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张氏手炉
薄寒初荐锦氍毹,朔气空中通坐隅。
不惜马蹄金一饼,鸳鸯湖畔铸张炉。
——《金粟闺词》清彭孙遹
高泽手中的铜手炉,瞧那颜色应该是红铜烧制的。
圆形,直径大概能有十五、六公分,大小适中,提起来稍觉沉甸甸的,说明铜质优良,属银、锡、铜合金材质,九炼九制。
方盖鼓腹圆腰,下渐收,腹部起有提梁,造型质朴,阔腰束身,底有四足,稳重浑朴。
炉盖透雕冰花纹,系手工凿刻而成,有立体感,打磨精良,光可鉴人。
最主要的是手炉经过几百年的时间洗礼,却一点没有锈色,而是发出一种珠光宝气,令人喜爱。
这种珠光宝气,光线柔和不刺眼,看起来非常舒服,难以言表。
最奇妙的是此炉还附有原配火匙,大小适中,放进和取出,要有一定的角度,否则放不进,更取不出。
此炉做工极美,外观一看就是全手工打造,炉内壁也全是手工挖出,因为内壁凹凸不平,机器打磨的才是光的,盖子极其紧密,用手要用很大力气才能打开,将盖掉转,则毫不费力就可轻松打开,彰显制作者的精良。
炉的胎壁厚,手感重。
盖子纹饰精美,图案上下有少许错位,这也绝非机器加工所能极的。
无损无缺,品相非常好。
炉小巧可爱,捧于手中大小适宜,重量适中,可暖手、焚香、观赏、把玩。
最主要的是,高泽在炉子的底部看到了“张鸣岐制”4字阴文篆书刻款,加方框,大方得体,有名家风范。
张鸣岐?
那个当了汉奸的两广总督?
不会吧?这老小子应该不会制炉吧?
他也就镇压黄花岗起义还行,上个表支持袁世凯复辟帝制是他,抗战的时候当个汉奸,出任个伪职还是称职的。
制炉?还是算了吧!
那就应该是晚明嘉兴名匠、一代制炉名家张鸣岐了。
高泽早就在赵汝珍的《古玩指南》一书中看过:“张鸣岐,嘉兴人,善制铜手炉,质匀花纹工致,以足踹之不瘪,一时重之,呼为张炉,朱彝尊尝咏之”。
从师傅的那小山似的废品堆中淘到的《鉴物广识》、《新溪杂咏小集》、《梵天炉丛录文物》中也有记载介绍。
张鸣岐,明代浙江嘉兴人,生卒年不详,善制铜制手炉,他制作的铜质匀净、光泽古雅的水磨红铜手炉,其炉身多以手工锤敲而成,时称“张炉”。
“张炉”,选用精炼红铜,铜质纯净,可塑性强,光泽柔和,造型朴实而富有变化,炉体娇小,小不盈掌,炉壁却厚约在3毫米左右,锻打而成不加雕凿。
光洁圆浑、平整、素净,手感分量重。
炉盖的工艺制作繁复,皆系手工制成再磨光。
纹饰多为几何状的冰裂纹及缠枝菊、梅、牡丹等,华丽精美。
张氏手炉的特色是炉体不锈蚀,炉盖炉身吻合紧密,经千万次开合而不松动。
炉的内壁光滑。
炉底部都有刻款,以小篆出之,书法自然有度,运刀信手拈来,游刃有余,为人们所重。
他的铜手炉在当时非常出名,当时人称“大彬壶,鸣岐炉”,将他和时大彬相提并论,名重一时。
这让高泽一下子,就想起了清人彭孙遹曾在《金粟闺词》咏其温炉云:“薄寒初荐锦氍毹,朔气空中通坐隅。不惜马蹄金一饼,鸳鸯湖畔铸张炉。”
由此可知张炉在彼时即是价格不菲的尤物。
其实,高泽知道,手炉起于何时,到现在还没有什么定论呢!
有一种说法,是起源于春秋时的楚国。
楚地湿度大,楚人喜欢把香草放入带孔的熏炉中焚烧散气,继而发明散热取暖的手炉。
还有一个说法是,相传隋炀帝沿运河南巡至扬州,时值隆冬时节,江都(今扬州)县令许伍为接驾,急命,扬州民间铜匠精制一小铜炉,内置火炭,呈送给隋炀帝取暖,隋炀帝即兴命名为手炉。
两种说法,似乎都有些渊源,但又不确定,相比后一种说法,似乎更确信一些。
因为在唐诗里,手炉已很常见。
白居易就写过手炉:“醉依香枕坐,慵傍暖炉眠。”
据说中唐时期,手炉已成为官宦人家的室中用物。
及至宋代,城市里设有香药局,售卖专供焚香和手炉使用的炭饼。
北宋年间,手炉已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民间百姓普遍使用的取暖器具。
当时手炉多为青铜材质,偶有银、铁、瓷,器型以“簋簋之属为之”,即方圆二式,里面放火炭或尚有余热的灶灰,小型的可放在袖子里“熏衣炙衣”。
手炉的制作,在明清时期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
尤其是明代的制炉工艺日臻成熟,涌现出大批名家巧匠,其制作的手炉,格调高雅,精美绝伦,形、艺、韵、意俱佳,堪称工艺品中的珍品。
除了制炉大家张鸣岐的之外,另一位晚明铜器名匠是胡文明,他以纯正的皮色取胜,擅长铸造铜炉,并能按古式制造彝、鼎、尊、卣之类铜器。所做手炉器物式样高古,精美撩人,人称“胡炉”或“胡铜”,时誉极高,为世珍重。
除此以外,明清时制作手炉的名匠还有王凤江、周文甫、蔡家、蒋抱云、徐守素、王吉、潘祥丰、赵一大等,“皆名闻朝野,信令传后无疑”。
早期的银、铁、瓷材质被大大减少,而广泛用铜。
一来因铜的传热性较好,捧在手上更为暖和;二来铜材细致光滑,色泽晶莹,且柔中带刚,富有延展性,于制造工艺上有着更大的发挥余地,制成的手炉也不易锈蚀和裂坏。
炉体皆厚重,线条清晰,刀法流畅,常用一整块厚厚的铜料,敲打出来一把手炉,炉柄上丝毫没有焊接的痕迹。
而清代手炉,因传入宫中,一跃成为皇家御用品,身价倍增。从而使手炉的制作升级,集多种工艺于一身,开始变得花哨起来。仅材质又多了漆器、珐琅等品种,工艺上还采用了掐丝珐琅,手炉的装饰更加精美。
到了民*国,手炉的制作又趋于简单,形状和纹饰开始单一化。
为了减少成本,连铜料也薄了起来,之后随着新的取暖工具的出现,手炉也渐渐退出了人们的生活。
手炉家族中,最上档次的当数明代和清早中期作品,尤其是名家制作的手炉,融雕、镂、刻、镶、磨等工艺于一身,汇诗、书、画、印于一器,不仅是实用器物,更是斋房文玩,极富文人书卷气,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内涵与收藏价值。
从古时存世的实物以及文学或书画作品中,不时能寻觅到手炉的踪影:
乾隆年间美轮美奂的牙雕《月曼清游》册,在正月“寒夜采梅”、十二月“踏雪寻诗”的画面上,那些雍容华贵、仪态优雅的宫女们,有的手持金光闪闪、形似荷包的小器物,正是手炉;
《红楼梦》大观园里,不独黛玉用手炉,凤姐也常手拿着小铜火箸儿拨手炉内的灰;
时下的影视剧中,紫禁城里的小主们,也是手捧手炉过冬……
不过,让人遗憾的是,在古代文献中,却看不到手炉的确切记载,只能在仅有的资料中爬梳它的过往。
高泽的脑海中,像放电影似的,把他所有看过的书中跟手炉有关的知识,都一条一条一段一段的浮现了出来,有点类似于上网搜索的功能,这让他觉得非常的方便。
看来,还是要多看书呀!
以后,要是有什么不懂的,只要在自己的脑海中一搜索,什么都能知道了。
唉呀!想那些没用的干什么呀?
还是先看看手中的这个张氏手炉吧!
手炉厚薄均匀,花纹精细,整炉不用镶嵌或焊接,全用榔头手工敲打出来,炉盖上的雕镂很细,但用脚踏不瘪。
盖子十分紧密,虽然用了很久,也不会松动。
炉底部的刻款,小篆书法,自然有度,刻工也是非常的有劲力,挥洒自如。
高泽现在也管不了这些了,管它真的假的,先找点炭火点上,让奶孙俩暖和起来再说,对,赶紧想办法吧!
拿着炉子,出了门,还真是巧得很,刚好,旁边一家的大婶正好在弄自家的大炉子,高泽嘴还是很甜的,长得又很可爱,几句好话一说,又甜甜的叫了几句婶婶,还真让他把个小炉子给弄好了炭火。
拿在手上,这个炉子还真是让高泽惊叹,炉中的炭火虽然烧得很旺,但摸上去却不烫手,热度与炭火不热时一样。
但高泽却是明显的感觉到了手中传来的阵阵暖意,心里一喜,这下,终于可以让奶孙俩暖和一些了。
“奶奶,小玉,我给你们把炉子弄暖和了,来,来,来!”高泽赶紧的把已经很暖和的手炉塞在了小玉的手中。
“奶奶,你先暖和暖和吧!谢谢小泽哥哥!”小玉倒是很懂事,把炉子给了奶奶,接着又好奇的问奶奶:“奶奶,这个真是取暖用的炉子呀?在我们家放着,我怎么不知道呀?要是知道的话,我早就拿出来用了,还真挺好看的!”
高泽其实也想问朱奶奶这个问题的,听小玉问了出来,也竖起耳朵看向了朱奶奶。
“唉!”还没说呢,朱奶奶先重重的叹了口气。
“说起这个炉子,还真的是说来话长啊!要不是小泽眼尖看到了,这时间一长,我都已经把它给忘了!”朱奶奶的语气里有无奈有落寞也有思念。
不过,旋即,朱奶奶的语气一转,接着说出了一句让高泽大吃一惊的话:“我真的是老糊涂了,其实,这是你朱爷爷的遗物,乃是朱家祖上所用之物,而我朱家祖上乃是大明朝的开国之人!”
本文由小说“”阅读。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