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住心火之后,崔俊开始对心火加以利用,使其能够帮助崔俊淬炼体内的真气。真气淬炼乃是修身之正道,正道之上强其身、练其气,筑其血脉,已达到无身,无望,无求,无欲之境界。境界成则直接气贯全身,结丹一路自当顺理成章。
上面所说的乃是成大道的主要方式和步骤,但是也有修身剑走偏锋,通过其他各种修炼之道直接筑其身,练就大丹之道。
心火逐渐被崔俊驯服,温顺的任由崔俊摆布。转而崔俊将体内的真气聚集于丹田之中通过心火的炼化将体内的真气淬炼成丹,说起来和炼丹一道似乎有些相似的地方。体内金丹大成则可聚元神,凝练元神与金丹之上,这边上元婴。元婴城修士则初步踏入修仙仙人之列,元神初步达到不死不灭的地步。
这里说这些尚早,现在的崔俊屏气凝神,充分利用身体周围的高压灵气不断地炼化体内的真气。成金丹果然不易,每将体内真气炼化一分,这体外的真气就要消耗十分。这些日子以来崔俊和不少结丹期的修士战斗过,可是真的到自己结丹之时,若不是依靠着自己身上这些法宝,灵兽,凭借自己这点道行根本不是这些结丹期修士的对手。
崔俊盘坐在原地,七天七夜不吃不喝不睡,不断地炼化体内的真气,说也奇怪,即便崔俊没有休息,可是这结丹的过程中体内的真气越是炼化,崔俊越觉得自己有精神。从一开始的脸色青白,到现在脸色逐渐红润,单看面容就知道崔俊已经踏步一定的境界之中。
七天之后,结丹略有小成,一半以上的真气已经被崔俊压缩凝练在了一起。想要让液体的真气凝练成固体的金丹,需要修士借助外力对其进行强力压缩方能初见成效。正是考虑道结丹在这一点的困难,仙翁才会让崔俊在外部条件上做足了准备,依靠强大的外力逐渐压缩体内的真气,凝练成丹。
十日之后,七星聚气阵所聚集的灵气全部被崔俊消耗殆尽,而此刻距离结丹成功还差一步,崔俊心中懊悔,怎么也想不到这结丹会消耗如此多的灵气。若是没有仙翁在一旁指点迷津,崔俊就算有天大的本事,没有两三次失败的经历也绝不可能结丹成功。
仙翁嘿嘿一笑,说道:“看来我对你的实力估计的分毫不差。”仙翁一语提醒了崔俊,这十天来一直忙着结丹,崔俊居然忘记了自己的腿上还放着一块高阶的灵石。原来仙翁早就看穿了这一点,知道崔俊会在最后紧要关头棋差一招,这才特地让崔俊备好了这灵气充足之物。
崔俊将高阶灵石重新握在双手之中,体内真气倒流,一股吸力自双手之上缓缓流出。吸力过后,高阶灵石上所存储的灵气被崔俊一吸而尽。有了这高阶灵石的灵力相助,想必将体内剩余的真气炼化成丹也不是什么难事。
崔俊再次双目紧闭,元神再次回到结丹之中。幽静的树林里面,百鸟齐鸣,树叶沙沙作响。崔俊的身后闪烁出道道金光。
十五日之后,崔俊将高阶灵石上最后一丝灵气吸收殆尽,取而代之的是一个金光闪闪的金丹由崔俊的腹中缓缓飞出体外。崔俊的结丹期修士的元神尚未与体内的真气融合,这金丹也就是在结丹成功的一瞬间才能飞出体外,日后都必须留在修士的体内。若是金丹被人长时间取走,修士自己就会变得浑身无力,百年修行毁于一旦。
看着半空中飞舞的金丹,崔俊会心一笑,这些时日来的辛苦总算没有白费,结丹成功的喜悦更是无以言表。崔俊做梦也没有想到,多年前自己只能抬着头仰视的这些结丹期修士,没想到今日自己也成了其中一员。
崔俊伸手一抓,将金丹抓在手中,端详了一会儿之后,便张开嘴将金丹吞了下去,使金丹重新归位与丹田之内。金丹入了丹田,崔俊浑身上下冒着金光,从头到脚好似一个金子铸成的雕像一般闪闪发光。
此刻阵法早已经失去了功效,手中的高阶灵石也已经变成一块普通的石头。崔俊身子缓缓站立,双手快速挥动,一道道火光在半空中华丽的废物。结丹成功后的崔俊可以在施法的过程中同时使用《纯阳心法》中的两种法术,一手持剑,另一手化作火焰。这在筑基期根本是无法想象的事情。
单单从体内真气的强度来讲,结丹期的好处自然不用言表,更可贵的是,结丹成功之后的崔俊已经成功将自己的寿命延长至五百岁。现在崔俊才不过接近三十左右,在修仙界已经算是非常年轻的青年才俊,还有四百多岁等着崔俊来活,这么久的寿命,就算崔俊想不突破元婴都有些困难。
当然结丹成功之后,修士们也会有自己的通病,那就是更加惜命。一想到自己还有活五百岁的好日子,哪个修士也不愿意将自己的性命拿去开玩笑,谁不希望自己在这世上多活几年。
仙翁看着崔俊神采奕奕的模样,笑问道:“现在已经结丹成功,接下来你打算怎么办?”
崔俊认真想了一会儿,道:“我与红拂仙姑之间还有三个多月的约定,既然现在已经结丹成功,我自然想要把万祖剑找回来,决不能放过此人!”崔俊说话间言语中带着愤慨,似乎非要抓住这个男人将其大卸八块。
仙翁,道:“这天大地大,你想找一个修士那岂不是大海捞针。”
“哼,怕什么,能拿走我身后背着的这把剑,而不动我身上其他物品的人,想想也就知道了。”崔俊眼神一亮,这些日子他没少思考了关于丢失万祖剑的事情,想来想去,这万祖剑自己极少使用,有人愿意去偷自然是知道这万祖剑的来历。
崔俊一跃而起,结丹成功之后崔俊的法力更为高强,普通炼气期弟子所修炼的法术在崔俊使用起来,那也别有一番景象。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