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正文 ... 四 为媳(一)

本章节来自于 凝眸 http://www.lishu123.com/10/10693/
    这些天,杜适感觉生活里很新鲜。大街上,他常听到不同以往的词,比如“男女平等” ,“解放了不打人骂人”等。说来也是,好像有一种约定俗成,他确实觉出街上打架骂仗的现象少了。当然偶尔也有,这时,一旁的人会喊“解放了,不许打人骂人!” ,听到这一声,当事的人好像觉得惭愧,会自行收息下来。杜适是学校秧歌队的一员,每天课外活动,便和同学一起在操场学扭秧歌,准备全市的庆祝解放化妆游行,到大街上去扭,这里头也有和别的中学比的意思。

    接下来几天,市里的庆祝活动进入到**,学校的秧歌队一溜串排成长长的两行,合着热闹的锣鼓点,沿街边走边扭。每走过一段街区,停下来原地转着大圈扭。若是遇上别校的秧歌队,两家的锣鼓比着敲得震天响,两家秧歌队也比着扭,加上游行队伍里此起彼伏的口号声,浪潮般的歌声“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此走向繁荣富强……” 把各条街道淹没在欢乐的人海里。录适是学校的学生队长,他跑前跑后指挥本校的队伍,安排口号员轮换着领呼口号。偶尔走过秧歌队看见杜适,说声“好好扭。” 就过去了。看着哥哥那刀刻般的,骨角清晰的面孔,那略瘦但精神飒爽的身体,那典型的学生干部形象,杜适心里不由得起了暗羡和自豪。

    过了些天,听说全市要在北校场召开镇压反革命分子宣判大会,杜适就掐着日子一人去了。人头簇拥的大会场里,他见高台上押着一溜排五花大绑的人。这场景让他猛想起,说不定台上被绑的人里,有前两年四爸夜里离家后第二天一早,那几个在家门口转悠着窥视的人,也说不定有当年在丁字街口那伙提着枪,推拥着临死不惧的革命党去刑场的人。

    到大会宣判完,临近终了时,杜适跑去到台子西侧下,见三辆卡车等在台下,台上的犯人被一个个推到卡车上来。猛然,他看见一个面熟的人,对!就是他,是杜适在菜集子常在一起玩的好朋友于辰辉的大哥,他家就住在菜集子的东北角。杜适见他此时的脸上满是惊惧,面色蜡黄,眉梢倒挂,两边的眉毛就合成了一个“八”字。很快,三辆卡车在荷枪实弹的警队押送下开去了刑场。杜适回家路经城东门时,见城墙上已经贴出布告,他挤进去看,这次一共枪毙了五十七个,从布告上看,这五十七个里,大都是国民党撤走时潜留的骨干分子。他接着往下看,寻找姓于的人,他找到了,见布告上写的罪行是“。。。。。。解放时,伙同他人大量印制人民币伪钞,严重扰乱市场革命经济秩序。。。。。。” 正看着,听一旁人说,“印伪钞,犯经济罪也枪毙?”又有人接上,“可不咋的,他想发横财,犯在这时候,犯在严厉镇压的时候,是他撞在枪口上了。”

    转眼间放了暑假,学校里一些同学报名参加了团市委组织的“青年之家” ,在录适的影响下,杜适也报名去了。在这里,从各个中学来的学员们聚在一起,每天开展体育和文艺活动,还被安排听取团市委书记,或别的干部,在台上就某个题目的报告,完后分班分组自由讨论。录适是这里的积极分子之一,在杜适的印象里,录适是团市委这次分管《青年之家》的负责人比较看重的学生干部。一天,《青年之家》出的讨论题是:“英雄造时势还是时势造英雄?”

    像开了锅的煮水,这题目在二百多学员里激起了很大兴趣,热烈议论两天后,结果是形成了彼此不服的两大派,另有小部分人观点是“谁也不造谁,谁也离不开谁。”接着是《青年之家》负责人出来做归纳。在花了整整一个多小时关于“唯心”与“唯物”,“客观”与“主观”的泛论后,最后说了他的观点:“时势出英雄,英雄推动改变时势。”

    “推动改变?”杜适在讲台下想,“它和‘造就’,和‘开创’的意思一样么么?它和妈妈以及和她一样的基督信众们笃信是耶稣造出了人和万物是一样的么?”

    回到家,杜适

    和录适又在这问题上起了议论,连爹妈也卷了进来,四个人各说各话。

    “负责人说了那么多,到了要紧地方,我总觉着他最后的观点扭捏了,对不上题。”杜适说。

    “咋么扭捏了,说的有道理。时

    凝眸最新章节四 为媳(一)地址

    ()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dushi的小说凝眸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凝眸最新章节凝眸全文阅读凝眸5200凝眸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dushi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