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正文 第二十二章切合点终于出现同志们进入墓室

本章节来自于 古城疑案三 http://www.lishu123.com/96/96230/
    欧阳平将照片翻过来,后面果然有几个数据:



    盗洞深,7。3米;



    盗洞口长70公分左右,宽50公分左右。



    盗洞深7。3米,绳梯长八米左右,正好吻合。两个案子的第一个切合点终于出现。这就意味这两个案子的关联度越来越大。



    常识告诉我们,盗洞应该是圆的,长方形的盗洞,同志们还是第一次见识。



    欧阳平拿着一张照片说:“辜教授,盗洞口怎么会是长方形的呢?”



    “这种盗洞,我们也是第一次碰到。根据我们在一号墓室发现的青铜鼎来判断,你看看这张照片——”辜教授从一沓照片中挑出一张,递到欧阳平的手上。



    照片是是一个长方形的青铜鼎。



    “照片的反面有数据。”辜教授道。



    欧阳平将照片翻过来:铜鼎长66公分,宽46公分,高68公分。



    这是一个四足青铜鼎。



    欧阳平终于明白辜教授的意思了:“刚开始,盗墓贼挖的盗洞是圆的,进入墓室以后,他们看到了青铜鼎,为了把青铜鼎弄出墓室,他们将盗洞挖成了长方形。”



    “不错,应该是这样,这样解释最为合理。在我们挖掘的所有汉代以前的墓室中,大都有这样大型的祭祀器。走,我领你们到墓室里面去看看。”



    “这——方便吗?”



    “方便,我领你们去看看黄杨题凑上的盗洞,你们就完全明白了。”



    欧阳平一行跟在辜教授的身后,走出帐篷,穿过狭长的通道,然后慢慢走下二十几级仄仄的土阶——土阶是专为考古人员进入深坑而留的。



    走下最后一级土阶,眼前是一个宽一米的门,这道门就是整个墓室的门,门的东西两边是平堆而成的条状木。条状木长零点九米,每根条状木横截面的高和宽都是十厘米,这也就是说,墓室的木墙的厚度是零点九米,在木墙的顶端有一根很长的木头压在上面,辜教授把它叫做“压边木”,其作用是保证整个木墙结构的稳定性和完整性的。



    笔者的叙述专业性很差,用辜教授的话说,笔者所谓的条状木就是“黄杨”,是黄心的柏木,辜教授所谓的“题”就是柏木接近根部的一端,“凑:就是将柏木根部向内聚合垒叠在一起。



    经辜教授这么一说,大家总算明白“黄杨题凑”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情了。



    同志们的到来并没有引起其他考古人员的关注,他们仍然按照自己的节奏继续做自己的事情。



    一个五十岁左右的考古人员走出一个回形走廊,来到辜教授的跟前,他的手上拿着一枚乳白色的环形玉佩,环形玉佩的外径在十公分左右,内径在六公分左右,玉佩的厚度在一公分左右。佩体上雕刻着一些虽然非常精美,但却不甚清晰的图案。



    “张教授,这是在什么地方发现的呢?”



    “在最后一个椁室的西北角上,在这块玉佩的上面有一层薄薄的木炭,拨开木炭,我们发现了这块玉佩。”张教授道。



    “走,我们进去看看。”辜教授道。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独眼河马的小说古城疑案三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古城疑案三最新章节古城疑案三全文阅读古城疑案三5200古城疑案三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独眼河马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