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正文 第二十四章仙人提壶

本章节来自于 七十二葬 http://www.lishu123.com/93/93491/
    对付着吃过了早饭,我便和二舅说,要去大舅的墓地看看。(风水先生捉鬼记)二舅先是说太早,但看我坚持,也就答应了。

    农村的生活,基本上都是早睡早起。二舅带着李胖子、强子、我三个人出门的时候,其实不过才早上七点。这会儿天虽然大亮了,但仍旧很冷。几乎每呼出一口气,都会在空中瞬间化作白雾,蒸腾而上,在经过眉毛的时候,凝结成一层白霜,挂在我们各自的眉毛上。应该说,这就是东北,标准的东北。不像传闻中说的那样,撒尿都得用棍子敲碎,才提得上裤子。但滴水成冰,吐气成霜,还是很准确的。

    我们一行四人,就这样呼着热气,踩着积雪,一步步的向着山林深处的白大舅墓地走去。应该说,这一路并不好走。因为白大舅的坟在凤阳甲村外的一处山坳里,而入山的路,只有一条积雪覆盖、灌木丛生的小路。就这么深一脚浅一脚的在山林里走了接近半个小时的时间,才算到了目的地。而在看到墓地的第一眼,我就几乎断定了,这是一块好地……

    白大舅阴宅所处的山坳,整体的地势是微微倾斜向上,且逐渐开阔,一直延伸到大山的深处。如果从高处看下来,整个山坳就像是一个大漏斗,而白大舅的阴宅位置,恰好就在漏斗口的位置。(琥珀之剑)以风向和山势进行判断,白大舅的阴宅,恰好就是这片山坳生气聚集之地。

    当然,单单是这样,距离一块好墓地的定义,还有些出入,因为最好的阴宅选址,要讲究生气聚而不溢。也就是说,生气因地势而聚集,一定要在聚气的局眼位置,有一个相对窄小的溢气的出口。这样的话,生气在聚集达到饱和状态之后,便会从出口缓缓溢出。如此一来,整个地势的生气都会始终维持在一个饱满的状态。如果没有这样一个窄小的生气出口,那么生气聚而不散,就是腐气,于墓主不利。所谓“流水不腐”是一样的道理。相反的,如果溢气的出口过于开阔,那么聚气的效果不好,也就不能成为福地。更有甚者,生气溢而成风,非但不能称之为福地,反倒应该叫凶地。古体的“風”字,中间是个“虫”字,生气溢而成风之地,多半会蝼蚁丛生,也就是凶地当中的“活锥子”,是万万不能葬人的。

    白大舅的阴宅,恰好就是一块生气聚而不溢的福地。而且,从阴宅的选地,白大舅下葬的方位,地势来看,这阴宅都没问题。说成百里挑一,或者千里挑一,应该都不为过的。

    想到这些,我心里一边佩服给白大舅挑选墓地的先生有两把刷子,一边为自己过去十几天恶补的风水知识有所发挥而暗爽。(冷心公主的复仇

    就在我装的高深莫测四下打量的时候,我身旁的李兴明突然捅了我一下,哆哆嗦嗦的说:

    “胡来,你看出啥没有?”

    “好地!”

    我没多想,顺嘴就回了李胖子一句。说完之后,我突然又觉得好像有点不对劲儿。倒不是因为白大舅的阴宅有问题,而是我诧异于李胖子居然在哆嗦。要说这李胖子的脂肪量,估计是堪比北极熊的。他不应该觉得冷啊!可是他说话的时候,怎么哆嗦成这个样子?似乎也是被他的哆嗦音给传染了,我竟然也觉得特别的冷。再看我身后的强子和白二舅,俩人都已经开始抱着膀子在原地直蹦了。照常理来说,一块聚气的好地,就算是在冬天,也不会让人有畏寒的感觉。这是因为生气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人体的气,进而一定程度增幅人体机能所致的,无论冬夏,通常都会给人一种暖洋洋的感觉。但此时此刻,在二舅、强子、李胖子三人的表现来看,这绝对不太正常。而且,我也切实的感觉到了这股子寒意,这寒意竟有些和白大舅家里的状况很相似。

    这到底是为什么?到底是哪里不对呢?

    我一下子迷惑了,重新把白大舅阴宅前后的地势和植被都看了一遍,仍旧觉得是一块福地,全然没半点问题。(丐世英雄

    “小胡!要不咱回去吧!”

    白二舅突如其来的声音打断了我的思索和观察。不过听到白二舅的声音,还是给了我一点灵感的。我没回答他的话,而是直接问二舅说:

    “二舅!之前给大舅看阴宅的先生,说过什么没有?”

    二舅听我这么一问,眉头皱了一下,然后思索了半天之后才对我说:

    “他跟你说的一样,都说这旮瘩是块儿好地!还说啥,这旮瘩叫什么‘仙人提壶’地?反正就是说,这旮瘩好,是仙人的酒葫芦。”

    “仙人提壶?仙人提壶……”

    我反复念叨着这几个字,结合这块儿地势,这“仙人提壶”的名字还真算挺应景的。可是,这和我最初的判断相似,却并不能解释我骨子里这股寒意到底是从何而来。

    我又在白大舅的坟前站了半天,仍旧是没个结果。抬头看看眼前的山坳,我心里冒出一个想法来,那就是爬上这块地两侧的山,到高处向下看,也许就会有新的发现。(展搜中文网)因为风水术中一讲“查势”,二讲“观形”。《葬经》有云:

    千尺为势,百尺为形。

    所谓“查势”,就是要看墓地所处的整个地势、地脉的走向;所谓“观形”,看的就是阴宅所处位置的天然地理形状。给白家人选地的那位先生嘴里的“仙人提壶”,说的就是“观形”的结果。风水当中,“观形”很重要,但相比之下,“查势”要比“观形”更重要,形是势之积,势是形之祟。有势然后有形,有形然后知势。如果白大舅的阴宅,“形”没有问题,那只可能是“势”有问题。

    我这么想的,也这么说了,当然也就这么做了。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和饱满的歉意,让二舅带我们向着一侧的高山上开拔了。

    说是山,其实应该说就是个山头儿。因为我们本身就在山里,山里的高点,只能叫山头儿。不过,山头儿一样不好爬。仅仅向上爬了几十米高,就足足花了我们二十来分钟的时间。这还是在有那么一条小路蜿蜒向上,如果纯粹从林子里往上爬,不摔下来,就算不错了。

    但结果还是很好的。花了点时间爬上去,我还真发现了一点有门道的东西。站在高处向下看,白大舅的阴宅依旧是“仙人提壶”的好地。(巨星之名器炉鼎)但向“仙人提壶”左右两侧眺望,我发现了在我们所在地的东西两侧,各有一条洁白的“玉带”。不用问,这两条“玉带”是两条河。

    东北的阴历二月,雪是一点都不会化的。尤其是凤阳甲所在的这样的山林里,更不会融化。积雪铺满大地,挂在枝头,形成一种独特的景观,在层层叠叠的洁白积雪中间,夹杂着深褐色的树木枝干,形成一片独具特色的斑驳景象。但河上是不会长树的,所以,雪覆盖的河面,看起来就是一条纯白色,没有树木斑驳影像的“玉带”。如果单单是看到两条河,从山上流淌下来,夹着这片山坳,倒也没什么惊奇的。让我觉得奇怪的是,这两条相隔百米的河,夹着这片山坳的这一段,河岸的内侧都有一排相同的、且明显高于视野内所有植被的树木。看整齐程度,肯定不是自然生长的,混杂的树木,很像是在若干年之前,人为种下的。唯一比较遗憾的是,我没办法在这么远的距离,判断出到底是什么树。

    看到这些,我就张口问白二舅说:

    “二舅,那两排是什么?”

    二舅听我一问,转头看了我两眼,顿了一下之后才说:

    “树……”

    我不知道是不是我表达不太清楚。我当然知道那是树,但我想知道的是到底是什么树。可白二舅这个回答,着实让我不知道该怎么往下问。我正挠头,爬山爬的直喘粗气的李兴明脸却突然严肃了下来,猛喘了两口之后说:

    “如果我猜的不错,那两排,应该都是柳树吧!”

    我觉得,李兴明这话是对我说的,这话的内容也是在回答我的问话。可是李胖子的眼睛却一直看着白二舅。而我们身边的白二舅愣了,好半天才对着李兴明说:

    “李小子,你咋知道的呢?”

    二舅话音一落,李兴明把目光转向了我,仍旧语气严肃的说:

    “你说要上来看看!是因为你觉得大舅的坟有问题!是不?”

    我点点头,算是回答了李胖子。而李胖子在得到我的肯定回答之后,又把目光转向了白二舅,

    “二舅!你刚才那么问我,就是说,我猜对了,是不?”

    二舅被李兴明问的又是一愣,有点茫然的点了点头。而李兴明这次目光没再变化,继续看着白二舅说:

    “以前,我师父给我讲过,世间有‘五鬼树’,即柳树、桑树、槐树、大叶杨、苦楝。河南开封一带流传一种‘宅忌’民谣:‘前不栽桑,后不栽柳,门前不栽鬼拍手。’‘桑’与‘丧’字谐音;‘柳’指父母死后,送殡多用柳枝作‘哀杖’、‘招魂幡’;‘鬼拍手’是指杨树,多植于基地,其叶迎风作响,似人拍手。民间还有‘屋后不栽槐’的说法。据说古时有尊槐之风习,槐于古代是吉祥、长寿和官职的象征,因而民间禁忌植槐于屋后。河南一带禁忌在院内种植楝树,以为楝子为苦豆,兆主人食苦果。这五种树,都算是阳宅的忌讳。我之所以猜那两排树是柳树,因为‘五鬼树’当中的柳树更为特殊一点。师父告诉我说,柳树之所以能招魂,是因为柳树本身绝阴阳,会对地势生气造成一定影响。如果胡来觉得白大舅的坟跟这两排树有关,那这两排树,就只可能是柳树。胡来你说,是不?”

    李兴明说的很鉴定。虽然我认为他的腔调表达肯定语气有难度,但我还是相信李胖子的判断,同时赞叹李兴明,居然还懂这些。想着,我就问他说:

    “胖子,你也懂风水?”

    “我不懂!我不说了么?师父只教我问卦。堪舆和捉鬼,他老人家都是当故事给我讲的。”

    刚刚对李胖子生起的崇拜之意,被他这么一说,又消散了一半。说白了,他还是个跑江湖骗饭吃的。但同时我也佩服他心思够细密。这逻辑推理还真不是盖的。我赞叹归赞叹,都是放在心里的。而强子却一点没掩饰。自打除此见面,李兴明给强子讲了“春宫药王墓志”的事儿之后,强子就对李兴明敬佩有加。这会儿听李胖子一通白虎,他这脸上又是一片崇拜之色,又开始“前辈”、“前辈”的喊李兴明。但据我了解,强子十有**是没明白李兴明说的是什么玩意儿。

    比起我和强子基本相反的表现,白二舅的表情有点出乎我的意料。因为白二舅基本上是处在一个石化的状态。我不知道他到底是被李胖子的推理能力给震慑了,还是被李胖子给盯得毛了,反正是石化了。好半天才憋出来一句:

    “这旮太冷了!要不,要不咱回家商量?”

    m.pi.co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鹤煮琴焚的小说七十二葬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七十二葬最新章节七十二葬全文阅读七十二葬5200七十二葬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鹤煮琴焚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