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正文 38.佛教信仰的目的是为了死后进入天堂吗?

本章节来自于 藏族文化常识300题 http://www.lishu123.com/91/91023/
    佛教追求的目标分三个层次,低级目标是人天快乐,中级目标是脱离轮回之苦,最高目标是达到大彻大悟智慧功德圆满的佛陀境界(见宗喀巴《菩提道次第广论》)。(废柴重生:倾城杀手妃

    “人天快乐”的“人”指的就是地球人,“天”指的是欲界天人、色界天人、无色界天人。(九尾猫妃)(尊贵庶女)这种“天人”指的是一种高级生命,并不是抽象的“神”。(灾后)“天人”也属六道众生,有生死、有苦乐、有生命,他们的特点就是生存条件好、寿命较长,处于比地球人较高的发展阶段(详见《俱舍论·世界篇》)。(时间掌控者的刀塔)(杂志虫)这个“天界”和其他宗教的所谓死后进入“天堂”的概念并不相同。

    其他宗教的所谓“天堂”,完全要靠上帝的恩赐,一进入天堂大概永享快乐,除了违背上帝、神灵的旨意会遭到惩罚,再不会下堕人间和地狱。但佛教的“天界”是六道中的一个众生界,上升下降,均靠自己业力因缘,不是靠上帝的意志和神佛的安排。寿尽而亡,业尽下堕,和人没有什么区别。

    在六道中人和天人(包括阿修罗)与三恶道(动物、饿鬼、地狱)比较处于相对的快乐境界,故转生人间和天界,享受人天的快乐,就成了普通人的理想追求目标。

    佛教的戒律都是为人处世的道德行为标准,严守戒律不仅有利于后世,也有利于今世。何况大乘佛教的修心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自救,也是为了利乐众生。放弃眼前众生水深火热的苦不顾,只求自己来世去“天堂”享福,那不是佛教的思想,至少不是大乘佛教的思想。

    m.pi.co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旺秀才丹的小说藏族文化常识300题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藏族文化常识300题最新章节藏族文化常识300题全文阅读藏族文化常识300题5200藏族文化常识300题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旺秀才丹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