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重则必成,轻发则多败。(
神医狂妃)
——苏轼
一个人不管有多聪明、多能干,条件有多好,如果不懂得做人做事的方法,光有一肚子大道理,空怀热切的期盼,或者只是揣着一厢情愿的想法,那么他最终的结局肯定是失败。
一、重视方法
在实际工作中,很多人都存在着这样的认识误区:认为只要付出了努力,就会有所回报。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如果你的努力是建立在正确工作方法的前提下,那么你就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否则,就只会事倍而功半。
要想在工作中脱颖而出,埋头苦干往往收效甚微,而方法是否得当,却能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一锤定音的作用。方法很重要,我们一定要重视。
(一)方法比努力更重要
成长的速度除了取决于努力、坚持、勇敢以外,更需要去选择正确的方法。选择一种正确的方法,成长的速度来得比想象的更快。
1.工作要有好方法
在解决问题之前,一定要选择恰当的方法。方法不恰当,付出再多的努力也无助于问题的解决;找对了方法,就能够轻松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在工作中,类似的例子数不胜数:
有人曾向一位高尔夫球名将请教:“我是不是还应该多做练习?”而对方却回答道:“不,如果你不先把挥杆的动作要领掌握好,那么再多的练习也没用。”
有一个广告公司的员工,每天都提早1个小时上班。他解释说:“家里订了两份报纸,每天边用早餐边看报纸,大概要花上整整1个小时的时间。”于是他就想到公司去看不是一样吗?公司订了四五份报纸,可以有更多的选择。而且,遇有重大事件的时候,更是可以带着报纸在车上看。特别是一大早公共汽车空着的时候,坐在里面更舒服!他还发现,在这个没有电话、没有同事打岔的1小时,做起事来效率异常的高。而且,早晨在人少的公共汽车里的时间更能有效运用,所以前后加起来,提早1个小时上班,就可以多做2个小时的工作。
看了以上案例,我们是否也应该针锋相对地对自己的工作进行一番反思:
为什么我们付出了那么多却没有结果?
为什么我们不能圆满地完成任务?
为什么我们总是不能使上级满意?
为什么我们的工作迟迟打不开局面?
在经过深入的对照分析后,我们不难发现,很多人在现实工作中所遇到的上述种种疑虑,其根本原因并非在于我们的能力不足,也不在于我们的努力不够,而是由于我们选择的工作方法不恰当。我们所选择的工作方法又会影响我们的努力方向,不当的工作方式会让我们的努力方向“误入歧途”。这样一来,即使我们付出再多的努力,也无益于工作的圆满完成。
小林是一家糕点店的店员,店里的生意一直冷冷清清。因为糕点这个行业,竞争本来就十分激烈,加上小林所在的那个店当初在选址上出现了一些失误,把店开在一个偏僻的胡同里。所以,不到半年时间,店面就快支撑不下去了,小林也无奈地面临失业。
有一天,小林在店里碰到一个给男朋友买生日蛋糕的女客人。小林问她想在蛋糕上写什么字时,女客人嗫嚅了半天才吞吞吐吐地说:“我想写上‘亲爱的,我爱你’”。
小林一下子就明白了女客人的心思,原来她想写一些很亲热的话,但是又不好意思让旁人知道。小林很快意识到这里面蕴含的商机:有这种想法的客人肯定不止一人,而现在每个蛋糕店的祝福词都是千篇一律的“生日快乐”之类,为何不尝试用些个性化的祝福语呢?
于是,小林经过深思熟虑,向老板提了这个建议:“再多买一些专门用来在蛋糕上写字的工具,给每个来买蛋糕的顾客赠送一支,这样客人就可以自己在蛋糕上写一些祝福语,即使是**的也不怕被人看到。”老板同意了。
没想到广告一出,立马顾客盈门,接下来的1个星期中,顾客比平时增加了2倍,大家都是被“写字的笔”吸引来的。从此店里的生意蒸蒸日上,客户量奇迹般地增长。
老板非常高兴,趁热打铁,又开了几家分店,生意越做越大。小林也成了一家分店的店长。
其实,工作并不难,只要你适时转变一下自己的固有视角与惯性思维,并找到更恰当的、更切合实际的工作方法,你就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一旦你掌握并采用了巧妙的方法,往往能够使你完成看似难以达成的任务。
归根结底,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工作需要。
2.聪明工作更重要
从前有个奇异的小村庄,村里除了雨水没有任何水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村里的人决定对外签订一份送水合同,以便每天都能有人把水送到村子里。
有两个人愿意接受这份工作,于是村里的长者把这份合同同时给了这两个人。得到合同的两个人中一个叫吉姆,他立刻行动了起来。每日奔波于1千米外的湖泊和村庄之间,用他的两只桶从湖中打水并运回村庄,并把打来的水倒在由村民们修建的一个结实的大蓄水池中。(
逍遥在电影世界)
每天早晨他都必须起得比其他村民早,以便当村民需要用水时,蓄水池中已有足够的水供他们使用。由于起早贪黑地工作,吉姆很快就开始挣钱了。尽管这是一项相当艰苦的工作,但是吉姆很高兴,因为他能不断地挣钱,并且他对能够拥有两份专营合同中的一份而感到满意。
另外一个获得合同的人叫汤姆。令人奇怪的是自从签订合同后汤姆就消失了,几个月来,人们一直没有看见过汤姆。这点令吉姆兴奋不已,由于没人与他竞争,他挣到了所有的水钱。汤姆干什么去了?他做了一份详细的商业计划书,并凭借这份计划书找到了4位投资者,他们和汤姆一起开了一家公司。
6个月后,汤姆带着施工队和投资回到了村庄。花了整整1年的时间,汤姆的施工队修建了一条从村庄通往湖泊的大容量的不锈钢管道。这个村庄需要水,其他有类似环境的村庄一定也需要水。于是他重新制订了他的商业计划,开始向全县甚至全省的村庄推销他的快速、大容量、低成本并且卫生的送水系统,每送出一桶水他只赚1便士,但是每天他能送几十万桶水。无论他是否工作,几万个人都要消费这几十万桶的水,而所有的这些钱便都流入了汤姆的银行账户中。
显然,汤姆不但开发了使水流向村庄的管道,而且还开发了一个使钱流向自己钱包的管道。从此以后,汤姆幸福地生活着,而吉姆在他的余生里仍拼命地工作,最终还是陷入了“永久”的财务问题中。
多年来,汤姆和吉姆的故事一直指引着人们。每当人们要作出生活决策时,这个故事都能给人以帮助。所以我们应时常问自己:“我究竟是在修管道还是在运水?”“我只是在拼命地工作还是在聪明地工作?”
悟之道:
做人做事要有长远的眼光,要有通盘的规划,同时还要有自己独特的“秘方”,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好方法能事半功倍
任何事情都有规律和技巧的,聪明人懂得用最好的办法,花最少的力气,最好、最快地完成任务。
1.遇到问题找方法
在工作中,我们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对此我们没有必要大惊小怪,因为没有任何问题的理想状态是根本不存在的,任何人都会在工作中都会遇到难题,所不同的是,每个人对待问题的态度各不相同,遇到问题我们要学会找方法。
通过对那些优秀员工的观察与调查,我们发现他们基本上都具备这种素质:当遇到问题和困难的时候,他们总是能够主动去找方法解决,而不是找借口回避责任。更不会去找理由为失败辩解。
有一个姓王的企业家,10年前曾在一家小公司当业务员。当时他所在的公司最大的问题是销售款总是无法及时收回。
有一个客户,买了公司15万元的产品,但总是以各种理由迟迟不肯付款,公司曾派了三批人前去讨账,都无功而返。当时这个姓王的业务员到了公司后不久,就被派去讨账。到了客户那里,他软磨硬施,想尽了办法。最后,客户终于给了他一张15万元的现金支票。
然而,当他兴冲冲地拿着支票去银行取钱时,却被告知那个客户账户上只剩下了149920元。显然,这是一张无法兑现的支票。眼看着就要放春节假了,如果再不能不及时拿到钱,那这笔货款就又要拖到明年了。
遇到这种情况,一般人可能也就只有打道回府了。但让人拍案叫绝的是,这位王姓业务员却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巧妙的办法:他自己拿出了100元存到了客户的账户里面。这样一来,账户里的余额就有了15万元,他于是就如愿以偿的将支票兑了现。回去后,他得到了老板的大加赞赏。
这就是一流员工与普通员工的差别,遇到问题不是退缩,而是想方设法去解决,优秀员工之所以优秀就是体现在对难题的快速灵活与恰到好处的处理上。正是这种细微的差别成就了那位姓王的业务员。
2.好方法能快速成长
有两只蚂蚁想翻越一段墙,寻找墙那头的食物。
一只蚂蚁来到墙脚就毫不犹豫地向上爬去,可是当它爬到大半时,就由于劳累、疲倦而跌落下来。可是它不气馁,一次次跌下来,又迅速地调整一下自己,重新开始向上爬去。
另一只蚂蚁观察了一下,决定绕过墙去。很快地,这只蚂蚁绕过墙来到食物前,开始享受起来。
而第一只蚂蚁仍在不停地跌落下去又重新开始。
很多时候,选择比努力更重要。也许选择了一个正确的方法,成长的速度来得比想象的更快。
当然,这里所说的选择和方法,是成长内容中活灵活现的呈现,而非表达。如果纠缠于选择,就难免会举棋不定;如果纠缠于方法,难免会在一不小心时失去了内容。
有一位杰出的保险推销员的话让人们振聋发聩:
一流的推销员推销的是人生观;
二流的推销员推销的是保险理念;
三流的推销员推销的是产品组合;
四流的推销员推销的是条款。(
嫡谋)
诚然,方法比努力更重要。方法有尽,内容无穷。这其实并不矛盾。
未来世界的竞争,比拼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技能竞争,因此,方法训练被提高到了一个极高的地位,每个企业和个人都努力在方法训练上下工夫。结果证明,其训练效果千差万别。
训练不是为了教会被训练者某一项技能,训练是使被训练者学会自我训练,这种方法其实不是单纯的方法论,而是认识论。
只有当你学到并悟到这些时,你才会开始快速成长。
3.方法是主动想出来的
栏里关着一头猪和一条狗。在栏的一端有一个踏板,每踩一下踏板,在远离踏板的另一端的投食口就会落下少量食物。如果猪去踩踏板,狗就有机会抢先吃到另一端落下的食物。同样,如果狗去踩踏板的话,猪就可以坐享其成。
结果,猪为了抢到更多的食物,就拼命地去踩踏板。而狗并不急于去踩踏板,只是舒舒服服地坐在那里,等猪一踩踏板,食物一落下来,它就冲过去把食物据为己有。当猪气喘吁吁地从踏板跑到食槽时,食物早已成为狗的腹中餐了。于是,猪只得再去踩踏板,如此这般,猪忙于奔跑在踏板和食槽之间,却始终得不到一口食物,最终累死了。
是的,办事不讲方法,累死也没有什么结果。用笨拙的方法办事,就会像那头笨死的猪一样费力不讨好,而用聪明的方法办事不仅省时省力,事半功倍,而且也是成就事业必不可缺的条件。事实上,最优秀的人,是那些重视方法并且善于找方法的人。而主动找方法解决问题的人,成功总是不会离他们太远。
在一次数学课上,老师给大家出了这样一道数学题:请问,将1至100之间的所有自然数相加,和是多少?老师承诺,谁做完这道题,谁就可以放学回家。
为了能尽快回家享受那自由而快乐的美好时光,同学们都努力地算了起来,有的人甚至额头上都渗出了汗。只有小高斯一人静静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他一只手撑着下巴,一只手无意识地摆弄着手中的铅笔。他在寻找一种可以快速解答这个问题的办法。
过了一会儿,小高斯举手交答案了。
“老师,这道题的答案是5050。”小高斯很自信地说。
“你可以给出你的方法吗?别人可连一半都没有加完啊!”老师略带吃惊地问。
“当然。你看,100+1=101,99+2=101……以此类推,到50+51=101时,我们恰好得到了50个101,因此最后的结果也就是5050了。”
老师对小高斯的解答十分满意,并确信他将来一定会有所作为。后来高斯真的成为世界知名的数学家。
在这个结果说明一切的时代。同样的结果,没有人会管你是不是比别人付出了更多努力。聪明工作比努力工作重要,因为智慧是无价的,每一个老板都愿意要一个脑瓜灵活的员工。
悟之道:
办事一定要找方法。埋头苦干固然重要,但是方法更加重要。在行动之前,让我们多思考1分钟,找到最佳途径,最快达到目标。
二、找寻方法
我们经常听到“确实没有办法”、“真的一点办法也没有”的托词。真的是这样的吗?人们常说:“只有想不到,没有办不到。”成功的人相信,事物总是多面性的,即使失败了很多次,只要换个角度去分析,总会找到其他走向成功的方法。
(一)找借口不如找方法
一流的人找方法,末流的人找借口。一件事你不做你就不会知道能不能做。虽然我们只是众多普通员工中的一员,但是只要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每一件事,认真地找方法把每一件事情解决好,你会因为在困难面前永不退缩、努力寻找解决方法而脱颖而出。
1.好办法是想出来的
尤伯罗斯于1980年至1984年任洛杉矶奥运会组委会主席。他首创了奥运会商业运作的“私营模式”,不仅改变了以往“赔本赚吆喝”的历史,而且在没有任何政府情况下,创造了2.25亿美元的盈利,把奥运会变成了人见人爱的摇钱树。
奥运会商业运作的“私营模式”给尤伯罗斯带来了空前的声誉。回首成功,他感到非常自豪:有想法就有突破点。假如害怕困难,怎么能够创造出这样辉煌的业绩呢?
法国数学家、哲学家彭加勒曾经说过:“出人意料的灵感,只是经过了一些日子,通过有意识的努力后才产生的。没有它们,机器不会开动,也不会产生出任何东西来。”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嘲讽那些以为可以不经过艰苦思索就能获得灵感的人:“诗人马特尔坐在地窖里面对着6000瓶香槟酒,可就是产生不出诗的灵感来。最大的天才尽管朝朝暮暮躺在青草地上让微风吹来,眼望着天空……温柔的灵感也始终不会光顾他。(
一叶诛天)”
人们平时喜欢讲一句话:“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其实,这往往是指在特定时期、特定人物的状况。要想有好的点子和想法,应当付出更多的努力。
人的智力提高是一个逐步的过程。只要你能够战胜对艰难的畏惧,并下决心去努力,你就能越来越多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越来越智力超群!
开动你的脑筋想办法吧,别让你的智力机器生锈!
会思考才会有未来。只要你善于思考,勇于突破,敢想敢做,你就能在关键时刻迎来机遇;相反,如果你随波逐流,甘于平庸,就只会使自己的智慧之泉干涸、创造之井枯竭。我们总是对人生、对工作有所期待,因为生命需要滋养。由于饥饿的不只是身体、肠胃,还有思想、情感和心灵,所以我们期待的既有衣、食、住、行的物质需要,也有思想、情感的精神需求。在一定条件下,精神需求比物质需求更为重要。
生命多数是平常的,多数的人生是平淡的,但在这平淡之中藏着真情,寻常里面寓有深意。如果想体验,你要用心才行,那么就把目光从物质上稍稍移开,留点时间和空间,给心灵、给精神寻找一个家园,给生命确定一个意义。想来想去,这个意义当是创造性思考。
创造不是单一的。惊天动地今古伟业创造历史,点点滴滴侠骨柔情创造生活。历史既真实又缥缈,生活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心中。
创造温馨、温暖、温柔、温情与温和,在忙忙碌碌、来来往往的缝隙之中,撒下希望的种子,然后若有若无地期待。就像农人一样,为着果实,先去播种,让期待从创造性思考开始,让生活因思考而神圣,因期待而美好,因思考而充满诗意。事实上,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都需要思考,都要懂得创造,一味地享受前人的成果是没有任何未来的。
2.好方法助成功
无论是独立作业还是团队合作,都难以避免会产生一定的问题,遇到问题怎么办呢?成功人士对待此类问题的做法是,当遇到问题时努力寻求解决的方法,而不是找各种各样的借口来逃避责任,为自己开脱。
尼克·史蒂文森小时候不爱学习,考试成绩常常得c。每次考完试,尼克总是找各种理由为自己开脱,不是题太难,就是自己身体不适,或者老师判分有问题等。
有一天,当尼克再次为自己考得不好找借口时,母亲毫不客气地打断了他:“别再为自己找借口了。你考得不好,是因为你不认真学习,也不善于总结方法。如果你是用心地学习,你就不会也不用找借口了”。
这句话给了尼克极大的震动。从此以后,尼克再也不为自己的坏成绩找借口了,而是努力从自身找原因,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尼克不仅据此获得了优异的成绩,更是把“不找借口找方法”贯彻到自己的职业生涯中,最终跻身成功之列。
我们很多人都像小时候的尼克一样,总是为自己寻找各种各样的托词。似乎失败只是客观条件造成的,而与我们自己毫不相干。这是极其不负责任的态度。试想一下,你自己是否已经尽了全力;你是否克服了不利条件而坚持到底;你是否寻找到最为便捷的方法等。如果你失败了,就好好反省一下,不要找借口,那不仅没有任何意义,反而会使你离成功越来越远。
在职业场所,老板最憎恶的就是不找方法找借口的员工。如果你是老板,你布置了一项任务给员工,员工不仅没有完成任务反倒为自己找一大堆借口,你会如何反应呢?
任何工作首先要求的就是认真负责的态度,找借口就是一种逃避责任的表现。错了就错了,勇敢地承担起来,从自身找原因,提醒自己下次不要再犯。如果你总是为失败找借口,那你永远都不会成功。成功属于那些善于找方法的人,而不是善于找借口的人。
只有主动寻找方法,你才能尽快解决问题,你才能迈向成功。好的方法能让你事半功倍,而一味地蛮干只会极大地浪费人力、物力和财力。
我们通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两个员工做性质相同的工作,一个加班加点、身心疲惫仍然做得不好,而另一个则轻轻松松地完成任务并得到上司的赏识。在这里,方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只有方法对了,你才能省时省力地完成任务。
好的方法往往能让你脱颖而出,为你争取到更大的发展空间。不要抱怨自己运气不好,你应该清楚,绝大部分的机会都是你自己争取来的。一个绝妙的方法就是开启机会大门的钥匙,也可能成为你一生之中的转折点。
悟之道:
好方法是成功的捷径,而借口则是成功路上的高山险阻。不要为自己的失败百般寻找借口,而要为成功不懈地寻找方法。
(二)好思路才有好方法
很多人都知道方法的重要性,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找到好方法。方法不是现成的,也不是你等来的,它往往需要你绞尽脑汁地去思考、琢磨,反复试验。看到别人使用的好方法,你常常会有这样的感慨:“我怎么就想不到呢?”其实,不是你想不到,而是你工夫没下到。
1.计上心来
在生活中,我们在一条路上不断地走,总觉得自己已经把路走绝了,再也不能走出一片崭新的天地,再也不会有更大的成就了。(
黑客)殊不知,路的旁边也是路。当我们沿着那条老路一直往前走时,当然有把路走烦、走厌、走绝的时候。但如果你试着往旁边走几步,可能就会发现无数条路,而且条条都是全新的路,并最终引领你走向成功。事实上,更多的时候,我们在生活的路上走得不好,并不是路太狭窄了,而是我们的眼光太狭窄了,所以最后堵死我们的不是路,而是我们自己。
今天,皮尔·卡丹的名字已紧密地与时装业联系在一起。殊不知,当初他是经营剧院业的。尽管他雄心勃勃、苦心经营,却也难逃剧院倒闭的厄运。当他发现自己对舞台服饰有独特的审美能力时,便毅然转向戏剧服饰设计,并获得成功,他本人也成为世界一流的服装大师。
遇到失败,应当转换一下自己的思路:一扇窗子关闭了,另一扇窗子会开启;过去所有一切的结束,正是一个新目标的出发点;这条道路不适合自己走,可以朝另外一条道路前进。
美国有一家大百货公司,门口的广告牌上写着:无货不备,如有缺货,愿罚10万美元。
一个法国人很想得到这10万美元,便去见经理,开口就说:“有潜水艇吗?在什么地方?”
经理领他到第18层,这里当真有一艘潜水艇。法国人又说:“我还要看看飞船。”经理又领他到第10层,果然有一艘飞船在那里。法国人还不肯罢休,又问道:“可有肚脐眼生在脚下面的人?”经理抓耳挠腮,无言以对。这时,旁边的一位店员应道:“我做个倒立给这位客人看看!”
今天,人们都已经熟悉了逆向思维这种方式,但到了实际工作中,特别是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人们还是习惯于常规思维。因此,很多实际可以解决的问题,也就被人们看成无法做到、难以解决的问题。
“如果你讨厌一个人,那么,你就应该试着去爱他。”这是一位在社会上历练多年、积累了许多经验的人告诉我的。善于改变自己的思维,不按照常理去想问题,就会取得非同一般的成效。这就是说,换一种思维方式,就能够化解问题。只要肯动脑,垃圾也会成为黄金。
2.改变思维方式
稻盛和夫被日本经济界誉为“经营之神”。他所创办的京都陶瓷公司,是日本最著名的高科技公司之一。该公司刚创办不久,就接到著名的松下电子公司的显像管零件u形绝缘体的订单。这笔订单对于京都陶瓷公司的意义非同一般。但是,与松下电子公司做生意绝非易事,商界对松下电子公司的评价是:“松下电子公司会把你尾巴上的毛拔光。”松下电子公司虽然看中京都陶瓷公司产品质量好,给了他们供货的机会,但在价钱上却一点都不含糊,且年年都要求降价。
对此,京都陶瓷公司有一些人很灰心,因为他们认为:“我们已经尽力了,再也没有潜力可挖了。再这样做下去的话,根本无利可图,不如干脆放弃算了”。但是,稻盛和夫认为:松下电子公司出的难题,确实很难解决,但是,屈服于难,也许是给自己未足够的挖潜找借口。
于是,经过再三摸索,京都陶瓷公司创立了一种名叫“变形虫经营”的管理方式。其具体做法是将京都陶瓷公司分为一个个的“变形虫”小组,作为最基层的独立核算单位,将降低成本的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即使是一个负责打包的老太太,也都知道用于打包的绳子原价是多少,明白浪费一根绳会造成多大的损失。这样一来,京都陶瓷公司的营运成本大大降低,即便是在满足松下电子公司苛刻的条件下,利润也甚为可观。
有些问题的确非常顽固,想了许多办法,仍无法解决。于是有人便认为“已是极限”或是“已经尽力”,再去努力也是白搭。当你真正经过一番努力奋斗后,你就知道所谓“难”,其实只是自己的“心灵桎梏”。只要不断努力,开发的潜能就会越来越大。努力不够,你当然不知道自己的潜能到底有多大。
从“我已尽力”的假象中把自己解放出来吧!再努一把力,你会发现你还有许多没有开发出的潜能!
遇到问题,你是否始终坚定不移地相信会有更好的方法出现?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是否有一种良好的心态。想办法是想到办法的前提。如果让大脑放假,就算是天才,面对问题也会一筹莫展。所以,办法是在想的过程中产生的,它不会凭空而出。
3.拒绝思维定势
在信息时代,善于思考、懂得创造比具有丰富的知识更重要。信息时代是物质性极弱的时代,非物质需求成为人类的重要需求,信息网络的全球架构已使人类生活的秩序和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因此,每个现代人都应努力开拓视野,以适应现代社会产业结构的不断变化。
在竞争白热化的今天,职场已宛如一块不易坚守的阵地,“铁打的营房,流水的兵”,说不定哪一天你就会莫名其妙地丢了饭碗。但是,如果你能不断地用新思维突破常规观点,努力超越自己的过去,那么,无疑将会极大地增加你胜出的砝码,并为你创造出一飞冲天的气势。
www.hotelpropertychina.com
美国mit多媒体实验室主任尼葛洛庞蒂说:“我们在招人时,如果有人大学毕业时考试成绩全都是a,我们对他不感兴趣。如果有人在大学毕业时考试成绩中有很多a,但中间有两个d,我们才感兴趣。因为往往在大学里表现得很好的学生,与我们一起工作时,表现得并不那么好。我们就是要找由于个性与众不同,在大学学习时并不是很用功的、不循规蹈矩地做事情的那些人。那些人往往很有创造性,对事物很警觉,反应非常机敏。人才更多的是指一种心态,是指与传统思维完全不一样的那种人。真正的人才不是看他学了多少知识,而是看他能不能承担风险,不循规蹈矩地做事情。”
尼葛洛庞蒂所说的这种人喜欢探索周围直观的事物,能够自如地对瞬间的刺激产生反作用力。无论何时何地,他们都不会错过任何机会,不会放弃任何有利条件,不会忽略任何角度——只要是令人激动和快乐的或者有用的人和事,他们都会努力寻求并从中受益。
别做“一根筋”,要勇敢地展开你思想的双翼,向左、向右、向上、向下,不断地飞翔,总有一个绝佳的方法在某个角落等待你去发现。高效能的成功者从不迷信以往的经验、传统和权威,也从不迷信自己,他们只会用开放的胸怀接纳事物,用多变的思维解决问题!
但是,有些人却常常陷入某种权威的思维定势之中,自设陷阱、自设障碍,以致“一根筋”地坚持到底,迷迷糊糊地转不过弯来,最终荒废了自己的聪明与才智,使得很多本可以办成的事情没有办成,本可以完成的工作没有按时完成。
悟之道:
一条路走不顺畅,可以硬着头皮走下去,也可以放弃原路,另辟蹊径。换一种方式思维,往往能使人豁然开朗、步入新境,也能使人从“山穷水尽”中看到“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三、领悟方法
有人说世事如井水,如何探得深浅,最终达到如鱼得水的境地,需要下一番工夫摸清做人做事的门道。门道是什么?是暗藏的玄机,是成功的潜规则,是成功者用而不言、秘而不宣的手段和心法。做任何事情,只要摸清门道、吃透规则、掌握方法,就如同宝刀在手,削铁如泥,也才能胸有成竹、气定若闲,谈笑间办成你梦寐以求的好事。
(一)做人要有方法
经常听到很多人说:做人真难!做人真有那么难吗?其实不是,只要你讲究一些做人的方法,学会低调做人,讲究方圆,懂得一些人情世故,你就能左右逢源。
1.学会低调做人
有一位现已年逾七旬的低调“穷人”。他自己开车,衣服总是穿破为止;最喜欢的运动不是高尔夫,而是桥牌;最喜欢吃的不是鱼子酱,而是玉米花。香港人常爱谈论豪宅,他住的是在1957年用3.1万美元买下的内布拉斯加州屋子。
50多年来,他一直住在奥马哈的一幢房子里。灰色粉刷的外墙无形中也反映出他处事的态度——非常的低调。有趣的是,所居住的地区还被当地政府列为“有损市容”的地方。在香港出差的时候,他还用宾馆赠的优惠券去买打折的面包。
家人给他买件新衣服他却拿去退掉,坚持穿着身上已经穿了数年的衣服。有一次,他弯腰从地上捡起了一枚不知道谁掉的、也不知道躺在那里多久了的硬币,认真地说:“这或许就是下一个10亿美元呢!”
当他已是亿万富翁的时候,谁也不会相信,他那刚刚当上了妈妈的宝贝女儿卧床在家,只能看自己的小黑白电视机。他答应出资为儿子买个农场,但同时声明,必须每年按合同规定交费,否则立刻收回。
对财富有他自己的理解。他认为,财富来自于社会,早晚它还应当回报于社会。他告诫儿女不要期望在他身后获得巨额遗赠,因为他不想让他们坐享其成,更不想让他们毁于财富。2006年,他将自己财富的一半以上,约300亿美元捐给了比尔·盖茨及其妻子建立的“比尔与梅琳达·盖茨基金会”。
如今大多数时间里,他深居简出,躲在奥马哈的家中,除了家人,连个助手都没有。他的车牌上还标着“节俭”的字样。他的佣人,2周才来一次。他创办的公司之一凯特威广场第14层的伯克希尔公司,尽管它富得流油,但全体人员仅有11人,这里没有诸如门卫、司机、顾问、律师之类的职位。他不爱抛头露面,不喜欢张扬个性,生活方式保持低调。他把自己的生活准则描述为“简单、传统和节俭”,而这六个字刚恰如其分地反应了他低调做人的思维。
那么,这位颇具传奇色彩的“穷人”到底是谁呢?他就是沃伦·巴菲特!目前在福布斯排行榜上,是世界首富。
职场的大忌是过分张扬自己。也许你的确能力超群成绩出众,但这时候你就该注意自己是否照顾到了同事们的情绪;否则,你会遭遇一些意想不到的阻力。
2.做人讲究方圆
你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开朗的,还是内向的?古板的,还是不羁的?果敢的,还是犹豫的?每个人的性格不同就决定了所擅长的领域不同。
只圆不方,是一个八面玲珑、滚来滚去的球,那就失方圆滑了。方,是人格的自立,是自我价值的体现,是对人类文明的孜孜以求,是对美好理想的坚定追求。
“取相于钱,外圆内方”,是近代职业教育家、中国民主同盟领袖黄炎培为自己书写的处世立身的座右铭。他在1946年调解国共冲突时,未尝不委曲求全,不偏不倚,从未与蒋介石拉下脸,而当蒋介石以教育部长许愿企图将他诱入伪国大泥淖时,黄炎培却不为所动,回绝道:“我不能自毁人格”。他维护了自己的政治气节。
中庸性格,能够把圆和方的智慧结合起来,做到该方就方、该圆就圆,方到什么程度、圆到什么程度,都恰到好处,左右逢源,就是古人说的中和、中庸。
“中庸”两字,用今天的话说,并不难理解。一个圆的中心是它的圆心;一个四边形的中心是对角线的交叉点。100千米的路途,走到50千米时,就是到了中点。但在现实中,中庸要比这复杂多了。
宋代程颐这样解释:不偏之谓中,不易之为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庸里的中,就是不偏不倚,过犹不及;庸,就是平常、平庸。最和谐的做事从表现上看来往往很平常、很普通,就像围棋手不紧不慢地下着棋子儿。平常与普通又常常是持中的结果,就像数学中的正态分布曲线,越是中间区域概率就越大,事件就更平常。
孔子是一个处世大师,他不如颜回仁德,但可以教他通权达变;他不及子贡有辩才,但可以教他收敛锋芒;他不如子路勇敢,但可以教他畏惧;他不及子张矜庄,但可以教他随和。孔子具备了他们各人的长处又避免了他们的短处,他之胜于人,就在中庸之道。
荀子也深知中庸之道,他认为,对血气方刚的人,就使他平心静气;对勇敢凶暴的人,就使他循规蹈矩;对心胸狭隘的人,就扩大他的胸襟;对思想卑下的人,就激发他高昂的意志。他左之,则右之;他上之,则下之。总之,一切以中和为尺度。
如果你不急不躁、不偏不倚、不左不右、不上不下、可进可退、可方可圆,则你的做事就达到了化境,不论在何时何地,你都拥有一个和谐的状态。
3.做人不要太在乎
人人都说“活得好累”,其实这是因为“太在乎”的缘故。
人人都想使自己像老虎和猫一样强大,不愿像羊和老鼠一样弱小。因为弱小者会被强大者吃掉。所以,一个人在乎自己或周围的人和事,这没有什么不好,这也是做人所必备的优良品质之一。从心理上分析,这是一个人想要成功、变得强大的一种心理愿望。然而,由于过度地在乎,即做人“太在乎”,反而将“在乎”变成了一种心理负担,从而不再快乐,活得太累也就是自然的事了。
做人,太在乎,是拿得起放不下。因为拿得起,把什么都放在心上,所以成功的愿望非常强烈;因为放不下,害怕失败,怕输不起,所以做人就做得很累。
其实,人生就如同一张白板,这就好比麻将桌上的“白板”牌,就看你怎样去看待,怎样去做。不同的牌桌,不同的规则,使它处于不同的境遇当中,充当着不同的角色。有时举足轻重,有时又微不足道;有时主人把它打出去,而别人却把它“对”过来。或誉或毁,或沉或浮,或荣或辱,或成或败,它好像对一切都不太在意,牌局终了,依旧保持自己的本色——“白板”一块,心纯质白。做人形同此理,不受不同的牌局、不同的规则所左右,保持做人的本色,活得轻松、自在、快乐。
悟之道:
只要有做人的好方法,谁都可以活得轻松自在。
(二)做事要有方法
今天的世界,是战略家、思想家、策划家的世界。唯有那些用头脑办事、思路清晰、方法灵活、慎重冷静的人,办事有秩序、有条理的人才会成功。从这些成功人士的经历中,我们可以发现,做事要讲究方法,方法助你成功。
1.做事要有条理
如果你的工作有秩序,处理事务有条有理,不会浪费不必要浪费的时间,不会扰乱自己的神志,办事效率也极高。从这个角度来看,你的时间也一定很充足,你的事业也必能依照预定的计划去进行。
一位商界名家将“做事有条理”列为许多公司成功的一个重大原因。
有些人认为,只要人多,事情就可以办好了。其实,人手多少并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你去怎么安排。你所缺少的,不是更多的人,而是使工作更有条理、更有效率。假如因为你办事不得当、工作没有计划、缺乏条理,因而浪费了大量员工的精力和体力,结果只会是出力不讨好,最后还是无所成就。
做事没有条理、没有秩序的人,无论做哪一种事业都没有功效可言。而有条理、有秩序的人即使才能平庸,他的事业也往往有相当的成就。
在大自然中,未成熟的柿子都具有涩味。除去柿子涩味的方式有许多种,但是,无论你采用哪一种方式,都需要花一段时间来熬熟。如果你不等一定的时间就打开,就没法使柿子成熟而除去涩味。这么说来,叫猴子去等柿子成熟似乎不可能。因为猴子会经常打开来瞧瞧,甚至会拿起来咬一口,于是它就没有希望尝到甜柿子的滋味了。
做任何一件事,从计划到实现的阶段,总有一段所谓时机的存在,也就是需要一些时间让它自然成熟的意思。无论计划如何正确无误,总要不慌不忙、沉静地等待其他更合适的机会到来。
假如过于急躁而不甘等待的话,经常会遭到破坏性的阻碍。因此,无论如何我们都要有耐心,压抑那股焦急不安的情绪,才不愧是真正的智者。假若连最起码的等待都做不到的话,那么和猴子也没什么两样。
厨师用锅煎鱼不时翻动鱼身,会使鱼变得烂碎,看起来就不觉得好吃。相反地,如果尽煎一面,不加翻动,将会粘住锅底或者烧焦。最好的办法是在适当的时候,摇动锅,或用铲子轻轻翻动,待鱼全部煎熟,再起锅。
不仅是烹调需要秘诀,就是做一切事都得如此。当准备工作完成,进行实际工作时,只需做适度的更正,其余的应该让它有条不紊、顺其自然地发展下去。
人的能力有限,无法超越某些限度,如果能对准备工作尽量做到慎重研究、检讨的地步,至少可以将能力做更大的发挥。
2.合理利用时间
许多人日复一日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做一些与他们梦想不相干的事情。不要成为他们其中的一分子,让你生命中的每个日子都值得“计算”,而不要只是“计算”着过日子。
一个人真正拥有,而且极度需要的只有时间。其他的事物多多少少都部分或曾经为他人拥有。像你呼吸的空气、在地球上占有的空间、走过的土地、拥有的财产等,都只是短时间拥有。时间如此重要,但仍有很多人随意浪费掉他们宝贵的时间。
太多人浪费80%的时间在那些只能创造出20%成功机会的人身上;雇主花费太多时间在那些最容易出问题的20%的人身上;经纪人花费太多时间在不按时参加演出工作的演员或模特儿身上;政治家花费多数时间为20%的有问题或就是问题本身的人运作议事,而那些人甚至不是当初投票给他们的选民。玛丽·露丝在《节约时间与创意人生》一文中写道:“我的工作有一部分是市场咨询,常常要和人们讨论如何建立事业。我通常会建议他们,可以自由运用自己的时间,但最重要的时间应该优先留给那些帮助自己建立事业、认真想成功和愿意协助自己达到成功的人身上。”
尽可能避免不必要的电话和约会,特别在你一天中效率最高的时段。
节省其他的时间,优先处理那些能帮助你达成目标和梦想的工作和约会。
如果想要利用好自己的时间,就必须要去除无效时间的运用。
如果你已抛开了低价值的活动,你的时间就一定会花在高价值的活动上(无论是为了成就或让自己开心)。希望你先认识清楚,哪些是把时间吃掉的低价值事务。
3.做好充分准备
事实证明,拿出足够的时间来做准备,效果惊人。
有个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找来一些学生,并把他们分成三组进行足球射门技巧训练:
记录下第一组学生第一天的射门成绩,然后在20天内让他们每天都练习射门,再把最后一天的成绩记录下来。
记录下第二组学生第一天和最后一天的成绩,但在此期间他们不做任何练习。
记录下第三组学生第一天的成绩,然后让他们每天花20分钟在想象中进行射门;如果射门不中时,他们便在想象中作出相应的纠正。
实验结果表明:第二组的成绩没有丝毫长进;第一组进球率增加了20%;第三组进球率增加了22%。
由此,心理学家得出结论:行动前进行头脑热身,想清楚要做的事的每个细节,将思路梳理清楚,然后把它深深铭刻在脑海中,在之后的行动中就会得心应手。
美国行为科学家艾得·布利斯由此总结出了著名的“布利斯定律”,即:用较多的时间为一次工作进行事前准备,做这项工作所用的总时间就会减少。
这是可以应用在事业上的一种宝贵技巧吗?当然可以。
伦敦一家蛋糕公司的老板一直试着要把蛋糕卖给某家饭店。一连4年,他每天都要打电话给该饭店的经理。他也去参加该经理的社交聚会。他甚至还在该饭店订了个房间,住在那儿,以便成交这笔生意。但是他都失败了。
这位老板在研究过为人处世技巧之后,决心改变策略。他决定要找出该经理最感兴趣的是什么,投其所好,可能会成功。他发现该经理是某个组织的一员。而且不仅仅只是该组织的一员,由于他的热忱,还被选为主席。不论会议在什么地方举行,他一定会出席,即使他必须跋涉千山万水。
因此,下一次,蛋糕店老板见到该经理的时候,开始谈论他的那个组织。他得到的反应真令人吃惊!该经理跟他谈了半个小时,都是有关那个组织的,语调充满热忱。可以轻易地看出来,那个组织显然是他的兴趣所在。在老板离开他的办公室之前,该经理还“卖”了他组织的一张会员证给他。
虽然老板一点也没提到蛋糕的事,但是几天之后,饭店的大厨师打电话给他,要他把蛋糕样品和价目表送过去。他终于成功了。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充分的准备可以让你投其所好,事半功倍。
好的办法有时候是需要时间才能想出来的。谁都不能保证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灵活应变,恰如其分地处理好所有问题。所以事先准备是绝对必要的。知己知彼、胸有成竹地面对问题,你会更加自信,更加成功。
悟之道:
在工作中,常常因为没有好的方法而导致差错不断,很难把工作做到位,更谈不上高效了。事先的准备工作可能没人看到,但它却是帮助你成功的必要因素。良好的方法,充分的准备工作,可以帮你赢得一切。
m.pi.co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