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海禁
说起平定台湾这个事情,不得不说,康熙是个十分幸运的人。
康熙二十年(1681年)搞定吴三桂之后,康熙将藩王们的财产都充公,一下子就变成了一个土财主。同时康熙彻底消除了藩镇制度,解放了西南地区的广大劳苦人民,加上一下子少了半壁江山的负担,还增加了不少税收。
短短两年的时间,清朝的财政情况大大改善,gdp连年增加(具体数字可以查阅书籍,由于这个东西比较枯燥,在这里我就不列出来了),清朝的国力开始蒸蒸日上。
这个例子也说明,我国人民,只要不自己折腾自己,是具有非常强大的修复能力的。
所以从1681年开始,历史学家们把以后的时期成为康熙盛世。
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康熙应该非常能体会到这句话的含义。
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海军都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兵种,海军不像步兵骑兵,搞点刀枪马屁,然后搞搞军事训练,就能形成一支战斗力很强的部队,搞海军是需要花钱的,而且是要花很多钱的。别的不说,按照古代的工业制造能力,造大船要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估计和今天造一艘航母代价差不多。所以自从郑和下西洋之后,中国的造船能力,并没有进一步的提升。
毕竟中国不像西方,靠当海盗、到世界各地抢劫掠夺(欧洲人美其名曰发现新大陆)发财,以战养战。中国造船花钱,出海宣扬国威也要花钱。
中国的最大的老板——皇帝也不是傻子,这种只花钱不赚钱的勾当,干一票两票还行,长期干,不行。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句话的另一个意思是,无利不起早。
所以不赚钱的交易,谁都不想干,久而久之,中国官方的海上能力越来越不行了。
到了后来,反而是民间搞贸易的比如郑芝龙,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自己搞出了一支强大的海军部队。
这支海军部队让清政府一筹莫展,清政府多次在陆战中打得郑氏家族的部队丢盔弃甲,可是一到水上,就只有任人宰割的份。
当年郑成功就是从长江进入内地,打得顺治差点要御驾亲征。顺治十七年的时候,清军以绝对数量的优势兵力,集结了数百艘战舰,攻击郑成功的厦门根据地。结果在绝对优势兵力之下,在海上被郑成功打得全军覆没。从此没人敢提海战这两个字。
为了逃避这个问题,最后清政府不得不出了个下策:海禁。
需要说明的是,海禁并不是清朝独有的,这个事情要从元代说起。
自汉代中国开始有明确记载我国通过海道与其它国家进行国际贸易以来,随着海外交通的发展和我国人民的不断开拓,我国的国际贸易事业有了飞速的进步,到元朝更是规模空前。
实际上,元朝的海外政策同之前相比,更具有开放性。毕竟元朝的疆域空前,和外国人有了更多接触的机会,比如我们大家熟知的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就是过来做生意的海外人士的杰出代表。
毕竟元朝皇帝来自较为偏僻的蒙古大草原,对奇珍异物的奢欲,和唐、宋王朝相比,更甚一筹,他们自己提出了“以损中国无用之货,易远方难制之物”的贸易方针,是很有资本主义市场全球化的思维的。
从知识产权的角度来说,他们绝对是很有证据向后来的西方经济学家收取版权费的。
不过,正所谓盛极而衰,就在元朝的国际贸易高的如火如荼的时候,元朝也曾出现过“禁商下海”的海禁,并曾罢废过市舶机构,中国的海禁从元朝开始的。
元朝出现过好几次海禁,不过海禁并不是元朝的既定国策。元朝海禁的目的和后来恰恰相反,后来是闭关锁国,而元朝之所以海禁,恰恰是为了征服的需要。
蒙古民族的英雄忽必烈并不满足于对南宋的征服,积极向外扩张势力。他首先将目标锁定在占城,由于占城人民的坚决反抗,终未成功。随后元朝统治者又把目光对准了爪哇。因爪哇在南海诸国中实力较强,元世祖认为只要征服爪哇,则“其余小国即当自服”。
所以在战争期间,为防止海商向爪哇通报信息,出售军械,元政府实行了海禁,这种海禁是短暂的,是随着战争的结束而解除的。
但是,没有想到的是,这种元代的权宜之计,对后世竟然产生了十分消极的影响。
最后竟然严重阻碍了中国国际贸易的进一步发展。这个,恐怕连元朝制定海禁政策的人都没有想到。
花开花落,花落花开,少年弟子江湖老,少女的鬓头也添了白发,转眼到明朝。朱元璋干掉了江浙地区的造反家张士诚、方国珍,张家和方家人没办法,为了不被斩草除根,他们的后代就只能逃到了海上去。由于他们是带着武装部队出海的,为了生存问题,不得不当起了海盗,搞得沿海人民民不聊生。
朱元璋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选择了一条看似能解决问题实际上根本解决不了问题的方案:就是海禁。
要知道,海禁政策所实施的直接对象是老百姓,沿海地区人民是依海而生的,有的从事渔业生产,有的从事海上贸易。朱元璋的这个政策反而是堵绝了沿海地区人民的正常谋生之路,结果导致更多的人从事了海盗这一职业。
最后一部分中国人,竟然勾结日本人,搞出了让明朝头疼不已的倭寇问题。
倭寇问题越高越大,于是明朝又进一步实行更加严厉的海禁政策,形成了恶性循环。
后来,在名将戚继光、俞大猷的努力下,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解决了倭寇问题。倭寇问题解决了之后,明朝政府开放了海禁,中国的贸易问题才算是走上了正确的发展道路上去。
可惜这个政策还没搞多长时间,明朝就被清朝给灭了。而清朝比明朝要保守的多。加上清朝人事马上民族,特别是经过了几次海战的失败之后,清朝人最后对大海有一种天然的畏惧。
对于自己不太熟悉的东西,不去学习,而是用一种消极的态度来对待,这个是清朝皇帝的普遍特点。
后世对于这一个特点有一个非常形象的概括:阿q精神。自欺欺人、自轻、自贱、自嘲、自解、自甘屈辱,而又妄自尊大、自我陶醉等种种表现。简言之,是在失败与屈辱面前,不敢正视现实,而使用虚假的胜利来在精神上实行自我安慰,自我麻醉,或者即刻忘却。
爱新觉罗的子孙们以后会多次将错误的东西发扬光大的,当然这个是后话。
但是康熙,总的来说是个不错的皇帝,他在这个事情上的态度,表现得也比其他人要好得多。
郑成功在海边神出鬼没,对清政府来说,想够够不着,想避避不开,搬出禁海政策,严令“寸板不许下海”、“片帆不许入口”,不但禁止渔船、商船出海捕鱼和贸易,也禁止外来船只进入港口停泊,企图将郑家军困死海上。
这个政策不光是闭关锁国,在我看来,这种政策简直是一种投降,实行这种政策十分没面子。
为了实现这个政策,清朝政府命令广大的沿海同胞后退30公里,不光是放弃了自己的海岸线,同时也是一种妥协,向对方表明了自己的无能。
当然,这个政策也不是完全没有效果。虽然这个效果很短暂,但是对于郑氏家族来说,的确很致命。
清朝搞了这个政策之后,郑氏王朝的商业活动大受打击,无法再透过贿赂清将进行交易。更没法跑到岸上来打秋风。因此,郑氏王朝的财务严重透支,军队又缺乏补给,最终在这个政策的打击之下,郑经不得不放弃东南沿海的所有据点。
本文由小说“”阅读。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