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现代社会让人感觉渺小而空虚
父子两个行走在植物园的曲折小径之中。(
情本如殇凤凰劫)场景已是秋天,风清凉地吹拂着树林,路旁几株枫树张灯结彩挂了一树红叶,在风里沙沙作响,不时就有几枚飘落,却并不失意,悠闲地荡一个半圆,又一个半圆,像坐了秋千。还有玉兰、壳斗的叶子,也在黄灿灿地飘落。
爸爸说:“略略,刚才的故事,其实还有另一种解读。”
“怎么解读?”杨略捡起了一枚枫叶,对着阳光里照着。
“第一层解读是,我们同气连枝,彼此负有责任,必须互相关爱。第二层解读是,社会分工给我们的心灵带来的问题。”
“社会分工会有什么问题?”杨略想到亚当·斯密曾说,分工合作给社会带来了巨变,极大地促进了生产效率的提高,让人类社会变得空前的富裕。他无法想象什么都自给自足的时代会是怎样的。梭罗那样的,只能算个例外吧。
爸爸笑着说:“劳动分工包括了行业分工和过程分工,两者都推动社会对人的心灵造成影响。”
“什么是行业分工?”
“农民、工人、商人,这就是行业分工。随着分工越来越细,就像泼开的水滴,再也无法聚拢。社会正处于这样一种状态:其中每个人都好像从躯体上锯下来的一段,它们昂然行走,形同怪物——比如一截手指、一个头颈、一副肠胃、一只臂肘,但从来不是完整的人。农民变成了一柄镰刀,工人成了一把铁锹,律师成了法典,机械师变成了机器,商人成了一串数字。彼此分开,难以融合。人与人的关系似乎更紧密了,但许多人——比如农民、工人——因为体会不到尊严感,于是日渐畏缩失落。”
杨略点点头。
“社会总是分阶层的,在金字塔顶端的,难免耀武扬威。处于底层的,除非修养过人,否则很容易自惭形秽。”
“这还是其次,”爸爸继续说,“更严重的影响源于过程分工,加深了每个人心灵的失衡。注意,是每个人,囊括了各阶层的人。”
“什么是过程分工?”
“你记得《摩登时代》里卓别林在工厂里的场景吗?”
这部片子,杨略看过很多遍。那是一条冰冷的生产线,线上许多人各司其职,紧张有序。卓别林脱得只剩下一件背心,手持扳手,套住面前经过的螺母,双臂一用力,将螺母拧紧。仅此而已,非常简单,并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然而他的双臂重复亿万次相同的工作之后,终于发了疯,一看到小圆片,就觉得是螺母,要用扳手去拧一下。工友的**,秘书的纽扣,都被他袭击了。
想到这些,杨略不由一笑。
爸爸说:“卓别林的表演当然夸张,却生动地展现了过程分工对人的异化。工厂引入生产线之后,工作被分成无数个细节,工人被严格训练,像机器人做着一个重复性的工作。这样一来,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但人沦为社会机器上的一个零件。”
“可人毕竟不是机器,对吗?”
杨略想到了近几年富士康接连出现的员工跳楼事件,他们怕是遇到了和卓别林同样的情况。
爸爸点点头。
“从心理学上来看,如果一个人感到自己只不过是一部大机器中的一个齿轮,磨损了可以更换。而他工作的成果,只是一些数字、图表,顶多是一张工资条。而工厂里的产品,似乎与他无关。他不能参与决策,也看不到最后的成果。他们会感觉,产品的生产与自己并无多大关系。于是他会觉得无聊,没有成就感,责任心也随之减少。”
“这种机械性操作确实可怕。不过,爸爸,这样的工人毕竟不多,你怎么说每个人都受到影响呢?”
“因为不但工人是这样,连决策层也不例外,他们只能通过一些模糊的信息作出判断和决策,无法控制决策的成败。(
修仙狂徒)还有那些老师,他们教书育人,但只能陪伴学生几年,并不知晓自己的学生日后能否成才。在现代社会中,工作很少是一个人能完成的。于是每个人都感到自己的渺小,宛如恒河沙粒。当他们面对复杂庞大的社会组织,面对社会危机和生态危机,只会觉得无能为力。他们失去了对世界的把握,也失去了心灵的满足感。”
“人必须把握一点什么,才觉得满足吗?”
“不错,当一个人感觉自己无法控制自己的生活,也无法改变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对于世界也无能为力,内心会产生无力感、无用感,这种情绪长期淤积于心,就会形成空虚感,甚至绝望感。所以在工业文明时代,空虚、抑郁成为头号的心灵疾病。而我们的生态人,恰恰要保持心灵的饱满。”
杨略陷入了沉思。爸爸说的,自然有道理,可是——
“可是,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有谁能够改变这一事实呢?”
“没有办法改变,人不可能放弃富裕的工业文明,回到狩猎或农耕时代。”
“那我们没有办法了吗?”
“不,办法永远是有的。”
“什么?”
“审美创造,是生态人必备的素质。”
“你觉得,画一幅画,或是欣赏一幅画,就能改变这一切?”
杨略觉得不可思议。
但爸爸却莫测高深地一笑,往前方一指。
“前面是美术馆,在那里有三位大师在等着我们。”
杨略从来不知道,植物园里居然还有美术馆。不过他早已习惯于这种意外了,于是抱着满腹的疑问,加快了步伐。
2.三大师:人生要艺术化
才走了百来米,小径一转,前方就出现了美术馆,通体的玻璃建筑,镶嵌在绿树之间,像一枚钻石,在阳光下熠熠闪亮。
他们走上台阶,美术馆门口立着的雕像是掷铁饼者。表情镇定,身躯扭转,双腿弯曲,右臂上扬,左臂下垂,构成了一张饱满的弓。他的全身就处于一触即发的瞬间,似乎就要一转身,铁饼旋转着、呼啸着飞向远处。
杨略问:“这是仿作吗?”
爸爸抚摸着雕像上结实的腿肌,笑着对杨略说:“在醒客世界里,把米隆的作品搬过来,也不是难事。而且,更奇妙的是,你可以尽情接触,而不必担心艺术品会受损。”
杨略赞叹不已,穿过大门,发现展厅异常开阔,四周雪白的墙面上,挂着大幅的油画。一路上,杨略看到了米勒的拾穗者、特纳的云霞、柯罗的树林。前面楼道曲折,有无数个展厅。或许这里汇集了全世界的艺术精品吧。杨略心想,如果在这里开设美术课,那就不必远赴卢浮宫,就可静静欣赏蒙娜丽莎的微笑了。
他们在一个咖啡厅门口停住了。一些欣赏者走得累了,就在此小憩。爸爸径直走向靠近窗口的一张桌子,那里站起了三个人。一个正值青年,相貌英俊,眉宇之间有种勃发的英气,脸上挂着轻松的微笑。旁边一位是中年,不拘言笑,嘴角微微向下,形成两条不太明显的褶痕,目光锐利,很有些不怒自威。第三个是位老者,个子不高,叼着烟斗,一脸的和气,眼睛十分清亮。
“这三位都是大大的有名,”爸爸指着第一位,“这位是席勒先生。”
杨略瞪大了眼睛,眼前这位面容清秀、笑容可亲的青年人,居然是与歌德齐名的席勒。他的作品,杨略曾细细读过,当中充满了狂飙突进的豪情,很投合年轻人的口味。
爸爸指向另一位:“这位是黑格尔先生。”
杨略更加吃惊。因为这是个让他望而生畏的名字。西方哲学史的课上,老师曾数次说起黑格尔的《美学》。(
重生之大神)他也曾在图书馆翻阅过,但往往是才读了几页,就已昏昏欲睡。因此今天看到黑格尔本人,不仅有些敬畏,还有些惭愧。担心过会儿讨论起来,自己对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一无所知,会很过意不去。
“还有这位,是罗素先生。”
杨略颇感欣慰,因为他总算读完了罗素的《西方哲学史》。只是有些奇怪,爸爸怎么先介绍年轻的。
他们在沙发上相对着坐了。
爸爸说:“今天请三位来,是给我们的时代把一把脉。”
席勒做了个惊讶的表情,摊了摊双手。“杨先生,你也知道,我都已离世近两百年了。作品没被时间吞没,就已觉得幸运,哪里敢对这个时代指手画脚?”
黑格尔严肃地点点头。
爸爸说:“席勒先生此言差矣。二位所生活的年代,工业文明刚刚兴起,农业文明根深蒂固,正处于新旧交替,所以你们看问题最为准确。而我们在工业文明中待得久了,从行为到心理都已被同化,反倒对时代病看得不够真切了。”
席勒说:“杨先生说的工业文明,我不太清楚。”
罗素说:“或许可以理解为商业文明。”
爸爸说:“都差不多,商业是工业革命的幕后推手。”
席勒说:“商业文明之中,人人竞相逐利,变得庸俗粗野,再没有一点儿神性。‘需要’统治了一切,沉沦的人类都降服于它那残暴的轭下。‘有用’是这个时代崇拜的偶像,一切力量都要侍奉它,一切才智都要尊崇它。”
爸爸说:“为了追求高效率,高收益,商业文明推动了行业分工,过程分工。二位可能不知道,在我们的时代,大型的工厂取代了作坊,生产线应运而生,人完全沦为了机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重复着单调的工作。”
杨略插嘴说:“其实何止是工厂里啊,连我们学生都起早摸黑,一遍又一遍地读枯燥的教材,做无用的题目。等我们毕业了,找到工作,那就进入了真正的牢房。每天同一时间起床,乘坐同一辆公交车上班,在办公室做着同样的事,在同一个地方吃午饭。到了一定年纪,就得结婚,养孩子,偶尔跟旅行团去自己并不喜欢的地方旅游。年复一年地过着程序化的机械生活,直到退休。这样的一生,真的有意义吗?”
罗素说:“所以空虚、无力,就成了这个时代的通病。有时候为了摆脱这种感觉,就去寻找刺激,纵欲,吸毒,酗酒,疯狂消费,盲目攀比,然而梦醒之后,空虚感依然像蛇一样盘踞于心。”
杨略说:“现代人显然是南辕北辙了。”
席勒和黑格尔静静地听着他们的倾诉,彼此对视了一眼。席勒示意,让黑格尔先说。
黑格尔十指相扣,臂肘抵着桌面,目光锋利地看着杨略父子。他说得很慢,似乎每个字都经过耐心地思考、打磨,准确无误之后,才缓缓地吐露出来。
“在农业社会中,尽管也有行业之分,但工作过程都由个人完成,比如农民从春种到秋收,裁缝从裁布、缝制到成衣,铁匠从铸铁、打制到摆上货架,一般都是单干的,自己就能看到成果。我仔细研究过《荷马史诗》的英雄人物,他们都是将领,甚至国王,但都在进行生产劳动。例如阿伽门农的王杖就是他的祖先亲手雕成的传家宝;奥德修斯亲自制作他结婚用的大床。总之,通过自己的双手和智慧或勇气,创造出自己所需之物,人就感觉到它是自己创造的,所以是亲切的。这种行为,我称之为创造性劳动。对于人类而言,这是非常重要的。”
黑格尔的著作素来是生涩难懂的,不料说话也充满了术语和长句,杨略又听不太明白了。
爸爸在一旁解释:“就比如说,自己做菜和下馆子的感觉是完全不同的。在做菜的过程中,从设计菜式,到准备食材,再到洗菜、切菜、炒菜,最后看到一盘盘色彩缤纷,芳香四溢的菜肴。(
酸心的酥心糖)我们付出了劳动,充满了创造的惊喜,将自己的时间、精力化入了菜肴之中,于是感到亲切、满足,并且获得自信和内心的和谐。”
黑格尔点点头:“杨先生,你举的例子很贴切。”
席勒说:“但随着商业的发展,分工的日渐精细,近代社会是一种精巧的钟表机械,其中由无数众多的但是都无生命的部分组成一种机械生活的整体,永远束缚在整体中一个孤零零的断片上,人也就把自己变成一个断片了。他不是把人性印刻到他的自然上去,而是变成他的职业和专门知识的一种标志 。人类失去了自由,失去了灵魂,变成了空心人。”
黑格尔说:“每一种创造性劳动中,创造者与他的物质——组成周围世界的物质达成一致,劳动者和劳动对象合而为一,人在创造的过程中,与世界融为一体。但这一点只适用于自己计划、进行并看到成果的劳动。而一个职员,一个流水线上的工人在现代化流程中,已没有这种特性。人只是机器或官僚组织上的一环,不再是自我。人觉得空虚、无助,引发种种心理问题。”
爸爸说:“现实远比这个严重。在我们的时代,方便食品代替了家里制作的食品,现成的服装使得传统主妇告别了裁缝工作,唱片和广播里面的音乐代替了家中的音乐演奏,球赛取代了个人的体育锻炼。最后,人们甚至连动脑子都不愿意了,他们从报刊电视里接收现成的见解。最滑稽的是,有些人甚至连生孩子都没时间,愿意直接收养别人的私生子。”
席勒听得目瞪口呆。
“什么都变得方便快捷。那你们一定很空了?”
“诡异的是,我们越来越忙了。”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我们把时间节省下来,都用于工作了。”
“天哪,”席勒连连惊呼,“真是不可思议。那你们这么辛勤工作,一定都很有钱。”
“是啊,人类已是空前的富裕。但同样诡异的是,没有一个人认为自己有钱。”
“为什么?”
杨略说:“因为我们的时代,到处充斥着广告,鼓励着消费。似乎不消费,人就失去了生存的意义了。可是消费永无止境,总会有更新、更好的产品出现。比如iphone1推出后,马上推出iphone2、3、4……更炫的外型,更多的功能,诱惑着大家不断更新换代,不断地去挣钱,而后消费,我们陷入了恶性循环,而且永无宁日。”
爸爸说:“可是,每消费一件东西,就消耗了许多能源,造成了很多垃圾,生态就这样慢慢被破坏了。”
黑格尔刚才一直没插嘴,而是静静思考,用哲学家的头脑梳理思路,而后直击要害。他冷静地说:“根源依然是空虚!”
杨略说:“那该怎么办?”
“人类需要创造性劳动!”
他把话题带回来了。
“那么,谁在从事创造性劳动呢?”
罗素说:“并不是只有科学家、艺术家才能获得乐趣。我曾经认识一位男子,他少年时双腿便残废了,可他一直过得宁静、幸福。他的秘诀就是他在写一部关于玫瑰花枯萎病的专著。在我眼里,他是这方面的一流专家。他在研究写作时,与优秀的舞蹈家的快乐大致相当。其实,对某一事业的信仰,能给人以幸福,足以排解人生如梦的感觉。”
席勒说:“你说的这些都对,但在我看来,唯有艺术是最好的创造性劳动。”
杨略问道:“为什么呢?”
席勒:“生命意味着活动,活动越自由,则生命越有意义。我们可以这样说,当食物的缺乏驱使着它时,动物在劳动;当力量的充沛驱使着它时,它在游戏。(
冷心公主的复仇)游戏时,心灵是自由的。现代人为生存而奔忙,处处受到束缚,完全自由不得。如果有闲暇,能安静地坐下,创作一幅油画,或写一首诗,心灵就变得自由轻悦,几乎能振翅高飞,飘飘然融于天地的大美之中,逍遥自在,快活无比。”
杨略想到自己写诗时,神游万仞,浑然忘我,差不多也就是席勒所说的感觉了。
“不过,席勒先生,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创作的才华。其他人该怎么办呢?”
“不能创作,但应该学会欣赏。欣赏总伴随着创作,将自己的阅历和理解融入作品中去。当我们真正欣赏一幅画,阅读一首诗,可以沉浸在迷人的意象中,这时我们抛开了功利,心灵是自由的,滋润的,饱满的,豁达的,因而是健康的,富足的。现代人不正缺乏这种心灵吗?”
罗素说:“功利心使一个人的心胸完全为利害得失所充塞,不空灵,不自由,不洒脱。我们的人生要变得艺术化,才会觉得生活处处都是趣味。”
席勒说:“杨先生说得不错。人生艺术化不仅对自己有利,也让人温柔,有益于人际关系的和谐。”
黑格尔在一旁点头:“这就是美育的意义。”
杨略听着大师们的交谈,觉得很神奇,就静静地欣赏眼前《命运三女神》。这件作品源于巴特农神庙,三位女神都有丰满的酥胸,圆浑柔软的肌肤,或立或卧,体态优美迷人,衣纹的曲线,有着流水的节奏,似乎富有弹性,而不是冷冰冰的大理石。
如此裸露性感的女人体,在杨略内心唤起的并非**,而是一种亲切、崇敬、典雅的感觉,像聆听一场贝多芬的交响乐曲,周围的空气会变得更温柔,眼前的对象会变得更甜蜜,似乎人生在世,除了温饱、事业,还有美好的使命,就是享受人生的愉悦。
他沉思着,直到爸爸拍了拍杨略的肩膀。
“这么多画家里,你最喜欢谁的画?”
“梵·高。”杨略不假思索。
“那我们就去看看他的作品吧。”
3.梵·高陶醉在灿烂的色彩之中
他们与黑格尔和席勒告了别,来到了另一个展厅,刚一进去,杨略顿觉眼前金光闪耀,一时疑心自己到了皇宫,处处珠光宝气,极尽豪奢。细看时,并无一件金器,只有墙壁上大幅大幅的油画,笔法豪放,色彩鲜丽。向日葵、麦地、果园、咖啡厅,甚至连梵·高陋室中一把最不起眼的椅子,竟也放射着太阳般的夺目光辉。其余景物,纵然颜色不是金黄,但也如火焰般升腾,迎向灿烂的阳光。
不用说,这自然是梵·高的作品。
杨略像朝圣一般,大气都不敢出,放轻脚步,一幅一幅地欣赏过去。那样干净、明亮的色彩,显示出一个纯粹、燃烧的灵魂,杨略几乎能从画面上触摸到他的呼吸。
“知道吗?”爸爸指着那组燃烧的向日葵,“我经常想,要是我能画出这样的画,哪怕只有一幅,我就觉得没有白活一生……梵·高将生命浇灌进去,给世世代代的人带来了快乐。”
“可是梵·高自己却那么不幸。”
“你觉得他很不幸?”
“他一辈子穷困潦倒,精神失常时还割下了耳朵,最后选择了自杀,当然非常不幸。”
爸爸耸了耸肩膀。“当然,我也很难接受这个事实。那么,你想见见梵·高先生吗?”
杨略十分惊喜,盯着爸爸。梦想世界啊,真是一切都有可能。
“我,可以吗?”
爸爸神秘地点点头,牵着杨略的手,径直往前走去,渐渐靠近了墙壁,那里挂着的是一幅《阿尔的吊桥》。就要撞到这幅画了,杨略下意识地要停住,却被爸爸往前一推。(
贵女谋略)杨略身不由己,预备着承受冲撞。可是,他什么也没有碰到——走进了另一片天地。往回一看,爸爸跟在身后。但美术馆已经消失了,只有一片金黄的麦田,远处是连绵的群山。他感到一阵灼热。他抬头一看,一个旋转着的柠檬黄的火球,挂在蓝得耀眼的天空中,四处充满了让人目眩的光芒。
他的眼睛适应了些,看到蓝色的天空下,有一座金黄的吊桥,一辆马车正从桥上经过。河水与天空一样蓝,橙黄色的河岸上,青草茂盛地生长。
多么熟悉的场景。杨略忽然想到了什么,他对身后的爸爸说:
“这好像是黑泽明电影《梦》里的场景啊,一位画家走进画中,去寻找梵·高。”
爸爸一笑:“看来我们的程序师很喜欢黑泽明啊。我们不妨也去找找梵·高先生。”
河岸上有一群洗衣女,穿着罩衫,头戴五颜六色的帽子,一边劳作,一边叽叽喳喳高声谈笑。河水荡开层层涟漪。
爸爸走过去,问一位年纪稍长的红帽妇女:
“请问,你们看到过梵·高先生吗?”
“梵·高先生?不认识。”红帽妇女站起来,一脸疑惑,转身面向她的同伴们,“你们有谁认识吗?”
同伴们也纷纷摇头。
爸爸说:“他是个红头发、红胡子的瘦高个子,经常背着画架,到处画画。”
妇女们听到这里,互相一看,一齐哈哈大笑。爸爸这样一形容,她们就都知道了。
“您说的是伏热啊?”
“伏热?”杨略有些不解。
“就是红头发的疯子。您知道,我们从未见过这样的人,不务正业,只知道画些没人要的画,穿得破破烂烂。据说,他把所有钱都用来买颜料,平常连饭都吃不上,就喝点苦艾酒。整天在太阳底下乱逛,脑袋都快被晒秃了。您知道,我们阿尔的太阳,那可是有名的毒辣。据说几百年前,有一个国王……”红帽妇女滔滔不绝。其余妇女也不住地帮腔。一个伟人生活的时代,总有这些宵小之徒冷嘲热讽。
“这些我们都知道,”爸爸及时打断了她们的自由联想,“请问,这位梵·高先生,他现在哪里呢?”
一位穿灰色罩衫的年轻妇女说:“我早上看到他从吊桥上经过,往那边去了。”她朝南一指,那边是一大片正在收割的金黄麦地。
爸爸和杨略道了谢,沿着麦田中的小路,一直往南走去。一路上,杨略心中非常激动,眼前就是梵·高用心表现的阿尔啊。碧蓝的天空覆盖下,广阔的画面无边无际地展开,颜色那样丰富,成熟麦穗的鹅蛋黄,泥土的橄榄棕,远山的淡蓝色,被阳光一照,都带着一种硫磺一样的黄色。在这样的太阳下,难怪梵·高的笔下都是明亮的、燃烧的金黄了。
在一片收割过的麦茬地里,他们看到了一个背影,白色衬衫,背带裤,戴一顶草帽,顶着大太阳,支着画架,正专心致志地在上面涂抹。
这肯定是梵·高。
他们轻轻地走过去,看到画布上一片收获的情景。金黄成熟的麦地上,错落地散布着马车和稻草垛,远处是连绵的棕色山峦,上面是碧蓝带绿的天空。
梵·高不住地涂抹着油彩,颜色越来越亮。他落笔极快,有种不假思索,直接将生命泼洒进去的气势,酣畅淋漓,旁若无人。直到太阳渐渐西垂,梵·高打量着自己的画,觉得大体完整了,签上标题,这才停歇下来,往四周一看,发现了杨略二人。
杨略看到梵·高的脸倔强而干瘦,额头很高,圆而凸起,在强烈的阳光下,眼睛眯着,仿佛深陷在石缝里。坚定有力的下巴上,生满了粗硬的红胡须,一直蔓延到脖子上。
“您是梵·高先生?”
“是我,你们……”
“我们来看您画画。”
“我的画算得了什么?”梵·高用满是油彩的手指点了点各处,“大自然瞬息万变,每一刻都有惊人的美丽。除了这麦地,这树林,这天空,还有天地间的人,割麦的,掘地的,播种的,男的,女的……天哪,都生机勃勃,真是让人心爱,又让人心疼。你们知道这种感觉吗?没错,都值得记录下来。只有这样,我才觉得在大自然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
梵·高说到这里,脸上浮现出一种狂喜。看得出来,能在大自然里作画,尽力表现天地之大美,他感到无比满意,只顾马不停蹄,奋不顾身,把其余的顾虑——比如成功啦,油画的价格啦,身体的健康啦——全都抛在脑后了。这时,他又往西边看了一眼,嘴里不住地说:
“看,太阳又要落到山那边去了。这时候颜色最丰富。看到前面那块翻耕过的土地了吗?那些泥土块有种紫罗兰的颜色,那位农民,在那儿播种,穿着蓝色衣服,不,是白色,灰色?他已经被染成泥土的颜色了。事实上,在我看来,他就像长在泥土里一样。再加上那片金黄的麦地,还有金黄的天空,金黄的太阳,啊,真是绝妙的图画!我得赶紧过去,把它画下来。太阳可不会乖乖等着我!”
他一边说着,一边整理起画架,放在肩上,径自快步走了,消失在山丘后面,惊起了一群乌鸦,呀呀地飞了起来。
爸爸目送着梵·高的背影,问杨略:
“他在追赶太阳。你还觉得他很不幸吗?”
“好像……他也并没感到什么不幸……”
“生命之价值,在于密度而非长度。梵·高充分表现了内心的一切,将潜能发挥到极致。一旦选择绘画,无论贫寒、嘲笑,他从来不曾动摇。他是勇敢的,执著的。当他做完一幅幅杰作,达到了自我实现,必然也是幸福的。”
“可是,了解这一点他就满足了吗?您不是说,人的需求之中,温饱、安全、归属、尊重,都要得到满足吗?假如梵·高画出了杰作,但社会并不欣赏他,不尊敬他,他又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已经实现自我价值了呢?”
“我认为,人非鸟兽,有时我们愿意牺牲低层需求,全身心沉醉于创造的激情中。此时,社会如何看待他,已经无关紧要。梵·高是不得不画,至于画得好坏,已经无关紧要。因为只有在辛勤绘画时,他才感到自己是活的。艺术的主要价值不是哗众取宠,而是艺术家把自己的内心表达得怎样。在阿尔的梵·高,成功的愿望已远离他,只有创作的力量和才能,才是他的生命。他就像一架绘画机器,甚至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就画好了一幅又一幅色彩斑斓的油画。果园的果树开花了,路边的鸢尾绽放了,夜空的星星闪亮了,他都产生一种狂热的**,要去把它们画下来。之前刻苦的训练,此时化作一股巨大的力量,推动着他去画,去创造。他完全陶醉在色彩之中。我们可以说,梵·高实现了他所认定的目标,而这就使他无比宽慰。其实,我多么希望自己也有这样的时刻,废寝忘食,焚膏继晷,沉醉于幸福的创造之中,感觉自己就像上帝!”
爸爸在麦田里行走,越说越激动,手舞足蹈。而杨略在一旁沉默不语,陷入深层的思考,听爸爸继续说下去。
“梵·高生前并未被承认,画作无人问津,但他的一生依然激情澎湃,堪称完美。因为他忠实于自己的理想,并且始终坚持下去,这是最为可贵的。即使他的作品毫无价值,但他也不虚此生,因为对他而言,其价值远胜过做一个画商,当一名牧师。他获得了心灵的自由。”
杨略轻轻抚摸着金黄的麦芒。空气里荡漾着成熟的香味。
4.宗白华:中国艺术让人逍遥自得
他们退出了麦田,回到了美术馆。席勒三人已经走了。杨略和他爸爸在美术馆里,流连忘返。这时,迎面走来了一位老先生,约莫八十来岁,戴着黑框眼镜,白发梳得整齐,脸上皱纹不多,淡淡地有些老人斑,微笑着站在那儿。穿一件藏青色的中山装,手里拿着一根拐杖。
爸爸介绍说:“这位是宗白华先生。”
杨略知道,这位是美学大师,学贯中西。他应该是来谈艺术的吧。只是,这位先生长于理论,并不会作画。说实在的,他有些瞧不起理论家。爸爸为什么不请齐白石、李可染先生来呢,那些才是他倾心佩服的艺术大师啊。
不过他们一交谈,杨略就知道,这位先生的见解,超脱于创作之外,目光更为深远。
杨略说:“我一直觉得,西方的现代艺术家,比如梵·高、高更、波德莱尔等人,大都是些精神失常之徒,就算有杰作流传于世,但其本人命运多舛,内心焦惶,自然是不幸的。远不及中国画家,妙悟自然,偶一涉笔,或为山水,或为花鸟,都是生机勃发,童趣盎然,于是陶然自乐,内心平和。”
爸爸欣喜地看着杨略。
“略略,这正是我想告诉你的。”
宗白华先生笑了起来,眼睛眯成了一条缝。
“在我看来,西洋画当然精妙,但也存在不足。在西方人眼里,宇宙无穷无尽,人生向无尽的宇宙作无止境的奋斗。所以他们的艺术如哥特式教堂,高耸入天,意象无穷。这当中充满了浮士德的精神。”
“可是,我们一直在宣扬进步,难道这也不对吗?”
“人类的每一次进步,都伴随着未知的风险。水库建成了,却对地壳产生了挤压。塑料发明了,却带来了污染。核能被利用了,核泄漏却是致命的威胁。克隆成功了,随即而来的是伦理问题。总体而言,人类控制自然的能力增强了,但内心却随之焦躁苦闷。对比一下古希腊人的怡然自得,现代人真的进步了吗?怕也很难有定论。正所谓福祸相生,得失相随,自古都是如此。”
“那中国艺术又有什么高明之处?”
“中国绘画不是以世界为有限的圆满的现实而崇拜模仿,也不是向一无尽的世界做无尽的追求,以致烦恼苦闷,彷徨不安。它所表现的精神,是融入天地,物我两忘,而后逍遥自得。”
他们拐进了一个展厅,面前的就是一幅国画,仔细一看,是倪云林的《渔庄秋霁图》。可能是身处中国,山水画看得多了,不过是几株树,几座山,几朵云而已,杨略觉得毫无新奇之处。远不如梵·高的画浓烈、绚烂。
宗白华指着这幅画,慢慢地讲解。
“这幅画分三段,上段为远景,山峦平缓展开;中段为中景,不着一笔,却是一片辽阔平静的湖面;下段为近景,山丘上几棵高树,参差错落,枝叶疏朗,风姿绰约。”
“可是整幅画没有人迹,连一条船,一只鸟都没有,怎么能体现物我两忘的意境呢?”
“别着急,我们看中国画,必须从远山,看到湖面,再看到近处,于是向往无穷的心,返回到自我,做了一个回旋。而不像西洋画一样,视线失落在茫茫的无穷之中,无枝可依,空寂无聊。”
“这样说,倒还真有点意思。”
“中国艺术所启示的境界是静的,因为顺着自然法则运行的宇宙是虽动而静的,与自然精神合一的人生也是虽动而静的。所描写的对象,山川、人物、花鸟、虫鱼,都是充满了生命的动——气韵生动。但因为自然是顺法则的,画家是默契自然的,所以画幅之中,潜存一层深深的静寂。比如这幅八大山人的画。”
宗白华指着旁边的一幅画,画中一笔寒枝,一只八哥,仅此而已,其余都是大块的留白。
杨略觉得,这只八哥像一位老僧,已融入遗忘于宇宙悠渺的太空中,意境旷邈幽深。
宗白华继续说:“至于山水画中,一丘一壑,简之又简,就像老子说的‘为道日损,损之又损’,所得到的是一片空明境界。而这一丘一壑中,又蕴涵无限。在空白处随意布放几个人物,人与空间,融成一片,于是悠然意远,而又依然自足,俱是无尽的气韵生动。画面的空白并非真空,乃是宇宙灵气往来、生命流动之处。至于作者,其性灵早已融入笔墨之中,有时寄托于一二人物,浑然坐忘于山水之间,如树,如石,如水,如云,是大自然的一体。”
“听起来好美。”
爸爸在一旁说:
“是的,中国绘画和哲学都在探讨人与自然如何相处,要物我两忘,天人合一,这种理念对于生态危机时代显得无比重要。”
话题绕了一圈,又回到了人与自然上来了。
宗白华说:“静静欣赏中国画,让人身心安宁,行动闲雅,神情舒缓,心灵更为健康,开阔,宽容。”
m.pi.co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