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影视互动与新浪潮的初兴
20世纪中期以后,香港经济进入了繁荣时期,中产阶层队伍壮大,民主意识和本土意识极其强烈。(
大豪门)可是,香港电影却在相反向度上发展,旧的类型体系已发展到极致,而新的类型还有待研发。在大制片厂制度式微的背景之下,独立制片正悄然生起,迫切需要大量的新人加入。在电影业低潮、人才和作品面临着青黄不接的时候,适逢电视业迅速发展,并带动了香港电影的工业蜕变,“在两岸三地,香港电影‘新浪潮’的出现与电视发展有特殊的血缘关系,是台湾和中国大陆所没有的”。
邵逸夫控股的香港电视广播公司(简称“无线台”,即tvb)最早采用16毫米电影胶片拍电视剧集。(
至高悬赏)1972年,原为邵氏片厂导演的刘芳刚为tvb拍了胶片制作的《歧途》,大获好评。1975年,无线台再接再厉,开拍了《奇趣录》和《群星谱》两部剧集,由刚从旧金山进修电影制作课程归来的谭家明执导。谭家明在这两部剧集里初露锋芒,成功地演练了熟练驾驭叙事的编导能力,为日后执导电影打下了专业基础。1976年,无线台节目部经理梁淑怡创立“菲林组”,由刘芳刚任制作经理,该组先后招揽了一批在欧美接受正规电影科班教育后回到香港的年轻人,包括许鞍华、严浩、余允抗等,同时提拔了一些自学成才的年轻人,如拍实验电影出身的章国明等人。除了菲林组之外,无线台当时还有徐克、蔡继光等其他青年编导,这批“少壮派”编导执导的《cid》、《北斗星》、《国际刑警》等剧集很受观众好评,因此他们也成了日后香港新浪潮电影的骨干力量。(
挑个王爷做夫君)1978年2月,梁淑怡转投佳视,她手下的一些编导有的跟着转投佳艺,有的直接投身到电影工业。这意味着电视开始反馈电影了。最先投入电影界的是严浩和余允抗,他们与陈欣健合组“影力公司”,拍出了新浪潮的第一部电影《茄哩啡》。同年8月,梁淑怡去职,不久佳视倒闭。次年,无线台解散菲林组。当时,香港独立电影运动风头初起。这些具有国外正规电影教育背景的编导们,便纷纷步严浩和余允抗的后尘,投身电影业。“新浪潮”便正式登上了香港电影的历史舞台。
(二) 新浪潮电影——香港电影产业新生态体的出现
与特吕弗和戈达尔发起的法国新浪潮不同,香港新浪潮电影是一场影视产业互动格局内自发的电影革新运动。(
重生]田园日常)参与这次运动的众多电影人有着相似的电视工作经历,但是他们却没有一个共同的组织机构。虽然他们大多在西方资深的电影教育机构留过学,但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美学目标,更没有制定出一个明确的行动纲领。香港新浪潮电影更像是香港电影生态环境的一次自我调节。
1979年,徐克因佳视倒闭,提早转投电影界。他执导的带有未来主义色彩的武侠片《蝶变》创意十足,意象纷呈,深受广大影评人的好评。同年,许鞍华也离开香港电台电视部,为刚成立的比高公司执导了一部悬疑惊悚片《疯劫》。(
八荒神诀)章国明拍摄了他的电影处女作《点指兵兵》。一些并非电视台出身却有着相同留学背景的新导演们也在这一年拍摄了电影处女作,例如翁维铨的《行规》,于仁泰、陈欣健联合执导的《墙内墙外》等。也就在这一年,《电影双周刊》和《中外影画》等电影评论刊物纷纷创办,香港电影界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创作与批评同时繁荣的景象。
1980年,谭家明拍出了他的电影处女作《名剑》,余允抗完成了《师爸》和《山狗》,蔡继光执导了其第一部青春片《喝彩》,刘成汉执导的《欲火焚琴》则从类型的角度模仿了同期美国好莱坞影片《邮差总按两次铃》。
1981年对香港影坛来说,是一个值得怀想的年份。(
夺鼎1617)“新导演倾巢而出,数量之多是前所未有,而且大多数受到了观众的欢迎,他们实际上取代了中年以上导演的地位。”。特别是方育平,这位几乎是当时香港电影圈中唯一坚持走非主流路线的导演,拍出了处女作《父子情》。该片被著名的香港影评人石琪赞誉为“香港影坛近十多年来罕见的文艺佳作,亲切自然地写出家庭亲情,深刻细致地刻画出父子关系,素材平凡,却是一部绝不平凡的精品”(引自石琪:《香港电影新浪潮》,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21页。)。此片获得香港首届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最佳导演奖。
香港新浪潮从一开始就显示出与商业电影的亲缘性。也在1981年,徐克为新艺城拍摄了《鬼马智多星》。这标志着新浪潮导演开始被主流电影工业所吸附,商业电影体制内的“作者理念”开始进入新浪潮导演们的创作思维当中。此后,新浪潮持续了两三年,先后出现了几部经典的作品,例如《烈火青春》(谭家明)、《投奔怒海》(许鞍华)、《半边人》(方育平)、《打擂台》(黄志强)、《柠檬可乐》(蔡继光)。
由此可以看出,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香港电影圈开始出现了百家争鸣、群雄并起的局面。而事实上,同一时间有那么多年轻导演从电视投身到电影工业,拍出类型不同、风格各异的数十部作品,这在香港电影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三) 新浪潮——过去未完成式
通过香港新浪潮电影运动的锻炼,一些新兴的电影机构在香港影坛崭露头角,这其中最有成就、影响最大的是麦嘉、石天和黄百鸣在1980年创办的新艺城电影公司。徐克在1984年创办的电影工作室,张坚庭与陈友组建的二友公司,都是颇有影响的制片机构。香港电影产业原有的格局已经发生了重大改变。仅仅用了五六年的时间,以这些新兴电影公司的作品为代表的香港新浪潮电影运动,就对香港陈旧的电影业实施了一次成果较为显著的“补血”运动。
新浪潮虽然最终被主流商业电影所吸纳,但它的影响所及却历历可见。80年代中后期,由吴宇森、程小东、林岭东等人掀起了一股新浪潮的余波,出现了名噪一时的“英雄”系列、“风云”系列,以及像《倩女幽魂》那样的奇幻武侠片。也许更重要的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香港影坛出现了被人誉为“新新浪潮”的创作风潮。一些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充当新浪潮诸子得力助手的年轻导演,例如王家卫、关锦鹏等迅速上位,各自拍出了一批震撼世界影坛的影片。香港电影进入了全盛期。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香港电影陷入了低谷。一些优秀的电影人才先后远走好莱坞。过于追求商业趣味,使得电影的艺术含量降低。香港电影向来不注重剧本的创作,一部成功的影片尚未下画,大量的抄袭跟风之作就盲目地上市。观众对香港电影逐渐失去兴趣。亚洲金融危机不仅冲击了香港电影赖以生存的外埠市场,而且也打断了香港电影制作的资金链。虽然刘伟强、麦兆辉的《无间道》系列以及杜琪峰的“银河映像”系列仍然显现出香港电影深厚的底蕴和电影人救市的努力,但香港电影总体上已不复往日的辉煌。
m.pi.co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