的宁静,而即以此冲虚宁静杳然自存。这是一种又像有,又实在冲虚无迹的存在。这是一种玄境,一种纯阴之体。这使我们想起“庄子”里同样的象征:“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于四海之外……”

    进而,该文言“杨、龙结合的本质缺憾”道:

    现在我们要谈到像杨过小龙女这样的结合,中间含有怎样的困难与缺憾呢?我们前文已提到这冲虚的理想不是人生究极圆满的理想,这刚猛的生命也不是冲与清畅的生命。因此在本质上这种结合就只是暂时的。小龙女之下凡是暂时应迹,杨过之要求平息其生命的冲动也只是一种心灵受伤时的暂时要求。到末了,小龙女还是要回归玄境,杨过也还是要再涉人间的。所以他们的相遇,最好就是如浮云之聚散,缘尽了,彼此挥挥手,各奔前程,则小龙女不失其应迹渡化,杨过也如其暂时小憩。而一定要归宿于此,而谋长久的结合,则不但处境磨难多多,内在的缺憾也是极深沉的。而杨过因种种外缘,毕竟决心归宿于小龙女了,于是,这一份感情便显现出悲剧性质来。

    ——曾昭旭《金庸笔下的性情世界——论〈神雕侠侣〉中人物形态》(载《诸子百家看金庸》)

    思考

    “情必近痴方始真”,杨过感情的纯粹、个性的张扬给我们展示了另外一种大侠的形象,那就是一个敢于坚持、至情至性的人也可以是令人景仰、感动的“侠”。

    m.pi.co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柳叶的小说虽万人吾往矣——金庸小说导读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虽万人吾往矣——金庸小说导读最新章节虽万人吾往矣——金庸小说导读全文阅读虽万人吾往矣——金庸小说导读5200虽万人吾往矣——金庸小说导读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柳叶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