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正文 255.佛教的出世思想是消极的厌世思想吗?

本章节来自于 藏族文化常识300题 http://www.lishu123.com/91/91023/
    很多人把佛教的出世思想和消极的厌世思想混为一谈是十分错误的。(特工老婆手下留情

    厌世思想或叫遁世思想都是悲观厌世,逃离现实的一种避世思想,其根源是对社会缺乏正确的认识,自己缺乏处世的勇气和责任感。(封神英雄榜]师弟,你别跑)这种厌世、避世思想缺乏度众悲智的小乘人有之,教外隐士之类有之,生活处于逆境中的人也有之,但这和大乘佛教的出世思想不同。www.hljxwb.com

    大乘佛教的出世思想是建立在对虚幻假象掩盖下的无常苦空世界本质的觉悟和对常乐我净彼岸的追求的理想基础上的。(总裁贪欢,轻一点

    大乘的出世思想原则是悲不弃世,智不堕世。(总裁霸爱·老婆,休想离婚)就是说,要认识世界的无常苦空、虚幻不实的本质而放弃一切贪恋之心,但需要有济世度众的大慈大悲心,不能放弃苦海众生,自求彼岸的涅寂静(堕入寂灭)。www.shanxijiaxiao.com

    虽然破除了粗细两种转世因缘,对虚幻的世界没有丝毫贪恋之心,但为度化苦海众生,需要处在世上,与众生同甘共苦,承受众生苦难,直至一切众生脱离苦海。

    在处世期间,由于慧心常明,不会堕落为贪嗔痴诸惑的奴役,如同莲藕,虽在泥中,却能保持洁白如玉的品质,即生在泥中而不染。

    大乘出世思想的本质是消除无明贪恋之心,并不是厌恶和逃避现实,自求净乐。

    身处五欲之中而以智慧常保清醒,不贪恋荣华富贵,这才是真正的佛教出世思想。

    在成佛之前需要无数世的双资粮成熟期,在这期间脱离不了粗细两种生死,想出世实际上出不去,仍须处在世上,既然避免不了转世,就要积极创造转世殊胜人身的福德因缘。在诸福德资粮中发利众菩提心,行利众诸善,戒自身诸恶行是最主要的。

    因此,悲观厌世,放弃利众善行,自己单独寻求离世寂灭常乐是违背大乘教义的。

    m.pi.co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旺秀才丹的小说藏族文化常识300题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藏族文化常识300题最新章节藏族文化常识300题全文阅读藏族文化常识300题5200藏族文化常识300题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旺秀才丹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