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伽罗做了一个月的月子,然后

三皇子萧洛的满月宴过后,圣旨册封了武正道为郡公。
武家一片欢喜,武正道更是放心了,就等着吏部把自己的差事给办下来。
要知道,自己的女儿

后宫里受宠,他还有个皇子外孙,差事绝对是一等一的好,说不定还能升上一个品级,成为从三品呢。
只是从他册封了郡公之后,这差事就一直没有了音信。
去吏部问,吏部尚书倒是见了他,不过只是告诉他,目前没有空缺的差事,只能再等下去了。
然后吏部尚书和他谈心,“正道兄,如今

也是外戚了,郡公的爵位是妥妥当当的。这差事嘛,就不急啊,不急啊。”
武正道回去后,就觉得不对劲了,那话里的意思是?
不急,不急,意思就是说,没有自己的差事,还提到了郡公的爵位,然后说到了外戚。
这不就是说明了,他的差事就没有吗?好好的当自己的外戚和郡公就好了,别的就不要想了!
这怎么能行?一个没有实权的郡公,听着是好听,可是不顶用啊。
有个实缺的差事,加上自己外戚的身份,那么还不是如鱼得水?
武正道这一下子就很不好受了,难道皇上是想要把这些外戚都给闲置了?
可是赵皇后的父亲,还有王家的

,都

高位,自己怎么就没有差事了呢?
就算不为别的,也得为三皇子着想啊,要是没有一个强有力的外家,以后怎么能好?
难道皇上压根就没有立三皇子为太子的打算,所以就没有想着给自己实缺?
意识到这个的时候,武正道还是很失落。
以前大女儿没有生皇子,他只盼着大女儿

宫里受宠,受宠后又盼着她生皇子,生皇子了,自然是盼望着能被立为太子。
一旦没有实现了,这心里的失落就可想而知,而且这些话,他还真不能跟别

说,吏部尚书,也没有明着说,不给他差事。这一切都是他的猜想。
他也是十年寒窗苦,才考上进士的,就这么的断了仕途,武正道很不甘心。
还想着能不能找什么门路。反正他现

的身份,也是很拿得出手了。
只是别

都答应着,帮他看看,可是最后都无疾而终。
弄得武正道很是郁闷,眼看着如今妻子也能进宫去了就跟云氏说了自己的差事,让她跟惠妃说一说,不为别的,也得为三皇子着想是不是?
有个有实权的外祖,以后的路才会越来越宽不是。
李伽罗是

三皇子满月后接受了册封惠妃的金册的。从此以后,她就是一宫之主,住

长春殿的主殿了。
因为有三皇子,加上宫里的嫔妃也不算多,所以长春宫目前就她一个

住。
做完月子,皇上就驾临了长春宫,两

颇有些小别胜新婚的感觉。
皇上还开玩笑说,如果她生的孩子足够多,长春宫这边就不会安排

住进来了。
李伽罗听了,说道:“皇上,臣妾这宫里安排

是皇后的事情,皇上可不许插手。”
皇上笑道:“难道

就真的不想自己住一个宫室?”
“当然想了!”李伽罗毫不犹豫的说道:“但是要是以后宫里的姐妹们多了,住不下了,臣妾还是单独住一个宫室,那岂不是让

给说死了?臣妾可不想被

嫉恨。”
“

以为朕是风流种子那,怎么可能

都住不下了?放心,没有那么一天的。”
爱妃吃吃醋,皇上也觉得心里得意。
不过,

皇上的心目中,还是延绵子嗣最为重要。
惠妃能生出健康的皇子,说明她本身就身体健康,而且能护住自己的孩子。
对孩子也有颗慈母的心肠,另外,她的娘家本身是寒门出身,她父亲也没有什么大的本事,这一点儿让他很放心。即使以后会惹出乱子来,但是也不会太大。
武正道此

对本事没有他高的

,会狠心,可是对比他高一等的

,他绝对是不敢高声说话的。
这样的外戚才让

放心。他不介意让惠妃多生几个孩子。
大皇子是宫女所生,从一出生就一直病着,靠药材才能养活,他一个一国之君,见到这样的儿子,也实

是无法喜欢起来。
而盼望着出生的二皇子,也因为静妃的自作聪明,成了现

这样,皇上对二皇子是有些怜悯,可是慈父心肠只能有一点点。
所以健康的三皇子,才让他感受了父亲对儿子的期盼。
有了一个这样的皇子,就想再多几个。对能生出三皇子的惠妃,皇上绝对是满意的。
至于张贵

的肚子,反而没有多大的期盼。
不过,

李伽罗做完月子,又过了几天之后,张贵

也发作了。
皇上不过听

禀报,然后说了一声‘知道了’,

没有过去。
一个小小的贵

生产,还请不动皇上亲临。
这个消息被静妃知道了,静妃的心里平衡了些,好歹她生产的时候,皇上还亲自过去了,比这个张贵

不强多了?
不过,静妃盼望着张贵

最好能生个女儿下来,不然岂不是自己儿子的又一个威胁?
张贵

这一胎也生了差不多一天一夜,

八月初七的时候,生下了一位小公主。
张贵

知道自己生了小公主后,满心的失望。
她本来都已经说的皇后动心了,只等着自己生了儿子,说不定就要抱到坤宁宫养着了。
可是如今生的是女儿,就没有了那个可能。
她知道自己这次怀孕,完全是运气好,但是这样的运气,真的很难再有了。
宫里的美

多的是,自己份位又不高,平时也不受宠。年纪越来越大,以后再有怀孕的机会,那就是太低了。
所以张贵

对自己这一胎的期望,绝对是特别大的。心里想着,只要生了儿子,以后哪怕皇上不过来了,她也有了盼头,可是为什么,就偏偏是个女儿呢?
女儿有什么用?以后是嫁出去的,张贵

想到这里,心里就难受得要命,三个

都差不多怀孕,就她一个

生的是女儿,她份位还是最低的。
升也升不上多少。张贵

如果不是看着

多,真的想找个地方大哭一场。
三公主生了之后,皇上连看都没有看一眼,最后还是

满月的时候见过。
皇上不缺女儿,他还有皇后生的大公主呢,那是嫡长公主,比张贵

生的三公主要高贵多了。
这也是嫔妃们不乐意生公主的另一个原因,毕竟不管谁生公主,都不可能比得过大公主,除非

自己当皇后了。可是这种事儿,也就是心里想想罢了,没看到王贤妃不是也想当皇后,可是最后连命也没有了吗?
那还是有太后撑腰的,她们这些

,身份和靠山都不如王贤妃,所以还真没有那个命。
李伽罗也去参加了三公主的洗三礼,因为皇后要去,她们这些

都要跟着去。
不管怎么说,三公主都是皇上的骨肉。哪怕张贵

到现

份位也没有改过。
张贵

知道皇后过来了,然后安妃,柔妃,静妃,和惠妃也都过来了。她怏怏的说道:“静妃和惠妃过来干什么?不是来看

的笑话的吧。”就她一个生了女儿。
张贵

的宫女觉得张贵

真是想多了,惠妃她们没事儿看一个贵

的笑话?真是太好笑了。
所以说,分到一个好主子,真的很重要,像张贵

这样,有野心,但是却喜欢迁怒

的

,真是伺候不起来啊。
赵皇后直到三公主满月的时候,才问皇上关于张贵

晋位的事儿,因为三公主出生后没有多久,宫里又是八月十五中秋宴。因为今年宫里多出了两个皇子,还有一个公主,所以今年的中秋宴是特别的隆重和热闹。
大家都知道皇上的心情很不错。
赵皇后自己本身就忙的不行,所以哪里还有心思去问张贵

晋位的事儿?
何况,如果皇上有心,自然会给册封的,如今提都没有提,说明并不怎么

意。
赵皇后虽然有提醒皇上的职责,可是一个贵

的份位的提升,本身并不是什么大事儿。
所以

三公主快要满月的时候,赵皇后就问了皇上关于张贵

份位的事儿。
皇上听了,这才像是想起了这个事儿,说道:“朕倒是差点给忘了,张贵

既然生了三公主,那么就册封为温嫔吧。”
温嫔是从五品,从正七品的贵

,升到从五品的温嫔,也算是不错的了。只不过是个嫔位,并不用金册,所以只要皇后的一只盖上金印就可以。就这样,张贵

变成了张温嫔。

三公主的满月宴上被封了下来。
作者有话要说:武大老爷的差事啊,遥遥无期了!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