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正文 29|生活境界和人生归宿

本章节来自于 李泽厚论教育·人生·美:献给中小学教师 http://www.lishu123.com/90/90539/
    中国传统之所以是“乐感文化”,除了它以人生(亦即一个世界)为根基,以“实用理性”为途径,以肯定、追求生的价值和意义为目标之外,而且它所讲求的“乐”又仍然具有形而上的皈依品格。(毒妻不好当)此“乐”是一种宗教性的情感。上面已讲,这正是以“仁”为“体”与康德以“义”(无情感性的实践理性)为“体”的区别所在。以“仁”为“体”,则具有感性情感的“恻隐之心”,才是实践理性的根源。它虽仍是个体的、感性的,却是对“本性”的体认或最高经验(peak experience),即拙作《美学四讲》称之为“悦神”的审美境界,冯友兰称之为“天地境界”(《新原人》)。(地狱电影院

    康德继“我能知道什么?”(认识论)“我应该做什么?”(伦理学)“我能希冀什么?”(宗教学)之后,再加一问:“人是什么?”(人类学)人类学历史本体论则恰恰从“人是什么”开始,提出“人活着”(出发点)、“如何活”(人类总体)、“为什么活”(人的个体),而将归结于“活得怎样”:你处在哪种心灵境界和精神状态里?这种状态和境界并非描述是否有电视、空调之类,也并非询问你是兴高采烈还是满腹牢骚;它关注的是个体自身的终极关怀和人格理想。www.rgstt.com宗教性课题在一个人生、一个世界的中国,转换为生活境界和人生归宿的探寻。

    “如何活”、“为什么活”是理性的内化和理性的凝聚,显示的仍然是理性对个体、感性、偶然的规划、管辖、控制和支配。只有“活得怎样”的审美境界,理性才真正渗透、融合、化解(却又未消失)在人的各种感**中,这就叫理性的积淀或融化。“理性的内化”给予人以认识形式,“理性的凝聚”给予人以行动意志,“理性的融化”给予人以生存状态。(商战教父)前二者(内化、凝聚)实质上还是一颗集体的心(collective soul),只有后者才真正是个体的心。所以理性在此融化中自然解构。“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群籁虽参差,适我莫非新”,这些并非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而正是理性的融化和解构后的生活境界和人生归宿。“如何活”和“为什么活”都可以用知性语言来表达,如各种语言描述和语言指令。(黑煞帝尊)但“活得怎样”却常常超出知性语言,非语言所及,它只是诗。

    冯友兰曾分人生境界为“自然”、“功利”、“道德”、“天地”四阶梯。这些“境界”并不能截然划开,特别是“如何活”总作为基础和纠缠物与它们交错在一起。“自然境界”是对人生或人生意义浑浑噩噩,不闻不问,满足于“活着就行”的动物性的生存状态里。“功利境界”则是每人都有熙熙攘攘的日常生活,为利、为名、为官、为家;或荣华富贵,功业显赫;或功败垂成,悲歌慷慨;或称健平淡,度此一生。(民国异梦)“道德境界”则圣贤高德、立己助人、清风亮节、山高水长;而凡夫俗子有志焉,亦可力就。这些都由语言管辖、统治。唯审美境界(天地境界)则不然。它可以表现为对日常生活、人际经验的肯定性的感受、体验、领悟、珍惜、回味和省视,也可以表现为一己身心与自然、宇宙相沟通、交流、融解、认同、合一的神秘经验。这种神秘经验具有宗教性,直到幻想认同于某种人格神。但就中国传统说,它并不是那种得神恩天宠的狂喜,也不是在宗教戒律中的苦苦追求,而仍然是某种“理”(宇宙规律)、“欲”(一己身心)交融的情感快乐。也许,这就是庄子所谓的“天乐”。因为这种快乐并不是某种特定的感性快乐,即无所谓快乐与不快乐,而只是一种持续的情感、心境、mood,平宁淡远,无适无莫,这也就是某种生活境界和人生归宿了。理学讲“心统性情”。但从程朱到阳明到现代新儒家,讲的实际是“理本体”、“性本体”。这种“本体”仍然是使人屈从于以权力控制为实质的知识/权力的道德体系或结构。所以,不是“性”(“理”),而是“情”;不是“性(理)本体”,而是“情本体”;不是道德的形而上学,而是审美形而上学,才是今日改弦更张的方向。所谓“学是学此乐,乐是乐此学”的“乐”,“情”也,非“性”也。“情”与“欲”相连而非“欲”,“情”与“性”(“理”)相通而非“性”(“理”)。“情”是“性”(道德)与“欲”(本能)多种多样不同比例的配置和组合,从而不可能建构成某种固定的框架和体系或“超越的”“本体”(不管是“外在超越”或“内在超越”)。可见,这个“情本体”即无本体,它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本体”。这个形而上学即没有形而上学,它的“形而上”即在“形而下”之中。康德、海德格尔都想去掉形而上学,但又构建了自己的形而上学。大概只有在解构的“后现代”,才有去掉形而上学的可能,但又流于真正的原子个人的物欲横流,失去任何普遍价值和社会性。也许,只有凭依理欲交融的“情本体”,才能走出一条路来?而“心体”、“性体”只有皈依于“情体”,也才能真正贯彻一个人生、一个世界的华夏精神。“情本体”之所以仍名之为“本体”,不过是指它即人生的真谛、存在的真实、最后的意义,如此而已。

    (※节选自《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哲学探寻录》,1994年)

    m.pi.co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李泽厚;杨斌的小说李泽厚论教育·人生·美:献给中小学教师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李泽厚论教育·人生·美:献给中小学教师最新章节李泽厚论教育·人生·美:献给中小学教师全文阅读李泽厚论教育·人生·美:献给中小学教师5200李泽厚论教育·人生·美:献给中小学教师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李泽厚;杨斌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