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正文 二电视综艺节目

本章节来自于 大学影视鉴赏 http://www.lishu123.com/90/90444/
    如今打开电视机,观众可以发现大量的综艺节目充斥着荧屏。(宝鉴)除了新闻资讯、电视剧之外,观众看到最多的当属综艺节目。这些综艺节目内容不一,风格多样。它们的身影几乎遍布从中央台到地方台的各个角落,给观众带来欢笑,也给观众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提到中国的电视发展,不得不讲到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

    (一) 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概况

    1990年,《正大综艺》在中央电视台第二频道亮相,这标志着中国内地真正意义上的综艺节目从此开始了它的征程。这档旅游问答节目成为中国电视综艺节目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在此之前的综艺节目形式单一,基本上可以称为是综艺晚会的代名词。1997年前后,随着《快乐大本营》和《欢乐总动员》迅速崛起,中国综艺节目进入发展的黄金期,节目性质也进入到全新的娱乐时代。以这两个标志点为界线,可以将中国电视综艺节目分为几个不同的发展时期,梳理出各个时期不同的发展特点。

    早期萌芽状态中的中国综艺节目,基本上以综艺晚会的形式出现。在那个物质生活还不富裕、电视节目形式单一的年代,观众对综艺晚会就很满足了。1958年6月26日,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的前身)在剧场直播了一场残废军人演出,这可以说是中国综艺节目的开端。1960年,北京电视台举办了第一个春节联欢晚会,这是首次在演播室演播的综艺晚会。这次晚会的内容包括相声、歌舞、诗歌朗诵等。从1961年到1962年,北京电视台连续举办三次“笑的晚会”,第一次节目内容全是相声。第二次以相声为主,增加了话剧片断、独角戏、洋相和笑话等戏剧类节目;并起用了主持人,演播时试着采用一种“茶座式”的方式,演员分散围坐,既是表演者,又是现场观众。第三次试图着重表演,减少说唱而以表演小品为主体内容。

    (陈旭光:《中国电视》2001年第6期,第35页。)

    北京电视台举办的这些晚会,为以后举办的春节联欢晚会积累了宝贵经验,奠定了基础。(琥珀之剑)1983年,中央电视台举办第一届大规模的春节联欢晚会,直播形式使得晚会大获成功。迄今为止,春节联欢晚会仍然是中国观众除夕之夜必不可少的“守岁大餐”。萌芽时期的综艺节目可以理解为是将音乐、歌舞、戏剧小品、杂技魔术、戏曲片段等多种艺术样式综合在一起,再利用电视技术进行艺术加工,呈现在屏幕上的一种综合性文艺节目。由于它包容多种艺术形式,又利用了电视的声画艺术再度加工,所以就成为一种具有审美功能的电视节目样式。

    1990年,《正大综艺》在中央电视台第二频道播出。与《正大综艺》同时期出现的,还有在中央电视台第三频道播出的《综艺大观》。这两档真正意义上的综艺节目一出现,就受到电视观众的追捧。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中国市场经济改革尚处在初步发展阶段,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正在逐步提高,精神生活的需求越来越高,这两档全新的节目一出现就吸引了人们的眼球,收视率居高不下。《正大综艺》定位准确,强调国际性、知识性特点,调动了观众的参与热情,一句经典台词:“这倒底是什么,您猜对了吗?”让无数观众绞尽脑汁,体味参与其中的快乐。集曲艺、音乐、舞蹈于一体的《综艺大观》以类似于春节晚会的形态出现,也吸引了大批观众。

    随着电视艺术的发展和观众需求的变化,原来给观众带来新奇和惊喜的综艺节目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于是《快乐大本营》和《欢乐总动员》应运而生,综艺节目也开始进入它的黄金发展期。各地电视台纷纷效仿,一时间,明星访谈、与观众互动、模仿秀、速配,各种各样的综艺节目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电视荧屏上。综艺节目主持人也不再是单纯地协调场面平衡,调动场面气氛,而是要参与其中并带动电视机前的观众。这时期的综艺节目发展成两种不同的分支:一种是前面讲到的晚会类综艺节目;一种是综合性减弱、娱乐性加强的娱乐类综艺节目。(误入贼船)现阶段的综艺节目对观众来说,不仅仅是欣赏综合性的艺术节目,更多的是轻松、玩乐、娱乐和八卦。2005年出现的《超级女声》和《梦想中国》,更是让平民百姓站到了曾经只能梦想的舞台上,彻底地娱乐了一把。综艺节目走到今天,已经体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娱乐性,同时也暴露出越来越多制约发展的问题。

    (二) 电视综艺节目的分类及特点

    前面提到,现阶段的综艺节目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晚会类综艺节目,一类是娱乐类综艺节目。两者的特点不同,审美不同,社会教育功能也不相同。

    1. 晚会类综艺节目

    晚会类节目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思想。围绕这个主题思想运用艺术手段,将不同的艺术节目融合在一起。综合性强的晚会包括的文艺形式有音乐、歌舞、戏剧小品、相声、杂技魔术、戏曲、武术等,有的只有其中一部分文艺样式,如专门的戏曲晚会、歌舞晚会等。晚会的受众面也是最广泛的,涵盖了不同行业、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观众群体。所以说,晚会类综艺节目是主题明确、艺术样式全面、接受面广泛的综艺节目。

    根据晚会主题的不同,可以将晚会分为节庆日晚会和专题晚会。节庆日晚会指为了庆祝和纪念特定的节日而举办的晚会,最典型的当数春节联欢晚会。专题晚会指为特定人群、特殊事件或某个特定行业而举办的晚会,如体现军民鱼水情的军民迎新联欢晚会,针对某些弱势群体的慈善晚会等。这里以春节联欢晚会为例,分析一下晚会类综艺节目的特点和发展。

    春节联欢晚会开始于1983年的除夕之夜,是为了庆祝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春节而诞生的。晚会丰富的节目给观众带来的欢声笑语,增加了节日的喜庆气氛。从1983年开始举办春节晚会至今,它年年都是中央电视台的压轴大戏。看春节晚会,已经成为中国亿万观众和海外炎黄子孙在除夕之夜不可缺少的一道精神美餐。(娱乐篮坛)春节晚会不单纯是一台综合了各种艺术形式的晚会,它更是一种新的文化,一种体现民众思想的时代性的映照。“在它背后,包含着某种必然的心理需求和民族文化背景。春节晚会一经形成,就在适应中国人固有的守岁仪式和传统习惯的同时,也造就了一种文化渴望和认同需求。就此意义而言,春节晚会已构成文化的重要部分而难以轻易废弃改变了。”周星著:《新世纪中国电视文艺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02页。春节晚会的主题是喜迎新春,基调是欢腾、喜庆、热闹,这符合中国人在春节大团圆的传统习惯,迎合了观众平安祥和的新春愿望。此外,晚会节目类型的丰富也是大团圆象征之一。这些节目都是经过精心准备和安排的。晚会筹备工作从春节前几个月就开始了,经过策划,层层选拔,多次彩排,直播现场演出的节目代表着同类艺术节目同时期的最高水平。2007年春节晚会总导演金越在谈到春节晚会的筹备时称,2007年春节联欢晚会从2006年8月底9月初开始启动。首先确定晚会主题为“欢乐和谐中国年”,然后开展征集活动。征集活动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面向全民进行节目征集,包括征集语言类节目、歌舞类节目等等;另一方面是定向征集,就是向诸如中央美术学院、北京电影学院等视觉制作单位发出征集邀请,请他们为春节晚会提供视觉上的创意。2007年春节晚会提出“开门办春晚”的口号,从全国各地广泛征集优秀节目,目的就是听取更多群众的意见,让更多的观众参与。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舞蹈系的大学生们带来了舞蹈《进城》。这本来是在全国“桃李杯”舞蹈比赛上的一个金奖群舞,以进城打工的民工为题材,关注小人物的命运。该舞蹈以略显迟缓的动作表现农民进城工作的彷徨,颠覆了以往舞蹈的审美标准,给观众极大的震撼和感动,被推荐给春晚导演组,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

    受众群体庞大,构成复杂,也是春节晚会的一大特点。(六甲神灯)春节联欢晚会是以家庭为收视单位,而且往往是几代同堂共同欣赏,这就要求在节目安排上有家庭的温暖感,2003年春晚上的歌曲类节目《让爱住我家》就迎合了观众的这种需求,朴实的词曲传达的是普通家庭的宁静和幸福,在观众心目中留下了难忘的印象。春节晚会对观众的影响之大,其他节目无一能比。所以,春节晚会所承载的政治和社会功能是最重要的。每年的春晚都在向大众宣扬一种信息,鼓励大家积极上进,惩恶扬善,共建和谐美好的社会秩序。在春节这种特殊的节日气氛下,晚会所传达给观众的信息和引导作用是不可小觑的,节目的色彩对观众的感染作用也是不可低估的。1984年春节晚会上,张明敏一首《我的中国心》唱出了全中国人民的心声,李谷一演唱的《难忘今宵》使人难忘,至今仍是春节联欢晚会的结束曲目。可能很多人会发现,现在的春节晚会处在一种尴尬的境地:年三十少不了春节晚会的陪伴,但是对于陪伴着自己度过了除夕夜的春节晚会,很多人都有不满。春晚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这样几点:一是节目形式少有变化。十几年来基本不改演播大厅“茶座式”的演播方式,80年代这是一种新颖独特的方式,受到大家喜爱。但二十几年过去了,仍然没有多少变化,观众就感到厌倦了。二是新老交替速度慢。在晚会上最受观众欢迎的当属小品节目,尽管创作者费尽心思挖掘新题材,但年年都是老面孔。虽然演员们演技精湛,但是无法改善观众的审美疲劳。三是某些节目质量有待提高。每年春节晚会后都会有少数节目受到观众的批评,这说明这些节目在质量上或审美上不能达到要求,尚需改进。这些问题是摆在电视文艺工作者面前的严峻课题。只有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才能使晚会类综艺节目永葆其艺术魅力。

    2006年春节联欢晚会节目现场

    2. 娱乐类综艺节目

    1997年,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开播,“快乐”风暴迅速席卷了整个中国大地,其他电视台纷纷效仿,出现了一大批游戏型的娱乐节目。(帝凰:神医弃妃)自此,综艺节目进入娱乐时代。

    目前,所有的娱乐类综艺节目可以分为游戏型、益智型、谈话型、婚恋型、真人秀型、电视大赛型等。列举各种类型的代表节目如下:游戏型如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北京电视台的《欢乐总动员》、安徽卫视的《超级大赢家》;益智型如中央电视台的《幸运52》、《开心辞典》;谈话型如在年轻人中异常火爆的台湾综艺节目《康熙来了》、《国光帮帮忙》;婚恋型有湖南卫视的《玫瑰之约》、上海东方卫视的《相约星期六》等;真人秀节目是一种新型的电视节目形态,这种由欧美引进的节目经过“本土化”改良后就成为选秀样式,如中央电视台的《非常6+1》、《星光大道》,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上海东方卫视的《我型我show》等;电视大赛更是名目繁多,如电视青年歌手大赛、电视模特大赛、电视烹饪大赛等等。现在,许多韩国和日本的综艺节目也受到年轻人的喜欢,这些节目主要是通过网络的方式收看,部分地方电视台也有购进播送,如韩国的《情书》、《xman》,日本的《超级变变变》等。

    游戏型娱乐节目基本上是按照明星带领大家玩乐游戏的模式,调动了电视机前观众的参与热情。观众由单纯的看明星变成与明星同乐,这种转变使观众觉得与电视屏幕之间的距离拉近了,这也是此类节目受到欢迎的最主要原因。内容的游戏化,让看电视成为人们快乐的主要来源之一。湖南卫视在引进港台综艺节目的基础上,经过改进,制作了适合大陆人口味的《快乐大本营》,1997年7月11日播出,立即掀起了一股游戏娱乐的风暴。

    益智型娱乐节目更贴近百姓,让平民百姓成为节目的主角,进一步加深了与观众的互动。节目内容突出知识性的特点,让观众在游戏式的轻松环境里获得知识,寓教于乐。1998年11月,中央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推出由李咏主持的《幸运52》,这是借鉴英国bbc制作的同类节目gobingo改编而成的。新颖的节目形态、独特的主持风格、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的特点,赢得了观众的喜爱。2000年7月,央视二套又适时推出了另一档由王小丫和李佳明主持的益智类综艺节目《开心辞典》,同样占有很高的收视率。除此之外,中央电视台的《三星智力快车》、上海卫视的《财富大考场》、广东电视台的《赢遍天下》等都有不俗的表现。以《幸运52》为例,栏目定位为一档打破娱乐类、知识竞赛类节目限制,有机地将游戏与知识普及融为一体,充分调动观众参与热情的益智节目。栏目形式为演播室录制节目,邀请普通百姓担当选手,以智力竞赛和趣味竞赛的方式进行智力比拼,获胜选手将获得丰厚奖品,而且场外的观众可以通过热线电话及时参与到节目中并获得相应奖励。与国外某些类似节目(如美国的《百万富翁》)强调金钱竞争不同的是,《幸运52》的奖励机制更强调益智和人际和谐。《幸运52》的主要特点是现场气氛紧张激烈、趣味横生,节奏明快、**迭起,舞美绚丽、富有现代气息。主持人反应机敏、幽默诙谐。所以,《幸运52》从开播到现在,一直保持着较高的收视率。

    谈话类节目以挖掘明星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为看点。主持人的风格和智慧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台湾综艺节目《康熙来了》受到青年人的喜欢,也给内地的综艺节目带来许多启示。他们在节目策划、主持人包装,甚至灯光音响方面,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不过,港台综艺节目有过分追求经济效益、忽视道德观念的问题。

    真人秀型综艺节目是近两三年在中国大陆火起来的。“真人秀”这个词起源于欧洲,至今在欧美各大电视台仍非常流行。比较著名的国外真人秀节目,有英国的《老大哥》(bigbrother)、法国的《阁楼故事》(loft story)、美国的《美国偶像》等。2004年开始的《超级女声》就是直接以《美国偶像》为模本制作的。我国前期的真人秀节目基本上是简单模仿。2002年,广东南方电视台开播的《完美假期》就是《老大哥》节目直接影响的结果。这类节目以暴露参与者私密的**、丑陋的人性为看点,满足了观众窥私的**,使观众在偷窥中得到“对社会规则颠覆的快感”。蔡贻象著:《影视文化美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版,第263页。在此类节目发展后期,节目形态呈现为平民选秀类。这类节目非常适合中国的文化传统,既满足了平民百姓登上电视舞台的愿望,又让观众看到喜欢的选手真实成长的过程,使观众零距离地参与其中。这种“本土化”的改造,使多种娱乐节目的元素融为一体,既真实又娱乐。如今,选秀类节目迅速成为最引人注目的节目类型。

    人们看电视不外乎两个目的:一是获得资讯,二是为了轻松愉悦。所以,不管是游戏型、益智型还是其他类型的综艺节目,其生命力就在于能否让观众得到快乐,让观众满足。节目要传达一种轻松的审美享受,观众才能在艺术享受中产生审美愉悦并给予相应的良好反馈。反观现在很多综艺节目存在着生命力不强的问题,这与节目本身的质量问题有很大关系。一档好的节目出现以后,其他电视台跟风模仿,粗制滥造,这根本不能给观众审美的享受。观众在打开电视机的时候看到的都是同类型的低劣作品,加速了对同类型节目的厌弃。

    怎样才能增强节目的可看性?这可以从三个角度来分析:一是节目的内容。每一档好的节目都有自己独特的看点,有一个好的主题,或营造氛围,或寓教于乐,都要跟节目定位的观众群相符合。二是视听语言的运用。娱乐综艺节目的视听语言看起来似乎简单,真正做到精致并非易事。许多电视节目制作人员还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没有突破传统的思维习惯,这是制约发展的一个因素。在视听语言中,最直接的当属镜头语言,即通过直观形象的画面造型,向观众传达节目的主题思想,揭示主旨。一个镜头该用什么样的景别、角度,镜头该如何运动,怎样的拍摄方法,这些是很有讲究的。三是主持人的作用。主持人应该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并和节目的风格相吻合,在节目现场具有调动嘉宾和观众积极性的能力,使观众投入到娱乐的氛围中去,此外,主持人应该有深厚多元的知识背景和多才多艺的艺术修养,才能适应节目的需求。

    纵观上述多种类型的综艺娱乐节目,具有这样几个共同的特征:以使观众感到快乐为原则,有独特的节目看点,充分地调动观众的参与热情,有适合节目风格的主持人。我国娱乐类综艺节目在发展过程中虽然存在着诸如相互跟风模仿、一哄而上等问题,但在时间和收视率的检验标准下,一些精品节目还是靠自己的实力牢牢抓住了自己的观众,并且呈现出越来越全面娱乐化的倾向。

    m.pi.co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虞吉的小说大学影视鉴赏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大学影视鉴赏最新章节大学影视鉴赏全文阅读大学影视鉴赏5200大学影视鉴赏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虞吉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